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云南省地质灾害案例

云南省地质灾害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2-17 21:31:27

❶ 云南地质灾害情况

没事~~大理 丽江 香格里拉一线是云南滇西北游的主线。到了昆明可以先到香格里拉,顺着丽江-大理玩回来,也可以反过来玩。
这条线上,丽江到香格里拉断的路况可能会因为雨季而有所影响,但顶多也就是山多弯急路滑而已。不会出现严重的地质灾害。
要知道,这些都是全国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地质情况恶劣的地方经过那么多年,下大力气的整治,完全可以忽略了。
放心的去玩吧!
友情提示:平原地方来的朋友,玩这条线,注意要休息好,否则身体素质不太好的童鞋会被高原反应折磨的(乏力,呼吸急促,口干等)嘎嘎。

❷ “1·”云南昭通镇雄县高坡村赵家沟滑坡

1 概况

2013年1月11日上午8时20分,云南省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小组南侧山体发生高位滑坡。滑坡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3′5″,东经104°59′15″。滑坡总方量约21万m3,滑体解体后快速运动,大部分滑体向斜坡低洼地段滑移并沿途堆积,部分滑体运动至斜坡下方的赵家沟,造成赵家沟村小组14户46人死亡,2人受伤,掩埋房屋63间,毁坏耕地500余亩。

2 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及水文

气象:镇雄县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是全国阴雨较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11.3℃。夏季时间短,气温较高,最高温度达35℃以上;冬季气候严寒,多雨雪,最低温度可达-5℃以下;年降水量为923.6mm,多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53.4mm,5~10月为雨季,降水量为772.1mm,占全年的83.6%,而6~8月降水量又占雨季总雨量的60%以上,每年均有大雨、暴雨天气。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为151.5mm,占全年的16.4%。1973~2013年统计中,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427.7mm(1983年),历年最小降雨量为578.7mm(2009年),平均降雨量为886.9mm,历年平均雨日数130天,雨天日数是全国最多的地区之一,历年平均蒸发量1154.3mm,降水形式以降雨、雪、霜为主。该区由于长时间高频率降雨,气候的变化大(霜、雪、冰时间较长)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水文:区内属金沙江一级支流乌江水系,调查区位于乌江水系拉埃河西岸分水岭附近,区内地表水体不甚发育。调查区发育有两条溪沟(G1、G2)及一泉点(Q1)出露。G1溪沟位于调查区东侧边界附近,在区内总体由南向北东径流,区内冲沟长约720m,调查期间因雪水融化,沟水流量约12L/s,沟水清澈,但含硫较高,沟底可见硫物质沉积,沟水来源主要由山坡上融化雪水、坡体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组成(图1)。

图13 滑坡堆积体运动分区图

3.2 发展趋势

滑坡已整体发生高位滑移,形成瓢状凹槽,东、西、南三侧陡立,后缘及两侧外3~7m地段平行滑坡周界发育少量的拉张裂缝,一般长2~10m,裂缝宽5~15cm。特别是后缘部位的崩、坡积层仍在产生小规模坍塌。Ⅰ区内1565~1605m高程地段的堆积体,地形坡度35°~45°,堆积体自稳能力差,会产生次生滑坡;Ⅱ区内的堆积体所处地段地形平缓,在大气降雨冲刷下,会形成坡面碎屑流。上述潜在的地质灾害对下方赵家沟、曾家寨、高洞、岩口4个村民小组及高坡小学150户约1000名居民、师生及乡间道路运营构成严重威胁。

图14 滑坡剖面图

(据殷跃平,2013)

4 经验与启示

(1)加强特大灾害现场案例普及。在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特大灾害现场的案例培训。有针对性地普及高位远程滑坡的巡查排查要点、防灾避险方法。

(2)加强房屋建设的规划选址,避免在几公里外的高山山前沟口选址建房,并且在房屋建设前规划好安全地带。

(3)在汛期或久雨(雪)季节,除房前屋后的巡查外,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强山前山顶的巡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点采取必要的工程治理措施。

(4)加强西南山区高速远程崩滑灾害的调查工作,采用激光雷达、航空遥感和山地工程等手段,开展村庄集镇以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详查工作。

参考文献

殷跃平,刘传正,陈红旗等, 2013.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研究.工程地质学报, 21 ( 1):6~15。

❸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主要有有哪些地质灾害

地震。比如2005年会泽5.3级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这是2003到04年的统计结果。其中滑坡385个,泥石流58条,地面塌陷5个,不稳定斜坡46个,建立了群测群防点489个。

❹ 云南主要的自然灾害

云南地域宽广,每年自然灾害是很多的,如地震、旱灾、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塌陷等)、水灾、火灾等。

❺ “8·” 云南省鲁甸县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1 基本情况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东经103.3°)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km,余震1335次。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做出统一安排。各级国土部门其实启动应急预案,部、省、市工作组和专业队伍赶赴灾区,开展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和抢险救灾工作。

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其中鲁甸县526人、巧家县78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2 地震地质灾害排查

本次排查工作自8月4日开始,排查工作覆盖了烈度Ⅵ度以上615个行政村共7956个村民小组,涉及4县1区56个乡镇,排查总面积 10037km2,排查路线25558km,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769处,转移避险安置人员19486人/次,重点排查了学校537所,沟口223处、集市77个、厂矿企业21个、排查临时、过渡安置点667个,排查部队营地22处。

2.1 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概况

地震灾区处在滇东岩溶高原面至金沙江底的河谷斜坡地带,总体地势递降幅度大,属金沙江流域,江河纵横排列,地形切割较强烈,高差巨大。西部五莲峰山地海拔3000~3500m,最高峰药山海拔4040m,金沙江谷底海拔600~700m。为高原季风气候,局地暴雨多发。南北、北东及北东东向断裂及梳状褶皱为主体构造,从元古界到中生界各地层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呈条带状相间出露,地层岩性变化大。山高坡陡谷深,松散土石广布,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强烈,地质环境脆弱。

2.1.1 交通位置

鲁甸地震灾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鲁甸县距省会昆明市447km,距昭通城27km,昆水公路和213国道穿越县境。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的交汇点,位于国家规划的“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汇重地。随着内昆铁路的建成通车,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具雏形,昭通为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是内地入滇乃至南下东南亚、南亚的便捷通道,区位优势逐步凸现(图1)。

图9 红石崖崩塌特征图

4.1.4 威胁对象

本次地震调查区附近受损严重,其中李家山村及王家坡尤为严重,目前已死亡36人,失踪27人,受伤37人。

该崩塌点直接威胁到红石岩下部居民,同时威胁到堰塞湖库区内的居民、红石岩电站以及堰塞湖下游巧家县小河集镇、多个梯级电站和河道两侧的居民。该崩塌点一旦再次发生失稳或堰塞湖发生溃决,将可能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受威胁人数为1438人,目前已经紧急撤离,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表6,该崩塌危害对象等级划分为一级。

4.2 灾害体发展趋势预测

截至8月5日下午六点,红石岩崩塌形成的堰塞湖回淤长度已达约15km,而且水位正以30~50cm/h的速度上升,经调查及估算,在不发生明显集中降雨的情况下,牛栏江的汇水量约40~50m3/s。

堰塞体下游沿岸有巧家县小河集镇、分散居民以及多个梯级电站,该堰塞湖对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堰塞湖已导致牛栏江沿岸斜坡下部的多处居民聚居点被淹没,且水位还在不断的上涨。崩塌堆积体形成的堰塞湖在不断增大的水压力作用下,尤其考虑到余震以及强降雨等不利状况,堰塞体发生溃决的可能性较大,发展趋势趋于不稳定,应立即采取应急除险措施。

另外,目前红石岩崩塌点中下部坡面堆积大量块石,且红石岩崩塌失稳区后缘岩土体在本次地震作用下必然存在大量的裂缝,坡体稳定性较差,在余震、降雨等工况下,发生进一步失稳滚落堰塞湖库区内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对坡面崩塌堆积体的监测和预警,防止进一步失稳造成影响。

4.3 崩塌发生原因分析

初步分析该崩塌发生的原因主要为:

(1)“8·03”强烈地震是导致本次崩塌发生的主要原因,地震诱发了该灾害点岩体的大量失稳,崩塌堆积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2)由于该灾害点处于高山峡谷地貌单元,坡体高陡,临空面发育,风化卸荷裂隙发育,造成坡体表面的岩土体极其破碎,在地震、降雨等外营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

(3)该区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条件复杂,使得该区域的岩土体结构松散,坡体稳定性较差,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4.4 下一步工作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由于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水位在持续上升,需及时处理否则将对下游村庄及电站造成极大危害。

(1)首先组织堰塞湖库区以及堰塞湖溃决可能影响范围之内的居民、集镇、厂矿区人员进行撤离,保证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对堰塞湖上游水量的监测,尤其是在降雨等不利条件下,对堰塞湖的蓄水状况进行实时分析。

(3)组织协调下游梯级电站进行库容储备,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对下游造成严重危害。

(4)加强对堰塞湖库区斜坡的变形监测,防止库区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堰塞湖造成不利影响。

(5)尽快对该堰塞体进行处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❻ 云南地质灾害的成因包括哪几个方面

来云南地质灾害的源成因:
1、板块运动,是云南省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云南处于太平洋、印度洋、亚欧三大板块交汇处,形成高山、河谷的落差大,易发生地震、洪灾、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受季风和热带气旋影响,导致云南多雨现象。云南省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太平洋水汽影响,导致每年9月,云南就进入雨季,而且诱发洪灾、泥石流。
3、森林遭到砍伐或利用不合理,导致植被破坏严重!特别是西双版纳,出现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的情况。泥石流,不是雨量大导致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了,土壤经不起雨水冲刷而致使泥石流多发。

❼ 云南省为避让地质灾害共搬迁近10万人

据报道,近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通报称,自2013年以来,我省已搬迁避让受地质灾害隐患威内胁容群众5万多户、25万余人,据透露,今年搬迁10万人,截至6月28日,今年我省共发生地质灾害14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178.2万元。

据介绍,解决地质灾害威胁的最好办法是搬迁,云南省自2013年以来,已搬迁避让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群众5万多户、25万余人,据透露,2017年一共搬迁了10万人。

❽ 云南的山体滑坡造成了8人遇难,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共同之处一是诱因都是一样的、森林减少,土地遭到破坏、危害都大等。

共同之处一是诱因都是一样的

这个两个灾害的诱因都是下特大暴雨造成的,都是突然就发生了,破坏力超级牛逼,会给整的亲妈都认不出来,就比如说云南省东川市大桥河没有发生泥石流的时候,啥东西都有,都生产出来,百姓生活的安居乐业,好不快活,但是你现在去看看,泥石流过后的大桥河却是沙砾遍地的荒滩。

共同之处三危害都大

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一旦发生,对在弄工程建设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小意思就是影响施工停一下就开工了,重的话就直接给折腾没有了,全部建筑都要重新来弄过,还有会影响交通,经常让交通中断,更加严重是直接埋了村庄,你想救都救不回来那种。

总结一下,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请大家一定要爱护森林绿化,不要为了发展而断送自己以后的幸福。

❾ 云南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云南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
和山体滑坡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云南正好在地震内带上
和日本一样
都是在容还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常年4级以下的地震很多
山体滑坡是因为云南山林过度开发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连续几天阴雨的天气就会有大大小小的滑坡出现
主要分布
地震主要分布在云南全境
除少数几个城市少有
如下关(也就是大理了)昆明(市内)少有发生外
其他地区都常有发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