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岩石手标本
Ⅰ 实验二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手标本观察与描述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岩浆岩的主要结构、构造类型;掌握结构、构造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通过对各类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和描述,基本掌握各类岩石的矿物成分、矿物共生组合,以及结构、构造、次生变化等主要岩性特征,从而培养鉴定岩石的能力。
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提示
1.岩浆岩的结构类型(表13-2)
表13-2 岩浆岩的结构类型划分
2.岩浆岩结构的观察方法
(1)首先观察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对具全晶质结构的岩石,应注意观察是等粒结构还是不等粒结构。若为显晶质等粒结构,则应测量主要矿物的粒径(一般以测量长径为准,对含长石的岩石则要以长石的粒径为准),取其所量粒径的平均大小,然后按照矿物粒度绝对大小划分标准,写出相应的结构。进而再观察矿物的自形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确定其相应的结构名称。如具不等粒结构,若岩石中矿物的粒度依次降低,则为连续不等粒结构;如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则为斑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当基质为隐晶质至玻璃质时,则称斑状结构;基质为显晶质者,称为似斑状结构。但也常把由细粒至玻璃质组成基质的结构统称为斑状结构;把由中粒至粗粒组成基质的结构统称为似斑状结构。
(2)然后观察矿物间的相互关系。当两种矿物相互穿插,有规律地生长在一起时,可能出现文象结构、条纹结构。当一种或几种矿物沿某种矿物的边缘依次分布时,可能出现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当较大的矿物颗粒中包含较小矿物颗粒时,则可能出现包含结构。
(3)应注意具有相似结构的区别。如文象结构与条纹结构,相似点为组成此类结构的两种矿物之间均以相互穿插的形式出现,且主晶都为钾长石;不同点为文象结构是共结作用形成的,客晶为石英,而条纹结构是固溶体分解作用形成的,客晶为钠长石或更长石。
(4)应注意观察和总结不同结构的特点。如辉绿结构、粗玄结构、拉斑玄武结构、间隐结构的共同特征均显示由自形条板状斜长石杂乱分布,构成格架。它们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空隙中充填物特征的变化上,辉绿结构空隙充填物为单个他形粒状辉石;粗玄结构充填物为若干个细小粒状的辉石和磁铁矿;拉斑玄武结构充填物除与粗玄结构相同外,还有玻璃质或隐晶质物质;间隐结构充填物主要为玻璃质或隐晶质物质。
(5)应注意一些结构的专属性。如辉长结构是辉长岩的典型结构;辉绿结构是辉绿岩的典型结构;粗面结构是粗面岩的典型结构;花岗结构是花岗岩的典型结构;二长结构是二长岩的典型结构等。
(6)结构的描述要突出重点。依据矿物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的大小、自形程度以及矿物间的相互关系,可将岩石的结构划分出很多类型。但在实际描述一块岩石标本时,并不要按上述内容一一叙述,只要突出重点。如描述花岗岩的结构时,只写明具中粒花岗结构即可,因“中粒花岗结构”含义的本身就已包括了全晶质的、等粒的、粒度在1~5 mm之间的、以半自形晶矿物为主的、矿物之间一般不具有相互穿插与反应边关系等内容。
3.岩浆岩的构造类型(表13-3)
表13-3 岩浆岩的构造类型划分
4.岩浆岩构造的观察方法
岩浆岩的构造是岩浆运动和凝固作用的表现,常与岩浆的侵入、喷出活动等密切相关,是了解岩石形成地质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观察岩浆岩的构造时,应着重注意矿物集合体或不同物质组分间的关系,以及矿物与矿物、矿物与隐晶质、玻璃质之间的排列或充填方式等特征。同时应注意相似构造的区别,如条带状构造和流纹构造、气孔构造与杏仁构造等,从成因上进行分析其差异。
三、岩浆岩手标本观察与描述方法
对岩浆岩进行观察和描述,一般的顺序是: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矿物的物性特征等。
1.颜色的观察与描述
描述岩石的颜色时,应分出原生色(新鲜面的颜色,能反映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环境)、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可以反映岩石的风化或氧化过程)。
(1)深成岩的颜色。一般超基性岩、基性岩为深色,如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等;酸性岩为浅色,如花岗岩;中性岩的颜色介于二者之间,如闪长岩、正长岩等。从基性岩到中性岩,再到酸性岩,颜色逐渐变浅。
(2)浅成岩的颜色。多受矿物粒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一般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石颜色深(即结晶程度差的岩石比结晶程度好的岩石的颜色深),如流纹岩比花岗岩颜色深、安山岩比闪长岩的颜色深。
(3)喷出岩的颜色。不仅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基性喷出岩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中性喷出岩呈深灰、暗紫-紫红色;偏碱性的粗面岩类为浅灰-深灰色;酸性喷出岩呈浅灰-粉红色。
2.结构的观察与描述
(1)对于显晶质岩石,当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一般要求写出粒度与结构名称即可,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2)对于具有斑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的岩石,还应指明基质所具有的结构。
(3)隐晶质和玻璃质岩石,一般只需写明隐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即可(因为对于具隐晶质、玻璃质等结构的岩石,肉眼很难看清岩石的结构,只有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才能确定具体结构)。
3.构造的观察与描述
深成岩一般多具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浅成、超浅成岩多具斑杂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的观察与描述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主要有:矿物名称、物性特征、粒度大小、含量等。
(1)显晶质等粒结构岩石的描述。一般要求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通常含量高的先描述,含量低的后描述,按“先高后低”的顺序进行。
(2)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矿物形态、风化或蚀变程度、光泽、肉眼及镜下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含量等。
(3)斑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岩石描述。应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高后低”的顺序描述其特征。再描述基质中矿物的特征。若基质中矿物粒度呈细粒或更粗时,其描述方法和要求与描述斑晶矿物一致。若基质矿物粒度小于细粒时,一般只要求指明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即可,不要求做详细描述。
四、实习内容
1.实习标本和观察描述内容
使用下列标本观察和描述岩石的结构、构造:
◎花岗岩:观察描述全晶质结构、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他形粒状结构、蠕虫结构。
◎闪长玢岩:观察描述斑状结构、斜长石斑晶的环带结构、基质中矿物的半自形粒状结构、斑杂或条带状构造等。
◎玄武岩:观察描述隐晶质结构、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柱状节理、间粒结构等。
◎流纹岩:观察描述斑状结构、流纹构造、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或霏细结构。
◎黑曜岩、珍珠岩:观察描述玻璃质结构、贝壳状断口、珍珠状裂纹等。
2.岩浆岩结构、构造和手标本观察描述举例
花岗岩
肉眼鉴定与描述:岩石比较新鲜。呈灰白色。花岗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颗粒比较均匀,粒径一般2~5mm。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是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其中石英:不规则粒状,烟灰色,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含量>25%;钾长石:肉红色,板状,玻璃光泽;斜长石:长板状,灰白色,玻璃光泽,光滑平整的解理面上可见聚片双晶纹,钾长石+斜长石含量约55%;黑云母:黑色或棕褐色,片状,具珍珠光泽;角闪石:黑绿色,呈近于长柱状晶形,有时可见解理。暗色矿物含量约10%。
镜下鉴定与描述:岩石新鲜,未经蚀变。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榍石。花岗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
岩石定名:花岗岩。
闪长玢岩
肉眼鉴定与描述:岩石浅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斜长石和角闪石,斑晶直径1~6mm,斑晶含量为30%左右。其中斜长石:白色,板状;角闪石:绿色,柱状。基质为隐晶质结构。
镜下鉴定与描述:斑状结构。斑晶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并有少量黑云母和石英。基质呈显微粒状结构,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其次是角闪石,基质含量约65%。
岩石定名:闪长玢岩。
流纹岩
肉眼鉴定与描述:浅紫色,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斑晶成分为石英和透长石。石英为不规则粒状,无色,油脂光泽,贝壳状断口。透长石为柱状,无色透明,玻璃光泽,有解理。斑晶粒径1~2mm,含量约15%。少量气孔略有拉长与柱状透长石一起呈定向排列,显示流纹构造。基质为隐晶质,浅紫色为主,夹杂有粉红和白色。
镜下鉴定与描述:岩石呈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石英和透长石,含量为15%~20%。基质具霏细结构,由他形石英和长石微粒组成,含量约75%。基质中含少量玻璃质。
岩石定名:流纹岩。
五、思考题
(1)常见岩浆岩的结构、构造有哪些?
(2)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在岩石结构上有何不同?
(3)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各有何特点?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4)研究岩浆岩的结构、构造有何地质意义?
Ⅱ 这是一种岩浆岩的手标本和镜下图片,请问专业人士是什么岩石
岩石名称:玄武质浮岩
英文名称:Basaltic pumice 颜色:黑色
构造:气孔构造,气孔含量版达70%以上,整权个岩石质地很轻 结构:隐晶-玻璃质结构
矿物成分:基本上没有显晶质矿物,主要由火山玻璃组成 化学成分:
SiO2 50.52, TiO2 2.09, Al2O3 16.71, Fe2O3 4.88, FeO 5.86, MgO 3.20, MnO 0.26, CaO 6.14, Na2O 4.73, K2O 2.46, P2O5 0.75, H2O 1.27
所属岩类及成因:是玄武质岩浆喷发的产物,分布于火山口附近,常堆积成火山锥。
Ⅲ 岩石手标本的具体描述举例说明。
描述的特征一般是:岩石的外观颜色,产地,地层的层位,结果构造,矿物的内成分,含量,还有岩石容的命名,注意了,岩石的命名的一般原则是把含量少的矿物放在前面,含量多的放在后面。
比如,描述一块花岗岩的手标本:灰白色黑云母花岗岩,灰白色,黑云母成细粒状,大小一般在0.5-2毫米,含量8%左右,石英,乳白色,油脂光泽,颗粒大小一般在1-3毫米,含量30%左右,长石,成浅肉红色、灰白色(长石有正长石和斜长石),玻璃光泽,颗粒大小一般在1-3毫米,含量在60%左右,岩石致密坚硬,块状结构,是属于燕山早期的花岗岩。
Ⅳ 如何在手标本上区分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这个问题,如果你有三大岩的学习基础的话,应该还是比较好判断的。
个人觉得有两个判断依据。
一是各大岩石由于成分的侧重性而有所区别;
二是结构构造上有各自特点。
具体分析一下。
岩浆岩:
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沉积岩:
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简单。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分划分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为主(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
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
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出现。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出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
变质岩:
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但手表本鉴别变质岩更主要的依据是其结构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很多都具有片状结构,也因此变质岩能以结构构造来命名为片岩、片麻岩等。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再问吧……
Ⅳ 初学者鉴定岩石手标本都有哪些问题
你鉴定下手标本就知道有什么问题了,如鉴定:煤、炭质泥岩或石英、萤石、·····等。
Ⅵ “岩石手标本”的“手标本”是什么意思 和“岩石标本”有什么区别
手标本是野外自己用手敲下来的标本 是拿在手上用肉眼看的
岩石标本还包括镜下观察的薄片标本.这个是用机器切出来的
都是标本 用法和来源不一样
Ⅶ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介绍一下 有什么
= =就是那些恐龙化石 和珍惜矿物原石什么的····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藏各内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容,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龙江东北龙、和平永川龙、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化石以及各种珍贵的矿物、宝玉石、化石标本等。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宝玉石、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综合展厅等9个陈列厅室。
镇馆之宝
可以去我们学校校网看http://mus.cug.e.cn/·········不过,我觉得 真没什么好玩的·····
Ⅷ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学博物馆,是国内排名第二的地质类博物馆,也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2005年4月30日对社会开放以来,该馆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浓厚兴趣。地大逸夫博物馆之所以引人入胜,除了标志性的建筑、通俗易懂的展示内容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批珍贵罕见的馆藏精品。该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0000余件,其中自然界极为罕见的珍品近3000件,其中不乏镇馆之宝,在世界上和国内都位居前列。
恐龙化石珍品——黑龙江满州龙
黑龙江满州龙是一类大型的鸭嘴龙,体长10.50m,体高6.1m,嘴巴象鸭子是其最大的特征。它属于素食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该恐龙骨架产于黑龙江省嘉阴县,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因其含有50%的真化石,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构成了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显著标志。
鱼龙化石之王——梁氏关岭鱼龙
鱼龙是海洋爬行动物,和恐龙生活在相同时代。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梁氏关岭鱼龙属于大型鱼龙,体长8米多,形似鱼雷。该鱼龙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于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其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更为奇特的是,在这条鱼龙化石上还发现了它的皮肤化石,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
世界海龙之王——黄果树安顺龙
黄果树安顺龙是海龙的一种,属于海洋爬行动物。该化石长5米左右,体态修长,当年的游泳姿势一目了然。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从化石的长度和完整程度来说,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海龙化石在世界上位居第一。
如花似画的奇观——海百合化石
海百合化石因其外形似“百合花”而得名。但它不是植物,而是棘皮动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理想的海百合由根、茎和冠三个部分组成,但大多数化石不完整。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海百合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特征清晰,保存完整,面积达15平方米,为世界之最。而且整个造型如花似画,令人叹为观止。
自然界神奇的造化——辉锑矿晶簇
辉锑矿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矿物,是提炼锑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造型美观的辉锑矿晶簇可作观赏石。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矿物岩石展厅,有一块产自我国江西德辉锑矿晶簇标本,造型优美,针状或柱状晶体长而完整,可谓神态天成,在世界上位居首位。
矿物世界的奇葩——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翠绿色。大量产出时可炼铜,质纯色美者可作工艺雕刻品的材料及装饰品,粉末可作绿色颜料。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产于我国广东阳春石碌的珍贵的孔雀石标本,块大色美,造型奇特,令人惊叹不已,在我国排名第一。
43亿年高龄的岩石——变成砾岩
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叫变成砾岩,产自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它保存了地球形成初期极为宝贵的信息,见证了地球幼年时期惊天动地的变化,因而非常珍贵。
再现恐龙下蛋的特点——恐龙蛋化石
恐龙是卵生动物,靠生蛋孵化繁殖后代。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
有一窝非常奇特的长形恐龙蛋化石,产于我国江西,距今约7000万年。蛋化石数量达20枚,分为3层,放射状排列,真实地反映了恐龙下蛋的特点,这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争奇斗艳的名贵宝石——五皇一后
在绚丽的天然宝石家族中,最为婀娜多姿、光彩夺目的是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欧泊和珍珠,它们被誉为珠宝玉石界的“五皇一后”。 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珠宝玉石展厅,以“五皇一后”为代表的名贵宝石陈列,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它们流光溢彩,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
Ⅸ 中国地质大学校园内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作为地大16级研究生,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其实地大有很多地标性建筑,在你看来习以为常,然而你在别的学校却会发现没有,至于这其中是否隐藏着别的含义?那就要等你来学校亲自去探索了!相信他们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首先就是地质工作者的石刻雕像,他们少部分你能够在学校明显的地方发现,但大部分都在隐藏的角落才能发现!身穿工作服,肩背地质包,腰跨罗盘,头顶蓝天,足登巉岩,眼光深邃,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从他面前出发走向祖国各地,他是学校最具标志性的风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那里已经站立了近30年。走进他,你会想要知道,他是谁?又经历过怎样的历史变迁?而这个雕像的原型到底是谁呢?想要知道吗?那就加入我们地大这个大家庭,自己探索获得答案不是更加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