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望谟县地质灾害

望谟县地质灾害

发布时间: 2021-02-14 19:22:29

1. 近日强降雨,哪些省份受灾

近日强降雨导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遭受专洪涝、滑坡、风属雹灾害。上述8省份48市(自治州)238个县(市、区)956.4万人受灾,33人死亡,15人失踪;农作物受灾面积668.2千公顷,其中绝收100.8千公顷;1.9万间房屋倒塌,18.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88.9亿元。

如图一些地方受灾现场拍摄

2. 今年洪灾具体哪个省最严重呢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发生在南方部分省份的今年首次大范围强降雨已造成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省区期48人死亡、25人失踪,详细灾情仍在进一步核查中。 暴雨袭击贵州湖南 为全面、积极、主动地应对暴雨洪水防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8日宣布,紧急启动国家防总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并决定派出3个工作组分赴贵州、湖南、江西等省检查指导抗洪救灾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27日8时至28日8时,中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江淮、黄淮东部、东北等地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湖南、江西、贵州、安徽等地部分地区降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其中江西上栗312毫米,造成上述地区一些中小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据预测,这次强降雨过程将持续到5月30日,降雨范围覆盖江南、华南的大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贵州等地,防汛形势严峻。 国家防总要求,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切实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责任制,防汛责任人要立即上岗到位,加强统一指挥,加强监测预报,加强防汛应急值守,切实强化水库防洪保安和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防御工作,落实群众转移安置预案,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各地灾情 贵州:30人死亡13人失踪 记者从28日召开的贵州省政府防汛抗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1日至27日,贵州局部地区多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累计有长顺、平坝、普定、安顺、紫云5县(市)出现大暴雨,17县、市(次)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大雨夹带冰雹,有8个乡镇出现大暴雨,53个乡镇出现暴雨。截至27日20时,全省已有25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30人,失踪13人,因灾毁损房屋3200多间。部分交通、通信、电力设施损毁严重。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灾情最为严重,截至28日12时的最新统计,全县受灾乡镇达14个,境内部分省道干线被严重冲毁,交通中断。同时还有多处光缆杆路被冲毁,影响5个乡镇的通信。 湖南:11人死亡9人失踪 26日晚以来的强降雨导致湖南怀化、湘西、张家界、邵阳、株洲等6个市州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沅陵、龙山、古丈等9个县市的35个乡镇受灾严重。据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时,全省因灾死亡11人、失踪9人,交通中断5条,毁坏路基47公里。 广西:4人死亡1人失踪 2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继续发布暴雨警报。自治区民政厅28日9时统计,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已造成广西4人死亡,1人失踪。 江西:3人死亡2人失踪 记者28日从江西了解到,截至目前,江西遭暴雨洪水袭击,已造成3人死亡2人失踪。 汛情预测 长江上游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据湖北省水文部门分析,今年湖北省大部地方降雨量正常略偏少,可能发生伏旱,但鄂东南和江汉平原南部有偏多趋势,有发生较重局部洪涝灾害的可能,长江中游干流可能出现接近或超过常年均值水位的洪水,上游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3. 贵州省毕节地区发生过哪些的地质灾害

毕节地质地貌环境:

贵州省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种类多:由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质灾害中常见的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而贵州的地裂缝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种反映。其中,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贵州省地质灾害以中小规模为主(占90%以上),大型或巨型较少。但几乎每年都有重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一般情况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规模较小,而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产生的规模则相对较大。1993年以来全省共发生重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l000万元以上的特大级灾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为因素的影子。
(二)分布广:在地域的分布上,贵州全省9个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但最频发的主要集中在遵义、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和铜仁地区,其分布与地理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结构、气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全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平均每月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40—60起,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35—90%,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发生地质灾害10起左右,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5—l0%左右,是地质灾害中发期;1—3月、11—12月两个时段,每月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3起,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0.5—1.0%,是地质灾害低发期。
(三)易诱发:根据资料统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大气降水自然因数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作用。由于贵州境内多属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降雨在区域和季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除普降暴雨诱发群发性地质灾害以外,因为局地暴雨而诱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也是贵州省的一大特征。在工程施工建设中,由于防灾意识不强,人们在工程建设中常不自觉地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例如不合理的规划选址、不切实际的工程设计、不合理的切坡、采砂、采石、地下水开采等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现象也较为突出;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加,采区内地表移动变形迅速发展;再加上陡坡垦植,植被破坏等原因,导致地质体失稳因素增加或加剧,地质灾害隐患呈高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贵州省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开发力度高速增长,采空区导致的地面不均匀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日渐突出,甚至还进一步导致边坡失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产生。在各大矿区各种地质灾害在迅速增长,无论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规模、危险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数级增长的趋势,受胁人口、受胁的工程设施和财产在不断增多,危害很大。
(四)影响大:一是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以来,贵州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员伤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3.98亿元。平均每年发生地质灾害358起,造成人员伤亡的约17起,死亡80人左右,直接经济损失接近2亿元。二是破坏城镇、矿山、企业。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摧毁了大量城乡建筑设施、耕地、工厂和交通干线。如乌江源头的大方县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石阡、沿河等县城滑坡,印江县城的岩口、杉树完小滑坡,赤水大同滑坡等,滑坡体规模大,危害严重。三是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如1996年6月1日,黄平县重安江泥石流致死22人,失踪13人,毁桥1座,经济损失1000万元;2003年5月11日1时55分,黔东南州三穗县台烈镇台烈村三穗至凯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桥3号桥墩附近发生滑坡,造成35人死亡,1人受伤,16间工棚被毁,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000万元;2003年12月14日13时05分,黔西南州望谟县在建的岜饶乡乡村公路在岜饶乡顶棚村陇逛组梨树坪路段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民工死亡10人,重伤7人,轻伤12人。四是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如1996年9月19日凌晨1时,印江县岩口发生山体滑坡,方量260万m3,造成3人死亡,2人失踪,滑体阻断印江河,形成堰塞湖,上游10余公里的朗溪镇l座小型电站、2个提水站、4个村1830户居民房屋及3000亩良田被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五是影响资源开发,阻碍山区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工程建设活动的加速发展,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而发生人员死亡的地质灾害有加剧的趋势。如2003年发生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灾害死亡人数较2002年上升了4.7倍(2002年5起13人,2003年是8起62人)。2004年12月3日凌晨3时40分左右,贵州省纳雍县骔岭镇左家营村岩脚组N侧400米处陡崖临空面发生一起山体基岩崩塌事件,造成44人死亡,13人受伤的特大地质灾害。造成骔岭一带煤矿停采达半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 国家对黔西南洲的社会事业发展的状况是怎样的

2014年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保持投资高速增长。一是全面抓好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全面抓好国发2号文件的项目化、实物化落实,按照业主为主、政府促进、社会参与的方式,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充分整合资源,以重大项目为主导,中小项目并重,做好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取得积极进展。按照规划编制项目化的要求,进一步做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规划编制工作,及时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通过规划编制生成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和充实项目库,使投资强度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千亿元级水平。二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州重大投资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制定2014年州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推进计划,千方百计确保今年州级重大项目加快、顺利实施,完成年度投资目标570亿元以上,拉动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以上。三是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大跑省进京工作力度,勤汇报、深沟通、多衔接,争取上级更大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充分整合政府掌握的资源、资产、资金,研究组建民航、农业、旅游、文化、教育、建筑、建材等七大产业投资平台,推动资本化运作,增强平台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支持和帮助我州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我州加快发展的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项目对外开展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引进省外、国境外有实力的投资者到我州投资兴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转移,争取中央企业进一步扩大在我州的投资规模。进一步精心策划和组织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探索务实有效的招商方式,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巩固“百日安商行动”成果,大力开展“百团招商”行动计划,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精准率、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投产率,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000亿元以上。五是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州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和工作推进机制,充实工作力量。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继续纳入党委、政府的督查内容,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按月进行督促检查,按季进行考核,及时将考核结果在主要媒体上公布。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工业聚集发展。一是全力抓好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依托我州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工业园区和各类新城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抓紧完善配套设施,确保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入驻。二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发展壮大煤炭、电力、冶金、煤化工、建材等优势支柱产业和培育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点加快实施黔西南州(兴仁)煤制油示范项目、普安地瓜一号煤矿、泥堡煤矿、黔西南州天然气液化(LNG)工厂、兴仁登高煤电铝一体化、中电国际普安电厂(一期)、大唐兴仁电厂(一期)、兴义电厂(二期)、神华雪浦电厂、马马崖水电站(一级)、兴义白龙山等风电项目、黔西南州鸿大环保垃圾发电、兴义威舍金光煤焦电一体化等一批重大能源原材料项目建设步伐,力争取得明显突破。促进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重点推进贞丰长田、普安泥堡、兴仁回龙等大型金矿建设步伐,拓展全州黄金尾矿库综合利用;推动贞丰金属镁、晴隆锐钛矿和萤石矿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动建材(石材)品种的多样性发展,着力打造建材(石材)工业园区。加快特色优势轻工业发展步伐,促进贵州醇酒厂巩固拓展销售市场、力争全面恢复达产,支持贞丰华葛酒业、册亨灵芝酒厂加快发展。加快推进金茂集团LED灯、贵州心意药业GMP生产线、义龙新区医药产业园、晴隆县香馨茶综合开发、望谟县油茶系列产品深加工、兴仁、晴隆薏仁米精深加工等一批特色轻工项目建设。三是强化工业运行调度。努力挖掘存量产能,做大增量,确保全州煤金电产能进一步释放,切实提高2014年全州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工业经济持续加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原煤产量达到3400万吨,洗精煤达到1000万吨,发电量达到260亿度,黄金产量17.6吨,焦炭产量达到90万吨,水泥产量达到800万吨,成品糖产量达到5万吨,白酒8000千升。
(三)强力实施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一是大力推进义龙新区和“5个100工程”等重大平台建设。积极抓好《州委州政府关于支持义龙新区建设发展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快义龙新区“三路”、“三桥”、“三园”建设,着力推动煤电冶、新型建材、制药、农特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向义龙新区聚集发展,努力将义龙新区打造成为全州经济增长强劲引擎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继续大力实施全省“5个100工程”中涉及我州的重点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综合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建设,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二是加快完善城镇体系。抓紧编制《黔西南州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兴兴贞安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全州城市综合体项目规划修编工作。全力打造以兴义为“龙头”,兴仁、安龙、贞丰、义龙新区为“腹地”,普安、晴隆和册亨、望谟为“两翼”,特色小城镇星罗棋布的“金州城镇群”,力争尽快将兴义市打造成具有国际化品位的特色城市,继续推进兴仁县撤县设市工作。启动贞丰县、安龙县撤县设市工作, 加快“乡改镇”、“镇改办”步伐。三是切实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围绕城镇骨干路网,系统抓好给排水、通讯、环保、防灾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切实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城镇公共设施服务覆盖面。着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数字黔西南”,加大“两违”清理整治力度和“整脏治乱”、“满意在黔西南”工作力度,进一步美化、优化城镇环境。四是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积极推进兴义市、兴仁县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以产业发展集聚人口,为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就地创业、安居乐业创造条件,力争全州城镇化率达到36%。
(四)大力培育服务产业,促进总量加速扩大。一是进一步推动全州旅游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立足国际视野,抓紧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州全域性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规划,加快优势旅游资源整合工作步伐,促进旅游业与现代综合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共生融合发展,抢占现代旅游业发展制高点。加快万峰湖旅游公路、万峰国际会议中心、兴义大峡谷国际度假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万峰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或组建优强旅游企业(集团),努力打响“万峰林户外运动”品牌,着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大航线培育力度,提高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景区景点,大力搞好旅游业推介,进一步做大全州旅游经济总量,确保全州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625万人次和118.2亿元以上。二是大力抓好物流业发展。按照战略目标跨越化、发展定位中心化、空间布局最优化、发展路径可及化的要求,推动实施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规划,促进兴义国际商贸城、兴义木贾物流园、浙兴商贸博览城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兴仁薏仁米集散市场、册亨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三是推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推进全州人口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激活和扩大房地产市场需求。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的规模,突出重点,鼓励大型房地产企业连片规模开发,实行战略性重点开发。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加大房地产金融创新,拓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适应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四是积极抓好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抓好文化产业、金融保险、检验检测、健康养老、社区家政、休闲娱乐、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发展,着力培育形成新的服务业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13亿元。建立全州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建立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服务规模进一步壮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坚持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加速提升。一是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引导耕地向种植能手集中,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加大对陡坡耕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续做好40万亩优质烟区建设工作,加快15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达到97亿元以上,粮食总产量95万吨、烤烟80万担。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以“五个培育”为抓手,继续推广和提升“晴隆模式”、“坪上模式”、“顶坛模式”、“者楼模式”,加快发展农特产品加工,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畜牧、烤烟、甘蔗、薏仁米、茶叶、蔬菜、核桃、板栗、中药材、精品水果、水产养殖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实施好“6155”工程,力争全州粮经比调整为40:60,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三是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六)努力破除瓶颈制约,促进基础加快夯实。一是进一步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配合省推进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加快普安五嘎冲水库、晴隆西泌河水库、兴义小龙潭水库、册亨水库、贞丰七星水库、望谟纳坝水库、兴义木浪河水库扩容、兴义市“引马入兴”工程建设进度,推进普安甲金水库、兴仁鲁皂水库等烟水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安龙平桥水库、兴仁尖山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加快兴义马岭水库、纳达水库、普安白水水库等大中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马岭水库2014年内实现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构建切合黔西南州实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配合省推进铁路建设大会战,加快贵阳至兴义铁路、黄桶至百色铁路、兴义至永州铁路兴义至独山段、南昆铁路扩能改造、水城经红果至威舍铁路扩能等五条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步伐。推进高速公路三年会战,加快望安高速公路、盘县至兴义高速公路、兴义至清水河快速通道建设,加快紫云至望谟高速公路、望谟至罗甸高速公路、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晴兴高速公路至普安青山连接段前期工作步伐。推进水运建设“三年会战”,配合省做好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贵州段四级航道提升为三级航道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北盘江光照库区航运建设工程,启动董箐库区航运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乡(镇)渡口40道、便民码头10个。大力推进兴义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积极推动贞丰县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提等改造,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三是进一步构建起支撑全州经济加快发展的能源通道。重点加快兴仁—独山南部通道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及兴义清水河、普安雨雪、晴隆欲飞等一批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建设步伐,积极推动兴义地方电网加快建设。四是着力推进重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城镇新骨架为重点,加快兴义丰都新区道路工程、兴仁县笔锋大道、安龙龙城大道、义龙新区义龙大道一期工程等重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促进持续协调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加快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争取将我州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好《黔西南州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实施规划》,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将国有林场转为公益林场,构建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继续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石漠化综合治理、珠江防护林保护、治理坡耕地过度开垦、生态畜牧业等工程,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2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0平方公里、营造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7%。二是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降耗工作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取得明显突破。加强城镇污染物监管,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强执法力度,确保节能减排降耗各项指标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全面落实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三是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组织实施《贵州省东南部生态补偿示范区发展规划》。积极组织实施《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抓好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水源地的规划、建设、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特有性。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工作,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的行为。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成全州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县城全覆盖。加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切实改善城乡环境。
(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一是着力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切实发挥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宏观引导和综合导向作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调控作用,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增强调控的时效性、针对性、协同性。制定出台《黔西南州优势产业指导目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建立州、县宏观调控会商机制。二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州工业、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三大投资集团公司和兴义农村商业银行、贵州银行兴义瑞金支行、黔西南州村镇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提高经营水平、创新服务产品、壮大经营规模。全面落实国务院“新36条”和实施细则,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多办企业、多办实体。继续组建一批融资性担保公司。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快建立纵横联动协管的工作机制,强化审批事项的“接、放、管”工作。以用地保障、环评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领域为重点,继续清理、精简和调整审批事项。三是加强各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四是大力推进开放载体建设。
(九)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二是进一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三是加大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一是全面实施精准化扶贫。二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是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着力稳定市场物价。

5. 全国哪里会有大雨或是暴雨

零八年南方暴雨最新灾情:南方暴雨44人死亡

贵州望谟受灾最重,湖南、广西、江西等省份普降暴雨

据新华社电入汛以来,贵州连续出现局地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多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引发严重的山洪灾害,已造成30人死亡,13人失踪。

记者从28日召开的贵州省政府防汛抗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进入5月份,贵州气候异常,该省西南部、南部及中部等地降雨频繁,特别是21日至27日,局部地区多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累计有长顺、平坝、普定、安顺、紫云5县(市)出现大暴雨,17县、市(区)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大雨夹带冰雹,有8个乡镇出现大暴雨,53个乡镇出现暴雨。截至27日20时,全省已有25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30人,失踪13人。部分交通、通信、电力设施损毁严重。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灾情最为严重,截至28日12时的最新统计,全县受灾乡镇达14个,境内部分省道干线被严重冲毁,交通中断。同时还有多处光缆杆路被冲毁,影响5个乡镇的通信。

该省民政厅针对望谟灾情启动应急救助预案三级响应。目前,已向望谟紧急调拨救灾帐篷65顶,棉被450床,衣服3000余件。

全国伤情

湖南暴雨7死11失踪

记者28日上午从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26日晚以来的强降雨导致湖南沅陵、龙山、古丈等9县市的35个乡镇受灾严重。据统计,截至28日9时,全省因灾死亡7人、失踪11人,交通中断5条,毁坏路基47公里。

广西暴雨成灾4死1失踪

2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继续发布暴雨警报。自治区民政厅28日9时统计,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已造成广西4人死亡,1人失踪。

27日20时至28日11时,广西北部出现强降水,灵川、兴安、天峨、乐业、田林、隆林等县有11个乡镇降雨超过100毫米,桂北68个乡镇降雨量达50—99.9毫米,有124个乡镇降雨达到25—49.9毫米。

江西遇洪水3死2失踪

27日下午起,江西省浙赣铁路以北地区自西向东普下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造成3人死亡,2人失踪。28日上午,德兴、乐平等县降雨已超过100毫米。目前,暴雨给江西造成严重洪水灾情,部分河流逼近警戒线。

各地汛情

上海暴雨电路跳闸

上海市防汛指挥部28日发布最新消息说,上海从27日夜间开始出现雷雨天气,截至28日8时,上海全市普降中雨,局部大雨,金山、南汇、青浦、松江等区县的个别地区出现暴雨。雷电造成16条供电线路发生跳闸险情,一度造成浦东等地部分民居短时停电。

湖北49县市区遭雨袭

5月26日至28日,湖北省已有49个县市区遭暴雨袭击。暴雨已造成武汉、潜江两市局部受灾,潜江市15个乡镇供电一度中断。

记者28日从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自26日以来,湖北蕲春、大冶、黄陂、汉川等49个县市区遭暴雨袭击。

浙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浙江连日遭暴雨袭击,该省28日下午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5月27日8时至28日8时,浙江省单站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有38个,超过150毫米的有8个,其中开化燕溪站为234毫米、碧家河203毫米、茅岗水库203毫米。

6. 请问广西和贵州的路况

贵州局部地区多次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累计有长顺、平坝、普定、安顺、紫云5县专(市)出现大暴雨,17县、属市(次)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大雨夹带冰雹,有8个乡镇出现大暴雨,53个乡镇出现暴雨。截至27日20时,全省已有25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部分交通、通信、电力设施损毁严重。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灾情最为严重。 2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继续发布暴雨警报。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桂林、柳州、来宾、贺州、南宁和百色、河池两市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强降雨,局部伴有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这种情况对旅游肯定是有影响的。

7.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的通报

国土资源部通报 2011 年增刊第 6 期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国土资源系统积极努力,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继续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 “十有县”建设,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开展 “十有县”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工作,根据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十有县”建设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9〕46 号)精神,部决定公布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等 471 个县 (区、市)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十有县”(名单见附件)。

希望各 “十有县”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绩。同时,希望其他地区以他们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 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十有县”名单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

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十有县”名单

(共 471 个)

河北省 (15 个):

石家庄市元氏县,保定市曲阳县、满城县,秦皇岛市卢龙县、山海关区,唐山市丰润区、古冶区、开平区,张家口市怀安县、万全县、涿鹿县、蔚县、产业聚集区,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

山西省 (4 个):

大同市左云县、灵丘县,晋城市高平市、陵川县

辽宁省 (8 个):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葫芦岛市绥中县,锦州市凌海市、黑山县、北镇市、义县,抚顺市新宾县,沈阳市康平县

吉林省 (13 个):

德惠县、农安县、榆树县、永吉县、舒兰市、延吉市、安图县、龙井市、珲春市、和龙市、图们市、抚松县、长白县

江苏省 (14 个):

南京市下关区、鼓楼区、六合区、玄武区、雨花台区、高淳县、溧水县,镇江市丹阳市,常州市新北区,苏州市高新区、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淮安市盱眙县

浙江省 (20 个):

临安市、建德市、余姚市、宁海县、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龙湾区、永嘉县、平阳县、洞头县、诸暨市、嵊州市、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衢州市衢江区、衢州市柯城区、仙居县、丽水市莲都区、遂昌县、云和县

安徽省 (7 个):

祁门县、石台县、贵池区、怀宁县、太湖县、繁昌县、裕安区

福建省 (25 个):

福州市长乐市、连江县、罗源县、晋安区,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宁德市福安市、霞浦县、古田县、莆田市仙游县、荔城区、秀屿区,漳州市诏安县、漳浦县、云霄县、龙海市,三明市泰宁县、建宁县、明溪县、宁化县、梅列区、三元区,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光泽县

江西省 (27 个):

上饶市信州区、横峰县、弋阳县、鄱阳县、万年县,抚州市东乡县、南城县、金溪县、崇仁县、临川区,九江市湖口县、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庐山区,吉安市泰和县、井冈山市、永丰县、万安县,赣州市章贡区、宁都县、寻乌县,宜春市樟树市、万载县、靖安县,萍乡市莲花县,南昌市安义县

山东省 (14 个):

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蓬莱市,龙口市,莱州市,招远市,栖霞市,莱阳市,长岛县,莱芜市钢城区,淄博市临淄区

河南省 (19 个):

郑州市荥阳县、上街区,洛阳市伊川县、嵩县、宜阳县,三门峡市陕县、渑池县,信阳市光山县、固始县,平顶山市鲁山县、郏县,驻马店市遂平县、确山县,许昌市长葛市,焦作市修武县,南阳市淅川县、内乡县、桐柏县、南召县

湖北省 (23 个):

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咸宁市嘉鱼县,孝感市大悟县、安陆市、孝昌县、云梦县,鄂州市鄂城区,黄冈市麻城市、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红安县、团风县、黄州市,宜昌市当阳市,襄阳市宜城市,荆门市钟祥市、京山县,随州市随县、广水市,十堰市武当山特区

湖南省 (40 个):

长沙市岳麓区、长沙县、望城县,衡阳市南岳区、衡南县,株洲市炎陵区、攸县,湘潭市韶山市,邵阳市洞口县、邵阳县、城步县,岳阳市湘阴县,常德市澧县、临澧县,张家界永定区,益阳赫山区,郴州北湖区、宜章县、安仁县、嘉禾县、临武县、桂东县、桂阳县,永州零陵区、祁阳县、蓝山县、江永县,怀化洪江区、洪江市、会同县、中方县、新晃县、通道县、靖州县,娄底娄星区,湘西州古丈县、龙山县、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

广东省 (36 个):

广州市荔湾区、白云区、从化市,佛山市三水区,韶关市始兴县、南雄市,河源市龙川县、紫金县,梅州市五华县、蕉岭县,惠州市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汕尾市陆丰市,江门市新会区、恩平市,阳江市阳春市、阳东县,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电白县,肇庆市高要市、德庆县、封开县、广宁县,清远市阳山县、英德市、连州市,揭阳市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云浮市云城区、罗定市、云安县,顺德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18 个):

柳州市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田阳县,那坡县,凌云县,西林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乐业县,靖西县,百色市右江区、陆川县,兴安县,临桂县,阳朔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南丹县

海南省 (9 个):

琼海市、万宁市、三亚市、儋州市、东方市、定安县、澄迈县、屯昌县、乐东县

重庆市 (20 个):

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合川区、双桥区、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

四川省 (22 个):

成都市新津县、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自贡市富顺县,泸州市合江县,德阳市广汉市,绵阳市北川县、梓潼县,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甘孜州康定县、丹巴县,阿坝州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

贵州省 (14 个):

贵阳市清镇市、小河区、白云区、花溪区,遵义市汇川区,安顺市关岭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镇远县、剑河县、三穗县、黎平县、榕江县,黔西南州册亨县、望谟县

云南省 (47 个):

昆明市安宁市、石林县、富民县、晋宁县、嵩明县,昭通市鲁甸县、永善县、绥江县,曲靖市富源县,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通海县、峨山县、元江县,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楚雄州楚雄市、牟定县、武定县、禄丰县,红河州蒙自市、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弥勒县、屏边县,文山州砚山县、广南县,普洱市宁洱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大理州大理市、鹤庆县、祥云县、洱源县、云龙县、弥渡县,德宏州瑞丽市、梁河县,丽江市古城区、宁蒗县,怒江州兰坪县、泸水县,临沧市凤庆县、永德县、镇康县

西藏自治区 (5 个):

日喀则地区亚东县,林芝地区察隅县、波密县,昌都地区芒康县,山南地区洛扎县

陕西省 (17 个):

西安市周至县、高陵县,渭南市华阴市、潼关县,宝鸡市陇县、凤县,咸阳市泾阳县、永寿县,汉中市勉县,铜川市宜君县,商洛市丹凤县、山阳县、柞水县,榆林市清涧县、子洲县,延安市宝塔区、宜川县

甘肃省 (29 个):

兰州市红古区、安宁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瓜州县,玉门市,武威市凉州区,景泰县,岷县,天水市麦积区,秦安县,和政县,积石山县,成县,两当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康县,宕昌县,卓尼县,庆阳市西峰区,华池县,平凉市崆峒区

青海省 (14 个):

大通县、湟中县、互助县、化隆县、乐都县、同仁县、德令哈市、贵德县、同德县、门源县、祁连县、玉树县、杂多县、玛多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2 个):

吴忠市红寺堡区、盐池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 个):

伊宁县、伊宁市、昭苏县、库尔勒市、和静县、且末县、轮台县、若羌县、乌恰县

8. 贵州省地质灾害有哪些特点

贵州省地质地理条件特殊,地质环境脆弱,按照国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分,全省均为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全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具有“全、重、多”的特点。根据贵州省已完成的74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分析研究结果,全省有高易发区8个,面积3.8万km2,中易发区16个,面积11.5万km2,低易发区10千,面积2.3万km2。目前己查明地质灾害点8905处,其中,对人和财产构成威胁的隐患点6618处。据统计,2003~2007年,贵州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1933起,直接经济损失约2.65亿元。成功避让了71起地质灾害,避免3429人伤亡和8292万元的经济损失。
贵州省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种类多:由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质灾害中常见的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而贵州的地裂缝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种反映。其中,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贵州省地质灾害以中小规模为主(占90%以上),大型或巨型较少。但几乎每年都有重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一般情况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规模较小,而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产生的规模则相对较大。1993年以来全省共发生重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l000万元以上的特大级灾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为因素的影子。
(二)分布广:在地域的分布上,贵州全省9个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但最频发的主要集中在遵义、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和铜仁地区,其分布与地理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结构、气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全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平均每月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40—60起,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35—90%,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发生地质灾害10起左右,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5—l0%左右,是地质灾害中发期;1—3月、11—12月两个时段,每月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3起,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0.5—1.0%,是地质灾害低发期。
(三)易诱发:根据资料统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大气降水自然因数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作用。由于贵州境内多属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降雨在区域和季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除普降暴雨诱发群发性地质灾害以外,因为局地暴雨而诱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也是贵州省的一大特征。在工程施工建设中,由于防灾意识不强,人们在工程建设中常不自觉地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例如不合理的规划选址、不切实际的工程设计、不合理的切坡、采砂、采石、地下水开采等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现象也较为突出;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加,采区内地表移动变形迅速发展;再加上陡坡垦植,植被破坏等原因,导致地质体失稳因素增加或加剧,地质灾害隐患呈高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贵州省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开发力度高速增长,采空区导致的地面不均匀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日渐突出,甚至还进一步导致边坡失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产生。在各大矿区各种地质灾害在迅速增长,无论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规模、危险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数级增长的趋势,受胁人口、受胁的工程设施和财产在不断增多,危害很大。
(四)影响大:一是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以来,贵州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员伤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3.98亿元。平均每年发生地质灾害358起,造成人员伤亡的约17起,死亡80人左右,直接经济损失接近2亿元。二是破坏城镇、矿山、企业。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摧毁了大量城乡建筑设施、耕地、工厂和交通干线。如乌江源头的大方县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石阡、沿河等县城滑坡,印江县城的岩口、杉树完小滑坡,赤水大同滑坡等,滑坡体规模大,危害严重。三是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如1996年6月1日,黄平县重安江泥石流致死22人,失踪13人,毁桥1座,经济损失1000万元;2003年5月11日1时55分,黔东南州三穗县台烈镇台烈村三穗至凯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桥3号桥墩附近发生滑坡,造成35人死亡,1人受伤,16间工棚被毁,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000万元;2003年12月14日13时05分,黔西南州望谟县在建的岜饶乡乡村公路在岜饶乡顶棚村陇逛组梨树坪路段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民工死亡10人,重伤7人,轻伤12人。四是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如1996年9月19日凌晨1时,印江县岩口发生山体滑坡,方量260万m3,造成3人死亡,2人失踪,滑体阻断印江河,形成堰塞湖,上游10余公里的朗溪镇l座小型电站、2个提水站、4个村1830户居民房屋及3000亩良田被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五是影响资源开发,阻碍山区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工程建设活动的加速发展,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而发生人员死亡的地质灾害有加剧的趋势。如2003年发生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灾害死亡人数较2002年上升了4.7倍(2002年5起13人,2003年是8起62人)。2004年12月3日凌晨3时40分左右,贵州省纳雍县骔岭镇左家营村岩脚组N侧400米处陡崖临空面发生一起山体基岩崩塌事件,造成44人死亡,13人受伤的特大地质灾害。造成骔岭一带煤矿停采达半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