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有哪些传感器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有哪些传感器

发布时间: 2021-02-11 17:09:13

㈠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需要哪些传感器

空气质量监测体系适应了当前人类对气候环境下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的趋势和要求,可实时监测并远传空气质量参数。空气质量监测体系能够存储数据到SD数据卡上,能够通过GSM模块,RF无线电,以太网或其他通讯方法进行数据实时长途传输。

空气质量监测体系采用多层次的体系结构设计,能够对接不同性质(国控,省空,区域等),不同厂家的空气质量子站相关数据,树立一套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发布的可视化平台。同时用数据质控,长途反控、统计剖析等信息化手段,帮助环境监测部分及时、全面、精确地把握本辖区的空气质量现状,完成对本辖区监测站点空气质量进行精确剖析,为空气质量的溯源提供决策平台。体系通过专用VPN网络向上级传输实时监测数据,并与其它职能部分的物联网平台对接,完成数据资源的互联共享。

CW-76S工地扬尘传感器(粉尘检测仪)是深圳赛纳威自主研发的集空气动力学、数字信号处理、光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主要应用于检测大气中的粉尘质量浓度(PM值),适用于建筑工地、城市网格化监测。

数据精准:激光原理检测,工业级光电感应;

分辨率高:≥0.3um颗粒粒径,0.001mg/m³;检测PM2.5、PM10、TSP;

性能稳定:可适应不同大气环境粉尘物质成分,独立参数系数调节;

数据传输:485(Modbus标准协议)或RS232、UART输出;提供开关量输出,可接户外声光报警设备等;

智能监测:实时监测传感器各项指标,当异常状态时可及时反馈用户;

㈡ 监测地质灾害需要用到哪些仪器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可用简易监测和仪器监测。重要危险回隐患点应答采用仪器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主要有卫星与遥感监测;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直接观测与仪器台网监测。矿山之星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包含传感器、接收机等。

㈢ 一套物联网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需要哪些传感器

前端可以采用震动探测采集器,

㈣ 地质灾害数据监测系统分析软件有哪些

青岛海徕天创公司的4Dmos—pointcloud变形监测软件,预测各种地表活动,滑坡、塌陷等,可以咨询

㈤ 四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功能有哪些

主要作用是:通过野外监测站对降雨量、表面位移、泥水位、地声、次声内、孔隙水压力容、视频、深部位移、土压力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使用GPRS/LoRa/3G/4G等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管理及监测预警云平台,为防灾减灾提供实时信息服务。
广泛应用于滑坡监测预警、泥石流监测预警、地面沉降监测预警、崩塌监测预警等,有效保障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㈥ 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主要有哪几种传感器

在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系统中主要有甲烷传感器、一氧传感器、馈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开停传感器、负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门传感器。

㈦ 专门用于油田防爆监测系统有哪些用到的系统中用到那些传感器回答详细的+100分悬赏。

油田防复爆监测系统可能制有以下方面:
1.视频监测,需用到:防爆摄像机、防爆云台、防爆接线盒(中继器)等;
2.可燃气体监测,需用到:防爆可燃气体探测器、防爆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3.火灾报警,需用到:防爆火灾探测器(感温型和感烟型);
4.环境参数监测,需用到:防爆温度仪、湿度仪等;
5.工艺过程监测,需用到:防爆温度、流量、压力、液位等过程监控仪表,油水界面分析仪等。其传感器种类很多,如测温的就有热电阻、热电偶、半导体、光纤等测温方式。

㈧ 地质灾害监测的方法有哪些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虽然突发性强,来势凶猛,但是这些灾害发生前有明显的前专兆。对滑坡、崩塌体和建筑的属裂缝经常进行简易的测量,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老百姓常用的简易监测方法主要有埋桩法、埋钉法、上漆法、贴片法等。
(1)埋桩法。埋桩法适合对于滑坡体上的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
(2)埋钉法。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3)上漆法。在建筑物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在扩大。
(4)贴片法。在横跨建筑物裂缝处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中方法是定性的,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㈨ 近十年国外主要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有那些

四信地质灾害抄监测预警系统,通过野外监测站对降雨量、表面位移、泥水位、地声、次声、孔隙水压力、视频、深部位移、土压力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使用GPRS/LoRa/3G/4G等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管理及监测预警云平台,为防灾减灾提供实时信息服务。。
四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广泛应用于滑坡监测预警、泥石流监测预警、地面沉降监测预警、崩塌监测预警等,有效保障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系统由现场采集层、无线传输通信层、预警发布中心3部份组成。
实时监测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各维度数据,为科技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可快速采集、传输、计算、分析、存储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包括雨量、泥水位、地声、次声、孔隙水压力、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地下水、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并对数据进行纠错处理,减少数据误码率、提高数据完整率。

㈩ 一个完整的安防系统有哪些传感器

安防系统的构成
安防主要包括:闭路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停车厂管理系统、小区一卡通系统、红外周界报警系统、电子围栏,巡更系统 考勤门禁系统,安防机房系统,电子考场系统、智能门锁等等
简单的概括起来,各个子系统的基本配置包括:前端、传输、信息处理/控制/显示/通信三大单元。不同的子系统,其三大单元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
1.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IAS)intruder alarm system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入侵报警系统的构成一般由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外)区域/空间防护和实物目标防护等部分单独或组合构成。系统的前端设备为各种类型的入侵探测器(传感器)。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限传输或无线传输,有限传输又可采用专线传输、电话线传输等方式;系统的终端显示、控制、设备通讯可采用报警控制器,也可设置报警中心控制台。系统设计时,入侵探测器的配置应使其探测范围有足够的覆盖面,应考虑使用各种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SCS)video surveillance & control system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本系统的前端设备是各种类型的摄像机(或视频报警器)监视器及其附属设备,传输方式可采用同轴电缆传输或光纤传输;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显示、记录、控制、通信设备(包括多媒体技术设备),一般采用独立的视频中心控制台或监控-报警中心控制台。
3.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ACS)access control system 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出入口控制系统一般由出入口对象(人、物)识别装置、出入口信息处理、控制、通信装置和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出入口控制系统应有防止一卡进多人或一卡出多人的防范措施,应有防止同类设备非法复制有效证件卡的密码系统,密码系统应能授权修改。
4.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 guard tour system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
5.停车场管理系统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parking lots management system 对进、出停车库(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6.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for anti-explosion 检查有关人员、行李、货物是否携带爆炸物、武器和/或其他违禁品的电子设备系统或网络。
7、安全排爆处理系统
安全排爆处理系统包括:排爆便携式水切割处理系统、排爆机器人、排爆罐、排爆毯、排爆服、等,旨在把涉及安全隐患的物品安全处理掉。
8、车辆和移动目标防盗防劫报警系统
9、 报警通信指挥系统
10、 其他子系统
例如:对具有特殊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内的特殊部分、特殊部位,需要设计具有特殊功能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如专用的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防爆和安全检查系统、安全信息广播系统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