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质灾害汛期是哪几个月
① 西安汛期一般在哪几个月
西安汛期一般在7、8月
② 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应该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制定专门的防灾预案;在汛期,特别是暴雨期间应该进行应急调查。
(1)滑坡前缘宏观调查。当滑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胀、地面反翘或者建筑物地基出现错裂时,应注意详细查看滑坡整体的变形拉裂情况,并应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异常情况,请具有滑坡知识的专业人员到现场进一步察看。
汛前应开展房屋周边地质灾害巡查,及时发现隐患(海南三亚,2005)
③ 陕西省石头河水库汛期是怎么划分的
陕西省石抄头河水库袭汛期根据降水季节变化情况进行划分,流域内7、8、9月份降水最多,因此7、8、9月份是石头河水库的汛期。
石头河水库位于岐山、眉县、太白县三县交界处,黄河水系渭河南岸支流石头河上的斜峪关上游1.5公里处,北距蔡家坡20公里。工程以灌溉为主,兼具发电和防洪效益。亚洲第一高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114m,水库总库容1.47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4.95万kW,设计灌溉面积8.5万公顷。工程于1971年10月开工,1989年10月完工。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7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4.1立方米/秒。大坝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流量为2690立方米/秒;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流量为4620立方米/秒。按可能最大暴雨计算,保坝洪水流量为8000立方米/秒。
④ 年第一季度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4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国土资源部通报 2011 年第 22 期
与去年同期相比,2011 年 3月份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3月份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为主,级别以小型为主,引发因素以降雨、重力作用和冻融等自然作用为主。4月份,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可能较 3月份偏多。多数灾害可能主要发生在中南、西南和华东的局部山区。西北山区由于冰雪融化,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
一、地质灾害灾情
(一)2011 年 1 ~3月总体灾情
2011 年 1 ~ 3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93 起,其中滑坡 26 起、崩塌 30 起、泥石流 2 起、地面塌陷 32 起、地裂缝 2 起、地面沉降 1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6起,8 人死亡、7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4.54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均减少,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增加 (表 1)。
1 ~ 3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4 起,避免人员伤亡 617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1.8 亿元。
表 1 2011 年 1 ~3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1 ~ 3月地质灾害分布在 20 个省 (区、市)。按发生数量依次是广西、甘肃和湖南等 (表 2); 按造成的人员死亡失踪由多到少依次是广西、云南和甘肃等(表 3); 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大到小依次是甘肃、湖南和湖北等 (表 4)。
表 2 2011 年 1 ~3月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 单位: 起
表 3 2011 年 1 ~3月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统计表 单位: 人
表 4 2011 年 1 ~3月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 单位: 万元
(二)3月灾情
3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54 起,其中滑坡 17 起、崩塌 17 起、泥石流 2 起、地面塌陷 16 起、地裂缝 1 起、地面沉降 1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5 起,7 人死亡、6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4.48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均减少,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增加 (表 5)。主要原因是 3月甘肃发生一起特大型滑坡,直接经济损失严重。
表 5 2011 年 3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3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1 起,避免人员伤亡 20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600 万元。
二、1 ~3月份地质灾害特点
(一)多年同期相比人员伤亡最少、经济损失较严重
与 2001 年以来多年同期相比,2011 年 1 ~3月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排第七位,低于 2005 年 (121 起)、2006 年 (211 起)、2007 年 (191 起)、2008 年 (3108 起)、2009 年 (180 起)和 2010 年 (299 起); 因灾造成死亡失踪人数为历年最少 (同2009 年); 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排第三位,低于 2005 年 (5.1 亿元)和 2008 年(5.0 亿元)。
(二)西部地区灾情严重
1 ~ 3月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都在西部地区,分别是广西 3 人、云南 3人、甘肃 1 人和新疆 1 人; 3月2日,西部地区的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县城撒尔塔广场发生一起滑坡,滑坡体规模 18 万立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4.4 亿元,占1 ~ 3月份直接经济损失总数的 97% 。
(三)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为主,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
1 ~ 3月份,全国共发生崩塌 30 起,占总数的 32% ; 滑坡 26 起,占总数的28% ; 地面塌陷 32 起,占总数的 34% ; 三类地质灾害占总数的 94% 。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共 87 起,占总数的 94%。
(四)以自然因素引发为主
全国93 起地质灾害中,自然因素引发的有64 起,占总数的69%; 人为因素引发的有 29 起,占总数的 31%。自然因素主要为降雨、重力作用和冻融等; 人为因素主要为采矿和施工等。
三、4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4月东南沿海开始进入汛期,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可能较 3月份偏多。多数灾害可能主要发生在中南、西南和华东的局部山区。西北山区由于冰雪融化,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一年四月六日
⑤ 汛期是哪几个月
根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汛期为5月1日至9月30日。
⑥ 每年的梅雨季节,降雨时间长,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它是在哪几个月份
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分布
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成因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2013年梅雨季节的时间
典型梅雨一般为5月上旬到中旬“入梅”,6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5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1]
梅雨与雨带
梅雨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英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一般发生在春末夏初。
雨带
梅雨景色
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
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在个别年份,虽然在某一段时间内移到南岭以北地区,但是从一个候(五天为一候)或一个旬的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它往往是维持在28N,29N以南。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平原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月下旬,然后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雨带的这种规律性变化,说明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气气候现象,而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季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要雨带向北移动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滞的反映。
⑦ 江西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每年4月到七月主汛期期间,对吗
江西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每年的四月到七月。
⑧ 汛期是几月到几月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另外,由于暴雨比洪水超前,加上防汛工作的需要,政府部门规定的汛期一般要比自然汛期时间长一些。如政府部门规定珠江汛期起止时间为4月1日~9月30日,长江为5月1日~10月31日,黄河为7月1日~10月31日等。
(8)陕西省地质灾害汛期是哪几个月扩展阅读:
暴雨若持续不停,就该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1)地势低洼的住宅区、商业区可采取围堵的措施。如用沙袋,草包、档板等堵在门口等进水处,可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建筑内。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进下水道,以防堵塞后排水不畅。
(3)一旦房屋进水,立即切断电源及气源。
(4)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应绕开积水严重的地方。最好走路中央,因窨井等一般都设在路边。
汛情预警由低到高依次为“蓝、黄、橙、红”四色预警等级。当发布黄色及以上级别的汛情预警或遭遇暴雨时,建议调整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在山地如发现溪水、河水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⑨ 为什么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雨季
雨季的时候来地表的土质层和岩自层相对松弛,可能是因为雨季气候湿润温暖原因.疏松的土质在大量降水的冲击下会发生自然灾害泥石流,至于洪灾发生在雨季大家都很明白原因,而且,在气候湿润的雨季,病毒疾病的传播也是气焰嚣张的
⑩ 2019.我市的汛期为每年的4月15日至几月几日
根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汛期为5月1日至9月30日。
根据《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浙江省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为汛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