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高铁引发群体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高铁引发群体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发布时间: 2021-02-16 03:06:25

❶ 钓鱼文的实例

《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大意为:从2010年9月初开始,网络上的一则与高铁有关的文章开始被热传,帖子的大概意思为,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张拾迈教授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他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连锁导致严重的“斯蒂芬金效应”,从而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他在临终前强烈建议,如果一定要建高铁,希望高铁建设至少保证使用有砟道床。整篇文章完全胡诌八扯,目的就是恶搞黄万里,追求的就是无厘头的非逻辑,还掺上一串串的冷笑话。但是作者估计没有想到,从总体上来看,人民是没有啥科学素养的,这种满篇“夏尔谢夫”“斯蒂芬金”仿佛很专业的文章,很容易就一传十十传百,喷得满网络都是。2010年9月,mitbbs上原作者发表帖子,大致内容如下:1、 张拾迈这个名字是恶搞黄万里,十迈,低速的意思。2、“夏尔谢夫力”是恶搞MITBBS上的xiaxie,“斯蒂芬金效应”是恶搞MITBBS上的stephenking,这两个人是MITBBS上的著名坑王。2011年7.23动车事故后,媒体一片对高铁讨伐之声,这篇钓鱼文竟被不少媒体引用,作为攻击高铁的“弹药”2011年7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的文章《高铁“自主创新”之谜 半生不熟的列控系统》援引“张拾迈”的言论,遭到众多网友围观。当日第一财经日报微博上进行道歉,内容如下“【致歉声明】本报今日刊登的题为《高铁“自主创新”之谜》的报道中,所引用的张拾迈教授的观点,经网友提醒和核实,系网络杜撰。特此澄清,并向读者和网友致歉。《第一财经日报》编辑部”。但是此事造成的严重影响大大降低了该报纸的信誉。新浪网等众多网站也引用了这篇文章。

❷ 斯蒂芬金效应,到底是什麽东西,会产生怎麼样的影响

“斯蒂芬金效抄应”就是在那篇恶搞的博文《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里编造出来的,没什么好解释的。

“夏尔谢夫力”和“斯蒂芬金效应”都是博文作者生造出来的名词,文章里的解释也是瞎掰。

科学界根本不存在这两个名词。

❸ 斯蒂芬金效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9966af0100lhi8.html
驳《高铁——来悄悄开自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您有质疑精神还是挺可贵的

我不敢说上面的帖子就完全正确但是还是请听听不同的声音

❹ 关于钓鱼文的起源,好像是美国的一个科学家给一本著名杂志寄了一篇文章,然后自己驳倒,具体谁能告诉我!

“钓鱼文”这个词经常在军版,历史版出现,
这类文章就是故意说一些奇异的、似是而非的、误导性的观点和言论,引起大家注意、让大家来批评反驳。
钓鱼文的诀窍:
1、既要让鱼在粗读的时候有相信的冲动,又必须要留出鱼的智商一定最终能够发觉的破绽。
2、钓鱼文中的破绽越多越好,破绽的级别越低越好,但又不能让人在第一眼就发现。
3、钓鱼文的反差要大。以国 军战史为例,钓鱼文所描述的事件,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越糗越好,而钓鱼文中的描述越光辉越好。
4、有必要留下一些纯恶搞的破绽,比如著名科幻电影中的主角名字和桥段,这种无论如何辩驳都无法改变的破绽是最后的底线,防止被历史学家们写到书中。
5、破绽应当分级别分层次,防止部分思维奇怪的鱼将其中某些他识别出来的破绽剔除之后作为正史到处转贴。
第一章钓鱼的定义与历史源流
钓鱼,是一种互联网上的交锋手段。
所谓的钓鱼,是用一篇杜撰的文章或图片(即钓鱼文),在互联网上发布,使目标群体产生先是相信、继而发现自己错信了杜撰文章的过程。
钓鱼行为来源于网络上真相党、精英的猖獗,为用最为有力的手段对精英真相党进行讥讽,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发明家开始尝试杜撰一些具有讽刺性的文章,对精英真相党进行调戏。
在老舰船论坛时代(1998~2005),已有部分网友用反讽的手段,对真相党进行调戏。
在水木社区bbs(newsmth),自2007年起,有一些标题党和hyt 人士的一些调侃之文,竟然起到了钓鱼的效果,可谓是史前时代的钓鱼萌芽。如某淫荡标题党人士在newsmth 贴出了美军外表残破F/A-18的照片,但将标题改为《体制问题酿恶果,某国先进战机锈积斑斑》,结果意外地调到了一条鱼,该版宠被连续嘲讽两天仍坚持认为图中的飞机是歼-10 。史学家称,淫荡标题党同学仅仅是往水里丢了一截绳子,就有鱼来咬。
2009年的金卢布事件(又称穆好古事件、C Cup 事件)是钓鱼产业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钓鱼从自发转为自觉,从单独行动转为集团行动,从无组织无纪律转为有组织有纪律。
金卢布事件,开始于sbanzu论坛穆好古同学在sbanzu网友的协助下制作的一张假收据,该收据使用毛体字库,伪造了一张荒谬的3亿5千万金卢布的收条。该收据制作完成后一段时间里默默无闻,但逐渐有人将其转贴到精英真相党的论坛上。由于该收据所标志的内容极其符合精英真相党的胃口,因此尽管在制作时留下了诸多明显的破绽,仍有大批精英受骗,甚至包括某C Cup 美女硕士,该美女将此图作为历史资料写入论文中,被院长发现,并因此丢掉了学籍。(据传在发现受骗后,美女对穆好古先是愤恨,但后竟然转为爱意缠绵,但此
说法过于离奇,不足为证,各位五毛不要将脱光的希望寄托在钓鱼之上)。
第二章钓鱼的实用价值
钓鱼本质上是一种欺骗战术,有人说是一种“善意的欺骗”,有人说是一种道德低下的表现。但实际上,钓鱼究竟是善是恶,并不影响我们讨论它的实用价值。
要衡量钓鱼的实用价值,我们首先要从“鱼”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作为一条民主的鱼,精英的鱼,把持着宇宙真相的鱼,在发现自己被钓了之后,在情绪上通常会有如下表现:羞,愤,恼,气。
下面就仔细分析被钓的鱼的几种情绪。
羞:
即鱼们为自己竟然没有发现钓鱼文中的诸多故意破产而羞愧。如果一条鱼被钓后,情绪上是羞占了主导,那么这条鱼此后会更以认真的态度去读历史,有可能(并不一定)会回到正确的历史观上面。
愤和恼:
鱼们对五毛们的愤和恼古已有之,也不缺现在多出来的这一点点。
气:
鱼在被钓之后,又看见这篇文被贴在了自己活动的论坛上,而且还继续有自己的同类鱼在上钩。此时,这条被钓过的,现在有多读了点资料的鱼该会如何做呢?一定会很生气。这条鱼是替同类们指出这是钓鱼问并揭示若干其中的破绽呢?还是恨同类们如此不长进呢?
总结:
鱼被钓过,对它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一种很大的打击。在重打击之下,鱼可能会转向,也有可能不再做鱼,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继续愤和恼。总之,钓鱼有可能挽救一条鱼,即使有一部分鱼在被钓过之后继续坚持它的洄游路线,也不会将情况变得更坏,咱们下次继续去钓他就是了。
第三章钓鱼文的制作
现在回到钓鱼的定义上来。所谓钓鱼,必须要让鱼有先是相信、继而发现上当的过程。如果鱼看到此文后相信,此后也一直相信,那么钓鱼就失败了。钓鱼的目的,就是让鱼在信-发现上当的过程中,其人生观和历史观受到最大程度的打击,以期改变鱼脑子中的一些东西。
至于钓鱼文若干年后竟然被当作正史的事情,那么就是更大的失败,想一想都会觉得很杯具。
因此,钓鱼文的制作应当有以下几个原则:
1、既要让鱼在粗读的时候有相信的冲动,又必须要留出鱼的智商一定最终能够发觉的破绽;
2、钓鱼文中的破绽越多越好,破绽的级别越低越好,但又不能让人在第一眼就发现;
3、钓鱼文的反差要大。以国军战史为例,钓鱼文所描述的事件,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越糗越好,而钓鱼文中的描述越光辉越好;
4、有必要留下一些纯恶搞的破绽,比如著名科幻电影中的主角名字和桥段,这种无论如何辩驳都无法改变的破绽是最后的底线,防止被历史学家们写到书中;
5、破绽应当分级别分层次,防止部分思维奇怪的鱼将其中某些他识别出来的破绽剔除之后作为正史到处转贴。
第四章钓鱼注意事项
1、钓鱼文的制作过程必须留下确凿证据,比如挑选一个可靠的万年不倒的但又较为冷门的论坛,sc这种天天大姨妈的论坛,其实并不利于保存证据。
2、穆好古同学的钓鱼文虽然留下了创作过程,但是它的主贴编辑过,这是一个漏洞,其实后续的修改应该作为跟贴贴在最后,修改主贴有可能留下隐患。
3、钓鱼文发去鱼塘之后,如该鱼塘的鱼群智商实在偏低,有必要注册个马甲去替他们善意地指出一下。但是指出的时间不宜太早,应当在它们热烈的讨论刚开始冷却的时候捅。
第五章防钓鱼
有人钓鱼,也就会有鱼钓人。大家已经知道,被钓的经历会使人生观历史观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我们必须防钓鱼。提醒垂钓者以及垂钓者的朋友们,尤其是新人,其实老人也应该注意,看文章的时候要回想资料,没有接触过资料的就现查,经过比对之后才摄入你所看到的信息。
另一次传播比较广的钓鱼文
《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大意为:
从2010年9月初开始,网络上的一则与高铁有关的文章开始被热传,帖子的大概意思为,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张拾迈教授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
他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连锁导致严重的“斯蒂芬金效应”,从而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他在临终前强烈建议,如果一定要建高铁,希望高铁建设至少保证使用有砟道床。
整篇文章完全胡诌八扯,目的就是恶搞黄万里,追求的就是无厘头的非逻辑,还掺上一串串的冷笑话。但是作者估计没有想到,从总体上来看,人民是没有啥科学素养的,这种满篇“夏尔谢夫”“斯蒂芬金”仿佛很专业的文章,很容易就一传十十传百,喷得满网络都是。
2010年9月,mitbbs上原作者发表帖子,大致内容如下:
1、 张拾迈这个名字是恶搞黄万里,十迈,低速的意思。2、“夏尔谢夫力”是恶搞MITBBS上的xiaxie,“斯蒂芬金效应”是恶搞MITBBS上的stephenking,这两个人是MITBBS上的著名坑王。
【记一次玩大了的钓鱼】
一切都是从MITBBS开始的……
有这么一天,MITBBS上一个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家伙(因为已经惹起法律问题了,为了帮助当事人逃脱法律制裁,就不说是谁了)写了一篇钓鱼文,这就是
《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以下是原作者的自首书,我把他的ID打上马赛克吧……
发信人: D*****r (哔————), 信区: D*****r
标 题: 我是《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的作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8 13:51:46 2010, 美东)
请帮我转military版,谢谢!
在文中我用彩蛋向本站的2个id致敬了,“夏”尔“谢”夫力是指虾蟹,斯蒂芬金效应是指StephenKing。正是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挖坑不倦的精神鼓励了我的创作。我想让他们知道
2011年7.23动车事故后,媒体一片对高铁讨伐之声,这篇钓鱼文竟被不少媒体引用,作为攻击高铁的“弹药”
不得不感叹如今很多记者素质之低下。
2011年7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的文章《高铁“自主创新”之谜 半生不熟的列控系统》援引“张拾迈”的言论,遭到众多网友围观。当日第一财经日报微博上进行道歉,内容如下“【致歉声明】本报今日刊登的题为《高铁“自主创新”之谜》的报道中,所引用的张拾迈教授的观点,经网友提醒和核实,系网络杜撰。特此澄清,并向读者和网友致歉。《第一财经日报》编辑部”。但是此事造成的严重影响大大降低了该报纸的信誉。新浪网等众多网站也引用这篇文章。

❺ 中国政府建高铁论证过夏尔谢夫力没有啊,科学要严格验证, 求答案,谢谢

10mph严格说起来其实是16公立每小时。
只是国内把迈和公里混用的。当然这不是重点:)

❻ 如何判断地形

等高线密集或重叠

❼ 最近几年发生的地质灾害与高铁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目前还没有听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的。多年前媒体炒作过一次,但是不了了之。

❽ 请推荐夏尔谢夫力相关的资料

著名钓鱼文《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中杜撰出的一种力。

❾ 求《文革后你永远看不见》文中典故出处。

250万年历史的韩国人头盖骨——250万年前有韩国么?可能是借用“宇宙是韩国的”的梗。6000年历史的妲己墓——妲己是纣王的宠妃,纣生于公元前约1046年,算下来真有墓也顶多3000年。1000多年历史的苏东坡评点本红楼梦——苏东坡是宋朝人,《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所写,差了几百年怎么点评?孙中山1938年后的876篇日记及手稿——孙中山1925年就逝世了,38年之后不可能有日记。张拾迈实验室全部资料——张拾迈,是著名钓鱼文《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中的虚构教授姓名,大概是讽刺“黄万里”而起的。拾迈,就是速度只有10英里/小时,和自行车差不多。1200公里的史蒂芬金效应模拟对撞机——斯蒂芬金效应,同样出自“高铁魔盒”文,乃搞MITBBS上的stephenking。直径10公里周长40公里的秋尔库夫圆广场——秋尔库夫,经典阴谋论钓鱼文中秋裤的发明者。直径10公里周长40公里,是引用了“π=4”的钓鱼文。大哲学家柏拉图的钓鱼遗址——此柏拉图非古希腊哲学家,而是微博的著名钓鱼群体“七字党”之一“中出宪政柏拉图”。
满意请采纳

❿ 求接触符号理论的真实实践

纯属杜撰吧,编个外国科学家名字,编本书名(或者发表在某NB期刊上的论文内名),再为“理论”容的核心编几句话,就显得煞有介事了,楼主也可以试试,很有喜感的。而且如果想往大了编也容易,就是在一篇文章里大量重复上述过程。范文请参阅: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看了“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一直以为自己科学素养比较高,看完内容还真被说得将信将疑了,再一看下边留言,又自己搜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假的。大刘的“接触符号”我没考证,一直当真的看来着,觉得很有道理,是不是真有道理,那就是社会科学要研究的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