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中县地质灾害
⑴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
琼中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呈穹窿形,由高山、回低山、丘陵、台地河答道、阶地等构成层圈关地貌。
境内山峦重叠,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2座。西南部与通什交界处的五指山峰海拔1867米,是全岛的最高峰。西部的鹦歌岭海拔1811米,南部的吊罗山海拔1290米,北部的黎母岭海拔1412米。境内最低点为东北部的白马岭采伐场旧址,海拔为25米。 琼中境内域位于热带海洋季风区北缘,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四周群山环抱,有独特的山区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6°C。绝对最低气温为零下6℃;7月份平均气温26℃,绝对最高温度38℃。年平均日照时间1600-2000小时,太阳总辐射为4579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5%。年平均降水量为2200-244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964年的5525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1969年的1018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977年7月20日的626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824.1毫米。全年静风频率55%,为全岛之最,全年以东南风向为最多,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
⑵ 海南省琼中县气候适宜居住吗
海南省琼中县气候适宜居住。
琼中境内域位于热带海洋季风区北缘,雨水充沛,内气候温容和,四周群山环抱,有独特的山区气候特点。[3] 年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6°C。绝对最低气温为零下6℃;7月份平均气温26℃,绝对最高温度38℃。年平均日照时间1600-2000小时,太阳总辐射为4579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5%。年平均降水量为2200-244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964年的5525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1969年的1018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977年7月20日的626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824.1毫米。全年静风频率55%,为全岛之最,全年以东南风向为最多,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
⑶ 海南的各市县名称
截止2015年9月止,海南省有19个市、县,其中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专治县,属分别是: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儋州市,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临高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3)海南琼中县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海南岛地质构造形态在空间分布上,以各种不同的方向、形迹和性质的构造组合,形成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北西向构造等主要构造体系,成为陆地的主要构造格局,控制着岛陆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及晚近时期的山川地势的展布。
东西向构造从北往南有4条构造带,北东向褶皱和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在空间分布上可分为北东和北北东2组构造带。海南岛纵深地质构造表现为地幔隆起背景上的凹陷区,幔凹中心在琼中至乐东一带,幔凹深度为30多千米。
由于岛内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差异,在地质构造、沉积建造和岩浆活动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
⑷ 琼中县有什么镇
2006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辖7个镇、3个乡:营根镇、湾岭镇、黎母山镇、和平镇、长征镇、红毛镇、中平镇、吊罗山乡、上安乡、什运乡。
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国营新进农场、国营大丰农场、国营阳江农场、国营乌石农场、国营南方农场、国营岭头农场、国营加钗农场、国营长征农场、国营乘坡农场、国营太平农场、国营新伟农场,以及国营黎母山林业公司。
营根镇(代码~100) 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营东社区、营南社区、营北社区、升坡村、百花村、南丰村、高田村、加钗村、那柏村、朝参村、朝根村、新市村、湴湾村、新朗村、岭头村、红岭村、番沟村、大朗村、营根村。
湾岭镇(代码~101) 辖2个社区、18个行政村:湾岭社区、乌石社区、乌石村、大平村、水央村、来浩村、录南村、中郎村、北排村、大墩村、高坡村、南久村、加章村、坡寨村、孟田坡村、新仔村、鸭坡村、湾岭村、岭门村、新坡村。
黎母山镇(代码~102) 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腰子社区、新林村、腰子村、永木村、大保村、干涌村、南吉村、南利村、握岱村、大木村、合救村、松涛村、新村。
和平镇(代码~103) 辖8个行政村:林田村、新兴村、什介村、贝湾村、加峒村、干磉村、长兴村、长沙村。
长征镇(代码~104) 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营盘社区、潮村村、新平村、深联村、罗反村、烟园村、新寨村、万众村、南什村、什仍村。
红毛镇(代码~105) 辖11个行政村:毛西村、金屏村、草南村、番响村、罗担村、坎茂村、什卓村、什寒村、牙挽村、罗解村、罗坎村。
中平镇(代码~106) 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新堂社区、思河村、南茂村、中平村、南樼村、黎明村、大坡村。
吊罗山乡(代码~200) 辖6个行政村:太平村、新安村、大美村、长田村、什仟村、响土村。
上安乡(代码~201) 辖7个行政村:什坡村、南万村、长安村、什育村、抄方村、行干村、中兴村。
什运乡(代码~202) 辖6个行政村:便文村、什统村、南平村、南流村、什运村、三联村。
⑸ 海南琼中属哪个地市
琼中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是隶属海南省委直接管辖的,不属版于哪个市权。
http://ke..com/view/237114.htm?fr=ala0_1_1
⑹ 海南省琼中县气候适宜居住吗
海南省琼中县气候适宜居住
⑺ 海南琼中县有什么山
琼中县是来海南三大山—源—五指山、黎母山、吊罗山的所在地和海南三大河流——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的发源地。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6%,空气负离子含量在6000~8000之间,居全省之冠,生态质量在全国2348个市县中名列第四,拥有“绿色宝库”之美称。境内有五指山、黎母山、吊罗山、鹦歌岭等国家级、省级保护区,主要景点有百花岭瀑布、仕阶摩崖石刻、东坡摩崖石刻、白沙起义纪念园、黎母山森林公园等,是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的好地方。
⑻ 琼中县有哪些投资项目
琼中县有哪些投资项目有很多值得投资的。
⑼ 海南省有哪些县市区
截至2015年9月海南省共辖4个地级市,分别是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儋州市。
1、海口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
2、三亚市,是海南省的4个地级市之一,驻地吉阳区。简称崖,古称崖州,别称鹿城。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三亚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6000平方千米。东西长91.6千米,南北宽51公里,下辖四个区。
3、三沙市,是海南省的4个地级市之一。于2012年伴随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撤销而设立,位于中国南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
4、儋州市,是海南省的4个地级市之一,驻地那大镇。儋州市地处海南西北部,濒临北部湾,北至省会海口市130多公里,南距三亚市280多公里。
(9)海南琼中县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海南省的自然资源
海南岛现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00 多种为海南所特有。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
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果树(包括野生果树)142种;芳香植物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树木200多种。植物资源的最大藏量在热带森林植物群落类型中,热带森林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且具有混交、多层、异龄、常绿、干高、冠宽等特点。
热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其中五指山属未开发的原始森林。
2、动物资源
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其中,两栖类37种;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水鹿、猕猴、云豹等亦很珍贵。
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全省海洋渔场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2.57万公顷。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鱼类就有600多种,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40多种。
3、药材资源
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4000多种物中可入药的约有2000种,占全国的40%,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是4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动物药材和海产药材资源有鹿茸、猴膏、牛黄、穿山甲、玳瑁、海龙、海马、海蛇、琥珀、珍珠、海参、珊瑚、哈壳、牡蛎、石决明、鱼翅、海龟板等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海南省
网络-海口市
网络-三亚市
网络-三沙市
网络-儋州市
⑽ 海南琼中县在哪里啊
琼中地处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北纬18°14'~19°25',东经109°31'~回110°09'。全境东西长答79.22公里,南北宽76.69公里,面积2693.1平方公里。人口196203人,黎族占45.63%,苗族占6.1%。辖区6个乡、8个镇。有624个自然村,境内有四个县办农林场,15个国营农、林、牧、茶场。县政府驻营根镇,北距海口市136公里,南至三亚市165公里,东抵万城镇90公里,西离那大镇84公里。海榆中线横贯全境,公路网成辐射状向四周展开,是海南岛公路南北、东西走向的交通枢纽,每日均有班车通达全岛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