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江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❶ 导致川、滇、黔多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从地复气水土四方面回答:制1,地质:川、滇、黔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带中,地壳活动活跃,所以多地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气候:川滇黔.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有小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而极端暴雨是重大地质灾害的元凶。3 泥石流、崩塌、滑坡是地质灾害“三剑客”,在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地形陡峭、地震频发的山区,他们结伴联手,频频现身。(川滇黔地区地形崎岖)崩塌、滑坡、往往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质,而水,则是泥石流登场的触媒与推手。 推荐《中国国家地理》2010.9 P160——175
❷ 试从地形的角度分析我国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区,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松散的地表堆积物容易为泥专石流滑坡提供物质条件,也属较为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地形的话,一般就是山地,尤其是植被覆盖不高、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❸ 地理试题: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地质灾害频繁的原因
雅鲁藏布江谷地地质灾害频繁的原因:
位于板块碰撞边界;
地壳活动频繁,内岩石破碎;
地形坡容度大,重力作用强;
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容易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冬春季节干旱多大风,河流两岸裸露区域沙尘活动频繁
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一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同山脉平行的构造谷地。雅鲁藏布江的上中游谷地阿布分为宽谷,宽约10-15公里,江水东流经东经95°附近大拐弯处,切穿喜玛拉雅山脉,流向发生完全相反的转折,即先东北流,切穿山脉后转向西南流。这段河床坡降非常大,水力资源特别集中而丰富,是世界罕见的大峡谷。南流以后进入印度。
❹ 江南丘陵多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原因是
江南丘陵,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且岩石破碎专;且由于地形起伏属大,受季风气候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
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影响,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主要注意以下细节:
(1)地形起伏大;
(2)地表破碎,多碎屑物;
(3)降水集中多暴雨;
(4)植被破坏或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人为原因。
❺ 从地形、降水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1)山地 (2)400 (3)二 (4)西南 (5)多山、坡陡或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降水多或降水多暴雨
❻ 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并谈谈对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的对策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2010年8月7日晚,因突降90 mm的特大暴雨,诱发泥石流,损失残重.其发生原因为内:特殊的地质构造为滑坡容、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突降特大暴雨,是泥石流发生的诱因;"5·12"大地震导致本次灾害的前提;人为破坏生态环境为泥石流发生做了物质准备.
防治对策: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防灾责任制;建立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制度;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治措施;贯彻,改善生态系统.
❼ 简述北京西部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1、地形地貌因素:山高坡陡,沟谷延伸长、坡降大、汇水面积大;
2、地质因素:岩石破碎、节理解理、劈理发育、地层倾角小于地面自然坡度;
3、诱发因素:地震、暴雨、短时间大雨量降雨等诱发。
❽ 江南丘陵多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原因是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植被破坏严重,在降水集中,雨量大的季节,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故选:B.
❾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是哪个高原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云贵高原。
由于云贵高原位于我内国西南地区,处于容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且岩石破碎;且由于地形起伏大,受季风气候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影响,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主要注意以下细节:
(1)地形起伏大;
(2)地表破碎,多碎屑物;
(3)降水集中多暴雨;
(4)植被破坏或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人为原因。
❿ 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云贵高原。
由于云贵高内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处容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且岩石破碎;且由于地形起伏大,受季风气候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影响,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主要注意以下细节:
(1)地形起伏大;
(2)地表破碎,多碎屑物;
(3)降水集中多暴雨;
(4)植被破坏或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人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