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白河地质灾害滑坡

白河地质灾害滑坡

发布时间: 2021-02-19 16:32:02

Ⅰ 我国滑坡灾害的概况

滑坡是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种类之一。它具有分布广泛、规模巨大、分布不均、危害严重四个方面的特点。

1.分布广泛

受气候、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滑坡发生频数的大小在区域上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我国东起辽宁、山东、浙江、福建,西至西藏、新疆,北自内蒙古、黑龙江,南到广东、海南,至少有28个省(市、区)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滑坡灾害的侵扰。总面积达173.52×104km2,占国土面积的18.1%。根据发生频数,全国可分为15个多发区:①横断山区;②黄土高原区;③川北陕南地区;④川西北龙门山地区;⑤金沙江中下游地区;⑥川滇交界地区;⑦汉江安康-白河地区;⑧川东大巴山地区;⑨长江三峡地区;⑩黔西六盘水地区;瑏瑡湘西地区;瑏瑢赣西北地区;瑏A赣东北上饶地区;瑏A北京北郊怀柔-密云地区;瑏瑥辽东山岫岩-凤城地区(分论第二章图2-2)。

2.规模巨大

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我国滑坡已超过2.5万处,其中巨型滑坡有2833处,大型滑坡6448处,中型滑坡17500处。巨型、大型滑坡所占比例高达37%,足见其规模之大。巨型、大型滑坡的发生次数最多者为陕西省,达5002处,占全国的54%,次之为甘肃省,达1989处,占全国的22%,再其次为贵州和四川,分别占8%和4%。如云南富源县老厂大格煤田的滑坡,该滑坡面积约8km2,位移方量达1×109m3

3.分布不均

在我国,滑坡最严重的地区为第二台阶的西南、西北各省区。这一地区长期处于地壳上升隆起过程中,地震活动频繁,地形切割剧烈,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支离破碎,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从总体上讲,滑坡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其中西北、西南地区为滑坡的高发区。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区)的300多个县、350万人口、100多万间住房、300多万亩良田、1000多座大小矿山、1500多个区乡小镇遭受着滑坡灾害的袭击或直接威胁,其中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贵州、西藏、湖北8省2区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而滑坡灾害却占全国的85%。

4.危害严重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滑坡造成的损失较大,危及建筑物安全,道路中断,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如,1718年6月19日甘肃通渭城北笔架山的一次滑坡,压死4000余人,甘谷北山滑坡掩埋永宁全镇及礼辛留村的一部分,死伤3万余人。1990年8月11日天水市一锻压厂滑坡,压埋了6个车间,24座建筑,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再如,2004年9月5日,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特大型滑坡,滑坡摧毁了一个自然村并严重堵塞河道,形成库容58×106m3的一座滑坡堰塞湖,淹没上游的五宝镇及沿河8个村庄,致使19360人失去家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滑坡面积达1.2km2,总体积25×106m3

据统计,1949~1990年的42年中,因滑坡崩塌致死3635人,死亡人数超过百人的省份为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湖北7省。其死亡总数占全国的95.8%。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共发生滑坡灾害13450起,连同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共造成1598人伤亡,其中死亡656人,失踪101人,直接经济损失32.7亿元。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多,滑坡的危害也更为明显,西部滑坡较东部大,造成危害的大都是数十万至数千万的滑坡(较大-特大型)。东部地区一般滑坡规模不大,为数千立方米(中-小型),但因人口稠密,危害也不小。

Ⅱ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哪个高原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云贵高原。
由于云贵高原专位于我国西南属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且岩石破碎;且由于地形起伏大,受季风气候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影响,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主要注意以下细节:
(1)地形起伏大;
(2)地表破碎,多碎屑物;
(3)降水集中多暴雨;
(4)植被破坏或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人为原因。

Ⅲ 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以什么地区最为集中

图中所示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平原地区少,选项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Ⅳ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是哪个高原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云贵高原。
由于云贵高原位于我内国西南地区,处于容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且岩石破碎;且由于地形起伏大,受季风气候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影响,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主要注意以下细节:
(1)地形起伏大;
(2)地表破碎,多碎屑物;
(3)降水集中多暴雨;
(4)植被破坏或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人为原因。

Ⅳ 滑坡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发生

我国的滑坡、来崩塌灾害源的类型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简述如下:
1、西南地区,含云南、四川、西藏、贵州四省(区)、为我国滑坡、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该地区滑坡、崩塌的类型多、规模大、频繁发生、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身安全的制约因素之一。
2、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面积达60余万平方公里,连续覆盖五省(区)。以黄土滑坡、崩塌广泛分布为其显著特征。
3、东南、中南等省山地和丘陵地区、滑坡、崩塌也较多,规模较小,以堆积层滑坡、风化带破碎岩石滑坡及岩质滑坡为主。滑坡、崩塌的形成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4、在西藏、青海、黑龙江省北部的冻土地区,分布有与冻融有关,规模较小的冻融堆积层滑坡、崩塌。
5、秦岭—大巴山地区也是我国主要滑坡、分布地区之一。堆积层滑坡大量出现。变质岩、页岩地区容易产生岩石顺层滑坡,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该区的宝成铁路,自通车以来沿线的滑坡、崩塌年年发生,给铁路正常运营带来很多麻烦。其中以堆积层滑坡为主,与修建铁路时开挖坡脚有密切关系。

工程地质灾害

(1)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

国家建设中特别是西部地区,经常遇到滑坡、溶洞、地面下沉、水库坝基漏水、软土变形、水土突涌、水下砂体运移、浅层天然气、岸带冲淤、砂土液化等工程地质问题,查清引起这些灾害的工程地质条件,制订防治、整治措施,需要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如南昆铁路沿线、长江三峡库区有很多滑坡需要治理,广西岩溶地区水库地下漏水问题等,都是工程地质灾害。

越来越突出的工程地质灾害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正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加剧,中国每年因此而损失约300亿元人民币。近10年来,中国由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造成了近万人死亡,全国400多个市、县、区、镇受到严重侵害。在全国铁路沿线分布的大中型滑坡达1000余处,平均每年中断交通运输44次,铁路沿线有泥石流沟1386条,受危害铁路达3000km以上;全国有近千座水电站及数百座水库受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严重威胁,仅云南省已毁坏水电站360座、水库50座。由于矿山采掘造成的压占、采空塌陷所损毁的土地面积超过3000hm2;全国共有16个省(区、市)的46个城市(地段)、县城出现地面沉降问题,总沉降面积达到48700km2;地裂缝出现在17个省(区、市),总长超过346km。据统计,中国的地质灾害共有30种,除火山外,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15种为主要灾害。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中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都与人为因素有关。中国地质灾害的成灾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地质灾害的损失与人口密度、经济发达的程度呈现出正比。我国目前有400个地质灾害重灾县(市),占全国县(市)的20%。每年地质灾害(不包括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20%~25%,年平均死亡近千人,受伤近万人,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2)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

我国工程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是:种类繁多,破坏损失严重;分布零散而又十分广泛;防治周期特别长。1998年我国共发生不同规模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约18万宗,造成1150人死亡,1万多人受伤,毁坏房屋5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5.9亿元。我国政府对地质灾害的危害问题处于极大关注,因此灾害评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研究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财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工程地质灾害进行全面治理,因而研究发展很不平衡,理论研究也非常薄弱,灾害评估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应用。

(3)工程地质灾害的危害

由矿石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的突然冒落与塌陷属于不连续下沉方式曾发生多起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最早在世界上有报道,在1938年英国的一个锡矿山,由于采区冒顶产生冲击地压。1958年,德国维尔钾盐公司的台尔曼矿也曾发生采空区冒落。1960年1月20日在南非的科尔布鲁克诺斯(Coalbrook North)煤矿曾发生一起灾难性破坏,当时面积大约3km2左右的房柱法采空区突然陷落,造成了437人的死亡。1962年12月在南非远西兰德(FarWestRand)金矿区发生塌陷,当时一个三层的井下破碎硐室突然塌落掉进了一个下部渗坑,造成29人死亡。1970年9月25日,在穆福利拉矿区发生较严重的空区突然陷落,造成89人死亡,同时伴随约45000m3尾矿泥浆淹没了部分矿井。

我国工程地质灾害分布十分广泛,曾发生过多起地质灾害事故。崩塌灾害最典型的例子是湖北安远县盐池河磷矿山崩。盐池河磷矿区位于黄陵背斜东北翼,自1969年以来,在三面(东、西、北)临空的陡崖下开采磷矿石约60×104t,采空面积达6.6×104m2。由于采空了山脚地区,改变了山体的应力状态,引起山体开裂。终于在1980年6月3日凌晨发生大规模山崩。高100m的半壁山头顷刻崩塌,激起巨大气浪将矿务局建筑物席卷而起,直撞到对岸陡壁,撞得粉碎,近100×103m3的碎石堆积在500m×478m左右的范围内,将盐池河河谷填埋,形成一座高20~42m的堆石坝,掩埋(死亡)了284人及矿务局的所有建筑、机械设备。

据初步调查,全国有灾害性泥石流沟1.2万条,滑坡数万条,崩塌数千处。1949~1996年共发生“崩、滑、流”灾害4600次,其中造成严重损失达1001次。1983年3月在甘肃东乡族发生过一次特大的滑坡,下滑物体总体积达3000×104m3,埋没了苦顺和新庄两村和德勒村一部分,毁坏农田3000hm2,填埋水库一座,造成巨大损失。1985年6月,长江西陵峡新滩镇发生大岩崩,顷刻之间有300多年历史的新滩古城整个被覆没,滑坡体冲入长江中土石量约200×104m3,埋没房屋1000多间,击毁机帆船13艘,木船64只,直接损失1000多万元。由于湖北岩崩调查处预报及时,使1300多居民安全撤离无伤亡。

2010年8月,陕西省安康市普降大到暴雨,受强降雨影响,白河县四新、卡子、茅坪、构扒4个乡镇受灾严重,导致350户800余间房屋被淹,冲毁农田3000余亩,特别是公路、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其中四新乡和茅坪镇南贫沟流域通信、电力全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该区地质条件复杂,千枚岩等易滑地层分布较广,同时,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如开山采石、开荒种田、劈山修路等,严重地扰乱了自然地质环境,加剧了该区地质灾害突发和群发。

Ⅶ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简要分析诱发云贵高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环境特点

图中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版地山高谷深,地形权崎岖;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多地震,多断层活动,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石灰岩广布,岩石易被溶蚀;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加剧灾害的发生.
故答案为:
受夏季风降影响,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石灰岩广布,岩石易被溶蚀;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侵蚀切割作用强;工农业生产及工程建设,破坏原生地表和植被.

Ⅷ 近5年来的大的地质灾害实例(地震,滑坡等)要把其时间,灾害种类及危害等资料搞得越详细越好

上中国地震局官网上去找找,上面有地震立即目录。

Ⅸ 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云贵高原。
由于云贵高内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处容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且岩石破碎;且由于地形起伏大,受季风气候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影响,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主要注意以下细节:
(1)地形起伏大;
(2)地表破碎,多碎屑物;
(3)降水集中多暴雨;
(4)植被破坏或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人为原因。

Ⅹ 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是哪里 我不明白的是 为什么不是东南地区而是西北地区 西北有泥石流 滑坡

一般地壳构造复杂的地方容易出现灾害,你看看地图就能明白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