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基地地址
① 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实习基地在哪
在一个叫山东堡的地方。
② 北戴河与地质教育是
美丽的北戴河海滨不仅为旅游者提供了良好的海滨疗养度假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大量的观内光容度假者,同时,典型的地质现象也为地质教育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
早在1953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因身体原因(患动脉硬化症)来到了北戴河疗养。在疗养期间,他详细地考察了北戴河地区花岗片麻岩中的构造形迹。那年,朱德总司令和李富春副总理也在北戴河疗养,李四光陪同朱德总司令一同察看地质现象,并向朱总司令和李富春副总理详细地介绍了北戴河附近的地质情况(见照片39)。同年,刚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的师生们也来到北戴河,在秦皇岛地区开展野外地质实习,进行野外教学实践活动。此后,北戴河地区和北京周口店成为中国地质大学师生进行地质教学实习的基地。
③ 中国北方最大的大学生地质实习基地在哪 介绍一下那边的情况
地质大抄学有两个实习基地在北方袭:
1、北戴河 大一的时候去,地质认识实习。相当于去那旅游,气候条件很好,中国有名的避暑胜地之一。没有电扇,晚上还得盖棉被,那里用的都是井水,非常冰。那个基地离海很近。至于饮食的话都是北方的风格,而且很贵!
2、周口店 在北京房山区,很偏僻。住宿条件很艰苦,连教室都没有。宿舍有的是8人间,有的是20多个。我是去年去的,22人一个宿舍。门口的乒乓球台就是我们的桌子。20多人挤一个乒乓球台,看起来很壮观。呵呵 我们那个宿舍是温总曾经实习住过的。周口店的实习就比较专业了,准确的讲是一个地质工作者从事地质工作开始的地方,好好实习会感觉收获很多。那边天气很热,伙食没有北戴河贵。
这两个实习基地还是比较有名的,好多地矿类的院校都会去那两个地方。
祝你实习顺利!
④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的哪个街道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关山街道鲁磨路。
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
1974年,学校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
2000年2月,学校由原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4)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基地地址扩展阅读:
1、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
学校拥有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自建校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秭归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
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为“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学
2、学科布局
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
有1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
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前1‰。
⑤ 中国地质大学在哪里
中国地质大学有武抄汉和北京两个校区。
武汉校区: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北京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协议。
(5)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基地地址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是一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是“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地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机构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是中国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地质学院,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享有盛誉。
⑥ 秦皇岛基地沿革是
中国地质大学秦皇岛基地的前身为“北戴河实习站”,1979年正式确定为原武汉地质学院的野外固定实习点。最初没有固定的地点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实习条件十分艰苦。1984年,学校在北戴河海滨区和秦皇岛海港区之间一处名叫山东堡村的地方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习站。山东堡村距山东堡海滩约有400米,建站之初那里还是一个荆棘丛生,荒芜的沙滩。为了使前来实习的师生有可以居住的处所,学校投资建造了3排平房和活动板房,路面只是简单平整之后用沙土铺就的,没有自来水,用水全靠肩挑缸装,其艰苦和简陋可想而知。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老师们长期以来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业,发扬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高质量地完成了紧张而繁重的教学实习任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快和深入,地质教育为适应加速变化的社会需要,北戴河实习站的建设也加快了步伐。1994年,中国地质大学投资200多万元用于实习站的建设,修建了综合教学楼,大大改善了实习师生教学和住宿的条件,缓解了实习站的困难。住房、教室等问题得到了改善后,在1996年学校又投资着手解决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修建了锅炉房,解决了洗浴和供暖问题。至此,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实习站已初具规模。
从1995年开始,学校在办学思路上广开言路,利用各种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实习站地处北戴河海滨区和秦皇岛海港区之间,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距实习站不远就是燕山大学,为此,联合办学的思路使实习站的开发利用,走向社会成为了可能。2001年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实习站自筹资金400余万元,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和3400平方米的教学楼,修建了篮球场、田径场等体育设施,并扩建了食堂和浴室。周边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自1984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北戴河实习站现在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近5000平方米,阶梯式多媒体教室2个,教室8个,80座电脑教室2个,60座语言教学实验室1个,地质教学陈列室1个。整个站区绿地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后勤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实习站每年暑期接待中国地质大学上千名学生来此实习,为前来教学实习的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实习站在承担学校实习任务之外,还面向社会开放,接待兄弟院校和旅游观光的客人。现在的实习站已经由原来单一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基地,转变为集地质、地理、地球物理、水文、旅游、人文、生物等多学科(专业)学生实习和成人教育、旅游接待,办公一体化的多功能综合基地。其名称已由“北戴河实习站”更名为“秦皇岛基地”。
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多少个校区啊
在武汉1个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 388号 邮编:430074。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7)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基地地址扩展阅读:
学校有教职员工3122人,其中教师180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296人,教授505人,副教授88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3人(领军人才9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0人(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5人、青年学者4人)。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 26103人,包括本科生
18140人,硕士研究生
6312人,博士研究生1651人,国际学生944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6万余人。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有1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
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前1‰。
⑧ 中国地质大学秦皇岛北戴河实验基地从秦皇岛走哪条路近
公交线路:32路,全程约2.8公里
1、从秦皇岛市步行约430米,到达市民中心站
2、乘坐32路,经过3站, 到达铁三处站
3、步行约870米,到达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
⑨ 请问团中央北戴河培训基地具体地址
团中央北戴河培训基地
地址: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黑石路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