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初步勘察主要内容
❶ 为什么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详细勘察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版工作。所需权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一般包括两大部分:文字和图表。文字部分有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任务,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依据的规范标准,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岩土特征及参数,场地地震效应等,最后对地基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提承载力等。图表部分包括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分层土工试验报告表等。
❷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每个单位来的格式都不大一样,自一般包括两大部分:文字和图表。文字部分有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任务,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依据的规范标准,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岩土特征及参数,场地地震效应等,最后对地基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提承载力等。图表部分包括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分层土工试验报告表等。
❸ 初步设计阶段的第一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1954年2月冯景兰、姜达权、钱学溥等随中苏专家查勘团,查勘了三门峡河段。
同年5~12月,由地质部工程地质管理处邓林、姜达权、阎锡屿等组成的黄河中下游队和电力工业部水电总局张鉴新等(包括水电丰满钻探机组)组成的钻探队共同对三门峡坝址进行了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初步钻探工作,这一次的勘探任务是在黄河水利规划委员会所组成的黄河查勘团到三门峡查勘后,初步决定了三门峡可能选为黄河中下游第一期开发工程。之后,由苏联地质专家奥加林布置了不同比例尺的地质测绘以及钻孔、试坑、探槽、土钻等勘探工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1)水库区进行了比例尺1:50000(精度为1:100000)的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工作面积为7800km2(包括涑水盆地);
(2)在黄河及渭河两岸测绘了20个黄土坍岸剖面;
(3)在坝址区分别进行了比例尺1:10000,与1:2000的地质测绘工作;
(4)同时对坝址进行了勘探工作,计钻孔30个、探槽4个、试坑3个(详见图4);(5)对建筑材料产地亦进行了地质调查工作,并对5个产地进行了少量的勘探与试验工作;
(6)工作完成后提交了文字报告及各种平面图、剖面图与柱状图。
通过上述勘探工作,对三门峡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给1954年以后的勘探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搜集的资料成为三门峡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勘探时的技术经济调查报告还没有编出,勘探和设计未能衔接。此外,当时工作中还没有统一的规程和规范,所提供的资料,还不能完全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
同年,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在库区陇海铁路的大营至零口间,作了水库坍岸和黄土湿陷预测等工程地质工作。
在这期间,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961队在库区的渭河南北两岸进行了1:20万比例尺的综合性水文地质测绘。
在1954年到1957年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东生等及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普地教研室杜恒俭等,对潼关到三门峡地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进行了研究,并提交了部分地区的文字报告与全区比例尺1:200000的第四纪地质图与地貌图。
1955年3月,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岑嘉法、董志良、蓝朝玉等,对会兴镇到三门峡地区铁路专用线进行了路线的草测与初测工作,并提交相应的文字报告与线路地质图。
1955~1956年为配合三门峡工程建设,地质部同黄河水利委员会共同组建的“941队”对伊、洛、沁三河进行了技术经济报告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在选定的第一期坝址(洛河的故县、伊河的东湾)进行了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并提交了成果资料。
1955年6月,地质部从“941队”抽调了陈祺江等6位同志,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对前人在三门峡工作期间所取得的成果资料进行了清理和核实,为新一轮工作做了认真的准备。
图4 三门峡计划坝址初步勘探工程示意图
❹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内容是什么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
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❺ 工程地质勘探施工包含哪些工作内容
工程地质勘探施工包含以下五项:
①搜集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貌、遥感内照片、水文容、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已有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和已有的勘察报告等;
②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③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
④岩土测试和观测见土工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岩体力学试验和测试;
⑤资料整理和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❻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有哪些重要的内容呢
1、工程地质勘抄察报告是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必不可少的基本依据,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勘察成果要正确反映客观地形、地质情况,确保原始资料的准确性,结合工程具体特点和要求提出明确的评价、结论和建议。
2、建设单位应在新建工程定点后,委托有资质的地质测绘(勘察)单位,对工程的地质进行勘察,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
(2)场地描述及地下水。
(3)地层分布。
(4)工程地质条件评述。
同时,应附以下图表:
(1)钻孔平面布置图。
(2)地质岩性剖面图。
(3)地质柱状图。
(4)地质柱状及静探曲线图。
(5)土壤试验成果汇总表。
(6)土壤压缩曲线图。
(7)土壤剪力试验成果。
3、竣工资料中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为原件。
❼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每个单位的格式都不大一样,一般包括两大部分:文字和图表。文字部版分有工程概况,勘察目的权、任务,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依据的规范标准,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岩土特征及参数,场地地震效应等,最后对地基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提承载力等。图表部分包括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分层土工试验报告表等。
❽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内容有哪些
1 查明水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工程地质问题,预测蓄水后的变化;版
2 查明建权筑物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评价,为选定各建筑物的轴线及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质资料和建议;
3 查明导流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需要进行施工附属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与生活用水水源初步调查;
4 进行天然建筑材料详查;
5 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岩土体位移监测。
❾ 岩土勘察各阶段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一般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与详细勘察阶段.对于单体建筑物如高层建筑或高耸建筑物,其勘察阶段一般划分为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两个阶段.当工程规模较小且要求不太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时,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可合并为一个勘察去完成.当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大建筑地基,或基槽开挖后地质情况与原勘察资料严重不符而可能影响工程质量时,尚应配合设计和施工进行补充性的地质工作或施工岩土工程勘察.各勘察阶段的任务要求分述如下:
(一)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其任务要求主要为:
(1)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
(2)在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土洞、活断层、洪水淹没及水流对岸边的冲蚀等.
(3)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他方面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工作.
在确定建筑场地时,在工程地质条件方面,宜避开下列地区或地段:
①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对场地稳定性有直接危害或潜在威胁的;
②地基土性质严重不良的;
③对建筑物抗震危险的;
④洪水或地下水对建筑场地有严重不良影响的;
⑤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未稳定的地下采空区.
该阶段作为厂址选择来讲称为选厂勘察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首先在几个可能作为厂址的场地中进行调查,从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方面收集资料,并分别对各场地的建厂适宜性作出明确的结论,然后配合有关选厂的其他有关人员,从工程技术、施工条件、使用要求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对比,最后选择一个比较优良的厂址.
(二)初步勘察阶段的任务与要求
初步勘察是在可行性勘察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实际需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或调查以及勘探测试工作,为确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主要建筑物地基类型以及不良地质现象防治工程方案提供资料,对场地内建筑物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搜集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取得建筑区范围的地形图及有关工程性质、规模的文件.
(2)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以及冻结深度.
(3)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规模、成因、分布、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4)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三)详细勘察阶段的任务与要求
详细勘察一般是在工程平面位置,地面整平标高,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已经确定,基础形式和埋深已有初步方案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各勘察阶段中最重要的一次勘察,且主要是最终确定地基和基础方案,为地基和基础设计计算提供依据.该阶段应按不同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应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应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取得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各建筑物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可能采取的基础形式、尺寸、预计埋置深度,对地基基础设计的特殊要求.
(2)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建筑物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或整体倾斜.
(5)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6度的场地,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尚应分析预测地震效应,判定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并应计算液化指数.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当基坑降水设计时尚应查明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提供地层的渗透性.
(7)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腐蚀性.
(8)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9)对深基坑开挖尚应提供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工程的影响.
(10)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确定单桩承载力;提出桩的类型、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建议.
❿ 工程勘察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1.1拟建建筑物概况
1.2场地已有资料
2、勘察方案
1执行的主要专技术标准
2.2 勘察目属的与要求
2.3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
2.4室内土工试验
2.5不良地质作用调查
3、勘察成果分析及报告书编写
3.1文字部分
3.2主要图表
4、本工程投入技术力量及施工设备
4.1本工程拟投入技术力量
4.2 人员安排
4.3 施工设备
5、进度计划
6、工期保证措施
6.1组织措施
6.2技术措施
6.3经济措施
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安全保证措施
9、承诺及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