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点防抢撤预案
『壹』 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如何启动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1)落实各级突发抄性地袭质灾害应急预案
县、乡(镇)以及村(社区)成立应急抢险小分队,做好应急救助装备、资金和物质储备,明确预警信号,做到应急通信有保障。
(2)及时监控和控制险情及灾情的发生、发展
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灾害实施监测,视险情发展程度实施临时防护工程,尽力延缓或排除险情继续发展,争取抢险救灾的主动。
(3)根据险情实施人员和财产撤离方案
当灾害即将发生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将危险区内的居民和财产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同时将险情和灾情逐级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
(4)以人为本,果断处置
在实施撤离方案时,要妥善做好老、弱、病、残、孕妇等人员的撤离工作,必要时应果断采取紧急撤离和搬迁避让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
『贰』 怎样填写地质灾害危险点防御预案表
是说表格怎么样编号吗?一是看你们有没有表格编号的相关规定,有的话根据版其规定进行系统编号,权如果没有可以自行进行规定后按要求进行编号,如应急预案表格可以编制成“GY-14-0101”,可以理解成GY-应急预案的缩写,看到G想到急,GY是急和预的拚音大写字母,14表示2014年的,0101可以理解成2014年1月份的第1份。你看行吗?
『叁』 连城县朋口镇朋口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演练方案
连城县朋口镇人民政府 连城县国土资源局
(2013年5月29日)
第一部分:预案基本内容与工作组织
一、预案演练的目的
在朋口镇朋口村留田山体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受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朋口镇朋口村留田山体滑坡后缘裂缝突然加大,情况十分紧急。按《连城县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3地质灾害危险点防灾抢险预案》、《朋口村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镇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17户 60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连城县朋口镇朋口村,该处于2003年发生滑坡,滑坡长约50米,宽4米,厚度约8米,滑坡体面积200平方米,体积 1600立方米;在滑坡后缘发现一条拉张裂缝,呈弧形展布,长约60米,宽约0.4米,可见深度0.4~9米,在滑坡中下部可见树木歪斜。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体前缘下居住的坡底村村民17户60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滑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由朋口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①连城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卫生局、防汛办、广播电视局等有关部门领导。②各(乡)镇分管领导及国土资源所所长。
六、演练时间
2013年8月28日.
七、演练地点
(1)灾害隐患点:朋口镇朋口村留田。
(2)撤离安置点:朋口镇朋口村村部。
八、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的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各小组协调的一体性,演练于6月17日15:00召开各小组负责人会议。
会议内容:①介绍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方案;②讨论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③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细化分工,任务落实。
总指挥:黄建波 政府镇长
副总指挥:罗治君、林龙海、罗继荣
(二)各职能组及工作职责
1.避让、抢险、救灾指挥组
组长:罗治君 副书记
成员:张小雄、李昭钧、吴其春、吴春辉、项秀南、罗宏九
主要职责:批准发布境内地质灾害临灾预报信息,领导和部署地质灾害临灾应急工作;根据发现的险情及时、冷静地组织受威胁群众进行转移。当灾情发生后,及时派人掌握灾情、情况紧急时调动应急分队进行紧急性抢险救灾工作;根据灾情发展趋势指挥灾民安置和应急抢险工作,协调调集各种救灾物资供应。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管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工作。
2.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李昭钧
成员:黄征炎、傅明洪
主要职责: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数据记录、资料整理上报,按指挥组的命令传达预警信号;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应急抢险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罗继荣
成员:应急分队员10人
主要职责:预警信号发布人傅明洪使用鸣锣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人民群众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应急抢险组,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指定的临时安置点。负责对受困群众的救援,实行每个镇干部包户。
4.灾区清场和搜救组、安全保卫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林龙海
成员:应急分队员5人
主要职责: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疏散、抢险、救灾工作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疏散过程中的秩序及撤离后的安全巡逻,撤离区的清场和搜救,电力设施施救、交通管制,维护社会稳定。
5.医疗救护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吴其春
成员:卫生院医生护士4人
医疗救治小组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安置点:朋口村部
负责人:傅才杰
现场救护组:由吴其春负责
担架组:负责向安置点转移伤员
6 后勤保障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叶华辉
成员:曹兰进
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朋口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落实,组织干部群众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发现险情要立即处置并上报,负责组织做好受威胁群众的转移和安置工作。超出镇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要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
村组织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的具体实施工作,做好日常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做到责任到人,巡查监测到位,预报、警示和自救及时,转移路线及安全避险地点明确。
防灾责任人、协管员及监测人员要做到巡查监测位置清楚,巡查监测到位;及时报告灾情险情和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村组织做好群众的转移避让工作。
各小组如果出现领导缺位时,实行依次递补的办法。
九、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朋口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和组织演练实施。
(2)安全保卫组应熟悉朋口留田山体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受灾区域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朋口山体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监测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小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朋口山体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救护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朋口镇政府组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队伍,人员1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朋口镇政府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十、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6月17日15:00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朋口镇政府及村委会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
第二部分:应急预案演练实施程序
演练工作程序安排
8:45:接防灾责任人、协管员傅明洪报告:“因昨夜连续大雨,滑坡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资料表明滑坡后缘裂缝向两侧不断延伸,宽度已增大40厘米左右,滑坡有明显下滑趋势(迹象)。”
8:48:朋口镇政府领导:派国土资源所李昭钧等二人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设立监测点,进行险情评估,随时报告
8:58:朋口镇领导接应急现场监测人员报告:滑坡活动性增强,裂缝逐渐增大,滑坡处于临滑状态。建议尽快报告县政府,启动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
9:00:经镇长同意,“启动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通知“朋口镇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的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集中待命。”,并报告县政府。
9:02:朋口镇朋口村傅明洪鸣锣示警通知村民转移,同时村应急抢险人员进入受灾户动员、协助撤离。
9:02:朋口镇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向县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卫生局等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地质灾害点险情,请求支援。
9:10:各组长到指挥部待命。
9:15:指挥部:下达命令。
命令:应急抢险组: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快速有序安全从房中跑出,沿路从滑坡体两侧进行疏散,撤离到避灾地点莒莲村村部。
安全保卫组,在村口封锁进入危险区的公路、进入滑坡危险区的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
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及时报告。
医疗救护组: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进入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及转移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各安置点灾民的宣传思想巩固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的畅通。
9:25: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莒溪卫生院医护人员赶赴现场。
9:30:撤离完毕。
9:30:应急抢险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界、切断电源水源。
安全保卫组报告:通往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后勤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当。
医疗救护组报告:撤离过程中有人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受伤人员已随救护车辆送至卫生院。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滑坡变化已趋稳定,降雨也已停止,险情已排除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事宜。
9:50: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锁、警戒。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灾后重建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回迁和重建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10:15:各级领导及指挥部领导到各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撤离安置情况。
10:30:领导讲话。
11:00:宣布演练结束。
『肆』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每年都要制定吗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每年都要制定。
应急预案:
1.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报,在接到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后,要立即将信息下传到各村、组和具体隐患点监测人,督促隐患点村组负责人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测、报警工作。地质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时刻做好应急抢险准备。
2.应急预案的启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地质灾害报告后,应立即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灾害情况,经组长、副组长批准后,启动突发性应急预案,并按预案迅速组织实施,确保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3.灾情报告和抢险救灾工作,在出现险情和发生地质灾害后,灾害点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组织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立即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向区政府办公室应急股和相关单位报告灾情,并将救灾资金和物资纳入政府自然灾害救灾系统。要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降低灾害损失。
4.灾情发生后,由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有关单位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行动,各司其职,尽心尽责。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认真做好灾民重建家园的工作。对因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坚持“谁引发、谁负责”的原则。
5.对在地质灾害预报和抢险救灾工作中作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镇政府上报区级部门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渎职行为上报区级部门,由区级部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伍』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国家、国土资源部总体预案框架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编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市(地、州)、县(市、区)级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
『陆』 年兰州市城关区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撤离演练方案
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城关分局
(2011年8月)
主办: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城关分局
承办:兰州市城关区火车站街道办事处
兰州市城关区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提高我区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由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和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城关分局主办,兰州市城关区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和兰州市城关区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拟于2011年8月25日进行。为确保此次演练活动圆满成功,特编制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且成灾快、来势凶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守护生命,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火车站接到红山根社区是全区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近年来,相继发生了10多次滑坡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地质灾害隐患点仍没有消除,威胁着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居住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加注重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和抢险救灾应急反应能力,更加重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正值地质灾害多发的主汛期,开展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撤离演练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受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红山根社区红四村241号南侧山体裂缝突然加大,边坡前缘局部发生小滑塌,情况十分紧急,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在最短的时间安全地撤离隐患点区域内住户于安全区域,尽快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以人为本、守护生命的原则。
持之以恒、避让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演练时间
(1)预演练时间:2011年8月25日;上午09:00;
(2)正式演练时间:2011年8月25日下午15:00。
五、演练地点
(1)灾害隐患点: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红山根社区红四村241号。
(2)撤离安置点:区环卫局肥料队场地。
六、演练内容
成立应急抢险救灾临时指挥部,总指挥:王胜太(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副总指挥赵培根(区政府副区长)、郭世宗(国土分局局长),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在指挥台就位。演练总指挥王胜太副区长宣布:“2011年兰州市城关区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撤离演练开始”。
场景一:
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红山根社区3名监测员鸣锣示警、手拿高音喇叭呼喊,发生地质灾害险情,请所有住户按撤离标示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区环卫局肥料队)同时由社区负责人向119(消防科)、120(卫生局)、区应急办、区国土部门报告:“兰州市城关区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红山根社区红四村241号发生滑坡,请速到现场”。
1.国土部门向政府办速报灾情。同时向市国土资源局上报灾情。
2.政府办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报告,并向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下达赶赴灾害现场指令。
场景二:
城关区火车站街道办事处报告灾情后,立即启动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组织危险区域内所有居民按规定路线撤离。
场景三:
所有撤离居民到区环卫局肥料队院内集中。
场景四:
消防部门、120到达现场,立即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说明:消防部门负责灾害现场,抢救5名受伤人员(担架);120对5名受伤人员进行现场包扎(将受伤人员抬至救护车)。
场景五:
各演练单位按到达现场先后顺序,向现场临时总指挥(王胜太副区长)报到,王区长下达指令。例:
(1)“报告总指挥,×××单位到达现场,请指示”
(2)“请立即进入灾害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说明:参与应急抢险救援单位在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红山根社区路口东至备战路,北至备战路地段集结,听后现场指令。
场景六:
王区长召开应急处置会议,宣布因灾害已经达到较重(Ⅲ)级预警黄色标示,决定启动《兰州市城关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和6个应急行动组,分别是避险撤离组、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物资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按自己的分工职责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并向兰州市政府办公厅报告灾情。
各组根据分工分别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1.避险撤离组
组长:曾毅(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红山根社区书记兼主任)
副组长:张余荣(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红山根社区副主任)
成员:社区工作人员(10人)
职责和任务:制定撤离路线,组织遇险居民(186人)撤离危险区到安全区域(区环卫局肥料队院内)。
2.医疗救护组
组长:李春玲(局长)
成员:区卫生局、区医院(6人)
职责和任务:负责伤者医疗救治及卫生防疫相关工作。
3.警戒保卫组
组长:杨建清(城关公安分局副局长)
副组长:王生堂(区行政执法局局长)
成员:城关公安分局、东岗交警大队、区行政执法局(各10人)
职责和任务:组织执法力量对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红山根社区周边实施警戒,配合街道办事处做好人员疏散和安全疏导工作。
4.物资保障组
组长:邓海燕(区民政局局长)
副组长:闫琳(区财政局局长)
李嬿嬿(区工信局局长)
郜伟(区建设局局长)
成员: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工信局、区建设局(各5人)
职责和任务:根据抢险救灾需要,安排抢险救灾通信、物资及应急资金的筹措拨付。
5.善后处理组
组长:温兆军(火车站街道办事处书记)
副组长:陈晓霞(火车站街道办事处主任)
成员:办事处工作人员(10人)
职责和任务:在街道(社区)部分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对受伤人员及财产损失进行统计,对伤者家属进行安抚。
6.灾害调查组
组长:郭世宗(国土城关分局局长)
副组长:高忠平(国土城关分局副局长)
成员:国土城关分局、甘肃有色勘察设计院、省地质三勘院、省地质环境监测院(35人)
职责和任务:对灾害体周边实施警戒,悬挂警示标志,进行24小时监测;组织相关专家对滑坡体进行实地勘察,防止次生灾害。
场景七:
经过各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的通力协作,事故已得到初步控制,各应急行动组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1)避险撤离组报告:报告总指挥,遇险所有居民已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域,危险区内现共有居民186人,现已全部撤出。
(2)医疗救护组报告:报告总指挥,6名受伤人员已全部送至医院进行救治,目前伤情稳定,无生命危险。
(3)警戒保卫组报告:报告总指挥,已对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红山根社区红四村241号周边800米范围建立警戒线,禁止与抢险救灾无关人员出入。
(4)物资保障组报告:报告总指挥,根据救援需要,已在安全区域内(环卫局肥料队院内)搭建临时居住帐篷5顶。下一步,根据需要,及时调集各类物资,保证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善后处理组报告:报告总指挥,在街道及社区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下,我们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了核实,该危险区域内共有186人,除6人受伤外,其余180人均安然无恙;6名伤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并派工作人员前往医院进行安抚。
(6)灾害调查组报告:报告总指挥,我局会同省、市有关专家对现场进行了初步勘查,此次滑坡是由于近期集中降雨造成。目前,已在滑坡体周边设置了警戒线、警示标志,在滑坡体周边设置四个观察点,24小时进行监测,避免二次成灾。并提出二条建议:一该滑坡体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二次滑坡,灾害区周边200米范围内的住户进行搬迁避让;二是尽快委托专业单位对滑坡体进行勘察设计。
场景七
经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各参演单位在指挥台前方集结,演练总指挥王胜太副区长点评,并宣布:“2011年兰州市城关区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撤离演练结束”。
七、演练注意事项和要求
(1)这次综合演练,参演单位和人员多,车辆多,各单位负责人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严密,确保演练成功。
(2)为保证演练的效果和形象,所有参演车辆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演练现场纪律,服从领导指挥,除设定的动作外不准私自行动,自由出入。
(3)进入危险作业区的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装具,所有参演人员、车辆在遇到特殊危险情况时,要灵机果断处理,确保安全。
(4)各组负责人要细化细节,责任到人,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
『柒』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及时发现临灾迹象、及时撤离、减少人员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本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总则
说明编制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明确应急处置各级机构、负责人及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
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1)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图5-1);
2)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3)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
4)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5)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
6)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
图5-1 应急机构构成图
(3)预警和预防机制
明确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信息监测体系及监测负责人,报告制度、预警预防行动负责单位,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灾情险情报告(明确报告程序、内容、接收报告的部门及应当做出的反应)。
(4)应急响应
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险情后,首先由所在地乡镇政府负责做出应急反应,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抢险救援。县政府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同时,县指挥部率各相关成员单位立即赶赴现场,统一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县指挥部在核实地质灾害或险情的初步情况后,向县政府提出预警级别建议,由县政府发布预警。发生大型、特大型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县政府对事态难以完全控制,由县政府决定向省、市人民政府请求紧急援助。
(5)后期处置
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6)保障措施
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各级别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处理制度),应急支援力量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等。
(7)责任追究
对于在应急抢险中不按规定执行和引发地质灾害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捌』 潞城市地质灾害(滑坡)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长治市国土资源局、潞城市人民政府
(2011年8月)
本次演练由长治市国土资源局和潞城市人民政府主办,潞城市国土资源局和黄牛蹄乡人民政府承办。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任务与原则
1.目的
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各部门职责的分工落实、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平安潞城、和谐潞城的建设。
2.任务
地质灾害点动态监测中发现情况十分紧急。按《潞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安全地撤离危险区的住户,尽快采取防灾减灾避让的有效措施。
3.原则
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二、应急演练的科目、时间与地点
1.演练科目
为切实搞好这次演练,通过与多部门积极沟通,向上级部门请示,本次演练设置的演练科目有报警与接警、预警与调度、应急响应、现场处置、解除与评估等5个科目。
2.演练时间
2011年8月3日。
3.演练地点
黄牛蹄乡青口村(图1)。
三、应急救援演练的参演单位与人员、组织机构与职责
1.参演单位与人员
本次演练在潞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国土资源局精心的严密组织下,参演单位有地质灾害各成员单位,黄牛蹄乡、青口村及部分群众,共涉及17家部门和单位160余人。
2.组织机构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的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部门协调的一致性,成立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
总指挥:李晓峰(市委常委、副市长)
副总指挥:原恒伟(市政府办副主任)
申爱民(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员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及黄牛蹄乡相关人员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演练现场总调度、紧急抢险组、调查监测组、后勤保障组、治安疏导组、消防抢险组、医疗救护组、宣传报道组1个现场抢险总调度和7个工作组。
3.各组组长及职责
紧急抢险组:组长李敏,成员由黄牛蹄乡武装部抽调基层民兵组成应急小分队。其任务是及时掌握和报告现场处置和险情处理情况,尽快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抢救受灾群众、帮助群众尽快进行避让。
调查监测组:组长王海亮,成员由市国土局牵头,国土、气象、水利和辛安村监测员组成。其任务是调查、核实灾情,组织监测、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并及时准确掌握灾害区的气象及降水量等情况,保证指挥部拟订应急对策和措施。
妥善安置
『玖』 什么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国土资源部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每年汛期前必须编制专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应急属预案。这是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的一项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主要包括:①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②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③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④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⑤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⑥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
针对湖南省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的实际,建立健全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制和群测群防体系。对灾害隐患点进行彻底排查,逐点检查防灾预案落实情况,制定防灾预案和群测群防措施,督促各矿山企业落实防灾责任制,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至村民手中。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好防灾减灾的资金和物资,健全省、市、县、乡、村、社六级联动防灾责任制,尽力减少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活动。
『拾』 什么是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国土资源部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每年汛期前必须编制汛内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容这是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的一项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要求:一要明确组织指挥机构和抢险救灾队伍;二要摸清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划分易发区和危险区,逐一列出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三要制定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明确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点监测、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地具体要求,临灾抢险救灾措施;四要是公布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