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办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办

发布时间: 2021-02-14 08:29:38

『壹』 中国地质大学隆重举行建校周年庆祝大会

地学摇篮,甲子华章。2012年月20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馆隆重举行。

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北京市委市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以及部分省(市)的国土资源厅、兄弟高校等单位向学校发来贺信,向地大师生和海内外的校友表示热烈祝贺。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全国政协原秘书长、原地质矿产部部长、中国地质大学首任校长朱训,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安徽省委副书记孙金龙,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邵鸿,武警黄金指挥部政委杨继明,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钟自然,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刘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姜沛民,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夏国治,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张宏仁,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陈洲其,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寿嘉华,原中央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董道华,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严宏谟,国务院参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闪淳昌,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科技日报社原社长焦洪波出席庆祝大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刘光鼎、李德生、马宗晋、傅家谟、欧阳自远、叶大年、李廷栋、赵鹏大、殷鸿福、於崇文、翟光明、汤中立、汪集旸、卢耀如、胡见义、张本仁、翟裕生、钟大赉、谢和平、李曙光、康玉柱、王铁冠、金振民、杨文采、莫宣学、翟明国、马永生、舒德干等28人出席大会。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分别在庆祝大会上讲话,向中国地质大学60年华诞致以诚挚的祝贺,充分肯定学校60年来的办学成绩,并提出了殷切希望。

教师代表颜丹平,学生代表扈恒畅,校友代表马永生,兄弟院校代表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海外高校代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副校长珍妮特·基斯特纳,国际友好人士、纳米比亚驻华大使罗纳德·纳穆巴胡,合作单位代表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局长邵毅分别在大会上致辞。

大会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鸿冰主持。他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亲身经历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老教师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王鸿冰说,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声誉和影响也源自所培养的人才,60年来数万名毕业生走出校门,扎根基层,投身一线,踏遍青山,献身地质,成为事业发展的栋梁和骨干,铸就了地大的辉煌,在此向数万名校友表示感谢和欢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邓军做了题为《传承地大精神彰显地学品质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的主题发言,回顾办学历史、总结建设成就和特色优势,阐述学校发展思路。

邓军在发言中说,中国地质大学的历史是一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行业同起伏共发展的奋斗史;是一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创业史;是一部推动地学发展,追求学术卓越的创新史;是一部弘扬先行精神,引领地学文化的光荣史。

邓军指出,目前学校正处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将继续坚持“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人才培养方针和“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以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为保证,推进协同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深刻领会校友温家宝总理对母校的殷切希望,努力建设一个更具创造力、贡献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地质大学,最终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领导,北京市相关委、办、局领导,国内外大学和合作单位领导,全体校领导,海内外校友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和在校师生代表共3000余人出席庆祝大会。

『贰』 乐山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校友吗如何联系

问地大校友办

『叁』 中国地质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本人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一名大四学生,在这儿想给你介绍几位来自我们学校的名人。

第一个是欧阳自远院士。如果你对我国的探月工程有所了解,那么或多或少听过他的大名。

欧阳自远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也就是我们学校的前身。他是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曾推动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指导制定了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他把自己的医生献给了祖国,作为小学弟,我非常敬佩这位前辈。

除了这几个人,地大还有很多有名的校友,他们都秉承着“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校训,在各个行业发光发热。我也为自己是一名地大人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落马校友

冀文林,男,1966年7月生,1985.09 — 1989.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探系勘察地球物理专业学习版。新华网北京2014年2月18日电据中权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

『伍』 徐绍史在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周年大会上的致辞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 徐绍史

尊敬的白立忱副主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顾秀莲副委员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值此隆重庆祝中国地质大学成立6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国土资源部,向中国地质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

中国地质大学是我国具有光荣办学传统、鲜明办学特色和享有良好声誉的知名高等学府。60年来,学校坚持以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己任,坚持地质、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的办学特色,经过持续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为国土资源、地勘行业及其他各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及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60年来,地大人始终坚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在艰苦的教学环境和曲折的发展历程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铸就了特有的精神品格和行为风范,为全国地勘行业“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的形成及当代地勘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发挥了强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快速同步推进,资源需求刚性上升,资源供给刚性制约,迫切需要加大地质找矿力度,立足国内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及环境污染等与地球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正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出访冰岛期间与当地地质工作者和联合国大学地热学院学生代表进行座谈,5月19日在视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时都对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深刻阐述。他说,只要地球存在,只要人类在发展和进步,地质科学就不会枯竭,地质科学就将是一门永恒的科学。他还指出,地质科学的发展要同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新的实践和理论。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地质工作、为我们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与繁荣指明了方向。中国地质大学作为一所以地学教育和科技研究为主的高等学府,应当也完全可以在提高我国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推动地球科学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相信,学校的全体师生一定会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勇于担当,在我国实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在推动我国传统地质工作向现代地质工作转变、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土资源部与中国地质大学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并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1952年建校时,新中国首任地质部长李四光先生亲任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之后的近半个世纪我们一直倾力支持学校建设。新世纪以来,虽然学校管理体制做了调整,但双方依然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在学校建设和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中相互支撑,呈现出良好的合作态势。今后,国土资源部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地大的建设和发展,与相关方面一道,为把中国地质大学早日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不懈的努力,为我国国土资源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中国地质大学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陆』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在北京有校友会吗

应该没吧,这才有一届毕业生啊~~~(哈哈,我就是江城在校生,学长好啊~)

『柒』 为什么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友们都说土木专业比不上地质学呢

我是地大毕业的,是原来的工程学院。地大的土木工程包含岩土、工民建、地下建三个方向。因为土木工程除了需要了解基础地质内容之外还需要工程力学、建材等好多方面的理论。而地大在力学方面不是专长,而是专长于地质学。而地大自从建校之初就是地质学的龙头老大,一切与地质相关的,比如底层、构造、水文地质、岩石学等等都有着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和积淀,所以地大还是地学类的学科最厉害。
土木工程最好的当属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
不知回答是否满意啊?

『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校友中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

吴奇之,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专业,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骆耀南,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龚再升,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天然气专业,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何国琦,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刘本培,195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何自新,196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
何汉漪,1962-1967年7月就读于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200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叶天竺,196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王双明,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
郑亚东,195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200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惠,1964年8月于北京地质学院地球化学专业毕业,200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周海民,198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干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200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马永生,1984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200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彭善池,196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古生物学专业,2009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谢玉洪,200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获李四光奖
汪啸风,1961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专业,2009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丁俊,1982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201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杜时贵,1984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199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硕士学位,201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燕长海,198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找矿专业,201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范立民,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201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潘桂棠,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201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彭建兵,1978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专业,201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