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采矿工程地质问题

采矿工程地质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2-12 07:33:36

『壹』 采矿工程和地质工程学那个好

我是在矿业大学采矿的,我就我的体会给你说说
采矿专业和地质就业形势都很好,不相上下。地质的就业面要宽一点。采矿的以后工作后更有升迁的前途(科长部长矿长什么的,大部分都是学采矿的)。但这个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因为刚毕业时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差的,得下井工作。你如果受不了井下的环境,没有耐心熬出头,那就要慎重了。地质的工作也苦,经常出差在野外工作,初期的工资待遇我个人觉得比采矿好。深造的机会也会更多。
你就自己斟酌吧,反正我们学校的,有学采矿的觉得地质好,有学地质的觉得采矿好,考研时候就有相互转的。各人看法不同罢了

『贰』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和地质工程考研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内

专业代码:081901

研究方向容

01 资源开发新技术
02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
03 系统工程
04 矿物材料及矿山环境工程
05 数字矿山及计算机应用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 825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或 826计算机语言基础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同等学力考生必须有而采矿工程及相关方面3年专业技术工作经验

『叁』 基坑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三类:渗漏问题;地基稳定性问题;地下洞室稳定和突然涌版水、涌泥问题。研究意权义:岩溶地区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如地下蕴藏丰富的喀斯特水资源;地下洞穴中富集石油、天然气、砂矿及矿泉资源;各种奇特的地貌现象常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曾是人类祖先的栖居地,蕴藏着宝贵的考古资源。但是,岩溶也带来许多问题,如喀斯特山区耕地少、地表水少,洼地易积水成灾;采矿、地下开挖工程会遇到喀斯特涌水;地面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工程地基的地面塌陷、水库漏水和喀斯特气爆水库地震、坝基溶蚀引起溃坝等,这对工农业建设是不利因素。总之,对岩溶地区工程地质研究有利于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量保证工程安全等。

『肆』 采矿工程的一些问题

1、对矿抄山开采来说,采矿工程应该说是最好的专业了。正像你所说的,该专业要求的知识面非常广。
2、研究生的话,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在隧道、地铁、采矿、设计等方面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至于你提到的土建、爆破应该属于矿建或者土木专业的发展方向,矿山机械类的话距离采矿稍微远了点。
3、采矿工程专业需要具备地质相关知识,土建跟采矿是两回事,至于勘察、岩土类专业,应该说是专业性很强,要看具体为干什么服务来确定专业的工作重点,跟采矿工程距离较远。
采矿工程严格来说也分不同种类,比如煤矿和金属矿山的采矿工程就有一定的差距。以上所说不一定对,仅供你参考。

『伍』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一)地面沉降及塌陷的防治措施

西南地区矿山地面沉降和塌陷的治理措施,主要是采用避让和填埋。

1)居民点搬迁;

2)房屋、建筑物加固;

3)对重要建筑群、道路及不适合搬迁的居民点、城镇、工业区预留安全矿柱,划定禁采边界;

4)对已形成的沉陷区、裂缝进行综合治理,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二)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西南地区矿山泥石流主要分布在矿业开发程度较高的能源、金属、非金属矿山。如贵州务川汞矿区、汪家寨煤矿区、开阳磷矿区、四川泸沽铁矿区、石棉矿区、大树硫铁矿区、重庆狮子山煤矿区、云南东川铜矿区、易门铜矿区、石缸河锡矿区等,主要措施是:

1.合理堆放废渣,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几率

矿山废石废渣排放,采取合理勘察选址、集中有序堆放;现有废石、渣堆进行覆土,并植树种草绿化,坡脚砌筑挡土墙坝,防止废石、渣滚落,坡面修筑浆砌石护坡或进行其他固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对占用主要行洪通道如河谷、沟谷的废石废渣,进行清理或修建行洪渠或管道,保证洪水的顺利通过,截断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

2.新建尾矿库严格设计程序,防止新的泥石流产生

新建尾矿库必须由国内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选址、评估、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严禁无勘测、无设计、无监理进行施工。尾矿库上游必须保证汇水面积小,下游无重要建筑交通线、工矿企业、居民点等设施。坝体内各项设施齐全,并达到国家规定相应的防洪、抗震标准。正在使用的尾矿库必须按照设计使用要求,进行坝体、库内设施的监测维护、加固。坝面应随坝体的逐步升高进行浆砌块石固化或绿化,防止雨水冲刷。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库容的尾矿库,应立即停用,启动闭库程序,严禁超设计能力使用。同时,对已闭库的尾矿库和正在使用的尾矿库,设专职人员对其进行监测,并制定相应的预警、应急防灾措施,防止尾矿库溃决事故而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

3.禁止乱挖滥采,随意堆放弃渣,从源头上防止泥石流的产生

在各矿区内禁止大矿小开、乱采滥挖、随意弃置废石、尾矿等现象,对地质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个体私营矿点进行清理、关闭整顿,恢复矿业秩序,保护地质环境。

(三)崩塌、滑坡的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是采矿工程活动易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煤矿、铝土矿、磷矿、汞矿等能源、金属、非金属矿山。近年来,西南地区针对矿山开采引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如下:

1)加强监测;

2)采用科学合理的开采布局,如:露采矿山严格按照设计的剥采比进行台阶式开采,放缓采面、坡面,限制采面、坡面高度等;

3)对危险地段修建防护面,并采取削方减载、减少振动、坡脚堆载、抗滑桩支挡措施等。

防治对象主要针对威胁矿山企业自身工作面、采场的灾害隐患点以及部分对周围居民点存在较大威胁的隐患点。如重庆市天府矿务局一井矸石山治理工程位于天府镇南1km东山脚下,20世纪50~80年代开采煤矿,倾倒弃渣厚5~30m,顺坡向堆积,由于长年累月冲刷侵蚀,在岩面附近地下水富集、饱和形成滑带,给坡下厂房、民舍带来安全隐患。为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治理工程内容如下:矸石山西侧坡脚布9根1m×1m抗滑桩;在西侧、西南侧布设条石护坡挡墙、片石挡墙,支挡松散弃渣下滑;钢筋格构砼,位于斜坡中上部,2.5m×2.5m格距,呈菱形展布护坡地梁;格构内植树绿化;条石挡墙外侧修排水沟,沟底宽600mm,高900mm,1∶0.25梯形放坡,抗滑桩外侧沟底修底宽400mm,高900mm的截水沟;为方便群众,治理环境,在条石挡墙外侧修便道,以及运输材料的通行便道。治理后,原有的矸石山边坡得到稳定,潜在滑坡安全隐患得以消除,保证了坡下厂房和民舍的安全。

贵州省务川汞矿由于30多年的矿山开采,致使矿区发生了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泥石流、尾矿库坝坡失稳、渗漏、翻坝等环境地质问题,使矿区生态环境破坏、水环境恶化。务川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下述治理措施:尾矿库坝坡失稳的治理措施是设有反滤层的块石压坡工程、排渗井系统工程、排洪区工程及监测工程;地面塌陷、地裂缝的治理措施是塌陷坑填埋工程、监测系统及警示系统工程;同时对塌陷区、尾矿库库区及矿区的房前屋后进行了植树种草绿化。

经过对务川汞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得到改善,居民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陆』 矿山地质环境的有关概念及问题

一、矿山地质环境的有关概念

矿山环境是指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影响到的区域内自然因素的总体。

矿山环境问题是指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洗选和闭坑等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害,主要包括:占用与损毁土地资源、破坏水均衡、引发地质灾害、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环境、破坏自然景观与生态等。

矿山地质环境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环境系统。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指由于采矿及相关活动影响,致使原来的矿山生态环境、地质环境遭受破坏、变异,甚至形成地质灾害。通过人工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或改善;使地质环境条件得到优化;使有关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以达到新的环境平衡。

矿区地质灾害是指采矿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开采沉陷、岩溶塌陷、地裂缝等。

地下水资源枯竭指过量抽排地下水,地下水位超常降低,使含水层中储存量及补给量被消耗,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恢复的现象,包括井泉干涸、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降低、地表水漏失等问题。

区域地下水均衡破坏指由于大量抽排地下水,使一个较大面积的地区或含水层的地下水总补给量与总消耗量及贮存量的均衡受到破坏的过程和现象。抽排量不超过补给量和可动用的贮存量为均衡,消耗量大于补给量为负均衡。

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中溶解和悬浮的成分超过国家允许最大浓度含量标准的现象。

矿区水土流失指由于矿业活动使土壤及其母质岩石的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被水流大量搬动散失的过程和现象。

矿区土地荒漠化指由于矿业活动使地表翻动,以及产生地面塌陷、开裂、地下水位降低及土地污染等使土地荒芜,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现象。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评估》项目统计数据得知,全国矿山总共达13.2225万座。其中东北地区矿山总数为1.3503万座,华北地区为4.036万座,华东地区为2.6601万座,中南地区为1.9923万座,西南地区为1.0765万座,西南地区为2.1073万座(表5-1-1)。

表5-1-1 全国矿山数量表

续表

我国开采矿产资源的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矿业发展更加迅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由于初期的认识不够,加之错误思想的引导,只注重经济利益,牺牲了环境资源,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浪费。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私有新开矿山不断涌出,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呈现分散普遍的趋势。随着旧有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堆积和新矿山的破坏,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局部点上破坏,演化成区域性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到人居环境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矿产品在被消耗以前,一般会完成矿产品的开采、加工、运输、买卖和使用5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有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最大,也是引发环境问题最多的一个环节。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分类如下:

(1)三废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

(2)资源损毁:水资源破坏、侵占土地、土地功能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海水入侵等;

(3)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山体开裂等。

(一)“三废”污染

1.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废弃物有废石、尾矿等。废弃物的长久堆积除了占用大量土地,也会引起扬尘自燃等废气污染,加上常年降雨的冲刷和淋滤作用,使很多有害成分进入土壤和地表水体,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问题,给矿区周围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表5-1-2 全国采矿固体废弃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

2.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矿区扬尘、矸石自燃、有害气体挥发等。暴露在地表的堆积物,在气候作用下,容易产生自燃、爆炸等结构变化,发生气体释放和表面成分风化进入大气。并且容易引起酸雨等二次污染。

3.水污染

水污染主要来自于矿井水的排放,其次来自于废石堆淋滤作用产生的渗出液,还有选矿、冶炼废水及尾矿池水的排放。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酸离子、有的伴有油污,一般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

地下水的污染一般局限于矿山附近,为废水及废渣、尾矿堆经淋滤下渗或被污染的地表水下渗所致。

表5-1-3 全国采矿业工业废气排放情况

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

表5-1-4 全国采矿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

(二)资源毁损

1.采矿破坏大量的土地资源

采矿工业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其中占用的土地是指生产、生活设施及开发破坏影响的土地和为矿山服务的交通占地;其中破坏的土地是指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及其他矿山地质灾害破坏的土地面积。

据统计,一座大型矿山平均占地达18~20万m2,小矿山也有几万平方米。

我国每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中,85%以上来自矿山开采。全国国有煤矿现有矸石山1500余座,历年堆积量达3亿t,占地5000hm2。各种尾矿累计约25亿t。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全国部分省区矿业开发占用和破坏的土地共计560665hm2,其中尾矿堆放占用土地43815hm2,露天采矿占用土地144240hm2,采矿塌陷244713hm2。废石和尾矿任意排放,不仅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还会造成地表的植被破坏和诱发地质灾害。

土地占用比较严重的有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云南等省。

2.水平衡系统的破坏

疏干排水破坏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河水断流、地表水入渗或经塌陷灌入地下等现象,影响了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沿海地区的一些矿山因疏干漏斗不断发展,当其边界达到海水面时,易引起海水入侵现象。

3.土地功能退化

矿业活动,特别是露天开采,大量破坏了植被和山坡土体,产生的废石、废渣等松散剥离物质极易导致矿山地区水土流失。

疏干排水和地下采空,破坏了水平衡系统,地面缺水,植被干枯,从而导致荒漠化趋势。

此外,采矿工程与矿坑排水使地下水头压力、矿山压力与围岩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引起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地下采空区顶板冒落及塌陷、巷道底板鼓胀、露天采矿场边坡的滑动、矿坑涌水等,均可造成严重的危害。

4.采矿破坏地表景观

对地表景观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其开发活动对自然景观、地貌、地形、地质遗迹、土地及地表植被的破坏,废弃物等对地表景观和地质遗迹的污染和侵蚀。

(三)采矿诱发地质灾害

由于矿山开采需要对地表或者地下进行大规模采掘,改变了矿区的地应力平衡,采矿遗留下来的废石堆、尾矿库、地下巷道等都极易在一定的诱因下衍变成地质灾害。露天开采的矿山会破坏土壤结构、破坏生态环境,在气候变化的时候,由于风或者雨水作用,造成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并且容易造成地下开采矿山破坏地下地质结构、破坏地下水均衡,在雨水或地质条件作用下,容易引起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达180处以上,其中塌陷坑1600个,塌陷面积达1150km2。全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矿业城市近40个,其中严重的有25个。全国每年仅因采矿导致的地面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亿元以上。

『柒』 地质工程和矿业有关系么

地质工程和矿业(采矿工程)息息相关,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为资源勘查和工程建设回问题,在答学校教学研究中主要是开展固体矿产和能源矿产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预测与评价研究,复杂条件下资源的勘查、探测、开发和钻探工程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岩土钻掘与防护工程、环境与工程探测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治等研究,是采矿工程的准备工作,也是必备工作之一。
本人是一直从事地质工程方面的科研工作,很多项目解决的内容都是如何在采矿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如煤层采掘顶底板突水危险、井下地质构造预测与评价、围岩稳定性分析、煤层气开发对后期采煤的影响等,诸多地质问题均是在采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学习地质工程专业中就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采矿工程的知识,只有在了解采矿工程的基础上,才能在地质勘探开发设计中做出适合的方案。

『捌』 采矿工程和地质工程哪个更有前景

地质工程的前景会比较好一点,在国内一大批优秀的地质工程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地质工程行业中的翘楚。所以前景会好一点。
采矿业本身是工业的龙头行业,承担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及动力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中国“入世”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既有困难又有机遇的趋势。其促进因素主要有国家对采矿业的重视,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采矿业本身管理水平相对的进一步理顺,均对此专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还应看到,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采矿业面临的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低等因素,均对采矿工程专业发展造成许多不利影响,这一切的解决是逐步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采矿工程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种关系的理顺,采矿业工人素质的提高,采矿工程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是迟早就会来到的。该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分配时慎重考虑,既要考虑现实的状况,又应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分析,参考相关人员的意见。中国“入世”后,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相对缺少,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视,将会使采矿工程专业在一段时间的低潮出现反弹,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随着地质工程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地质工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地质工程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地质工程品牌迅速崛起。
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工程地质,面临国内外的一系列严峻挑战:
1、世界工程地质学迅速发展,中国工程地质学必须赶上其发展步伐。
2、中国工程地质学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但特别严重,而且将长期存在。
3、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工程建设将具有领域多、规模大、速度快、质量和安全要求高、难度大等特点。这将使中国工程地质学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以上问题仅用目前中国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难以解决的。因此,中国工程地质学面临的任务是多方面的、繁重的,其研究课题是众多的、高难度的。
现阶段中国地质工程具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从广度和深度拓宽地质工程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学科体系。
二、在积极引进吸收和推广应用世界工程地质学及相关学科先进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实际,大力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三、在地质工程理论和应用研究中,以定性研究为基础,加强定量研究,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加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手段和规范规程的研究,努力实现工程地质勘察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五、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和联合发展,多学科、多专业、多手段综合研究和联合攻关,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玖』 矿山开采地下工程开挖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矿山开采是人类干预岩石圈和地下水圈天然环境的一项重大活动。在既专无预见性又无能为力的属近一个世纪中,人类的矿山开采活动及地下工程施工,已带来了许多难以挽回的环境灾害。这些灾难性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

(1)矿井开采的疏干排水,加剧了矿区城镇供、排水矛盾;

(2)近海矿山疏干导致了海水的入侵;

(3)矿井疏干导致了地表水环境的恶化;

(4)矿井疏干排水导致了地下水、地表水水质的恶化;

(5)采矿导致的岩、土体稳定性的破坏,致使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

(6)采矿诱发了地震活动。

对于以上采矿所导致的种种环境地质问题,目前已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们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如何防治这些灾害的产生,目前还缺乏有力的措施。只能从原则上说,在从矿山勘查到矿山建设和采矿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把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摆在和采矿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灾害治理上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矿山建设前就应对开矿可能诱发的环境负效应作出正确的预测和评价,在矿山建设的同时,必须把环保措施并行进行。尽量把可能出现的环境灾害隐患,在矿山投产前加以先期治理。

『拾』 地质学与采矿工程的差别

地质学是采矿专业的基础课。地质学是地矿专业的必修课程。如采矿、地质勘探等内,地质学是总开关,目容前可分13个专业。
“2我知道西澳现在矿业非常火,但是不知道这个还能持续多久?”任何一个矿山开采都会有矿山服务年限,也就是资源枯竭后的闭矿!至于你提的这一问题,矿山可持续的具体时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3我申请了西澳的这些专业,但是不知道地质学 和采矿工程的长久前景那个比较好?哪一个比较容易找工作?”我想应该是采矿工程师所干的事,不是地质学家的岗位。你必须学好采矿专业!及有关知识,如计算机的一些相关制图软件如:MAPOJS、CAD。矿山测量一些相关知识才好。
“这两种职业在工作时候的职责分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在哪里”,这两种专业肯定不同,前者是在室内作学问研究的!采矿是在矿山现场为开矿服务,现场指导,要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