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工程地质钻探质量验收评语

工程地质钻探质量验收评语

发布时间: 2021-02-13 21:08:39

『壹』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怎么验收

雇佣 第3方 勘探单位验收

『贰』 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验收意见如何填写

填写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验收规范回的规定、是否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答。

竣工验收指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开发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单位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取得竣工合格资料、数据和凭证。应该指出的是,竣工验收是建立在分阶段验收的基础之上,前面已经完成验收的工程项目一般在竣工验收时就不再重新验收。

拓展资料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国家有关单位根据国家验收标准对施工结束的建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果的验收,并且出具有关法律文书。

『叁』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如何评职称

工程地质勘察
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地质测绘、勘探、室内实验、原位测试等工作的统称。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及参数。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是指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现象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勘察内容

主要有以下五项:

①搜集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貌、遥感照片、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已有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和已有的勘察报告等;

②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③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

④岩土测试和观测见土工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岩体力学试验和测试;

⑤资料整理和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通常按工程设计阶段分步进行。不同类别的工程,有不同的阶段划分。对于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和有一定工程资料的中小型工程,勘察阶段也可适当合并。

勘察方法和工作量

主要根据工程类别与规模、勘察阶段、场地工程地质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状况、工程经验、建筑物等级及其结构特点、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等六个方面而定。

『肆』 怎样写工程验收意见

填写工程验收意见来是填写工程是否自符合设计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验收规范的规定、是否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填写工程验收意见要科学、准确,勘察设计代表、现场服务到位。

对工程监理的评价: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依据委托监理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开展监理工作,对工程重要结构部位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监理服务工作满意。

(4)工程地质钻探质量验收评语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

对于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治疗评估,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等等。

『伍』 钻探工程质量情况

5.8.1 钻孔质量情况

第三勘查阶段,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共完成129个钻孔专属,优质孔75个,占全部钻孔数的56.6%,见表5.3。

表5.3 钻孔质量情况

5.8.2 钻孔降级原因

第三勘查阶段,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共完成129个钻孔中,被降级的钻孔56个。降级原因:岩(矿)心采取率原因的37个,占66.1%;孔斜原因的7个,占12.5%;采取率与孔斜双重原因的11个,占19.6%。详见表5.4。

表5.4 钻孔降级原因分析

5.8.3 钻探工作量报废原因

第三勘查阶段,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共完成钻探工作量87484.84m,报废钻探工作量4631.57m,报废钻探工作量占全部工作量的5.3%。工作量报废原因:岩(矿)心补采40m,占0.8%;纠斜2082.89m,占45%;孔内事故2508.68m,占54.2%。详见表5.5。

表5.5 钻孔部分工作量报废原因分析

注:孔数(工作量)%指报废原因占有的孔数(工作量)与有报废工作量钻孔数(工作量)比。

『陆』 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

钻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主要按钻探工程有关质量规范进行。地质岩心钻探以《地质岩心钻探规程》六项质量指标为标准,特殊矿种、特殊钻探工程项目以国家及行业质量指标和建设方工程设计质量要求为依据。矿区勘探质量验收分为大队(企业)、工程处(分队)、机台三级;科研项目或市场项目分为投资建设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企业)、项目经理部(或课题组)和生产机台四级。

(一)工程质量验收层次的划分

1.生产机台验收

由上一级质量主管部门(或项目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工程监理对机台所承担的单孔施工质量进行野外现场验收。

2.工程处(分队)或项目部验收

由该层次质量主管部门组织项目管理、施工机台、工程监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承担的竣工部分或全孔施工质量进行初步验收。

3.大队(企业)或建设方验收

项目建设方(投资方)组织由项目承担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参加的验收组,对已竣工的钻探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验收和评价。

4.科研项目主管部门验收

省部级以上的钻探工程科研项目除接受上述三级验收外,最终还需由科研项目主管部门主持验收方可结题。

特殊钻探工程只是单孔施工,一般验收层次可以简化,组织钻探现场验收和建设方验收两个层次即可。

(二)工程质量验收内容与步骤

1.实物资料检查

检查验证与质量相关的钻探施工实物资料。如钻孔的岩矿心,封孔取出的水泥样、所用测斜仪(用氢氟酸测斜的刻痕玻璃管)、现场孔口标志桩及坐标等。

2.原始记录文字资料查阅

查阅验证钻探施工中形成的与质量相关的原始记录资料。如原始班报表、测斜记录、孔深校正记录、岩矿心登记表、简易水文观测记录、钻孔封孔、透孔检查记录及特殊质量要求的文字记录等。

3.工程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综合验收

在上述检查基础上即对工程质量报告中各项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验收。

(三)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钻探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是在资料验收后对质量指标完成结果的综合评价,在由建设方主持的最后一级验收时完成。

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包括单孔和矿区(项目)钻探施工质量评定,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单孔施工质量分为优质孔、合格孔、基本合格孔和报废孔4级;矿区(项目)钻探施工质量分为优良工程、合格工程、不合格工程3级。它们的质量验收评定报告格式如表13-4、表13-5所示。

一般质量评定原则是:单孔验收各项质量指标均在合格级以上,无不合格项可定为优质孔;合格率≥80%定为合格孔;60%≤合格率<80%定为基本合格孔;合格率<60%定为不合格孔。矿区(项目)的优质孔率≥95%定为优良工程;报废孔率≤5%定为合格工程;报废孔率≥15%定为不合格工程。质量评定过程中要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有些指标一项不合格就不能评为优质孔,一个孔不合格就不能评为优良工程。

表13-4 钻孔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报告

表13-5 ××矿区(项目)钻探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报告

『柒』 预测区钻探质量评述

钻探、数字测井资料综合验收后,钻孔质量达原煤炭部 《87》 煤地字第746号文颁发的 《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 的特级孔标准。钻孔质量如附表1所示。

4.2.3.1 钻孔位置、终孔层位、孔深

数据见表4.4。

表4.4 YJ井钻探验证情况

4.2.3.2 岩煤心采取

1)第四系底部:根据设计要求,取心控制第四系底界面,钻探确定第四系底深为312.00m,测井确定第四系底深为312.00m。

2)非煤系地层:侏罗系累计取心段长100.54m,累计采长96.62m,平均采取率96.1%。

3)含煤地层:山西组3煤顶、底板累计取心段层厚15.84m,累计采长13.0m,平均采取率82%。

4.2.3.3 丈量全长

在Q底界、每100m、煤层顶底板10m内及终孔分别丈量钻具全长,误差小于规定要求,未进行平差。孔深测量误差统计详见表4.5。

表4.5 孔深误差测量记录

4.2.3.4 孔斜

钻孔测斜底深为1775m,孔斜为11.56 °,方位角185°;最大孔斜位于1775m,孔斜1 1.56 °,方位角185°,详见表4.6。

表4.6 预测区YJ#验证井孔斜测量成果表

4.2.3.5 简易水文观测

根据规程要求,全孔进行了简易水文观测,冲洗液消耗量基本在0~0.72m3/h之间,大部分集中在0~0.36m3/h。仅在侏罗系底部砾岩间(钻孔深度1670.09m处)出现全漏,漏失量大于15m3/h。其余各段均不漏水或者微弱漏失。

全孔冲洗液消耗量无心段应测1521次,实测1521次,取心段应测231次,实测231次,实测率均达100%。

4.2.3.6 测井

全孔进行了数字测井,测井参数有聚焦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密度、井径、孔斜和井温。

4.2.3.7 原始记录班报

原始记录做到及时、准确、可靠、清洁,班报共445页,甲级班报444页,丙级班报1页,甲乙级班报率达到99.8%。

4.2.3.8 封孔

(1)护壁管环状间隙封闭

顺孔至第四系底界面下后,下入孔内Φ127mm护壁套管,全长315.61m,在上余0.42m即孔深315.19m处托住,注入套管泥浆至井口流出为止,然后用425号水泥1500kg、清水900kg按1:0.60配比搅拌均匀后开泵注入套管内,再压力注入4.034m3的泥浆。凝固水泥浆自2009年1月4日 16时至1月6日14时。下钻具冲扫孔至原孔深921.68m。

(2)钻孔终孔封闭

钻孔钻进结束后,用425号水泥、细砂、水按1:1:0.65的比例配制砂浆进行钻孔封闭,并取样。

封闭情况如下:

1)孔底至以上330.85m段(封孔起止深度为1781.50~1450.65m):下入封孔钻具;钻杆95立根1744.55m、3小根(4.83m、4.82m、4.77m)、钻铤1立根18.26m、立轴8.14m,全长1785.37m,在上余6.37m 即孔深1779.00m处冲孔后,将用水泥1500kg、细砂1500kg、清水975kg按1:1:0.65的比例配制成均匀的水泥砂浆泵入孔内;提出钻具1立根钻铤18.26m,3小根,钻杆3立根,合计提出105.95m,将425号水泥1850kg、细砂1850kg、清水1202.5kg按1:1:0.65配比搅拌均匀后,开泵注入孔内,替浆后提出孔内所有钻具。静置2h后,下入孔内取样器1.50m,钻杆79立根1450.43m,共计全长1451.93m,在上余1.28m即孔深1450.65 m处取上砂浆样,经检验,砂浆样合格。

2)Q界面封闭段(封闭起止深度为342.00~282.34m):将水泥球放入4.24m的岩心管内,下入孔内钻具钻杆18立根330.78m,1小根4.83m,立轴8.14m,共计全长347.99m,在上余6.99m即孔深341.00m处,将搭桥物鼓出然后下钻具将其敦实,深度为342.0m。下封孔钻杆18立根330.78m,1小根4.83m,立轴8.14m,全长343.75m,在上余3.75m即孔深340.0m处搁住,将425号水泥850kg、细砂850kg、清水552.50mkg,按1:1:0.65配比搅拌均匀以后开泵注入孔内,替浆后,提出孔内全部钻具。静停2h后,下入孔内取样器1.50m,钻杆15立根275.22m,2小根4.83m、4.82m,全长286.87m,在上余4.53m即孔深282.34m处取上合格砂浆样。

3)孔内剩余套管:2009年5月13日至17日起护壁套管,共起出套管29根,计218.93m,孔内遗留套管96.68m,套管头深度218.51m,套管底315.19m。

4)孔口段封闭:将草把、丝袋等杂物捣入孔内2.00m,将425号水泥100kg、细砂100kg、清水65kg,按1:1:0.65配比搅拌均匀后,人工倒入孔内至孔口溢出砂浆样为止,并埋设暗标,封孔完毕。

『捌』 工程地质评价

1、工程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3、预测工程对既有建筑的影响,工程建设产生的地质环境变化,以及地质环境变化对工程的影响;
4、提出各类建筑物工程措施建议意见;
5、预测施工、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

『玖』  区域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4.3.1区域稳定性分析

黄河三角洲是在基底构造甚为破碎、济阳凹陷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上发育形成的。由于区内东北部位于北西向的燕山——渤海地震带及北东向的沂沫断裂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因而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构造地震异常活跃。据山东省地震局1985年10月布设的东营—垦利、陈家庄—河口的现代形变及牛庄—新刁口的两次a径迹测量结果,埕子口断裂、孤北断裂、陈南断裂、胜北断裂和东营断裂的现代活动都有显示,说明区内的区域稳定性较差。区内新生代以来的断裂活动表现为具有继承性脉动活动的特点。尤其是5号桩,桩西至海港一带位于上述两条活动断裂地震带的交汇复合部位,新生代以来断陷幅度最大,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7~7.5级地震,区域稳定性差。根据以上的地震预测,影响烈度一般都在Ⅶ度以上,5号桩一带为Ⅷ度。根据我国建筑规范规定,一切建筑物都应设防加固,以保安全。

区内饱和砂土、饱和粉土具有液化的宏观条件。在历史地震发生时,曾有喷水冒砂、地面裂缝等现象发生。其液化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土的颗粒特征、密度、渗透性、结构、压密状态、上覆土层、地下水位埋深、排水条件、应力历史、地震强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等。

由于黄河三角洲地质体物质组成主要是粉砂,且孔隙度较高,加之形成期堆积速率快,造成地质体中含水量高。随着时间推移,在上覆沉积物挤压下,孔隙中水逐渐被挤压,造成地质体压缩,导致地面下沉。根据1988年在黄河海港地区实测,该地区压实下沉速率可达6cm/a,因此由于地面下沉所引起的海面相对上升则更加剧了海岸侵蚀。

另外,近几十年来的人为活动加剧了本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如:建筑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土体压缩,地下水、石油、卤水的开采所引起的含水层、储油层压缩等。

由此可见,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颇多,本节将对直接影响东营市经济发展和规划的地表下25m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地质性质的区域性变化等进行深入研究。

4.3.2土体的工程地质分类及工程地质特征

区内小清河以北为黄河三角洲平原,小清河以南多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基岩埋深在数百米以下,表层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鉴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地基持力层一般均在15m以上,一般中高层建筑物持力层一般在25m以上的特点,下面仅以0~25m的土体为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图4-6)。

图4-6地表土体类型示意图

1.土体的岩性与结构特征

(1)土体岩性分类

区内0~25m深度内的地层多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其沉积环境受黄河和海洋交互或共同影响,形成了以细颗粒为主的地层。所表现出的岩性以粉土最为广泛,其次为粉质粘土、粉砂、粘土,局部有细砂,其主要岩性特征见表4-6。

表4-6黄河三角洲0~25m地层岩性分类及主要特征表

(2)土体结构特点

区内土体结构无单层结构,多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是指一定深度内由3层或3层以上的地层构成),这也是区内的沉积环境所决定的,该区濒临渤海,是河流的最下游段,河道游荡较频繁,古地貌特点反复变化,携带泥、砂的水动力特点也随之变化,因此,区内一般无巨厚的单层岩性沉积。

2.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1)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土体工程地质特征该区地面下25m的沉积物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

)物,岩性以土黄—灰黄色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古河道带有粉砂、细砂分布,湖沼相沉积的灰黑色淤泥、淤泥质土比较少见。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好,承载力较高。

(2)古黄河三角洲区土体工程地质特征该区地面下25m的沉积物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海积、湖沼相沉积(

),上部多以土黄色—褐黄色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古河道带有粉砂分布;中部多有灰黑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分布;局部有粉砂分布,下部以土黄色粉土、粉砂为主。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在水平和垂向上均有较大的变化,局部有小片的软土和高盐渍土分布。

(3)现代黄河三角洲平原区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该区地面下25m的沉积物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海积物(

),上部多以土黄—灰黄色粉土、粉质粘土;中部为灰黑色粉质粘土或淤泥质土,具腥味;下部多为浅灰色粉砂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在水平和垂向上均有较大的变化,软土分布面积较大,盐渍土呈片状分布,为弱—中等盐渍土。

3.地表下0~25m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

(1)古黄河三角洲区的物理力学性质总体上好于现代黄河三角洲,这正是由于现代黄河三角洲的成陆时间晚于古黄河三角洲,其自重固结的程度差于前者。

(2)无论是古黄河三角洲区还是现代黄河三角洲区各类岩性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显示出一个较明显的规律,即从地表向下随深度的增加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以较好—较差—好发生变化。一般较差的深度段在5~10m和10~15m。这一变化规律也与区内的沉积环境相吻合,力学指标较差的深度段为1855年黄河改道以前沉积的冲湖积、冲海积相为主的地层。

4.3.3天然地基承载力、饱和砂土液化及软土与盐渍土

1.天然地基承载力

黄河三角洲地区基土承载力在不同位置、不同层位均有较大变化,从小于80kPa到大于300kPa。天然地基承载力指自地表算起的第一层或第二层基土(当第一层厚度小于3m,且第二层基土承载力高于第一层时,取第二层承载力数据)的承载力。区内天然地基承载力可分为4个等级(表4-7),其分布与变化规律与地貌单元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图4-7)。

(1)承载力低区(fk<80kPa)的分布

① 呈条带状分布于现代黄河三角洲工程地质区内。如利津县虎滩乡西南—河口区义和镇南部、河口东南孤河水库—渤海农场总场北以及现代黄河入海口北侧等地,以上各地带多为1855年以后成陆,且位于滨海低地或洼地内,排水条件差,自重固结程度低。

表4-7天然地基承载力分区特征表

② 呈小片状分布于古黄河三角洲平原区。如东营区胜利乡南部,利津县王庄乡南部等。

(2)承载力较低区(80≤fk<100kPa)的分布

① 沿海岸线分布,宽度不一。

② 沿黄河泛流主流带边缘、前缘和洼地展布。如利津县大赵乡—虎滩—罗镇—河口区一带、集贤乡—渤海农场总场、孤北水库北部、利津前刘乡—东营区西城,以及东营区龙居乡—西范乡一带。

(3)承载力中等区(100≤fk<120kPa)的分布

① 分布于决口扇的顶部及缓平坡地区。如利津县南宋—北宋—明集,东营区龙居乡—油郭乡—六户镇—广饶县丁庄乡以及胜坨乡—高盖乡等地。

② 分布于现代黄河三角洲顶点附近。如宁海乡—汀河乡、宁海乡—傅窝乡一带。

③ 分布于现代黄河三角洲北部、东部。如河口区新户—刁口乡、孤东水库—五号桩、垦利县建林乡—孤东水库、建林—西宋乡。

(4)承载力较高区(fk>120kPa)的分布

① 分布于古黄河三角洲的南部。如牛庄—陈官—小清河一带。

② 分布于小清河以南的山前冲洪积平原区。

③ 零星分布于近代黄河三角洲平原区的地势较高处。

2.饱和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是指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松散的饱和砂土,受到震动时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但饱和砂土的孔隙全部为水充填,因此,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将导致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而在地震过程的短暂时间内,骤然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这就使原来由砂粒通过其接触点所传递的压力(有效压力)减少,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得像液体一样的状态,即通常所说有砂土液化现象。

区内的饱和砂土、饱和粉土具有液化的宏观条件,在历史地震发生时,曾有喷水冒砂、地面裂缝等现象发生。其液化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土的颗粒特征、密度、渗透性、结构、压密状态、上覆土层、地下水位埋深、排水条件、应力历史、地震强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等。

液化判别就是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他工程地质条件,对土层在地震过程中发生液化的可能性的判别。国家标准《建筑基础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中规定了饱和砂土、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方法,在对区内饱和砂土、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时,即依照了前述规范提供的方法,在液化势宏观判定的基础上,采用了原位测试资料——标准贯入试验进行了液化临界值和液化指数的计算。根据液化指数对地基液化等级的划分见表4-8。区内液化砂土的分布规律见图4-8。

(1)严重液化区

① 分布于现代黄河三角洲顶点,向北向东呈扇形展布的黄河泛流主流带的中上游部位,主要在陈庄镇—六合乡、虎滩乡—义和镇一带。

图4-7天然地基承载力分区示意图

表4-8地基液化等级表

② 零星分布于废弃河道带和决口扇,如下述地带:东营区永安乡—广北水库一线,呈条带状分布,为废弃河道带;利津县店子乡—前刘乡,呈片状分布,为决口扇的中部;东营区史口乡附近、东营区六户镇西侧、河口区新户乡东北等地。

该区内的饱和粉土、饱和粉砂颗粒均匀,粘粒含量低,沉积厚度较大,形成年代新,固结程度差,因此是最易发生液化的地区。

(2)中等液化区

① 分布于较大的决口扇及决口扇前缘坡地地带,利津县城东—明集乡—大赵乡、东营区胜利乡—董集乡—油郭乡一带。

② 分布于黄河泛流主流带或其边缘地带。宁海乡—垦利县城;陈庄镇—傅窝乡;渤海农场总场东—建林乡—新安乡;义和水库南—河口区。

③ 在滨海低地带内有零星片状分布,五号桩及以东地区;刁口码头东北—孤北水库北部;新户乡以西及以北的近海地带。该区一般位于严重液化区的外围及决口扇顶部位或零星分布于小规模的黄河主流带,饱和粉土、粉砂的粘粒含量较低,固结程度较差,因此是较易发生液化的地区。

(3)轻微液化区

① 分布于古黄河三角洲泛滥平原及决口扇边缘,如下述地带:利津县南宋乡—北宋乡;东营区龙居乡—广饶县陈官乡—丁庄乡。

② 分布于现代黄河三角洲的非黄河泛流主流带区,如下述地带:利津县王庄乡—垦利县胜坨乡;利津县集贤乡—垦利县城东部;河口区太平乡—义和水库。

该区粉土、粉砂的沉积厚度较小,粘粒含量较高,因此液化程度较轻。

(4)非液化区

① 分布于工作区小清河以南的山前冲洪积平原,该区地下水位埋藏深,水位以下的饱和粉土,粉砂密实程度较好,因此不易液化。

② 分布于沿海地带的滨海低地,该区除河口相沉积外,地层粘粒含量较高或以粘性土为主,因此不易液化。

3.软土与盐渍土

(1)软土

软土一般是指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如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粘性土、粉土等。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处渤海之滨,具有软土的沉积环境,钻探资料亦证明,区内呈片状分布着软土。

① 软土的划分标准

本次划分软土时采用如下方法: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并且厚度大于0.50m,将其确定为软土:承载力标准值fk<80kPa;标贯锤击数N63.5≤2;静力触探锥头阻力qc<0.5MPa;流塑状态。

② 软土的空间分布

软土主要分布于区内的东北部滨海地带、河口—刁口码头一带。利津县罗镇—黄河故道西、垦利县下镇乡东部,另外在利津县明集乡—广南水库一线呈不连续片状、碟状分布。

③ 软土的成因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区内的软土具有两种成因:①烂泥湾相沉积:在历次河口的两侧,沉积的以细粒成分为主的土层,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排水固结过程进展缓慢,所以土的力学性质很差。颜色以灰褐色为主,流塑态,土质细腻,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夹粉土和粘土薄层。②滨海湖沼相沉积:颜色以灰—灰黑色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具腥臭味,为淤泥或淤泥质土。

图4-8地基砂土液化分区示意图

表4-9软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从表4-9中可以看出:区内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特点,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对建筑物极为不利。因此,在工程建设规划时,应尽量避开有软土分布的地区。在无法避开软土的建筑物,应对区内的软土有足够的重视,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对于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可采取粉喷桩法进行处理,对于高层重型建筑物应采取深基础,如沉管灌注桩等,以避开软土的不利影响(图4-9)。

(2)盐渍土

当土中的易溶盐含量大于0.5%,且具有吸湿、松胀等特性的土称为盐渍土。区内的盐渍土为滨海盐渍土,按含盐性质则大部分属氯盐渍土,局部为硫酸盐渍土,盐渍土按含盐量可分为弱盐渍土(0.5%~1%),中盐渍土(1%~5%)、强盐渍土(5%~8%)和超盐渍土(>8%),区内的盐渍土主要为弱盐渍土,局部地段有中盐渍土(见图4-10)。

4.3.4工程地基适宜性评价

工程建筑地基适宜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达到评价结果清晰简洁、合理反映出区内建筑适宜性等级的目的,选用了专家聚类法(亦称总分法)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为:首先拟定评价因子,对各评价因子量化、分级并给定各级别的标准分,其次用傅勒三角形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然后计算各勘测点单项因子分值和总分值,再按各点的总分值进行分区。最终的评价结果见表4-10、4-11、4-12、4-13。

图4-9软土分布示意图

图4-10盐碱土分布示意图

表4-10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适宜性评价方案(评价深度10m)

① 沉降因子

式中:Mi——土层i的厚度;Zi——土层i的埋深;eli——土层i的天然孔隙比。

② D——山前冲洪积平原;D——古黄河三角洲平原;D——现代黄河三角洲平原。

表4-11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适宜性评价分区说明表

表4-12高层重型建筑物地基适宜性评价方案(评价深度25~30m)

表4-13高层重型建筑物地基适宜性评价分区说明表

一般建筑、高层建筑物地基适应性评价分区见图4-11、4-12。

图4-11一般建筑物地基适宜性评价分区示意图

图4-12高层建筑物地基适宜性评价分区示意图

『拾』 冻土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怎么评价

1人为因素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人员是决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第一要素,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先进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仪器、设备、技术、手段不断出现,这就需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素养和实际操作素质。岩体工程勘察过程中,通常是以大量农民工搭配少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这些勘察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安全意识都存在非常严重的不足之处,难于保证勘察质量。此外,当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这就导致一些操作人员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采用不规范、不科学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使得误差变大、偏差明显,给正常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造成了干扰和影响,所得出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表和报告失去了事实和科学的支持。2市场因素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市场看,当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着市场不健全、制度缺失、调节制度失灵等实际问题。目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数量上有逐年增长的态势,并且有大量皮包公司和外挂单位活跃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市场,这就形成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市场内激烈的业内竞争,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采用压低报价的方法挤占市场份额,这给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带来了偷工减料、不正当竞争等风险。3制度因素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在制度建设方面,由于当前阶段中勘探市场中的所有单位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的钻机,而私人老板和操作工人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钻机的使用效率,获得的经济利益,往往要求钻机每天不停的钻探,这种情况下,勘探的结果显然无法真正意义上的达到相应的标准,影响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和工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风险,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4缺少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监理制度目前我国国内的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中,监理制度方面仍然有着较大的空白。必须认识到,如果仅仅通过施工人员的经验,是无法真正有效的提高勘察效率和勘察水平的。这种情况下的客观存在,主要是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的客观规律要求勘探人员必须提供更为优质低价的产品,那么土工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监理制度作为支持,那么依靠制度上的漏洞获取经济收益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与此同时,由于行业内部的整体监督管理力度不足,为这种行为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温床,甚至成为了行业内部的潜规则,只有按照这种去进行勘探施工,才能够在市场中顺利的生存下去。因为,市场介入到勘探市场中来,通过行政手段构建了一套完善而科学的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