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地质灾害简介
『壹』 北川县的简介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 44′~104° 42′,北纬31°14′~32°14′。东版接江油市,南邻安县,权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国土详细面积2869.18平方公里)。距绵阳市中区42公里,距省会成都160公里。县人民政府最新选址为永昌镇 ,辖6个镇(曲山、擂鼓、通口、永安,安昌,永昌)、16个乡(青片、马槽、白什、坝底、墩上、片口、小坝、开坪、禹里、漩坪、白坭、陈家坝、桂溪、都坝、贯岭、香泉)、1个民族乡(桃龙藏族)。 全县304个村,1381个村民小组,17个居民委员会和49个居民小组。
『贰』 2020年8月北川县片口乡白草河有没有发生地质灾害
2020年8月北川县片口乡百草河有没有发生地质灾害,其实这个时候是雨季,大部分地区有的时候都会有洪涝灾害,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
『叁』 汶川的地理概况
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而汶水即为岷江。如果可以鸟瞰这里,蜿蜒的岷江由县北部入境,贯穿东部,长达88公里。你也会发现,这里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四姑娘山海拔更高为6250米,东南部岷江出口处海拔则仅为780米。相对高差大, 地形坡度陡, 临空面发育, 沟谷纵横,切割强烈。西南部受制于邛崃山系,东北部为龙门山脉所控。
据有关专家介绍,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告诉新华社记者,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处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斜跨北东南西方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规模大而位置特殊。该地震带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
变化多端的地形地貌是大地构造活动与地表共同孕育的结果。龙门山形成于中生代和早新生代。
现今龙门山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处在1 000 m至2 000 m之间。沿北东方向,龙门山北段和四川盆地之间界限逐渐模糊;南段地形陡峭,盆山界限清楚。
龙门山地区宏观上看构造性质相似, 受力环境一致, 地质学家近年来进行了不少整体研究。汶川县处于九顶山新华夏构造带, 地质构造复杂, 断层、褶皱发育, 构造对岩土体的改造强烈。同时, 区域构造运动应力场的作用使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岩性破碎, 结构面发育, 从而使岩体力学性质大为变化, 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条件。
1610~1900年龙门山地震带只有2次强震记载,而1900年后的阶段较为活跃,1900年至2000年这100年间5级以上地震则比较完整, 共发生14次地震, 即1900年邛崃地震、1913年北川地震、1933年理县和茂县地震、1940年茂县地震、1941年康定地震、1949年康定地震、1952年康定和汶川地震、1958年北川地震、1970年大邑地震和1999年绵竹地震等。
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基准台江道崇曾详细研究了龙门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他指出,1960年以来大于等于4.5级的地震有明显“成组”发生特征,可以把此间(1960~1994)14次地震划分成7组, 除了第6组为次地震外, 其余各组均成对出现。1995年,有研究表示,该带强震频度不高,中等地震相对活跃。强震活动的盛衰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其主体活动地段为汶川-茂县一北川段和天全一宝兴段,二者的强震具有交替发生的特点。
不过汶川县地震台的陈晓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了一些变化,龙门山地震带(中南段)中强地震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即1900年前的中强地震的迁移规律是由北(北东)往南(南西)迁移;1900年以来的中强地震的迁移规律正好相反,即由南(南西)往北(北东)迁移。
根据美国国家地震调查局(USGS)的测量数据,昨天的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公里。《财经》杂志引述研究人员的话指出,且不论美国国家地震调查局的数据是否准确,但此次大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当无疑义。通常,震源位于地下70公里之内的,都称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地震能量越大。”
本报记者在《四川地震》2007年6月期上查到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监测研究所对当年1~3月的全省地震月报目录(里氏震级ML ≥3.0),共有22处,其中2007年2月12日的那次地震震中也为汶川,震级3.2级,深度8公里。
四川省地矿局攀西地质大队胡炎认为:X形活动断裂带控制着川、滇两省大多数主要地震的发生, 如“跷跷板”两端之互动。据已发生过的破坏性地震资料看, 一般情况下, 南东向组发震时, 北西向组在休息,反之亦然。
有关专家告诉新华社记者,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余震。
『肆』 四川绵阳市北川县什么时候发生4.6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1日12时4分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发生专4.6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震中属位于北纬31.84度,东经104.17度。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金盆村、梅子溪、青平村、洗脚盆、坝底村、水田村、三支垭、平上、枣儿坪、邱基沟,20公里内的乡镇有坝底乡、马槽乡、禹里镇、白什羌族藏族乡、白什乡、开坪乡、桃龙藏族乡、小坝镇、水坝乡。
(4)北川地质灾害简介扩展阅读
本次地震暂无人员伤亡:
据北川县防震减灾部门报告称,北川县所有乡镇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存在房屋轻微裂缝和梭瓦现象。此次地震震中所在的坝底乡,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目前,暂未接到震区次生地质灾害情况汇报,地震对当地通信无影响,电网设备运行正常,交通通行情况正常。
『伍』 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地震一般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 泥石流 崩塌 滑坡 地裂缝 堰塞湖 等
其带来的不可预见后果是严重的。
『陆』 地震地质灾害基本灾情
龙门山地处我国第一与第二地形台阶的转折地带,是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据震前开展过的地质灾害调查,在四川42个受灾县(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430处,其中滑坡3572处、崩塌600处、泥石流737处、不稳定斜坡521处。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组织了1000多名专业人员对灾区进行了系统排查,开展了航遥调查。据初步统计,汶川地震触发了滑坡、崩塌、泥石流15000多处,同时,新发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4942处,其中滑坡1701处、崩塌1844处、泥石流304处、不稳定斜坡1093处(图4-1)。
宏观上看,地震发生后,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加了238%(表4-1),其中,以崩塌体增加最为显著,达到了618%,远远超过其他灾种,随后为不稳定斜坡(479%)、泥石流(152%)和滑坡(123%)。反映出地震对山区高陡斜坡的
图4-1 震后映秀及北部滑坡-碎屑流航空影像(2008年5月18日)Fig.4-1 Aerophoto of the Yingxiu and the north zone after earthquake
影响差异性非常大,在山顶上的放大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导致了崩塌灾害的大量发生(照片4-2)。从灾种占总隐患点的比例上看,在震前滑坡占到了61%,而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各占13%;在震后新增的隐患点中,崩塌占的比例最高,达34%,随后为滑坡(31%)、不稳定斜坡(27%)、泥石流(8%)。
表4-1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结果Table 4-1 Potential geohazards in the counties of extreme severe hazards by the earthquake
但是,在总的隐患点中,滑坡所占比例仍最高,达到40%,崩塌仅占27%(图4-2)。
照片4-2 213国道都-汶段被巨大滚石阻断Photo 4-2 Huge rolling rock blocked the No.213 highway
图4-2 极重灾区地震前后地质灾害隐患比例Fig.4-2 Ratio of potential geohazards in the counties of extreme severe hazards before/after earthquake
与其他地震造成的灾害明显不同,汶川地震触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非常惨重,至今仍难以获得完整确切的数据。根据部分现场调查和访问,结合其他资料分析,列出了23处死亡人数大于30人的地震滑坡、崩塌灾害点(表4-2)。其中,死亡人数最高的为北川老县城的城西滑坡,高达1600人,直接摧毁了老县城数百间房屋,包括约50多幢5层以上高楼。从映秀到汶川的20km路段为成都—九寨沟的环线要道,被340多处滑坡、崩塌严重毁坏。地震发生时,正值客流高峰,根据后期修复道路清理出的客车毁灭情况,估计死亡人数高达1000人以上。
表4-2 汶川5·12地震滑坡灾害死亡人数表(≥30人)(不完全数据)Table 4-2 Fatalities(≥30 persons)e to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北川县城面积不足2.0km2,坐落在湔江河发育形成的狭长河谷阶地上(图4-3),是遭受地震地质灾害最惨烈的城市。汶川地震发震断裂自西南向北东切穿老城和新城,沿断裂带形成强烈逆冲变形带,致使带上或两侧建筑物倒塌和严重毁坏。老县城几乎一半被城西滑坡摧毁,新城南部遭受景家山崩塌的摧毁,崩塌由巨石组成,最大可达数百立方米,破坏力巨大,摧毁了数十幢房屋和县城主干道,人员死亡惨重(图4-4;照片4-3)。
地震发生时,在绵竹绵远河、安县雎水河等山区乡镇道路和矿区道路上正值车辆行驶高峰时间,损失惨重。据初步估计,仅雎水河沿线矿区道路,因滑坡崩塌被埋毁载重卡车达数十辆,人员死亡以百计(照片4-4)。
图4-3 北川县城滑坡崩塌灾害航空影像图Fig.4-3 Aerophoto of landslide hazards in the Beichuan town
图4-4 北川县城滑坡灾害分布图Fig.4-4 Map of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in the Beichuan town
照片4-3 巨石崩塌摧毁北川道路和建筑Photo 4-3 Destroyed road and houses by huge rock
照片4-4 安县雎水矿区道路被滑坡摧毁Photo 4-4 Road and trucks were destroyed by rockfall,Anxian county
『柒』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简介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主要包括地震博物馆及组合服务区、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与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以“永恒北川”为主题的《方案设计》将县城和任家坪都纳入保护的核心区,其中县城整体作为遗址区,博物馆设在任家坪。
50万平方米博物馆体会地震威力
选址任家坪的地震博物馆及综合服务区,位于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入口位置,设计主题为“永恒的记忆”,包含地震破坏威力、抗震救灾事迹、人类无私大爱以及各种地震知识的记忆,规划控制区域总占地面积为50万平方米。
地震博物馆建筑主体将以对灾难、事迹、大爱和知识的记忆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展示灾害在自然、人文和科学等方面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以地景结合遗迹保护的设计手法,对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并以此为线索对参观线路进行组织。以实物、模型、多媒体等互动展示方式,使参观者切身体会到地震的威力和影响,并获取相关知识。
50万平方米规划区域中,包括地震博物馆建设用地范围16万平方米,老建筑保护范围6.6万平方米,曲山镇中心建设用地范围7万平方米,泥石流及断裂带等高风险地质灾害控制范围2万平方米,绿化保护范围15.4万平方米,以及道路用地3万平方米。
『捌』 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又地震了
是的,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2日11时3分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又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1.83度,东经104.18度。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邱基沟、洗脚盆、金盆村、青平村、黄木坪、枣儿坪、梅子溪、三支垭、平上、敖子社,20公里内的乡镇有坝底乡、马槽乡、禹里镇、开坪乡、白什羌族藏族乡、白什乡、桃龙藏族乡。
据悉,此前,10月21日12时04分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北纬31.84度,东经104.17度)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8)北川地质灾害简介扩展阅读:
北川羌族自治县简介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 44′~104° 42′,北纬31°14′~32°14′。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州区,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国土详细面积2869.18平方公里)。
距绵阳市区42公里,距省会成都160公里,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2016年总人口24万人(其中羌族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6%,占全国羌族人口近三分之一)。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9亿元。
『玖』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
小题1:崩塌、滑坡或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版西北——东南走向分权布) 小题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拾』 汶川或北川实际地形地貌 北川县年均降抄水量高达 1 399 mm,同时袭县境内地形切割强烈,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超过1 000 m,沟谷谷坡一般大于 25°,部分达 40°~50°,甚至陡立。地貌类型以侵蚀构造山地、侵蚀溶蚀山地为主。县境内地质构造以北东走向为主,受构造走向控制,岩层走向亦以北东走向为主。北川县城处在侵蚀构造中山的东南边缘,属龙门山前山与后山交界地带,处在前龙门山褶皱带与后龙门山褶皱带的界线上,山脉走向大体呈北东-南西向。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走向 NE45°,倾向北西,倾角 60°~70°。其中段的映秀-北川断裂带走向 NE35°~45°,是由数条次级逆冲断层组合而成的典型叠瓦状构造,为寒武系的砂质板岩逆冲于志留系、泥盆系乃至石炭系之上。该断裂切割深度较大,在县境内有北西-南东向延伸的错断。断裂带北西、西侧大面积出露寒武系砂质板岩,浅变质岩经强烈风化,岩石破碎,多以残坡积碎块石土出露在坡角大于 25°的斜坡上,为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鉴于北川县场地条件的特殊性,导致它是汶川MS8.0 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县市之一,尤其是县城一带的地震宏观烈度达Ⅺ度。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