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工程地质平面图
㈠ 煤矿地质防治水图纸有哪几种 怎么画
基本图纸: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专图、矿井属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除此还有:地质地形图、井上下对照图、等水位线图、构造纲要图、巷道素描图等等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需补充完善的图纸。
画法:参考煤矿绘图图例。
㈡ 露天开采的勘察工作
煤炭露天开采的勘察工作包括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部分。水文地质勘察主要查明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岩体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补给排泄条件等,这些一般均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勘察与研究。
露天煤矿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是:为露天煤矿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提供采掘场各帮边坡角和边坡维护管理措施。为保证安全、正常、经济的生产,以及为此所应该采取的必要防治措施提供基础工程地质资料,在勘察阶段,应为初步设计服务;在基建前期阶段,应为详细设计服务;在生产阶段,则应为一个开拓段以至每一个阶段设计服务。煤矿露天开采的主要勘察工作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剥离物强度
主要研究被剥离的上覆岩石的强度,以确定开采工艺、设备选型,以及需要的爆破工程和爆破工艺。不同的设备和开采工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这将主要取决于被剥离岩石的强度。因此,为了查明被剥离岩石中不同等级“硬岩”的厚度、分布和含量,必须进行特殊的岩石强度勘探,以决定能否选用轮斗连续开采工艺及设备选型。
(2)边坡的稳定性
露天开挖时,岩石的天然平衡状态将被破坏,露天的边帮及露天内各台阶能否保持稳定,是露天煤矿能否安全、高效生产的核心。经调查了解,迄今为止,中国几乎所有露天煤矿的边坡和排土场,都曾经出现过多次滑坡,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
为了安全生产,就要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只能采取减缓坡角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缓坡面必将导致增加土石方的挖掘量,显然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样,增加防治措施,也将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通过边坡勘察,研究查明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地质因素,研究开采中的人为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为正确合理确定各个区段、各个台阶的合理的边坡角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提供相应的工程地质资料。
(3)排土场的选择及排土场的稳定性
排土场是露天矿坑废弃物料的排放场地,一般有外排和内排之分。但是在露天开发的初期总是要存放在外排土场。外排土场的稳定性将影响露天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也有必要对排土场址选择和稳定性进行评价。
(4)坑内运输、设备运行及出车沟的工程地质问题
目前随着开采方式的改变,运输方式往往采用大型汽车或胶带运输,大型卡车将作为短距离最机动、最重要的运输设备。随之而来的是坑内煤层底板岩石和组成坑内台阶的岩石承载力,坑外至排土场的运输道路的地基承载力和特大型采掘设备的对地比压,以及排弃物料的工程力学性质等,均将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同时,也需要研究其边坡的稳定性和地基的承载力。
(5)环境工程地质研究
露天坑的开挖,既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也将产生新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露天边帮和排土场的稳定性对临近地区的影响;疏干排水造成大面积地下水下降,而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塌陷;地下水资源枯竭等;河流改道对区域径流条件影响;露天开挖和排土对水文土地质的环境影响等。
总之,由于煤炭露天开发和排土,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露天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就是为选择提出经济合理的开采工艺,掌握露天开采技术经济管理及维持其高效、安全、绿色生产的各种因素,预测自然状态改变后应该采取的措施提供资料,为设计和指导生产服务。
㈢ 工程地质图的一般读图步骤有哪些
矿区地形地质图与矿区范围图、水文地质图、底板等高线图、地层水平切回面图、勘探线剖面答图、煤层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等,急倾斜煤层还必须有煤层垂直投影图,在生产中自己必须填绘的巷道素描图,特别是穿层的巷道素描。
㈣ 如何写露天煤矿工程地质写实
这个你最好让地测公司写,虽然其中的描述也就是岩土的分层、岩性等常见内容,但是矿内出具的工程地质写实不具备技术依据的效力。
㈤ 任何识别露天煤矿的矿图
是“如何识别”吧?要识别露天矿的矿图,首先要知道矿图上一般标注的元内素。第一容,矿图上的方向一定要先看指北针,不一定是我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二,要看图签和图例,图签上表明了比例、名称等内容,图例上注明了每一种线条、符号代表的意义等,到这一步就可以看个大概了;第三,注意核对一下网格是不是和比例一致,为了打印方便或者或者看图方便等其他原因,经常出现如1:5000比例的图纸实际按照1:1000输出的类似情形,一定核对一下,否则距离、面积等就大错了;第四,矿图上的图例标出了绝大部分线条、符号的意义,但是一些专业的符号未必标全,这就需要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比如等高线、等高距、二级台地、普通钻孔、孔口标高等等。能按照上述逐渐熟悉就可以看懂矿图了。
㈥ 煤矿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煤矿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尽量收集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及邻近矿区的生产资料,充分利用地质孔、水文地质孔来满足工程地质调查的要求。在详查阶段,勘探孔间距一般500~1000m,用于工程地质目的一般不需增加勘探孔数,孔径一般采用89mm或108mm,对松散层、软弱岩层及煤层采用双层管取芯以减少扰动。须安排一定数量的孔全孔取芯。取芯深度一般要求从煤层之上30m至煤层以下10m。
3.1.3.1 钻孔编录工作
(1)在钻进过程中,每一岩层分层的钻进速度、钻杆振动以及冲洗液消耗量的变化、水位变化等均应作仔细观察、记录。
(2)取样或破坏岩芯之前,擦净岩芯表面的泥浆进行彩色拍照,这可提供一个持久良好的记录,而且可通过这些相片给出节理、自然岩层分层、软弱岩层及软弱夹层。
(3)对于取芯的每一岩(土)层,取芯后应立即观察描述。
黏土类土:首先根据黏土颗粒含量多少(借助于搓条、刀切等手段)划分为黏土和亚黏土,再描述其颜色、成分、层理、结核包裹体、化石、滑面及其倾角、接触面、温度和可塑性等。
砂类土:首先根据颗粒粒组的百分含量划分为砾石,粗、中、细、粉砂,再描述其颜色、颗粒成分及含量、分选性、滚圆度、层理、接触面、化石、结核、湿度和密实程度等。
岩石:要描述每一岩石分层的岩石名称、颗粒成分及含量、分选性、滚圆度、胶结物成分及含量、胶结方式、层理、接触类型、该层的岩石质量标志(RQD)、强度、不连续面的密度及崩解、膨胀特性等。
野外可按以下简易标志描述:
1)RQD:某一地层分层>10cm长的岩芯之和与该分层岩芯总长度的比值(%)。
2)折断强度:从岩层中取出150mm岩芯,试着用手将其折断。折断强度可用下列标准予以估计:高的——手折不断,中等的——很少折断,低的——经常折断。
3)不连续面密度:以每分层中每米节理或不连续面的数量分级。
高的:>10,结构面极发育,岩体破碎;
较高的:2~10,结构面发育,岩体破裂;
中等的:0.5~2,结构面较发育,岩体呈块状;
低的:<0.5,结构面不发育,岩体完整。
4)崩解性:将有代表性的风干的长25cm的岩芯放入水中10min,据以下标准评价确定。
高的:完全崩解;中等的:有些崩解;低的:很少或没有崩解。
(4)取样方法:根据煤层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的要求,对岩(土)层分层依次采取尺寸和数量均符合实验要求的完整试样,经包装、蜡封后运往实验室,如果是土样、湿度敏感性较大的岩石均应在取芯后立即取样,以保持湿度和不被风化。
(5)每个钻孔应进行物探工作。
(6)钻孔编录的综合成果必须反映在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上,该图应包括下述项目:地层岩性、柱状、RQD、折断强度、不连续面密度、崩解性质、综合评价等。这一图件对评价地层的冒落特性,查明潜在的地层控制问题,估计平均支护载荷密度都是非常有用的。
1)节理和不连续面的密度和方向,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及充填情况。利用这一资料可评价顶、底板岩层变形性质及分析残余构造应力的方向。
2)直接顶板地层的厚度和力学特性。这些性质会大大影响工作面后方地层的冒落性、变形特征、工作面支护载荷、顶底板移近、煤巷支护及岩层移动。
3)详细调查岩芯丢失的层段,以查明软弱岩层。
4)黏土岩和砂岩位置及厚度的变化,由此可查出古河床或河漫滩的标志,预计可能出现的地层控制问题。
5)每一地层单位的RQD、强度、崩解性、各岩层间出现离层的可能性。据此可确定平均支护密度及煤巷支护。
3.1.3.2 专门工程地质工作
下面讨论更为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的获得方法。这些资料包括节理和不连续面的性质、原岩应力状态、岩土层的强度指标、崩解性、岩体变形性质等。
(1)节理和不连续面的密度、间距、形状和延伸等,这些可在岩石露头上进行节理裂隙统计得到;也可通过岩心直接测绘,如此需考虑使用双管钻进,取得定向岩芯;还可使用物探技术或钻孔电视于孔内直接测得节理裂隙图像。
(2)可在邻近矿井中使用应力解除法,或在钻孔中通过水力破裂法测定原岩应力状态。水力破裂法适应于较深处的应力测量,且只能得到水平面上的两个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垂直方向的应力则需按深度和上覆岩层的容重计算得到。以上测量必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区有构造应力存在时才进行,否则即按自重应力场计算原岩应力。
(3)实验室测定的岩(煤)块强度变形指标有变形模量、泊松比、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岩块和节理面的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值。这些参数应尽量在较大直径的岩样上测定,以便更接近岩体指标。
在进行岩移预计或留设防水煤柱时,尚需得到松散层的变形和强度指标,它们是土的压缩系数、无侧限变形模量、泊松比、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无侧限抗压强度,黏土的抗拉强度、固结系数、先期固结压力,还要得到其他常规的物理性质指标,如含水量、黏土的塑限及液限、砂土的相对密度、颗粒成分等。
(4)水理性质:在水或湿气作用下,顶、底板岩石的恶化对地层控制是极其不利的。岩石的水理性质可由膨胀和崩解指标表示,决定这一性质的内因是它所含黏土矿物的性质及含量,如含蒙脱石的黏土类岩石最易崩解和膨胀,因此还必须进行岩石的矿物成分分析。
(5)岩体的变形性质:在钻孔内设置钻孔膨胀仪以测量直接顶、底板横向变形性质,通过声波测井可得到垂直层理方向的岩体变形性质。
3.1.3.3 水文地质调查
包括松散层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和基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的调查。这些调查应提供以下信息:(1)地下开挖时潮湿的区域;(2)开挖区地下水量的预计;(3)采矿引起的地面及岩层移动对地表和地下水变化的影响。为此,必须进行野外钻孔抽水、注水试验,以查明地下水水位、水流方向,岩层的渗透性,各主要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等。
3.1.3.4 图件的编制
工程地质工作的成果应反映在以下图件上,可便于开采设计和生产使用:
(1)工程地质柱状图。在综合钻孔编录及专门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并需将各岩层划分为工程地质岩组(指工程地质性质相近的岩层的组合)。它包括以下内容:地层单位、深度、厚度,各岩组岩性描述,岩石(体)的变形指标、强度指标、膨胀崩解特性,节理裂隙的密度和方向,可能离层的部位和岩层的渗透系数等。
(2)工程地质剖面图。着重反映沿勘探线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包括工程地质岩组、风化带界线、各岩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岩层渗透性等内容。
(3)工程地质问题平面预测图。根据顶、底板岩性岩相、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岩体变形性质,节理、裂隙、断层的产状和密度,地下水活动情况,瓦斯集中的可能性等,对顶、底板岩层进行稳定性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地层控制问题,为选择采煤设备和顶、底板管理方法提供依据。
㈦ 工程地质图图例
粉质粘土和片岩
㈧ 露天矿山开采,怎么绘制矿图,我是初学者
您好
根据等高线与实测数据结合绘图,有工业广场平面图和矿区地形地质图
你要什么都呢
㈨ 露天煤矿的地质写实主要是干什么有没有范文啊参考一下
主要是已经揭露的煤岩层的赋存情况,详细点的话还有断层、节理等的发育情况,但是露天矿的地质写实一般用于边坡观测,还得写明有没有位移以及稳定程度。
㈩ 露天煤矿必须及时填绘放映实际情况的图纸有哪些
<煤矿安全规程>第十二条 井工煤矿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 (一)矿内井容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二)井上、下对照图。 (三)巷道布置图。 (四)采掘工程平面图。 (五)通风系统图。 (六)井下运输系统图。 (七)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 (八)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 (九)井下通信系统图。 (十)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十一)井下避灾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