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司

发布时间: 2021-02-19 18:04:27

① 中国地质大学招收区调研究方向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始末

顾德林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以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的基础地质研究任务日趋繁重。为缓解当时区调队伍中较高层次的中青年技术人才的短缺,使新颁布的行业标准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DZ/T001—91) 》更好地实施,不断提高区调图幅质量和区域地质研究水平,原地质矿产部直属单位管理局和教育司委托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 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的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先后共招两期,分别于 1996 年、1999 年毕业。这些毕业生在区调行业为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水平和区域地质调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这次招收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为中国地质大学招收大批委培生提供了经验,亦为中国地质大学后来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基础。

一、招生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陆续开展了 1∶ 100 万和 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当时采用的填图工作方法基本是学习苏联的。局部地区也开展了1∶ 5万区域地质填图,其工作方法也是从苏联学来的。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欧美地质科学和地质填图方法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86 年,原地矿部设立了 “1∶ 5 万区调中地质填图方法研究”项目,并列入部 “七五”重点科技攻关第十六项 ( 编号 86016 -02) ,开展我国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发育区的 1∶ 5 万区调填图方法研究并委托原地矿司 ( 后改名直管局) 负责织组实施。项目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 “把当代地质科学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区域地质调查中,改革传统的区调填图方法。在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有关的先进填图方法,又包容我国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典型试验区进行填图实践和研究,突破目前地质填图方法的技术难点,总结和创立一套适合我国特色的花岗岩区、变质岩区和沉积岩区地质填图方法,以填制出新一代的地质图,赶上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水平。”经过 4 年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典型区专题实践,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区的 1∶ 5万地质填图方法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 把当代地层学、沉积学、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与 1∶ 5 万区域地质填图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在学术理论上和 1∶ 5 万区域地质填图的实践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和实用价值。在项目进行的后期,这套填图工作方法在全国 1∶ 5 万区调填图中推广,同时原地矿部按照新填图方法制定了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行业规范———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DZ/T001—91) 》,全国区调行业学习新方法、应用新方法形成了热潮,我国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区域地质调查质量正向着新的水平迈进。

“区域地质调查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系统的地面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解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测定、岩矿测试、古生物 ( 包括微体古生物) 鉴定等综合研究手段,阐明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岩浆活动等基本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关系,为矿产普查提供方向和依据,为工农业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提供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这是一项既具专业性又具综合性的工作,要求进行区调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地质理论和较强的综合研究能力,还要具有较多的野外工作经验。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参加区调工作的部分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够理想,基础地质理论掌握较弱,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较慢,综合研究能力较差,且野外实践经验较少。

“七五”末,原地矿部决定,到20 世纪末完成200 万 km2面积的1∶ 5 万区调。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是相当困难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原地矿部直管局加大了部署。不但省区调队进行 1∶ 5 万区调,有些勘探队亦进入区调行列,进行 1∶ 5 万区调。同时一些地质院校也参加 1∶ 5 万区调工作。我有幸自 1989 年开始,步入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了尽快掌握地质填图方法和管理要求,经常参加一些 1∶ 5 万区调项目的设计审查、野外验收和最终验收,学习新、老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同时亦了解了这些单位参加区调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筹备和招生

1992 年秋,部直管局区调处在西安召开秦岭造山带填图经验交流会,我参加了会议。会间原地矿部直管局区调处陈克强处长征求我对当时区调工作的意见时,我谈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勘探队进行 1∶ 5 万区调的图幅质量问题; 其二是参加 1∶ 5 万区调的部分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较高层次中青年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陈处长问我有什么办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说 “你出钱,我出力,培养一部分较高层次中青年技术人才,然后由他们再带动他们的队友,逐渐提高区调技术人员的素质。”我解释为: 采取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的办法培养区调队的项目技术负责和填图组组长,这些学员毕业后回原单位参加1∶ 5万区调工作,可以担任 1∶ 5 万区调项目技术负责,或者担任项目负责人,甚至可担任区调队的区调质量管理工作。难题是培养经费问题,但也有解决的渠道。例如国家下拨给地矿部 1∶ 5 万区调地勘经费平均费用为 28 万元/幅,而拨给地质院校的地勘费为 22 万元/幅,其余 6 万元是作为人工费扣除了。可将院校参加区调的图幅经费扣除的人员工资部分( 每幅图 6 万元) 作为培养经费。招生名额请部教育司向教育部申请增加委培生名额。陈处长当场就和我讨论了具体工作步骤和招生单位。我提出,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是地质矿产部的直属院校,由我们先招生试点,待条件成熟 ( 资金和招生名额) 后再扩大到其他院校。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主要招收北方的学员,而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则招收南方的学员。当晚,我和参加会议的索书田老师草拟了招生简章和培养方案。回京后,我向区调所所长谭应佳教授、系主任吴正文教授和教务处做了汇报,他们都同意和支持这项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区调所和教务处对招生简章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修改,并向部教育司提出招生申请。期间,陈克强处长到部教育司和直管局就委培生的招生和培养经费的落实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经过多方努力,于 1993 年 6 月 20 日地矿部直管局和教育司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局 ( 厅) 发出 《关于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函( 地直函 [1993] 052 号) 》,文中强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以 1∶ 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的基础地质研究任务日趋繁重。为缓解现有区调队伍中较高层次的中青年技术人才短缺,使新颁布的行业标准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 编号 DZ/T0001—91) 更好地实施,不断提高区调图幅质量和区域地质研究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经研究,从1993 年8 月起,由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 招收20 名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经费由部 “八五”后 3 年新增该校 4 个图幅 ( 北京和武汉各 2 个图幅) 的费用基础上,每幅再增加 6 万元 ( 共 24 万元) 解决。文件的两个附件是招生简章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附件一:

招生简章

经地矿部教育司批准,部直管局同意,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和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于 1993 年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各 10 名。

研究方向: 区域地质调查

学制: 2 ~3 年

招生对象与条件: 各地矿局 ( 厅) 区调队技术骨干。本科毕业,具有 4 年以上 ( 含 4 年) 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外语基础,身体健康,年龄 45 岁以下。

招生办法:

1. 由两名高级职称同行专家推荐,经省地矿局 ( 厅) 及所在单位政审合格、批准。各个省局 ( 厅)推荐 2 名。

2. 推荐由各省局 ( 厅) 向两校统一办理,并随寄体检表,本科 ( 含函授本科) 毕业证书复印件及推荐书,政审材料,于 1993 年 7 月 10 日前寄往校教务处 [东北、西北、华北及山东省报名材料寄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中南、西南、华东 ( 除山东省) 报名材料寄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3. 被推荐者参加由学校单独命题的入学考试,考前参加外语、数学、政治及专业基础的补习班。入学考试合格者,录取为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入学时间由 1993 年 8 月算起。

4. 经费: 在校期间的培养费、完成生产与学位论文各项费用及野外津贴等全部费用,由部 “八五”后 3 年新增给学校的 4 幅图的费用基础上,每幅再增加 6 万元,即按 28 万元/幅全额下达。学生在校期间的工资、书报费、医疗费、探亲费、福利等待遇由原单位负责。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二: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岩石、地层、构造及矿产等基础地质理论,系统掌握区调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文献,具有区调生产、科研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区调人才。

二、学制与教学安排

学制: 两年半

教学安排 ( 见下表)

教学安排表 ( 委托代培研究生) ( 初定)

第二学期末进行专题报告。

学位进修生第一学年在校学习,修满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研究方向

根据委托单位需要及区调图幅的具体情况,围绕总的培养目标,设立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学及矿产等研究方向,初步拟定为:

岩石学方向:

1. 沉积岩岩石学 2. 变质岩岩石学 ( 含显微构造) 3. 岩浆岩岩石学

地层学方向:

4. 地层古地理学 5. 沉积古地理学 6. 生物地层学

构造学方向:

7. 区域地质力学 8. 岩石流变学 9. 遥感构造地质学

10. 区域构造学 11. 构造地质学

矿产地质方向:

12. 金属矿产 13. 非金属矿产

四、课程设置

硕士学位必须修满 30 ~ 32 个学分,其课程设置分公共必修课、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及读书报告。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公共必修课 ( 13 学分)

1. 马列主义理论课 90 学时 4 学分

2. 第一外国语 160 学时 6 学分

3. 应用数学 60 学时 3 学分

学位必修课 ( 7 学分)

1. 1∶ 5 万区调规范及区调管理 20 学时 1 学分

2. 沉积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3. 花岗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4. 变质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5. 现代构造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6. 地质构造变形分析 30 学时 1. 5 学分

选修课 ( 选满 8 ~10 学分)

1. 算法语言 80 学时 4 学分

2. 应变测量与分析 30 学时 1. 5 学分

3. 显微构造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4. 岩石流变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5. 地层学新理论、新方法 40 学时 2 学分

6. 沉积岩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7. 岩浆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8. 岩浆动力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9. 变质岩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0. 金属矿产地质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1. 非金属矿产地质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2. 现代测试方法简介 20 学时 1 学分

13. 岩石化学在区调中的应用 30 学时 1. 5 学分

14. 遥感在区调中的应用 30 学时 1. 5 学分

15. 物探方法在区调中的应用 20 学时 1 学分

读书报告 ( 2 学分)

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 1 篇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围绕论文选题作文献综述。读书报告公开宣读,通过后取得 2 学分。

五、野外地质调查、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参加 1∶ 5 万区调图幅的踏勘、剖面测制、填图及专题研究与野外验收全过程。加强实践性环节,结合专题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参加样品测试与成果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编写。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文件下达后,各省开始报名,由于当时正处于地质行业最不景气的时期,加之正值夏天,区调技术骨干正在野外工作,报名工作直到 9 月中旬结束。材料到达后,中国地质大学和区调处一起进行了审查,最后确定 8 名学员入学。他们是青海区调综合地质大队 2名,甘肃地质科学研究所 1 名,甘肃第一地质队 1 名,河北区调研究所 2 名,辽宁区调队1 名,黑龙江第一区调大队 1 名。这 8 名学员都为男生,都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本科毕业生或函授本科毕业生。在原单位都参加过 1∶ 5 万区调工作,有些还参加过 1∶ 20 万区调,大部分都为项目的正、副技术负责人,个别为填图组组长,野外地质调查经验丰富。学员于 1993 年 9 月中旬入学。至此,中国地质大学第一届委培区调研究生班招生工作圆满结束。

三、培 养

1. 补课

按照部教育司批准的区域地质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以下简称培养方案) ,学员入学后就应编入硕士学位研究生班按课表进修硕士生课程,但这些学员尚未进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当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有外语、数学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这批学生长期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外语、数学由于长期不用而生疏,其专业知识虽然都在用,但让他们完整地答题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确保这些学员能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专门安排基础课教员对他们进行外语、数学补课,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辅导。经过学员和老师们 3 个多月的共同努力,这些学员都顺利地通过了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真正取得了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2. 导师选择

导师的安排采取学员选择和安排相结合的原则,考虑的因素包括学员想侧重的专业和实习地点的安排。当时中国地质大学正在进行的 1∶ 5 万区调的图幅共 5 幅图,其中由宋鸿林、李志忠两位教授负责的河北省 1∶ 5 万兴隆幅和六道河幅,区内除主要为中、新元古代的沉积地层外,还有变质岩区,构造也较复杂; 另一个测区在山东省中部,沂水县城以北地区,共 3 幅 1∶ 5 万图幅,区内水、火、变齐全,沂沭断裂带 ( 郯庐断裂的山东部分)在测区内通过。这 3 幅图区调,由我负责,聘请游振东教授当顾问,陈建强副教授、苏尚国老师参加图幅工作。最后河北兴隆项目安排 3 位学生,由宋鸿林、李志忠两位教授任导师; 山东沂水项目安排 5 位学生,由游振东教授、陈建强副教授、顾德林副教授任导师。

3. 课堂教学

由于第一学期没有进行学位课中基础课 ( 外语、数学、计算机语言等) 的学习,不能中途插班上这些课。1994 年春天即区调研究生班第二学期开学后,考虑到夏天的野外实习都是参加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我们给安排了专业学位课,如 1∶ 5 万区调规范及区调管理、三大岩类区地质与填图、现代构造学及地质构造变形分析等。由于这批学员都参加过 1∶ 5 万区调工作,上这些课时采用教员主讲,提出问题,大家讨论,教员总结的方法,或者请学员介绍参加过的 1∶ 5 万区调图幅成果和工作方法,大家进行讨论,指出不足,提出工作建议,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届区调研究生班的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主要安排课堂学习。按照培养方案要求,集中学习了公共必修课、部分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要求学员尽量多听一些选修课。

4. 生产实践

野外生产实践分为河北队和山东队两队,以下仅记述山东队情况。

野外实习是学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时机。在野外实习前,我们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侧重和导师的意见,查阅该专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尽可能带上参考资料。1994 年 6 月初,我们出发去山东进行第一次生产实践。本队由教员 3 人、硕士研究生7 名、本科生7 名 ( 本科生出发时间为6 月底) 组成。实习时间共3 个月,完成约 2 幅图的生产任务。这次野外工作不仅仅是生产,而是现代地质理论和 1∶ 5 万区调填图工作方法野外讨论、研究和实验的过程。

由于这些硕士生大都有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实习开始就要求他们阅读测区前人工作成果,在充分野外踏勘后进行讨论,讨论的主题包括: ①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可以作为专题研究的题目; ②工作部署的原则及工作布置; ③不同岩类区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④测区的填图单位划分。通过讨论,大家对测区内的填图单位划分、存在的地质问题、解决的途径、采用的工作方法都统一了认识。填图的过程实际是大家学习新的 1∶ 5 万地质填图工作方法过程,因此填图路线采用平行路线穿越的办法,路线上遇到什么岩类就用什么岩类区调填图工作方法填图,回到室内集体连图,如果遇到大片图连接困难时,就组织有关的填图组集体到野外追索和讨论,这样做主要是现场再次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法,保证全队采用同一填图单位,确保图幅填图质量。

在全区路线填图结束后,要求所有参加填图的人都阅读地质草图,确定专题研究题目( 这些专题既是学员的学位论文,又是项目的专题研究内容) ,并根据各人专业侧重不同进行分工,各人根据自己专题的题目设计研究内容和野外收集资料的地点和路线,这样便于全队的工作安排。在实测地质剖面阶段,全队所有的人都参加实测剖面,但分工时除保证每一位学员都要参与不同岩类区的剖面测制外,还要兼顾各人的研究专题有所侧重,这样既保证了学员对不同岩类区工作方法的全面学习和全队生产任务的完成,又能保证各得其所,保证论文资料的收集齐全。野外结束前,要求各位学员进行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测区地质构造特征和专题研究的资料两部分,在专题研究部分要求提出室内研究工作内容和下一步计划。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员在室内学习阶段能结合自己的论文,做一些实际工作。

第二次野外生产实践是在 1995 年夏天。野外工作之前,组织学员阅读测区成果草图,查阅测试结果,在熟悉全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做好野外工作计划。野外工作主要根据学员工作计划,安排学员专题研究,进一步收集学位论文资料,进行必要的路线追索、取样等精细观察。

在第二次野外生产实践的后期,我们请游振东教授进行野外指导。一方面请游老师对我们近 3 年的工作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前人的工作成果有较大改变或我们工作中有重大发现的地段; 另一方面请游老师对典型地质现象进行讲解和指导,并对变质岩区填图工作方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答疑。学员们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第二次生产实践的最后还安排一项重要任务是参加我们项目的野外验收。这一次出席我们项目野外验收会的专家有山东省地矿局地科处处长、区调管理专家、局区调质量监控组成员、中国地质大学科技处何科昭处长和专家赵崇贺教授,山东省地矿局的专家都是山东地质通,且对 1∶ 5 万区调填图工作方法及区调工作管理都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要求学员把参加野外验收过程当做一个学习过程。既接受他们的质量审查,又学习他们先进的填图工作方法,也可当做我们的外聘老师的一次现场教学。会议期间,学员们和老师们一起认真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还主动请教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 学位论文和答辩

第二次生产实践后学员都转入室内研究和学位论文的编写。我们给学员提出如下要求: 其一,确保使用的资料的真实性,无论使用自己收集的资料还是使用别人收集的资料,都要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张插图都是真实的。其二,做各种测试和鉴定,凡是能自己动手的则自己动手,特别是岩矿鉴定需要自己观测。即使已有鉴定报告也需要自己检查一下,其目的是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三,不要写成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式的论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是通过野外点、线、面的调查收集的资料,通过综合研究和科学总结而写成的,其地层、岩石、构造、矿产、地质发展史等章节齐全,面面俱到,而且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论文则要求就某一科学问题进行论证或讨论,最后得出一个恰当的科学结论。其四,论文要精简,如果经过适当修改就可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就更好。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每一位学员都完成了一篇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过程,而对于这个班来说,也是委托培养单位对培养效果验收的过程。因此,我们聘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区调处 ( 原地矿部直管局区调处) 原处长陈克强教授和当时的处长其和日格教授参加他们的答辩委员会 ( 后因陈克强教授有重要会议而未能出席) ,答辩委员会主席分别由吴正文教授和谭应佳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还有邱家骧、周珣若、宋鸿林等教授。正式答辩前由各位导师主持,讲解了答辩的准备工作、答辩的注意事项等,并进行了试答辩。答辩时,学员们宣读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回答答辩委员会和参会者提出的问题时,都能综合各方面的问题,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地做了回答,答辩委员会表示特别满意。最后都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

四、第二次招生

第一批学员毕业后,部教育司和直管局都很满意,并同意招收第二批 ( 第二届) 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1996 年暑期进行招生,所有招生程序和第一届相同。这次中国地质大学也招了 8 名学生,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第一区调队 2 名,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第二区调队 1 名,山西省地矿局区调队 1 名,山西省地矿局 214 地质队1 名,山东省地矿局区调队 2 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学研究所 1 名。这 8 名学员都为男生。都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晚期 ~90 年代早期的本科毕业生,都参加过或正在从事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个别学员担任过 1∶ 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或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都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地质理论和地质工作方法。

第二届区域地质研究方向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第一届相同,培养过程也基本相同,只是生产实践和学位论文编写工作安排有所不同的。“九五”期间,中国地质大学共承担了 8 幅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地点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固阳地区 3幅,多伦地区 5 幅,大部分学员的生产实践都安排在这两个队,个别学员因原单位也承担着区调任务,且是项目进行中途来参加学习的,就将他们的生产实习地点安排在原单位的原项目。其中仅一名学员随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生产实践和学位论文的编写。学员的学位论文取材相对分散,部分学员论文取材于中国地质大学承担的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区调项目; 另一部分学员论文则取材于原单位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区调项目。经过 3 年培养,都以优秀或优良的成绩毕业。

五、效 果

中国地质大学两届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在区调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青海省一位学员还没有毕业就被局人事处选中,调局地科处负责全省的区调工作管理,后任地调院副院长和青海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甘肃省的一位学员毕业后经过一阶段实践,调任地矿局地科处处长兼地调院总工,后任地矿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河北省两位学员毕业后正逢我国 1∶ 25 万区调试点工作,他们都参加了 1∶ 25 万承德幅区调试点项目,其中一位任项目负责。辽宁省学员毕业后被任命为省地矿局区调队总工程师。山西省一位学员在地调院专门管理区调项目,另一位学员参加青藏空白区 1∶ 2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任项目负责人,成绩显著,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后来部分学生又攻读了博士学位,向更高层次迈进。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工作在区调工作第一线,为提高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水平而努力工作。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为中国地质大学在培养在职工作人员高层次学历方面积累了一整套方法和经验,也为后来招收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打下了基础。

② 地大北京gis考研

该专业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学院,一个是地理学院;一个是信息学院;如果你想版侧重编程,请选择权信息学院,而且就业面比较广;读研期间,可以自己找公司实习,不一定非要去中地。北京的GIS公司很多,建议去大公司实习。

③ 谁知道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理信息系统就业情况

现在国内地理信息系统就业情况一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国内靠前,回就业情况稍好,
在与城答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生复试参考书目

院 系 专业代码研 专业名称 加试科目
001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正门 07050048号 地理学研 综合地理学 研 1、地貌学 2、第四纪地质学 336260 37
070901共济网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36 26038 矿床学方向:矿石学和矿相学共 矿床学方向:1、矿石学2、找矿勘探地质学院
岩石学方向:岩石学综合正门对面 岩石学方向:1、岩石学2、晶体光学336260 37
矿物学方向:矿物学综合33623 037 矿物学方向:1、结晶学2、矿物学同济大学四平路
070902 200092 地球化学336 26038 综合地球化学 336260 37 1、环境地球化学 2、勘查地球化学
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沉积学与古地理学 1、综合岩石学 2、构造地质学
070904 构造地质学 综合地质学 1、综合岩石学 2、普通地质学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纪环境 1、地貌学 2、自然地理学
070922 ★生态地质学 地史学 1、综合岩石学 2、沉积古地理学
071200 科学技术史 中国古代史 1、综合地质学 2、中国古代文献学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1、地球科学概论 2、数字图像处理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勘查理论与方法 1、 矿石学 2、找矿勘探地质学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1、地球科学概论 2、矿床学
081824 ★资源产业经济 资源学 1、矿产资源管理 2、资源环境经济学
081830 ★资源与环境遥感 数字图像处理 1、遥感物理基础 2、地理信息系统
002工程技术学院 070300 化学 分析化学 见附件1
080200 机械工程 机械原理 见附件1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摩擦学基础 见附件1
081401 岩土工程 工程地质学 见附件1
081803 地质工程 钻掘与基础施工或工程地质学 见附件1
081822 ★地下建筑工程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 见附件1
081831 ★钻井工程 钻探工艺学 见附件1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管理 见附件1
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70207 光学 光学 1、电磁学2、量子力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材料科学基础 1、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2、材料工艺学
070921 岩石矿物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 1、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2、材料工艺学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基础 1、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2、材料工艺学
081704 应用化学 综合化学 1、结构化学 2、仪器分析
004信息工程技术学院 070102 计算数学 高等代数(50%)
概率统计(50%) 1、 复变函数
2、常微分方程
070104 应用数学 高等代数(50%)
概率统计(50%) 1、 复变函数
2、常微分方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各占50%)或
概率论及常微分方程 1、 信号与系统
2、微机原理及应用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各占50%) 1、 信号与系统
2、电路原理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语言程序设计(50%)
软件工程(50%) 1、操作系统原理
2、数据库原理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空间数据库(含数据库系统概论) 1、 语言程序设计
2、现代地图学
005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环境科学概论 1、环境科学原理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地下水动力学 1、水文学原理 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081821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地下水动力学 1、水文学原理 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081832 ★地质环境与工程 岩土力学 1、水文学原理 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概论 1、环境科学原理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006能源学院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1、环境化学 2、大气环境监测(任选)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1、石油构造地质学 2、煤田地质学 3、油矿地质学 4、油层物理(任选)
081826 ★能源地质工程 1、石油构造地质学 2、煤田地质学 3、沉积岩石学 4、油层物理(任选)
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 1、采油工程 2、油藏工程(任选)
007人文经管学院 020100 理论经济学 国际贸易或投资学或资源环境经济学(三选一) 货币银行学或公司财务或人力资源经济学(三选二)
020200 应用经济学 国际贸易或投资学或资源环境经济学(三选一) 货币银行学或公司财务或人力资源经济学(三选二)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宪法学 行政诉讼法学、合同法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学、合同法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材任选 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040106 高等教育学 教育管理学 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二选一)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普通心理学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企业经营管理或管理信息系统(二选一)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概论
120200 工商管理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或财务管理或旅游学概论(三选一) 市场营销或人力资源管理或中级财务会计或旅游资源与开发(四选二)
120400 公共管理 政治学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
008珠宝学院 050404 设计艺术学 工艺美术学概论 1、珠宝首饰设计基础 2、珠宝首饰加工基础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宝石学 1、晶体光学及造岩矿物 2、珠宝首饰评估
009外语系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综合能力测试 1、翻译 2、学术英语写作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英语综合能力测试 1、翻译 2、学术英语写作
010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070800 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
C语言程序设计 勘探地球物理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技术 数字电路
数字信号处理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应用地球物理
C语言程序设计 勘探地球物理
081825 ★地球物理工程 应用地球物理
C语言程序设计 勘探地球物理
081829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 应用地球物理
C语言程序设计 勘探地球物理
011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070500 地理学 土地管理学总论 1、地籍管理 2、土地经济学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综合测量学 1、测量学2、大地测量学基础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综合测量学 1、测量学2、大地测量学基础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综合测量学 1、测量学2、大地测量学基础
081827 ★资源管理工程 土地管理学总论 1、地籍管理 2、土地经济学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管理学总论 1、地籍管理 2、土地经济学
012海洋学院 070702 海洋化学 地球化学 1、自然地理学2、 海洋地质学
070704 海洋地质 地球科学导论 1、自然地理学2、海洋地质学
013软件学院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同信息工程学院 同信息工

⑤ 中国地质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18级的地大抄小学弟来晚了!

地大的专业,当然是地质方面的专业比较强。所以我还是推荐地质类的专业!地大的地质工程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是地质学类中的王牌。

专业是校品牌专业,2007年获得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资助,2008年与2013年获得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资助。

⑥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算野鸡大学吗

不是野鸡大学,是三本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保定贺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生15000余人。
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北京南大门之称的河北省保定市,保定作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学院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具有齐全的教学基础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和学生综合服务设施。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拥有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等多个电子期刊数据库。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注重内涵、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知识匹配、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设有地球科学与资源系、工程技术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外语系和体育课部等六系一部,开设地质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商务英语、环境设计等25个本科专业,是一所以地学为特色,工科为主体,理、工、经、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
学院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智力和人才资源优势,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独立学院特色及学生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3+1”和“1+1+N”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创“倒推式”课程设计思路,即按照“培养目标→主要岗位→主要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课程设置,使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实现匹配对接。同时,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建立了“2+2”、“3+1”联合培养模式,与美国威斯康辛州协和大学签订了本硕连读项目以及夏令营项目,与英国、美国、韩国、匈牙利等多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学院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并把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校内设有地学、工程技术、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各类实验室60余个;校外在周口店、秦皇岛、新疆、黑龙江等地建有80余个教学实习基地;构建了由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组成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向知识应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学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形势报告,打造了“机械设计大赛”、“英语辩论赛”、“沙盘模拟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系列校园文化精品活动。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格,学院对学生实施准军校式管理。
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并积极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实习、助学岗位,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学院毕业生以作风朴实、专业过硬、态度积极、勇于创新等显著特点广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现有五届毕业生中共有965名学生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独立学院。

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有哪些专业

你想来报考的是北京的还是武汉源的地质大学。不同的序号应该是指方向不同,例如地大(武汉)的资勘方面(这个比较出名)还分石油、天然气、固体啊多种,所以序号不同。 一般来说地质类专业是三年制,我了解的还没有四年的。 还是那句,地大的最出名的还是资堪方面,毕竟是国家级重点专业,主要是指石油、天然气,于国内的多个大公司都有直接项目,以后进中石油、中海油这些都比较容易,出国也应该没问题。 你所说的地质学的构造地貌专业我不好说什么,感觉地大在这个没有什么突出的。 另外你报考的是武汉还是北京的?整体来说武汉的稍微比北京的好点,但是也稍微难点,另外地大的出题很别扭,如果你不是本校学生的话,对自己的知识没有特别自信的话,要考虑清楚。毕竟每个学校都优先考虑本校学生。 考地质类,中科院虽然更难,但是更透明话,大家都平等竞争。知识扎实就能上,但是地大有的时候你过线了,面试都有可能剃下来。

⑧ 北京地质大学是几本

中国地质大学是一本。


中国地质大学: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内海淀区学院路,校容园贴吧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吧,该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是建国初期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111计划”建设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学校是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地质学院,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享有盛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