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坡洪积层工程地质条件

坡洪积层工程地质条件

发布时间: 2021-02-11 16:02:00

㈠ 如何识别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

在地质勘察中,坡积层是指沉积物在沉积时沉积地形为斜坡状,如果没有版后期构造运动,形权成的应该是斜坡状地层;冲洪积层是指沉积物在沉积时趁机地形为坡状,而沉积物则是被冲下来的,不是像坡积物那样自然沉积的;冲积层是沉积物在沉积时是被大水冲下来而沉积,最后演变为岩层。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因素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版、权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2) 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㈢ 一、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天然建筑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变形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一般认为它包括岩土(岩石和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

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这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条件

这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地下水是降低岩、土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又在某些情况下对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如基础)发生侵蚀作用,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它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水质等。

地表地质作用

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地形地貌

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线路的选择。

天然建筑材料

工程中常用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粘性土料、砂性土、砂卵砾石料、碎石、块石石料等,在大型土木及水利工程中,天然建筑材料的量、质及开采运输条件等,直接关系到场址选择、工程造价、工期长短等,因此,它也是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重要内容,有时甚至可以成为选择工程建筑物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3)坡洪积层工程地质条件扩展阅读:

这些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又分为场地地质和地基两个方面。在不同勘察阶段,对这两个方面的侧重应有所不同,但不能偏废,如在选址和初步勘察阶段,勘察工作侧重在场地地质,同时也对地基进行一定的研究。在详勘阶段则多侧重地基问题,但也要对场地地质作必要的调查研究工作。

自然条件是因地而异的,建筑物类型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工程地质条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异,如在山区建筑,与场地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的地质现象(地层褶皱、断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对地下建筑来说,地质构造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而岩石产状、断层、节理和破碎带的性质与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的好坏是对建筑地区,场址选择,建筑总平面布置,以及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有密切关系和影响,必须在工程建筑设计前将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预先查明。

㈣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分区

平原区广泛分布以冲洪积成因为主的第四系堆积物,低山丘陵区出露多种类型的岩组,沂沭断裂带西侧的鄌郚-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纵贯南北,总体看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图1-8-3)。

图1-8-3 昌乐县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分区略图

(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

1.坚硬的块状侵入岩岩组

分布于营邱—河头一带,为古元古代吕梁期侵入岩,岩性以弱片麻状中粒含角闪二长花岗岩、弱片麻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坚硬,力学强度高,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山区风化带厚度<3m,丘陵及准平原区20~30m,fc=130~170MPa,fr=90~130MPa(fc为岩石极限干抗压强度,fr为岩石饱和极限抗压强度)。

2.坚硬的块状-似层状喷出岩岩组

主要分布在南郝—崔家埠—五图一线以南、鄌郚-葛沟断裂以西地区,为新近纪临朐群牛山组、尧山组火山喷出岩,岩性为玄武岩。岩石坚硬,柱状节理发育,工程地质性质良好。风化带厚20~30m,fc=140~160MPa。

3.坚硬的块状变质岩岩组

主要分布在鄌郚—阿陀一带,为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黑云变粒岩,岩石坚硬,风化带厚度30~40m,fc=180~200MPa。

4.坚硬较坚硬的中厚-厚层状灰岩岩组

仅分布于朱刘街道、五图街道一带,主要为寒武纪长清群朱砂洞组、馒头组、九龙群张夏组、崮山组和炒米店组白云质灰岩、泥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等,局部夹细砂岩。灰岩坚硬,力学强度高,泥灰岩强度低。白云质灰岩fc=50~190MPa;灰岩fc=90~160MPa,fr=70~120MPa。

5.较坚硬的中厚—厚层碎屑岩岩组

主要分布在鄌郚-葛沟断裂带与沂水-汤头断裂带,以及五图煤矿一带,岩性为白垩纪淄博群三台组砂岩、砾岩,莱阳群城山后组角砾岩、砂砾岩、砂岩,青山群八亩地组凝灰岩、集块角砾岩、粉砂岩,大盛群马郎沟组粉砂岩、细砂岩,田家楼组泥质粉砂岩、细砂岩、黏土岩,古近纪五图群朱壁店组砾岩、砂砾岩、砾岩,李家崖组黏土岩、砂岩、黏土岩、油页岩等。风化带厚度<40m,砂岩和砾岩fc=30~80MPa,fr=20~50MPa。

6.较坚硬的薄层状页岩夹灰岩岩组

局限分布在阿陀东北部,岩性为中寒武系、下寒武系及元古宇土门群页岩、博层灰岩、泥灰岩。页岩夹泥灰岩fc=30~40MPa,fr=10~15MPa。

(二)土体工程地质类型

1.北部冲洪积上层黏性土多层或双层结构

分布于北部山前平原地区,以上层黏性土多层结构为主,上层黏性土厚<5m或5~10m,仅局部>10m,黏性土岩性以粉质黏土、黏土为主,中等压缩性。砂性土为粉细砂、中细砂,其次粗砂、砾石,砂层颗粒自北至南变粗,工程地质性质良好。黏性土fk=120~180kPa,砂性土fk=140~200kPa(fk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山前及河谷平原冲洪积上层黏性土双层、多层结构及黏性土单层结构

分布于山前坡麓、山间河谷地区,上部黏性土为粉质黏土、粉土、黏土,厚度5m左右,中等压缩性。下部砂性土为中粗砂、细砂、砂砾石,紧密状态,厚>5m。黏性土fk=140~220kPa,砂性土fk=160~250kPa。

3.山麓地区坡洪积及残坡积黏性土单层结构或上层黏性土双层结构

分布于南部低山丘陵坡麓地带,以黏性土单层结构或上层为黏性土双层结构为主。黏性土厚<5m或5~10m,以黄褐色至棕红色粉质黏土及黏土为主,含铁锰质及钙质结核,可塑—硬塑,中等压缩性,部分地区分布湿陷性黄土。下部夹透镜体状碎石土及泥钙质胶结砾岩,紧密状态,工程地质性质良好。黏性土fk=160~220kPa,碎石土fk=200~500kPa。

总之,昌乐县工程地质主要问题是沂沭断裂带的活动性,其次是地面沉陷、岩溶塌陷、局部黄土湿陷等问题。

㈤ 地质勘察中的 坡积层、坡洪积层、冲洪积层、冲积层、海陆交冲积层,形成的地质成因那个知道 能说下吗

坡积层一般是来残积源成因,其下多为风化基岩;坡洪积层是坡积与洪积两种沉积物构成的松散层;冲洪积层是河流冲积作用与洪水泛滥形成的沉积物;冲积层一般指河流沉积;海陆交冲积层一般发生在河流入海口处,为河流与潮汐交互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㈥ 工程地质条件的六要素有哪些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专、成岩作用特点、属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㈦ 洪积层各分带的工程地质性质有何特点

洪积层的特征:

(1)洪积层多位于沟谷进入山前平原、山间盆地、流入河流处。从专外貌上看多呈扇形属;

(2)洪积物成分复杂,主要由上游汇水区岩石种类决定;

(3)在平面上,山口处洪积物颗粒粗大,多为砾石、块石;向扇缘方向越来越细,由砂直至粘土。在断面上,越往底部,颗粒越大;

(4)洪积物初具分选性和层理,洪积物有一定的磨圆度;

(5)具有一定的活动性。

㈧ 简述洪积层与冲积层的区别

冲积层:河床、洪来水淹没的平原或源三角洲中的流水淤积所产生的沉积层,是由冲积物组成的沉积层,主要含有卵石、砂粒或粘土。
洪积层:由洪积物形成的沉积层。组成洪积层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 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较强。

所以,从工程角度讲,这是一种结构不稳定的地层,建筑物桩基必须穿过该地层,且穿越施工时要特别注意。

㈨ 什么叫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条件是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的总称。

主要包括地形地内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容、水文地质、天然建筑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变形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建设前需对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该场地以往建筑经验,已发生过的工程事故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后果,建筑物沉降、变形及地基地震效应等;分析和解决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选择工程地质条件优良的地点; 提出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的地基处理措施等。

拓展资料

自然条件是因地而异的,建筑物类型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工程地质条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异,如在山区建筑,与场地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的地质现象(地层褶皱、断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对地下建筑来说,地质构造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而岩石产状、断层、节理和破碎带的性质与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㈩ 简述冲积土层和洪积土层的特征及其在工程应用上的意义。

洪积土层特征由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急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具有很大的剥削和搬运能力。它冲刷地表,携带着大量碎屑物质堆积于山谷冲沟出口火山前倾斜平原而形成洪积土层。山洪流出沟谷后,由于流速骤减,被搬运的粗碎屑物质首先大量堆积下来。离山渐远,洪基物的颗粒随之变细,其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其地貌特征是:靠山近处窄而陡,离山较远宽而缓,形如锥体,固称为洪积扇。由相邻沟谷口的洪积扇组成洪积扇群。如果逐渐扩大以至连接起来,则形成洪积冲积平原的地貌单元。
洪积土层的颗粒虽因搬运中分选作用而呈现随离山远近而变的现象,但由于搬运距离短,颗粒的磨圆度仍不佳,此外山洪是周期性产生的,每次的大小不尽相同,堆积下来的物质也不一样。因此,洪积物常出现不规交错的层理结构,如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产状。为一典型的洪积物断面,由于靠近山地的洪积物的颗粒较粗,地下水位离藏较深,故土的承载力一般较高,常为良好的天然地基。离山较远地段较细的洪积物,其成分均匀,厚度较大,由于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周期干旱的影响,细小的粘土颗粒发生凝聚作用,同时析出可溶性盐类,使土质较为密实,通常也是良好的地基。上述两部分的过渡地带,常常因为地下水溢出地表而造成宽广的沼泽地带,因此土质软弱而承载力较低。
冲积土是由于河流作用将碎屑物质搬运到河谷中坡平缓的地段堆积而成,他发育于河谷内及山区外的冲积平原中。根据河流冲积物的形成条件,其可分为河床相,河漫滩相,牛轭湖相河口三角洲相及溺谷相。
。 河床相冲积土层主要分布在现河床地带,其次是阶地上。河床相冲积土层在山区河流或河流上游,大多为粗大的石块,砾石和粗砂,中下游或者中原地区沉积物逐渐变细。冲积物由于经过流水的长期搬运,相互磨蚀,所以颗粒磨圆度较好,没有巨大的漂砾,这与洪积土的砾石层有明显区别。山区河床冲积土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M,但也有近百米的,而平原河床的冲积土,则厚度比较大,一般超过几十米至数百米,甚至千米。河漫滩相冲积土是在洪水期喝水漫溢河床两侧,携带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土粒较细,可以是粉土,粉质粘土或粘土,并常带有淤泥或泥炭等软弱土质,覆盖于河床相冲积土之上,形成常见的上细下粗的积土的“二元结构”。牛轭湖冲积土是在废河道形成的牛轭湖中沉积成的松软土,颗粒很细,常含有大量有机质,有时形成泥炭。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口,所搬运的大量细小颗粒沉积下来,形成面积宽广而厚度极大的三角洲沉积物,这类沉积物通常是淤泥质土或典型淤泥,并具有特殊的交错曾构造。溺谷相冲积土是一种特殊的河谷沉积,比较大而深的山区河谷,经过地壳急剧下降,沉积厚层细粒的淤泥质粘土。
总之,河流冲积土随其形成的条件不同,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性。古河床相的压缩性低,强度较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良好地基,而现代河床的堆积物密度较差,透水性较强,若作为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则将引起坝下渗漏,饱水的沙土还可能由于震动而引起液化。河漫滩相冲积物覆盖于河床相冲积土之上,形成的具有双层结构的冲积土体常备作为建筑物的地基,但应注意其中的软弱土层加层。牛轭湖相冲积土是压缩性很高及承载力很低的软弱土,为不良的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三角洲沉积物常常是饱和的软粘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则应慎重对待。但在三角洲冲积物的最上层,由于经过长期的压实和干燥,形成所谓硬壳层,承载力教下面的为高,有时可用作底层建筑物的地基。溺谷沉积土层厚而软弱,强度极低,压缩性很大,是最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地基破坏的一类土层。
这个就是答案 能得90分 呵呵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