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乡镇地质灾害搬迁公示

乡镇地质灾害搬迁公示

发布时间: 2021-02-20 19:55:39

1. 原平市东社镇南河底村地质灾害危房搬迁,先搬迁的十八户,户主名字

去村里看看名单公示就知道了,按规定必须在村里张榜公示搬迁户名单,因此先搬迁移的十八号名单应该在村里张榜公示的,所以你去村里看看名单公示就知道了。

2. 地质灾害搬迁补偿

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磨山村吴展栋家受到地质灾害 房屋受损 政府怎样赔偿

3. 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

搬迁避让是传统而有效地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我国地域辽阔,广大农村地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而且突发性地质灾害分布较多的地区都是老、少、边、穷地区,兴建治理工程极不经济。因此,把防治地质灾害与山区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实施有步骤的搬迁避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减灾措施。总而言之,搬迁避让适于治理难度大、人口较为稀疏、容易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的地区。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全国搬迁避让总体情况的完整统计资料。笔者通过对以下几个省或地区搬迁避让资料的介绍,说明我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现状。

3.3.1 搬迁避让的行政管理工作

巴东县以各滑坡体上的搬迁实物指标为依据,参照《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搬迁避让处理及规划报告》中投资计算办法,将搬迁避让处理投资一次性分解到乡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处理投资测算方案和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搬迁避让农村移民安置方案,对搬迁避让范围、安置原则、实物指标处理、生产安置、搬迁安置、资金管理及滑坡避让区的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

3.3.2 搬迁避让的实施概况

(1)北京市

北京市有两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即北京北山泥石流易发区和北京西山矿山地面塌陷易发区。通过20世纪九十年代的大规模避险搬迁,经调查确认的北京北山与西山的潜在泥石流受害村庄和北京西山的潜在矿山地面塌陷受害村庄已基本搬迁完毕,只有少数村庄未采取减灾措施,如军饷的吕家村、斋堂的王龙口、清水的李家庄、涧昌村。另外,北京北山的云蒙山景区和西山的清水河流域景区恰好是泥石流易发区,北京地区的旅游避暑又恰好与降雨高峰相逢,依山沟建设的许多居住与游乐设施,绝大部分都没有考虑防灾避险的要求。

(2)山西省

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0%以上。已有45个村庄举村搬迁。

(3)福建省

已完成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近300项,搬迁人口约2万人,尚有750处需要搬迁,搬迁人口4万多人。

(4)湖北省

竹山县17个乡镇有地质灾害点451处(2000年8月),使3155户13651人受到威胁。通过统筹规划,县里以“向基地靠近,向集镇靠近”为目标,组织受威胁住户进行搬迁,采取避让方式防治地质灾害。2002~2003年,共有429户1778人迁出地质灾害点,迁出地质灾害点的农民住得安心,致富步伐加快。竹山县计划再用3年时间将地质灾害点上余下的住户全部迁出。

巴东县为防治滑坡地质灾害,须对3个乡镇6个滑坡点的193户759人进行避让搬迁安置,涉及各类房屋面积3.37万m2、围墙61m2、混凝土晒场3658.2m2、水井7眼、沼气池18个、猪圈74处、粪池207处、地窖211处、水池427处、节能灶193户。目前已搬迁7户29人。另有39户172人正在办理搬迁手续。

(5)广东省

五华县共有17个镇存在地质灾害点43处,其中严重危害点8处,受威胁人口达1.1万多人。该县在积极采取削坡减载、恢复植被、覆膜开沟、砌筑防护墙等工程治理方法治理地质灾害的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农户搬迁避让。2003年,该县共投资7万多元帮助16户受威胁农户搬迁建新房。另筹集10多万元,为地质灾害严重的桥江镇溜沙村征地5亩,统一规划兴建居民新村,用于解决受灾农户的安置用地。

(6)陕西省

商南县对清油河下瓦房受滑坡威胁的3户10人实施集体搬迁。丹凤县及时组织应急调查组对3处灾险情进行处理,划定危险区,安置灾民,加强监测,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镇安县调动企业积极性,投资47万元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有效治理,并搬迁受灾群众。

截至2002年7月底,商洛市累计动迁227户983人,消除了20处地质灾害隐患。

3.3.3 搬迁避让效果与效益

据对福建省257处采取搬迁避让措施的地质灾害治理点的统计,共投入避让搬迁费用14364万元,搬迁人口18364人,平均每人搬迁费0.78万元,其中人均搬迁费超过1.5万元的搬迁避让项目共29个,占搬迁项目总数的11%。

4. 乡镇易地搬迁方案

具体标准为:

①居住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和深山陡坡、峡谷地带,生产、生活版条件权严重恶劣区域,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贫困人口。

②因遭受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已造成无法居住的受灾户,或居住在国土资源部门认定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发区,受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的贫困群众。

③居住地远离集镇、村庄和交通道路,信息闭塞,子女上学、就医十分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并且今后若干年内不可能规划建设的贫困村、组的散居吊庄户。

④饮用水严重污染,有害矿物质严重超标,地方病严重,近期难以改善的贫困户。

⑤原有土地资源贫乏,或土地面积虽广,但因退耕还林后没有发展空间,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人口。

5. 十三陵迁出,要搬哪几个村

十三陵镇果庄村、大岭沟村2个村庄的整体或局部搬迁。

搬迁范围和时限:

1、搬迁范围

以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数据和7个山区县调查统计结果为主要依据,搬迁范围确定为: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受洪水威胁地区及饮水困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经初步统计,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共涉及7个山区县、60个乡镇、399个行政村、35089户、74458人。其中,地质灾害易发区10838户、25681人,受洪水威胁地区14460户、29008人,生存条件恶劣地区9791户、19769人。

2、搬迁时限。为期5年,即2013—2017年。

我区出台《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的意见》。

新一轮搬迁任务涉及8个乡镇、24个行政村、1506户、4241人,计划利用5年时间(2013至2017年)完成。

为加快推进我区山区搬迁进程,保障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区将加大搬迁补助力度,在市财政搬迁农民每人1.8万元、每户4万元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区政府给予搬迁农民每人5000元补助。

《意见》自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5)乡镇地质灾害搬迁公示扩展阅读:

按照市级政府相关部署,昌平区启动了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

该搬迁工程包括流村镇禾子涧村、漆园村、狼儿峪村等12个村庄和十三陵镇果庄村、大岭沟村2个村庄的整体或局部搬迁。

搬迁规划由流村和十三陵镇政府分别为编制主体,规划昌平分局和设计单位多次前往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并数次召开沟通协调会,听取村干部和村民的意愿和想法,将搬迁工作与村庄集体产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经区级联合审查、公示等报审程序,近期区政府分别批复了流村镇和十三陵镇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村庄搬迁规划。

批复要求两镇政府要将搬迁规划作为搬迁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搬迁规划统筹指导各村有序推进搬迁建设,合理安排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时序;加强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好综合防灾减灾、洪水影响评估、山区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

下一步,规划昌平分局将按照乡村建设建设审批程序积极协助镇政府办理相关建设手续,促进搬迁规划有效落实。

6. 国家对滑坡搬迁的政策

由山体滑坡造成搬迁补偿标准一般由地方政府制订的,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要依据地区的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情况而定。

以重庆市为例:

根据《北碚区区级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管理办法》和《北碚区区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区级搬迁避让安置补助采取定额方式。

按照每1户2万元(以房屋所有权证为分户依据)的标准对搬迁避让群众进行补助。搬迁户可按程序自愿向澄江镇政府申请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由澄江镇报批准后,按照2万元/户标准给予地质灾害搬迁避让补助。

(6)乡镇地质灾害搬迁公示扩展阅读

根据《《北碚区区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实施

(一)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勘查、施工图设计项目承担单位的确定以及项目技术成果和概算审查,并下达治理工程项目任务书。

(二)省财政厅负责项目预算审查。各项目以经审定的预算作为确定招标控制价和合同签订、工程结算办理的依据。

(三)由市、县组织实施的地质灾害勘查、施工图设计项目,符合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要求的,可依照相关程序,直接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四)设计变更。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确需变更的,应由具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报告并经监理单位认可,由相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并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核单位审核合格后批准。

其中,对Ⅰ类变更按程序经市国土局初审同意后转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省财政厅负责投资额变动的审查确认;对Ⅱ类变更按程序经相关区(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转报市国土局批准,市财政局或市发改委负责投资额变动的审查确认。施工图设计变更类型划分见附件2。

(五)结(决)算审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完工并经初验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向省财政厅申报工程结算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核。

省级地质灾害抢险治理工程的实施参照上述程序执行。

第十二条跨区(市)县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实施

(一)市国土局负责勘查、施工图设计项目承担单位的确定以及项目技术成果和概算审查,并下达治理工程项目任务书。

(二)市财政局或市发改委负责项目预算审查。各项目以经审定的预算作为确定招标控制价和合同签订、工程结算办理的依据。

(三)设计变更。跨区(市)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经监理单位认可确需变更的,应由具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报告,由区(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并经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审核合格后批准。

其中,对Ⅰ类变更按程序经相关区(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转报市国土局批准,市财政局或市发改委负责投资额变动的审查确认;对Ⅱ类变更按程序由区(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区(市)县发改或财政主管部门负责投资额变动的审查确认。施工图设计变更类型划分见附件2。

(四)结(决)算审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完工并经初验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市财政局或市发改委申报工程结算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核。

市级地质灾害抢险治理工程的实施参照上述程序执行。

7. 2019年福建省福安市地质灾害须要整村搬迁

墙坪村土复地面积5476亩、计生人口518人,户制籍人口449人,常住人口134人,从业人数170人,村民小组3个,下辖墙坪、奶宫、高山(畲族)等自然村。墙坪村民多姓氏“谢”、下村姓氏“游”、奶宫姓氏“朱”、高山畲族姓氏“兰”。墙坪主村是福安市政府指定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整体搬迁村。六十年代以来,曾多次发生滑坡险情。每年台风季节,都成为我镇重点防范村。由福安市政府有关部门挂钩帮扶新建的移民安置点“桥洋新村”,是村委会所在地。奶宫自然村有茶厂1家、卫生所1个。耕地481亩、茶园394亩、林地2565亩(其中风景区规划林地802亩)、年化肥用量60吨、农药用量0、21吨、南山黄羊养殖区

8. 地质灾害搬迁地房屋没修好,乡政府可以封老百姓的家吗

可以封
1.地质灾害是无法避免的何况房屋受损国家已安置新的房屋,虽然无法入住,乡政府可以封房(原来受灾房屋)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2.积极配合国家机关处理案件与灾害安置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责任

9. 老家因为地质灾害而搬迁至另一个城市,居住多年后遇到政府征收,拿到的赔偿标准能和当地的村民一样吗

你可以收集现场的证据链来证明,然后发到网上让网友支持你们!也可以录音录像他们政府!这种情况无间道最好使!

10. 原平市东社镇南河底村地质灾害危房改造搬迁,先搬迁的十八户各是谁

去村里看看公示就知道了,按规定必须在村里张榜公示危房改造搬迁名单因此先搬迁的十八户名单在村里公示了你去看看公示就知道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