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对策研究
❶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内容有哪一些
(1) 在查明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边坡类别和可 能的破版坏形式;
(2) 提供验算权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值;
(3) 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 案的建议;
(4) 对需进行抗震设防的边坡应根据区划提供设防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5) 提出边坡整治设计、施工注意事项的建议;
(6) 对所勘察的边坡工程是否存在滑坡(或潜在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以及开挖或构筑的适宜性做出结论;
(7) 对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边坡工程尚应提出沿边坡开挖线的地质纵、 横剖面图。
❷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大体的有地质抄方法、物探方法。详细的袭有很多分类。 在各类建筑的勘察工作方面,工程地质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如何按照勘察阶段完成应有的勘察任务,圆满回答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的问题,满足各种地质资料和计算参数的需要。研究各项勘察方法的配合关系,分清主次。工作量的安排标准:如勘探网点布置原则、 间距、 深度, 取样数量, 试验项目, 监测网点布置。 物探快捷而经济, 如何充分发挥其在探查和测试方面的作用,应注意研究。如何应用新的技术方法提高勘察的可靠性也是要很好加以研究的内容。如工程地质模型和模拟试验,计算机的应用,以及数据库、专家系统的建立, 应用各种新的理论与方法 (如模糊数学、 分数维、 灰色理论) 等等, 以提高定量评价的水平。
在工程地质学中专门从事勘察研究的分支学科为“专门工程地质学”或“工程地质勘察学”。此外,结合不同类型工程建筑的还有:“铁路工程地质学”、“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 、 “矿山工程地质学” 等。
❸ 对地质勘探资料存在问题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工程地质勘察复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工制程建筑所处的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的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进行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的具体任务有;(1)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做出评价,选择优秀的建筑场地。(2)查明工程范围岩土休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整治所需要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参数。(3)分析,研究工程中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做出评价结论。(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意见。(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和整治建议。
❹ 工程地质勘察论文
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进程与《规程》的执行
在近年来较大范围的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一些共性的问题不断地引起了同行们的关注,很有必要深入探讨下去。例如在执行《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时,怎样理解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准确把握,如何处理规程中明显与工程实际不相符合的条款规定;堤防险情与隐患的分类;堤基工程地质分段分类方法;堤防勘察资料的整理等等,我们都进行了一些粗浅讨论。关于堤防工程地质分段分类的问题,一直是各勘测单位颇感难以照顾周全的焦点,我们提出的分类法但愿对此有所帮助,并希望有助于堤防工程勘测设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一、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过去与现状
我国已建江河堤防工程总长20余万公里,98特大洪水后尚有大量堤防工程正在规划建设中。许多已建堤防工程过去基本上没有进行过真正工程意义上的工程地质勘察,更谈不上各大江河湖海堤防工程系统化规范性的地质资料的汇编与分析整理工作。正因为如此,许多堤防工程在98特大洪水期间险象环生,出险堤段堤基的地质条件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供抢险分析,为确保万无一失,只能按最坏情况进行抢险,其人力物力的巨大付出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洪水期间上至中央下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精神紧张程度和精力耗费更是无法用实物价值去衡量。如此被动局面,一方面是大自然教训人类的生动一课,另一方面则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世纪难题。
建国以来,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要,工程地质专业从无到有,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国家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性专业。工程地质勘察的法规性准则也逐渐成熟与完善,与工程地质相关的规程规范相继出台,并结合工程实践的反馈信息进行修订修编。水利部1997年2月发布了行业标准《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编号SL/T188,同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第一部法规性行业标准。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编号为GB50286-98,自1998年10月15日起施行)则是98特大洪水之后出台的。
如需Q传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