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勘探海上
Ⅰ 中国海上油田和陆上油田
大庆油田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到1996年已连续年产原油5000万吨,稳产21年。1995年年产原油5600万吨,是我国第一大油田。
胜利油田
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地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公里。1995年年产原油3000万吨,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辽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产量1552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克拉玛依油田
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3.93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从199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4位。1995年年产原油790万吨。
四川油田
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2%,是我国第一大气田,1995年年产天然气71.8亿立方米,年产原油17万吨。
华北油田
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 ,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1995年年产原油466万吨,天然气3.13亿立方米。
大港油田
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地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9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中原油田
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975年发现,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 、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1995年年产原油410万吨,天然气11亿立方米。
吉林油田
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18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能力70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
河南油田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
长庆油田
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亿立方米,按当量折合原油储量在内),1995年年产原油220万吨,天然气1亿立方米。
江汉油田
是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的潜江、荆沙等7个市县和山东寿光市、广饶县以及湖南省衡阳市。先后发现24个油气田,探明含油面积139.6平方公里、含气面积71.04平方公里,累计生产原油2118.73万吨、天然气9.54亿立方米。1995年年产原油85万吨。
江苏油田
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扬州、盐城、淮阴、镇江4个地区8个县市,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2个。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1995年年产原油101万吨。
青海油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沉积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具有油气远景的中新生界沉积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个;气田6个。1995年年产原油122万吨
塔里木油田
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东西长1400公里,南北最宽处520公里,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中部是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988年轮南2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后,经过7年的勘探,已探明9个大中型油气田、26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3.78亿吨,具备年产500万原油、80100万吨凝折油、25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资源保证。1995年年产原油253万吨。
土哈油田
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负责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东西长600公里、南北宽50130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于1991年2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截止1995年底,共发现鄯善、温吉桑等14个油气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探明含油气面积178.1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8亿吨、天然气储量731亿立方米。1995年年产原油221万吨。
玉门油田
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114.37平方公里。油田于1939年投入开发,1959年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创造了70年代60万吨稳产10年和80年代50万吨稳产10年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1995年年产原油40万吨。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负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区域面积86万平方公里,具有大量的中古生界及众多的第三系小盆地,可供勘探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先后在百色、赤水、楚雄等地区油气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展示了滇黔桂地区具有广阔的油气发展前景。1995年年产原油10万吨。
冀东油田
位于渤海湾北部沿海。油田勘探开发范围覆盖唐山、秦皇岛、唐海等两市七县,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3600平方公里,潮间带和极浅海面积2700平方公里。相继发现高尚堡、柳赞、杨各庄等7个油田13套含油层系。1995年年产原油51万吨。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
成立于1983年6月,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四个地区油公司之一。负责南海东部东经113°10′以东、面积约13.1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授权全面执行该海域的对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协议。13年来,已有8个油田建成投产,公司每年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至1996年产油量超过1000万吨,在全国陆海油田中年产量排行第四位。
参考资料:http://www.petroren.com/Corporation/ShowArticle.asp?ArticleID=3724
Ⅱ 想从事海上能源勘探,本科应该学什么专业,此专业那些大学比较好
海上能源勘探,来你可以选择自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油气工程,等等。国内这些专业比较好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等等
建议你参考2017你第四轮学科评估得分
Ⅲ 海上低勘探程度盆地
一、盆地总体特点
(一)数量少、面积大、资源量较多
开展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的海上低勘探程度盆地有北黄海、南黄海、台西—台西南盆地和冲绳海槽盆地的陆架前缘坳陷,共4个盆地。这4个盆地的总面积为19.87×104km2,占我国近海海域盆地面积的22.87%。
这4个盆地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11.27×108t,可采资源量为2.58×108t,分别占近海海域盆地的10.50%和8.81%;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9267.75×108m3,可采资源量为5375.29×108m3,分别占近海海域盆地的11.44%和10.03%。
(二)盆地发育以中新生代为主
区域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及北朝鲜在盆地东部的钻井证实,北黄海为一中新生界盆地,盆地内新近系厚仅数百米,古近系分布范围也较小,最大沉积厚度为2000m;中生界分布广,厚度也较新生界大,最大厚度可达3000~4000m。盆地基底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及元古界板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等构成。目前的主要勘探及评价目的层为中生界及新生界古近系。
南黄海盆地的上部是由拉张、伸展构造运动造成的陆相断陷构造体系,以新生代层系为主;下部是由挤压、推覆构造形成的以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的褶皱断裂构造体系,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层系。
冲绳海槽弧后盆地新近纪中新世以来沉积厚度最厚可达12000m。盆地的基底由变质的石炭系、二叠系构成。中新统—上新统砂质岩是盆地内主要储集层。
台西—台西南盆地最老的地层是前白垩系,主要分布在北港隆起区和台西南坳陷、乌丘屿凹陷。其勘探目的层为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
(三)各盆地总体勘探程度较低
朝鲜在北黄海盆地的油气地质调查始于1964年,主要集中在盆地东部。目前在其主要勘探区(C区块)内的地震测网达2km×2km,并钻井16口,其中2口(406井及606井)井发现工业油流,3口井见油气显示。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于2002~2005年在北黄海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完成了多道地震及随船测深测线各21334km,海洋重力测线21332km、海洋磁力测线20229km。
南黄海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历了1961~1979年自营普查勘探阶段、1979~1993年中外合作勘探阶段和1994年以后的自营勘探研究等3个阶段。到2004年底为止,我国在南黄海盆地共计完成二维地震采集57942km;钻井19口,钻探构造16个,共计进尺50298m。除在CZ6-1-1A井古近系阜宁组和戴南组发现致密薄油层,在ZC1-2-1井见到油浸外,未获任何商业发现。此外,1969年以来,韩国也在其西部海域的群山盆地(北坳的东延部分)和黑山盆地(南坳的东延部分)进行了一系列油气勘探工作;共采集二维地震33784km,其中数字地震19806km,在群山盆地钻井5口,但未见到油气显示。
台西—台西南盆地1971年海域对外合资勘探,1973年在新竹外海合作钻探董一井。截至1995年,盆地内共完成地震97491km,共钻井779口,其中探井532口。盆地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14×108m3,石油(包括凝析油)462×104t。
我国对冲绳海槽盆地的地质调查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仅开展过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和研究工作,共完成多道地震测线10225km。此外,我国在冲绳海槽(弧后)盆地还进行过少量的重力、磁力及测深等调查,总体工作程度较低,尚未进行钻探。日本在冲绳海槽的调查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冲绳海槽的调查共完成4564km地震测线,磁力测线3300km,测深5594km,底质取样117处。迄今,中、日两国已总共在冲绳海槽完成14789km二维地震调查,钻探井8口。
二、油气资源潜力
北黄海、南黄海、台西—台西南盆地和冲绳海槽盆地的陆架前缘坳陷4个盆地中除了台西—台西南盆地有少量的油气储量,其他盆地目前都尚未有商业的油气发现。
北黄海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为4.24×108t,可采资源量为0.85×108t,在4个盆地中是石油资源量最丰富的盆地,属于我国海域内的地区尚未实施钻探工作,盆地水体较浅,勘探开发成本相对会较低,具有一定的勘探开发潜力。东部坳陷是目前具有良好勘探前景的坳陷,已发现17个局部构造共51个层圈闭,其中海洋岛18-1、海洋岛18-2、海洋岛17-3、海洋岛12-1被评价为Ⅰ类有利构造。
南黄海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98×108t,可采资源量为0.72×108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847.00×108m3,可采资源量为1071.26×108m3。虽然中韩两国钻探的24口井而无重要的油气发现,并具有石油资源丰度小、待发现油田的规模小的特点,但盆地的勘探程度还是很低的,通过加大勘探工作量,实现油气发现的突破还是很有可能的。作为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海上部分,南黄海盆地应以烃源岩的埋深和热演化程度与高邮凹陷相似的北凹、南5凹作为油气勘探突破的首选。
台西—台西南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为1.85×108t,可采资源量为0.52×108t,探明石油储量为462×104t,仅占总地质资源量的2.5%,待探明占97.5%。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2052.39×108m3,可采资源量为1190.38×108m3,探明天然气储量为614×108m3,仅占总地质资源量的29.9%,待探明占70.1%。该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主要有台湾省的中油公司完成,并有一定的油气产量,获得了相当的收益。目前该盆地工作程度仍然较低,而且以往的勘探大多集中在台湾岛内;台湾岛西部、西南部广大海域勘探工作量稀少,其中的乌丘屿凹陷和台西南坳陷仍然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
冲绳海槽盆地的陆架前缘坳陷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21×108t,可采资源量为0.49×108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5368.36×108m3,可采资源量为3113.65×108m3,该盆地以天然气资源为主。根据资评结果,冲绳海槽盆地属“特低”资源丰度区,但面积巨大,也具备一定的油气潜力,需要再投入较多的勘探工作量。
三、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
类比海域高勘探程度的盆地,对北黄海、南黄海、台西—台西南盆地和冲绳海槽盆地的陆架前缘坳陷进行了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趋势的预测。
从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趋势预测情况来看,2006~2010年上述4个盆地还处于勘探阶段的早期或未勘探阶段,没有储量发现;2010年以后随着北黄海盆地勘探步伐的加快,预计将会有一定的储量发现,为中小型油气藏,预测2011~2015年可累计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为900.0×104t;2015年以后,北黄海盆地的勘探进一步深入,南黄海盆地可能有新的发现,预计2016~2020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00.0×104t;2020年之后,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台西—台西南盆地和冲绳海槽盆地的陆架前缘坳陷有发现油气储量的可能,预计2021~2025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900.0×104t,2026~2030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3900.0×104t。至2030年共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000.0×104t。
从石油产量预测情况来看,2006~2015年还不具备有产量的条件;2015年之后将逐步形成一定的产能,预计2016~2020年为20.0×104t,2021~2025年为50.0×104t,2026~2030年为75.0×104t,而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年产量分别是5×104、10×104和15×104t。至2030年,全国海上低勘探程度盆地的累计产量为145.0×104t。
鉴于目前各盆地的勘探现状,北黄海盆地将首先有储量发现。2001年以后,对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明显加速,预测在今后大量勘探工作支持下,类比北部湾盆地的勘探历程与成果,在目前勘探与综合解释基础上,再钻二三口探井,即能获得第二批(朝鲜在盆地东部获得的储量视为第一批)储量发现,预测为2000×104t的中小型油气藏,其形成石油产能在2015年之后。2015年之后随着南黄海盆地勘探工作的加强,在南黄海勿南沙隆起和南部坳陷区海相中、古生界可能会有一定的储量发现,2020年之后会有产能。台西—台西南盆地目前发现的油气田储量大多位于中新统地层中,其他层系还具有勘探和挖掘的潜力。台西—台西南盆地下一步勘探的主力方向是广阔的海域地区,预测2020年之后将会在深水区获得油气储量,2025年以后形成产量,由于海上勘探开发难度大,成本较高,要求一定的油气田规模,所以从经济性角度上分析,其油气可采资源潜力不容乐观。冲绳海槽盆地类比莺歌海盆地的勘探及发现历程,考虑到目前的政治形势,预测在2025年以后通过补充部署地震测线,钻探井七八口,即可能获得第一个油气发现。推测第一个发现的应是气藏,其规模在500×108~600×108m3,属中等规模气藏(表9-2-1)。
表9-2-1 海上低勘探程度盆地石油储量、产量趋势预测结果表
Ⅳ 中国地质调查局怎么样
简介:中国地质调查局是根据国家国土资源调查规划,负责统一部署版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权、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自然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是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信息服务机构,是拥有专业化地质调查队伍的事业实体,是国家地质基础信息资料等公益性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是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者,通过地质调查、地学科技创新和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注册资本:194万人民币
Ⅳ 地下17000米:中国地质勘探神秘事件录 给我发一份谢谢
假的,应该是俄罗斯吧,说什么碰到地狱了
Ⅵ 中国地质类单位汇总(特别是搞海洋地质方向的)
青岛市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鲁地海洋地质勘测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回海洋大学海洋答地球科学学院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高碑店,原为海洋石油勘探局。
Ⅶ 地下17000米:中国地质勘探神秘事件录
已发送,下载后记得“选为满意回答”,采纳后记得点赞同哦
下载若有问题可以追问我或回复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