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导学案
『壹』 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李四光阅读答案
对不起答案我没有,我想作业上的题对你来说是很简单的,你只是不想做而已,自己要多总结多思考,这样作业对你才能起到提高的作用,作业是对你学过的知识的巩固和加深了解,请你千万不要把它当成负担。
『贰』 《一块特别的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李四光的发明说明了什么问题
李四光发明了地质力学理论。
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版人,蒙古权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
『叁』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是什么的发现者和奠基人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版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权之一。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肆』 李四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李四光为我国甩掉"贫油"帽子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创立地质力学理论
『伍』 李四光做出了什么贡献
五、地震预报
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地震,尤其是在1966年邢台发生了强震之后,李四光深感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工作。
他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他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可惜这项工作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陆』 地质力学的中国地质力学发展历程
地质力学在中国是由李四光创立的。
最初是从1921年研究中国北部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开始。
1924年以后,李四光对比了中国南部和北部石炭-二叠纪及地球上其他地区同一时期,特别是古生代以后海进、海退现象,认为大陆上海水的进退,不仅是海面的升降,可能还有由赤道向两极,反过来由两极向赤道的方向性的运动。据此,他推断大陆运动也可能有这种方向。
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提出“大陆车阀说”。
20年代末,李四光肯定了山字型构造的存在。
1929年发表《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型式及其对大陆运动问题的意义》一文,概括了不同类型构造的特殊本质,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为地质力学奠定了基础。
30年代确定了阴山、秦岭、南岭3个巨型纬向构造带,以及东亚地区华夏和新华夏构造体系、淮阳山字型构造等。
1945年,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率先将力学引入地质构造的分析,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地质力学理论始具雏形。
1947年李四光在《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一书中,从应力、应变和岩石物性着眼,研究了构造形迹性质,划分了构造系统,厘定了构造型式,分析了构造系统的联合,最后提出解决地质力学问题的途径。
1948年,李四光代表中国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第一次应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从此,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
1962年,李四光总结自己40余年地质力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发表了《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扼要阐述了有关地质构造的若干传统概念、地质力学的方法、地质力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地壳运动起源问题。把构造体系明确地归结为三大类型,即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各种型式的扭动构造体系。
60、70年代以后,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地质工作和研究中得到较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柒』 地质力学创始人李四光
李四光,湖北黄冈人。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同盟会,16岁的李四光加入了同盟会。孙中山勉励他说道:“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回国后不久,李四光又去英国留学。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和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50年代任地质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副院长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主席。
李四光青年时代怀着“科学救国”的雄心,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地质学,开始了他的地质生涯。
三十年代初,为了进一步探讨地壳表面各种痕迹的规律,李四光不畏艰险,几次横渡大江,跨越秦岭、南岭,亲自勘探测量,实地观察地层构造。
1953年,李四光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1954年,他亲自组织队伍,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开展石油普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接着,李四光与其它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使我国很快找到了钨、铬、铀、金刚石、煤及稀有金属矿藏,并在开发地热、地下水,研究第四纪冰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李四光的研究涉猎广泛,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上取得很大的成绩。他对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研究推翻了过去的“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断言。在地质学理论的研究上,最重要的工作是创建了地质力学。他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把各种构造看作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对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质特点,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分析,他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3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前景,从而否定了“中国贫油”的观点。在地震研究中,李四光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要认真观测地应力的变化。
『捌』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是谁
李四光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