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地质学导论
⑴ 请简要说明环境工程中的一个问题(环境工程问题),上完环境工程地质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字数不限
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随着下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污染事件的发生,形成了第一轮环境问题。80年代,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再次突出,随着人类下程和经济话动的规模和范I旧益扩大从而引起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环境下程地质问题。我们必须解决下程话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所产生的新问题,这就形成现代下程地质学的新分支—环境下程地质。
1环境工程地质特征
环境下程地质是下程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由于人类下程—经济话动所引起或诱发)的区域性和有害的下程地质作用的科学,这此有害的地质作用会诱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环境下程地质,就是研究这此作用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提出减弱或消除它的下程措施,为制定、保护和改造地质环境方案提出依抓。环境下程地质的产生是经济话动不断加剧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卜,人类的下程创造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利益,同时也给人类环境带来极大影响,出现了各种不良的下程地质现象,自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环境产生反作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开展了环境下程地质研究,它的主要研究日fig;,是为了合理地进行下程开发,在满足人类发展需要的同时,保护地质环境,使人类下程话动与地质环境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生话和生产的发展。
2环境工程地质与城市联系
随着off:界人II的增加,城镇规模和数录在急剧增加,全球出现城市化的趋势。以我国为例,20 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个数由1980年的223个增加到1993年的570个,1980年一1993年城镇人口增长了77.36 %,城镇人II比例从16.20%上升到24 %,小城市与小城镇由1980年的2870个增加到1993年的13000多个,增长了近4倍,城镇已成为人类话动对地壳表层施以强烈影响的地区。
城市的产生、运动和发展,都是与地球组成物质及其运动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城市与其它地质环境条件不断进行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城市形成演化过程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对城市环境改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施加给地质环境的作用总和,可称之为城市地质作甩或城市下程地质作用),城市地质作用,必将产生特有的城市环境下程地质问题。
近20年来,}If:界各国的地质学家都对城市地质给r了很大的关汁,出版或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如R.F.莱格特1973年发表的《城市与地质学》,B.科特洛夫1977年发表的《城市地区的人为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R.O.维特加德1978年发表的《城市环境地质学》,D"莱维森1980年发表的《地质学与城市环境》,大木靖卫1983年发表的《都市地质学及其现状》等等。自1980年第26届
国际地质大会提出地质环境问题宣传开始, 1985年亚太经互会还组织了关于以“城市规划中的地质学”为主题的讨论会,1987年在我国_}匕京举办的“山区环境下程地质国际研讨会”着重就山
区环境下程地质,自然地质灾害及下程违法与地质环境作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1993年8月,在我国_}匕京还举了“国际城市发展中心地球科学学术讨论会”,虽然很多讨论偏于粗略乃至重
复已有的下作,但仍为城市环境地质学的创立、发展打卜了扎实的基础。
我国幅员)’阔,城市众多,城市依人II的多少可分为特大型(人口超过100万)、大型(100- 50万)和中小型(少于50万)等不同规模,依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又可分为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依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又可分为矿山城市、旅游城市和港口城市等。由于区域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的差异,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而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如酉部城市、北方城市以资源型缺水为主,南方城市则以水质型缺水为主,平原地区、沿海城市,主要受水上资源污染,地而沉降、地裂缝、软上变形、海水入侵等缓变形地质灾害危害,山区城市除了要受崩塌、
滑坡、泥石流、地而塌陷等突变地质灾害的影响和破坏,还因城市下程建设的地而地卜Jf-挖、弃上、排水等话动而诱发新的人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而塌陷等,从而增加对下程木身和外lvl环境的危害。
3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工程地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酉部大开发时期,对开发酉部而言,下程设施建设是关键,酉部地区是我国三级地貌地势的第一级,高海拔高原,山地.片绝对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发酉部地区也就是山
区城市的开发,山区城市环境的最大特点是环境脆弱,对人类开发话动敏感、忍耐力低、生态系统易受损,由其是在酉部山区城市的道路下程建设中,因受特殊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系的影响,自然环境地质灾害类J}t!J众多,}川此,不仅要论证下程设施的可靠性和下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而且必须考虑和合理利用地质环境的问题,做到既能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经济稳定,又能合理开发和保护城市地质环境。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道路交通下程是先行和基础,城市中进行道路下程设施建设,受城市规划等因索限制,线路的线形、路基的防护,桥隧的架设等下程重要因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道路下
程作为一项大而复杂的系统下程,可能会跨越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地质单元区,会改变原来的地貌,破坏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由其是在路基下程的设计施下中,会产生诸如破坏边坡稳定性、使地卜水位卜降、路而沉陷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因此,要结合道路下程的下程特点,根抓具体的灾害和环境问题的机理,选取少门卜发研究适宜的下程技术体系,从而进行优化设计与防治实施。
4结论
城镇环境下程地质学,研究的就是城镇环境下程地质问题,以求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地质环境,合理规划和控制城市社会生话,特别是控制城镇地质作用的规模、范lvl及强度,保证城市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发展演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也就是协调和缓解城镇经济开发和空间与地质环境载体间的矛盾,促使地质环境对城镇经济开发和空间开发的载体作用不断加强、不断避免或减缓城镇经济开发和空间开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作用。
⑵ 哪位有环境工程地质的讲义
呆会发到你邮箱里.
⑶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兴起与进展
传统的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而作为设计施工的定性依据。但现代人类工程活动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导致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产生许多负效应,这给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工程建设作用于环境地质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和预测。这种作用不仅是单向的,通常还是双向的。就是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关系。在1980年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就发表了工程地质学家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宣言,从此以后,环境工程地质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所以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兴起是比较晚的。对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地位虽然还有不同的看法,如有的认为这是工程地质学的新发展的学科分支,也有的认为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方向。但毋庸置疑,对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重要性和研究内容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王思敬归纳为5个方面:宏观环境、地质灾害、岩土地质、水文地质、次生地质。它们通过对工程地区的区域稳定性、深部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山体稳定性和围岩稳定性而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行。而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系统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工程荷载、岩土开挖、水流、水体调节和工程热力作用进行的。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系统在相互作用中的物质交换、能量交流,主要体现为加载、卸载、渗流和热流等四大作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可以有正负两方面。重大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诸如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地下塌陷、滑坡崩塌、占用农田土地资源、泥石流、尾矿坝的稳定性及其环境问题;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引起水库诱发地震的评价和预测;公路、城市建设的环境地质工程质量等。因此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核心应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为此建立了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不确定性数学方法,选择或建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地质环境的敏感性进行评价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⑷ 环境地质学研究进展
沈照理
1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分科
1.1 研究对象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任务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内容
(1)Environmental Geology(Edward A.Keller,Univ.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7thE-dition,1996)中所列的,研究内容:土地利用及与土壤有关的环境问题、人口增长与自然灾害、洪灾、滑坡、地震、火山活动、岸边灾害、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环境与健康、矿产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CO2,O3,酸雨等)、大气污染等。
(2)环境地质学(修订版)(潘懋、李铁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中所列的研究内容:全球变化的研究、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城市环境地质研究、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医学环境地质研究、生态环境地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中的研究等。
1.3 分科状况与学科归属
目前,环境地质学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已经沿用过的主要有:①环境水文地质学;②环境工程地质学;③环境地球化学;④灾害地质学;⑤城市环境地质学;⑥矿山环境地质学;⑦农业环境地质学等。
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环境地质调整到现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0830)之环境工程学科、专业(083002)。(见下表)
地球科学进展
2 我国环境地质问题研究概述
在自然(原生)和人为(次生)因素作用或影响下形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全面的、简略的、择重点简介)
3 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瞩目的问题之一
(1)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刘培哲文章简介,在《地学前缘》1996年3卷1期。
(2)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美]阿尔·戈尔著,陈嘉映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一书简介。
(3)Resources vital to humans。
(4)地球科学新的优先考虑的问题。(W.S.Fyfe文章)简介,在《地学前缘》1996年3卷1期。
地球科学进展
4 与专题相关资料
(1)书籍:①《Environmental Geology》Edward A.Keller著;②《环境地质学》(修订版)潘懋,李铁锋编著;③《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美]阿尔·戈尔著,陈嘉映等译。
(2)期刊:①Water Research;②Environmental Sciences&Technology;③Contaminated Hydrogeology;④Applied Geochemistry;⑤地学前缘。
⑸ 我是环境工程专业一名大二学生 现面临专业分流 两个方向 环境地质和环境污染 不知道选哪个(女生)
环境地质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地震局,勘察设计研究院(进去一专般是做地灾评估方面的属工作),就业面很窄,主要是从事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城市地质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其实不大适合女生。环境污染与防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工程专业,主要是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向比较分散,可以选择稍微感兴趣点的,女生的话可能不大喜欢直接接触污染物,如果能进设计院,工作环境和待遇还是相当好的。最后祝你学业有成。
⑹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内容(作者:石证明)
不是几字能说清的,你自己去查吧 ,推荐《专门工程地质学》
⑺ 如何自学学好环境地质学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地学、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理论基础,能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从事设计、实施、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地质学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工程制图、水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污染控制技术、水文地质学以及环境地质学等课程,培养环境污染调查与监测、工程设计、室内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和环境监测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工作方法;
2.掌握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科学理论、环境地质与工程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具备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等实际工作能力;
3.具备从事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的实际工作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水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管理知识和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以及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资料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并加以正确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水力学、环境微生物学、工程制图、普通地质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文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环境地质学。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实验。
⑻ 环境学导论好学还是环境工程学好学
环境工程学不好学啊,内容多而且讲的太细现在看我感觉有点来不及了,而且还没有大纲
,亚历山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