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心理学怎么样
这个院校是心理学实力一般的211院校,心理学实力没有华中师大强,考研也没有武大难。你要是成绩一般,想要求稳读研,可以报考。
B.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不错的地标建筑
当初是被地大的隧道吸引过来的!不过呆了快一年,也发现了越来越多超美的地方~
逸夫博物馆
我国首个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的大学
地大学子持学生卡免费参观哟,里面很多化石、矿物、标本,超级美的石头!我们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一起来参观过这里,之后也有带小伙伴们来这里参观,真的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啦
地大的好看的建筑还远不止这些呢~只有来了这里慢慢发现啦!
C.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的前世今生
由于老地大吧被封,南望山吧由可可怪在2009年向网络申请并成立。南望山吧继承了老吧的功能,成为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网上交流平台,成为了老地大吧的替代吧,会员数也是在这一时间内得到激增。虽然可可怪、西区小树林、格子、江城三月等著名老吧友入住南望山吧,但很遗憾的是,南望山吧还是失去了很多老地大吧的吧友。创建伊始,知道南吧的人很少。但经过众吧友的努力,大量宣传,终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南望山吧,并加入到了这个集体之中。吧聚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大量发展起来,喝奶茶、三国杀、狼人等吧聚主要活动逐渐兴盛,午夜感情贴也成为了一项优良传统,直播贴也更多了。在历代吧主的不懈努力之下,南吧终于越办越好,成为了比侏罗纪更为知名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络贴吧也在此期间改版,由会员制改为等级头衔制,虽然水货增加了不少,但是南望山的知名度也大幅提高,更加适合新人融入。在吧友的组织下,足球赛、华师联谊等大型活动也成功得以举办,南望山吧吧友与武汉其他高校吧友联系也愈加紧密。
终于,南望山吧也要离我们而去,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关于搬入贴吧的名字是中国地质大学吧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可是,最终还是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老中国地质大学吧了。成立之初,贴吧面临严峻的重建工作,精品被取消,需要恢复,现在精品数较以前的南吧也少了好多。老吧刊也只能去精品贴里翻,新贴吧成立后不久便发布了新吧刊南望山吧——2009.12.30—2012.7.6。新地大吧继承了南望山吧的会员,截止至2012年10月,会员已接近一万五千。地大吧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吧聚热情不减当年。每天吧内都有众多吧友进行信息交流和感情直播。新地大吧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D. 中国地质大学校长是不是有两个校长北京一个,武汉一个
虽然都是叫中国地质大学,但是实质上差不多是两个独立的学校,分数也不一样,校长也是两个,两套行政机构
E.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材化学院"是好专业吗他的就业前景怎样,每年的公司求职供需比是多少
材料不太好,就业形势还比较一般
F.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何岗老师以及洪建和老师怎么样 考研想找个好导师
这位同学,作为中国地质大学何岗老师的学生,我想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这两位老师何岗老师和洪建和老师都是值得你去尊重的良师,也值得推荐的。我是08年从北方小城考进地质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正是何岗老师,那时我是他的第二批学生。如今,转眼我离开学校已经4年,看着QQ群里的实验室的队伍日渐庞大,很多名字我已经不认识,不由感慨时间最残忍,岁月洪流泥沙俱下,区区几年恍如隔世。
研究生三年,其实哪个导师并不重要,因为不论哪个导师他们都有足够的学识和能力教我们。反倒是作为学生自己,这三年是技能提升的关键阶段,自律能力,好习惯的养成,求知力的保持,他们像滚雪球一样慢慢累积,三年后,人与人的差距会比人与狗的差距还大。很惭愧作为当年毕业的学生,我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好学生,我一直自嘲自己是学渣,当我毕业工作后,回想起当年在学校的时光,觉得遇到两位恩师是我很大的幸运。洪老师为人也很谦和,业务水平也很高,何岗老师其实也是一个好老师,是那种表面苛刻其实一切都为你好的良师。至少,从他那里你能学到做人的很多道理。我想这个已经足以。至于研究生阶段,学的专业知识,真正毕业后工作了能学以致用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真的觉得挑老师毫无意义。
送给你一句话,不管你最后选择了哪位导师,还是希望你能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光,以前读书时,毕业是我一直隐隐期待的事情,我从来没有把我的大学我的研究生阶段当一回事,我嫌弃它籍籍无名,嫌弃它规矩死板,嫌弃它制度落后,嫌弃读书的时间太过煎熬。可是真正等我毕业开始工作,发现周末不用加班可以看电影是一件奢侈的事,发现每天来去匆匆身不由己的时候,我第一次开始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学校的日子,我好想再回去好好做几天实验,可惜我们都回不去了。毕业后有几次我坐飞机飞武汉,办我的护照时路过学校,有过想回去看看的冲动,却终究觉得物是人非,没敢在踏进校门。如今的我,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小规模的文化传媒公司,整个团队几十个人,效益也还不错,因为知道资质平凡又想过好的生活,所以一直活的很努力。只是很惭愧我终究没有从事我研究生所学专业的工作,这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但是我想在研究生三年里学到的一些思维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做人的道理,对我受用终身。很多次我有过再去川大读一个传媒学博士的想法,终究还是没时间没精力。上周我在飞香港的飞机上,在飞机上的一本杂志上看到地质大学的新闻,那一瞬间百感交集。所以当学生一定是最好的,就像你现在一样,当学生你可以对未来有很多期冀,就像是青春不朽,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最后一句:所有的圆满和团聚,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完成。去选这两位老师吧,祝你学业有成!G.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11里算什么水平值得报考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报考,特别是地质专业全国第一。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长期项目8人、青年项目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讲座教授16人,楚天学子44人)。
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H.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球科学菁英班、地质学(基地班)和普通的地质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菁英班今年第一年招生,是武汉地大和中科院的八个研究所联合办的,官方名称叫C2联盟。地大为了这个菁英班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学院,叫李四光学院,教务处长杨伦亲自担任院长,师资优选全校最好的老师和中科院的优秀教授任课,学校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重视的,我儿子就在这个班。
分数在不同省份不一样,大致和基地班持平,据说有些省份要比基地班高一点,我们省怎么也要高个五、六十分才敢说有把握,我知道他们班有个孩子实考分比当地一本线高80多分。当然最好还是要有自主招生的分了,自招过了多这二十分把握性要大得多,地大这种学校虽然很不错,但是很多人对它还是有误区的,认同度不高,考分高了报觉得亏了,其实从科研水平、专业排名、就业形势、毕业生薪资待遇,武汉地大的地学在全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从高考分数角度衡量性价比非常好。广州具体多少不清楚,您可以查一下当地近几年基地班录取分数参考一下,无论菁英班还是基地班招的人很少,每个省过不去三两个人,有些省甚至就招一个学生,所以偶然性很大,前几年的分数只能参考。
补充一下基地班和菁英班的区别,除了楼上说的,还有就是菁英班学的东西要比基地班多,地质学基地班主要课程还是地质学,而菁英班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与卫星监测等四个大的方向,到大三大四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再细分,去八个不同的中科院的研究所做研究性学习。
该校“地球科学菁英班”201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根据高考成绩和学生志愿,选拔自主意识强、综合素质优秀、有志于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的高考优秀学生进入菁英班学习。菁英班管理采取大学二年级分流补进,大学三、四年级只分流不再补进。入选菁英班的学生,将在本科阶段采取“双导师制”和“2+1+1”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一、大二集中学习基础课,大三分四个专业自主选择学习,大四进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相关所跟随导师进行研究性学习。本科期间有机会参加由中科院、地科院相关专家开设的专题课程和讲座学习。本科学习期间,成绩优秀者可获得专项奖学金,并可获得推荐保送攻读中科院和地科院相关研究所及本校研究生的机会。
另:我也是地大的,今年是首届菁英版招生,高考的时候会招生,且经过大一学习以后,在大二时会进行分流补进,不同的学生按不同的方向进行培养,菁英班的同学并不是绝对的而且每学期都会淘汰掉5名左右的同学,其他专业的同学如果学习好也可以再大二的时候申请进入精英班。
望采纳!!
都是转的I.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问题
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到你~
J.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不错的教授
作为马院同学,来回答一下我接触过的地大优秀的文科教授。(地大各个门类的文科老师基本集中在马院哦~)
严世雄老师,曾经教过我们伦理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造诣令我映像深刻。
但是老师非常的和善,对同学总是很友好。
要是有什么问题或者说疑惑,严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勇于和他交流。他还提倡学生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辨,要在自我探索中进步。可以说,他手下的学生总是能从他那儿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