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地质灾害勘察经费

地质灾害勘察经费

发布时间: 2021-02-19 08:02:45

『壹』 地质灾害治理用什么定额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均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的各等级资质条件如下:(一)甲级资质1.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50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0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0名;2.近3年内独立承担过5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3.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二)乙级资质1.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30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5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名;2.近3年内独立承担过5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3.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三)丙级资质1.单位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20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名;2.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第七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的各等级资质条件如下:(一)甲级资质1.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30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5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8名;2.近3年内承担过5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优良的工作业绩;3.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二)乙级资质1.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20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名;2.近3年内承担过5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良好的工作业绩;3.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三)丙级资质1.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10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名;2.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第八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的各等级资质条件如下:(一)甲级资质1.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预算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50名;2.近3年内独立承担过5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3.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施工机械、测量、测试与质量检测设备。(二)乙级资质1.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预算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30名;2.近3年内独立承担过5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3.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施工机械、测量、测试与质量检测设备。(三)丙级资质1.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预算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20名;2.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施工机械、测量、测试与质量检测设备。第九条除本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资质条件外,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还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中申请施工资质的单位必须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二)有健全的安全和质量管理监控体系,近5年内未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事故;(三)技术人员中外聘人员不超过10%。第十条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资质单位,可以相应承揽大、中、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和施工业务。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资质单位,可以相应承揽中、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和施工业务。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资质单位,可以相应承揽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和施工业务。第十一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治理工程总投资在人民币2000万元以上,或者单独立项的地质灾害勘查项目,项目经费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上;2.治理工程所保护的人员在500人以上;3.治理工程所保护的财产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治理工程总投资在人民币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或者单独立项的地质灾害勘查项目,项目经费在人民币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贰』 地质灾害勘察设计费用应下浮多少

全国的有水利部的,勘查设计收费标准6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四川省有专门的 勘查设计收费标准6四川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概预算标准》

『叁』 地质灾害评估费是多少

地质灾害评估费,你是哪里的朋友,是矿的还是建筑还是路的,价格不等啊,你把详细点的信息发给我,我给报价( ⊙ o ⊙ )啊!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肆』 怎么写关于申请地质灾害勘测经费的报告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监测、分析、评估的工作,主要评估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地质灾害危险性通过各种危险性要素体现,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历史灾害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要素有:灾害活动强度或规模、灾害活动频次、灾害分布密度、灾害危害强度。其中危害强度指灾害将活动所具有的破坏能力,是灾害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一种综合性的特征指标,只能用灾害等级进行相对量度。 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评估是指未来时期将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地质灾害,其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以及危害的范围、危害强度的一种分析、预测。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受多种条件控制,具有不确定性。地质灾害活动条件的充分程度是控制点,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人为活动条件等。历史地质灾害活动对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具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具有双向效应,有可能在地质灾害发生以后,能量得到释放,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削弱或基本消失。也可能具有周期性活动特点,灾害发生后其活动并没有使不平衡状态得到根本解除,新的灾害又在孕育,在一定条件下将继续发生。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发生概率及发展速率的确定方法,危害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区域危险性区划等。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不符合条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2)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性。 (3)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伍』 地质灾害评估费用取费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依据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源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内险性评估工作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实行,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注:报告评审费为:一级评估2.0万;二级评估1.5万;三级评估1.0万。

『陆』 地质灾害应急资金转补助资金说明怎么写

主要写明,资金用途,使用时间,经办人等

具体规章要求参考如下:
第一条 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结合我县实际。为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来源每年包括:县级财政预算安排20万元;县级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入库数的10%;县级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入库数的10%;县级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入库数的5%。

第三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因自然因素引发或难以确定引发责任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防治。专项资金具体使用主要包括、勘查设计、勘查治理工程、地质灾害巡查、应急调查及应急治理工程、监测预警工程、治理规划等。

第四条 专项资金由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和县物价局共同负责管理。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监督依照本办法要求执行。

第五条 县财政设立县级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专户,用于归集、核算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设立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专户,并列如本级本年度财政预算。

第六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实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专款专用,保证效益的原则。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上报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申请立项。上报项目未获准立项的,其经费或补助经费的不足部分由省、地、县三级财政按35%:35%:30%比例分担;

(二)大型地质灾害治理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后,经费由省、地、县三级财政按35%:35%:30%比例分担;

(三)中型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经费由地、县财政出资解决;

第七条 省财政厅根据省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及经费申请及时将资金拨付到各市(州、地)设立的专项资金账户;各市(州、地)财政部门在收到省级拨付的专项资金后,原则上在七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承担县设立的专项资金账户;项目承担县的财政部门在收到资金后,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的账户;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建立专账,单独核算,支出按有关财务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八条 凡经批准立项的省级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各级政府要及时解决应承担的配套资金,并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第九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要预留质量保证金。保证金按项目总经费的10%确定,待项目验收通过后,由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予以拨付。

第十条 省级地质灾害项目资金不得用于平衡各级财政预算,不得用于发放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主管部门不得提取管理费。

『柒』 地质勘查投入分析

一、矿产勘查投入总体情况

1.近些年来,我国矿产勘查投入呈快速增长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际投入矿产勘查总费用总体呈增长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受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增长拉动影响,全国矿产勘查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2006年全国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勘查累计投入资金413亿元,2007年增加到503亿元。2006年,全国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投入124.86亿元(不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铀矿勘查投入,以下同);2007年为160多亿元,再创近几年来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投入新高。

2000~2006年,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保持了快速增长,年均环比增长速度约为26%(表4-1、图4-1)。2007年全国固体矿产勘查总投入较2006年增长32%。

表4-1 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增长速度及比例变化表

注:根据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地质成果通报等数据测算

图4-1 2006年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投入结构图

2.商业性勘查投入占总投入比例越来越大,财政地勘投入占总投入比例逐年减少,投资结构日趋多元化

2006年,全国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投入124.86亿元中,其中中央财政占总量的11%;地方财政投入36.67亿元,占总量的29%;二者合计占40%,社会资金投入74.93亿元,占总量的60%。其中煤炭投入资金65.46亿元(社会资金投入44.87亿元),占全国矿产勘查投入的一半,完成钻探588.60万米;危机矿山找矿投入资金3.0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43亿元、地方财政及企业配套资金1.62亿元。

以2000年为基期,2000~2007年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年均增长速度大约为26%;财政资金占固体矿产勘查总投入的比例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67%降到2006年的40%,其中:中央财政占固体矿产勘查总投入的比例由2000年的59%下降到2006年的11%,而地方财政占固体矿产勘查总投入的比例由2000年的11%增加到2006年的29%。2007年财政资金投入固体矿产勘查比例较2006年略有增加。

目前,中央、地方、多种经济成分企业并存格局已经形成。已有100多家外资公司到中国投资矿产勘查。

二、中央财政投入地质专项情况

1.中央财政投入地质专项总体情况

中央财政资金出资地质专项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海洋专项、地质环境与灾害专项、危机矿山找矿专项、大陆科学钻探专项、“两权”经费专项、矿产资源补偿费专项等,1999~2006年共计投入144.55亿元。从各专项占总投入的比例变化情况看,除国土资源大调查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外,其他专项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两权”经费增幅比较大,从2001年占当年专项总投入的3.99%,增加到2006年的32.30%;国土资源大调查从1999年占当年专项总投入的68.77%,下降到2006年的25.44%。

2.地质调查投入情况

1999~2007年,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投入逐年增长,9年合计投入72.00亿元。其中:基础地质调查计划占29.97%,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占48.44%,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占9.87%,数字国土工程占4.41%,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占7.30%。

从各专业领域投入的变化趋势看:基础调查计划和地质灾害预警工程的投入呈较快的增长趋势,数字国土工程和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的投入呈平稳的增长趋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的投入从2002~2004年连续下降,2005~2007年有所增加。

从四大区地质调查资金投入分布看,1999~2006年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各占43.51%、11.05%、40.14%和5.30%,西部地区投入比例最大(见图4-2)。其中:基础调查计划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投入西部地区的比例较大,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和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等投入东部地区的比例较大。

图4-2 1999~2006年全国四大区地质调查投入经费结构图

三、地质勘查投入趋势预测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贯彻落实,地质工作进入了大发展的新阶段。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将稳步增长。在保持为矿产勘查服务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投入增长的同时,为环境、工程等多领域服务的地质工作投入也呈不断增长趋势。从地质调查各专业领域的投入变化趋势分析,并结合实际预测,能源和非能源重要矿产资源的远景调查和潜力评价、海洋地质调查、境外矿产前期调查等投入都将会较大幅度增长。

1999年地勘队伍属地化后,国家资金大量退出了矿产勘查领域,但市场资本没有大规模进入(主要是非油气矿产勘查)。具体表现为由于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商、个人和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我国国有矿山企业没有形成资源再生产补偿机制,导致矿山企业缺乏资源补充能力;大量民营资本、国外资本对矿产勘查市场深感兴趣,但由于勘查投资环境差,资源质量差,担心利益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对矿产勘查的投入力度。因此,矿产勘查投入远没达到应有水平。

我国实现找矿突破潜力仍然很大,矿产勘查投资空间广阔。我国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但目前勘查工作程度总体较低。根据重点矿种的资源潜力分析结果,总体资源探明程度约为1/3,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都有较大的资源潜力。重要固体矿产资源总体勘查程度不高。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金等查明程度为16%~59%,平均为35%,约有2/3的资源待查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查明的矿产资源分布也存在差异。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3以上,查明的大中型矿床数仅占全国的14%,大多属于矿产勘查程度较低或空白区。东中部地区勘查深度大都在地下500米以上,西部地区还存在大片的勘查空白区。矿产资源潜力分析表明:中东部大中型矿山仍有找矿潜力。有专家预测:如果评价深度延伸到2000米,可使资源量翻一番。这表明,我国资源开发的潜力较大。只要加大勘查力度,发现新矿藏的前景十分广阔。

综上所述,我国矿产勘查投入还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加之全球矿产品供给短缺,价格上涨趋势明显,这将导致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国内矿产勘查投入仍将保持较高增长趋势。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