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大雁塔倾斜属于哪类地质灾害

大雁塔倾斜属于哪类地质灾害

发布时间: 2021-02-21 00:59:38

地质灾害有哪些类型

它们是:1
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
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
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
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
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
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
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8
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
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化、淤泥触变等;10
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11
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
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致灾地质作用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所以防止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个侧重方面。
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进程,有的是逐渐完成的,有的则具有很强的突然性。据此,又可将地质灾害概分为渐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后者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灾害等。渐变性地质灾害常有明显前兆,对其防治有较从容的时间,可有预见地进行,其成灾后果一般只造成经济损失,不会出现人员伤亡。突发性地质灾害突然,可预见性差,其防治工作常是被动式的应急进行。其成灾后果,不光是经济损失,也常造成人员伤亡。故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对象。

② 西安大雁塔为什么会倾斜

一是这座古塔的自身因素,如材料不够坚固耐用、塔的基础处理不均匀、塔身结构整体性差,经历过70多次地震,在历史上曾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古塔的防水、排水不畅。

二是这座古塔周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过去,长期靠抽取地下水维持城市供应,周围群众打井、挖土和过度抽取地下水,使承压水位大幅下降,从而造成大雁塔地基的不均匀下沉,加速了古塔的倾斜下沉。

③ 古代高塔十塔九斜之说的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

造成“十塔九斜”的原因:

1、古人在设计古塔时,结构上存在著缺陷,这是产生塔体倾斜的内在原因。

2、黄土的湿陷性,遇水便导致塔基下沉,引发塔身倾斜。

3、地震等地质灾害,导致古塔倾斜甚至崩塌。

(3)大雁塔倾斜属于哪类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比萨斜塔(意大利语: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英语:Leaning Tower of Pisa)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 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

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比如,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Anastasis)的现代版本。这种的设计正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

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

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

中国青年网-世界最高古砖塔倾斜 专家称"十塔九斜"不夸张

网络-比萨斜塔

④ 地质灾害都有哪些种类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3、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5、地裂缝:地裂缝是累进性发展的渐进性灾害。按其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内动力形成的构造地裂缝,如地震裂缝、基底断裂活动地裂缝、隐伏裂隙开启裂缝等;另一种是非构造型,即外动力作用形成的地裂缝,如松散土体潜蚀地裂缝黄土湿陷地裂缝、膨胀土胀缩地裂缝、滑坡地裂缝等。

(4)大雁塔倾斜属于哪类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⑤ 西安大雁塔向那边倾斜了

西安大雁塔向西北方向倾斜了 史料中关于大雁塔倾斜度的准确测量,最早始于版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当权时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1941年,再次测定它已向西北倾斜了413毫米。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曾几次组织对大雁塔进行监测,1964年测得塔身倾斜873毫米,1983年测得塔身倾斜998毫米,同时发现塔身及其周围地面每年下沉70毫米至80毫米。从1985年到1996年,平均每年以1毫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倾斜。1996年,经国家测绘单位实地测量,结果显示大雁塔的倾斜度达到1010.5毫米。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经测定,大雁塔塔顶的倾斜量较震前变化了0.62毫米,塔体各层出现了不均匀形变及沉降的现象,表明地震对塔体的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⑥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种地质灾害分级标准是什么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专要有滑坡、崩塌属、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可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按灾害伤亡人数或经济损失程度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4个等级。

地质灾害分级标准

⑦ 大雁塔为啥是歪的

史料中关于大雁塔倾斜度的准确测量,最早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当时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1941年,再次测定它已向西北倾斜了413毫米。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曾几次组织对大雁塔进行监测,1964年测得塔身倾斜873毫米,1983年测得塔身倾斜998毫米,同时发现塔身及其周围地面每年下沉70毫米至80毫米。从1985年到1996年,平均每年以1毫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倾斜。1996年,经国家测绘单位实地测量,结果显示大雁塔的倾斜度达到1010.5毫米。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经测定,大雁塔塔顶的倾斜量较震前变化了0.62毫米,塔体各层出现了不均匀形变及沉降的现象,表明地震对塔体的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矗立了1300多年的大雁塔为何倾斜了上千毫米?文物和地质部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终于弄清了导致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一是这座古塔的自身因素,如材料不够坚固耐用、塔的基础处理不均匀、塔身结构整体性差,经历过70多次地震,在历史上曾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古塔的防水、排水不畅;二是这座古塔周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过去,长期靠抽取地下水维持城市供应,周围群众打井、挖土和过度抽取地下水,使承压水位大幅下降,从而造成大雁塔地基的不均匀下沉,加速了古塔的倾斜下沉。

国家测绘局测量发现,2004年大雁塔塔下地势较1985年累计下沉了1189毫米。专家们一致认为:大雁塔的倾斜就是因为其地面不均匀沉降过快造成的,该塔西北地面严重的沉降使得大雁塔向西北方向的倾斜程度加剧。也有专家认为:其塔体向西北倾斜与其所在的地质构造带也有关系,由于大雁塔正处在关中地质大断裂带的边缘而且又同时处在其西北方向漏斗形的下沉结构的边缘,这就无法保证大雁塔塔身的稳定性。
1981年秋天,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因天雨而倒塌,为陕西的文物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当地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大雁塔倾斜的严重性。此后,陕西省、西安市政府从大环境治理方面入手,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整治措施,遏制西安城区因超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裂缝扩延和地面沉降。

从1997年开始,已向西北方向倾斜了278年的大雁塔的倾斜问题已得到有效遏制,并已出现了缓慢回弹,开始缓慢地“回位”。2006年,根据国家测绘局出具的报告,大雁塔已经向倾斜的相反方向“回位”了9.4毫米,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并且“总体倾斜量相对稳定,且回弹趋势未变”。

西安市水务局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今年,全市83%的监测点地下承压水位有了明显上升,最大上升高度达到6米,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发展得到遏制。与去年相比,今年西安市地下水位上升了0.02米。向西北方向倾斜1米多的大雁塔开始向相反的方向缓慢恢复、归正。

专家认为,按照目前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倘若不出现意外,1000年后,大雁塔的塔身有可能回归原位。

⑧ 叹为观止的鬼斧神工大雁塔为何倾斜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陕西省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而修建,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现通高为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约48.7米,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为25.5米,塔身高59.9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结构严整,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各开辟一个砖拱券门洞。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一层二层多起方柱隔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开间,五六七八层为五开间。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

1996 年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陕西省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 大雁塔,塔身倾斜幅度已经超过 1 米,达到了 1010 毫米,塔身也一直在持续沉降。大雁塔这座千年古塔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雁塔的严垂倾斜?精确到毫米的倾斜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今天的大雁塔又处于什么状态呢?

1996 年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陕西省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 大雁塔,塔身倾斜幅度已经超过 1 米,达到了 1010 毫米,塔身也一直在持续沉降。大雁塔这座千年古塔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雁塔的严垂倾斜?精确到毫米的倾斜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今天的大雁塔又处于什么状态呢?

大雁塔倾斜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康熙年间,大雁塔就已经向西北方向倾斜了 198 毫米,这个数字一直被当朝官员记录在案。 1941 年,国民政府还对大雁塔进行过新的测量,发现倾斜度又有所增加,变成了 413 毫米。这个幅度人们尚可接受,认为古塔十有九斜,没有什么奇怪。但当新的倾斜数据变成 1010 毫米的时候,当地人再也按捺不住了,这样超过 l 米的倾斜幅度难保其不会有一天轰然倒塌。当年法门寺内的真身舍利宝塔,就是因为倾斜幅度过大突然倒塌。

正在人们担心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更加急切需要得到答案,那就是大雁塔的倾斜幅度为何会变得如此巨大。专家们认为致使大雁塔倾斜幅度变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大雁塔自身因素造成的。塔身本身的基础就不均衡,结构缺乏整体性,而且水流的排放性能一直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大雁塔已经伫立了千余年,它的构成材料出现老化。这些原因都能导致大雁塔倾斜。

另一方面,则跟大雁塔周围环境的破坏有关。在西安的地质结构坦,有四个类似翻斗的下沉结构。一般来说,下沉结构的地表是不能修造大型建筑物的,但大雁塔就恰好落在其中一个下沉结构的边缘地带。再加上周围居民不断挖土、挖井,使地下水过址被抽取,造成水位下降,地表下陷。于是,大雁塔也跟着下陷的地表歪曲了起来。

所幸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大雁塔倾斜的严重性,开始大规模整治周围环境,弥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而引起的地表下陷甚至裂缝的问题。从 2006 年开始,大雁塔的倾斜幅度开始逐渐收缩变小。专家认为,如果按照这种进程发展下去,在确保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大雁塔将会在千余年后回归正常位置。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