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力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
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不错的教授
作为马院同学,来回答一下我接触过的地大优秀的文科教授。(地大各个门类的文科老师基本集中在马院哦~)
严世雄老师,曾经教过我们伦理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造诣令我映像深刻。
但是老师非常的和善,对同学总是很友好。
要是有什么问题或者说疑惑,严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勇于和他交流。他还提倡学生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辨,要在自我探索中进步。可以说,他手下的学生总是能从他那儿获益良多。
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谁是山东人
郭少斌,男,汉族,山东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员。 1980年以第一志回愿考入武汉地质学答院石油系,1983年入党,1984年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地质学院任教。1998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博士后工作,2000年9月留校任教。先后主讲了《石油构造》、《沉积学基础》、《油气综合勘探技术》等课程,并指导二名朝鲜地质大学进修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2篇被SCI检索,6篇被EI检索,2篇被CA检索,出版专著3部。独立主持并参加科研多项(含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1项油气中心项目),其中获地矿部三等奖三项,获校内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及第八届 “五•四”青年地质学家奖等称号,1994年被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自1993年至1998年7月任长春地质学院石油教研室主任。美国石油地质家学会(AAPG)会员。
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的师资队伍
全院教职工抄65人。其中教师58名: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讲师8人、助教及其他17人。教辅人员7名:实验技术人员4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5人。有博士学历者27人,硕士学历21人。
迄今,学院的相关学科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大学本科生5000余名,硕士研究生500余名,博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后近10名。多年来,我院培养毕业的学生一直广受社会各界欢迎,其中应届毕业生的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5.5左右。几十年来,我院培养的许多毕业生在国土资源、石油、冶金、有色、煤炭、铁道、水电、建筑、城市建设、建材、民航、航天、核工业等十几个行业,以及相关的科研、教学、工程建设及国家政府部门担任了重要角色,为国家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截止到2005年6月底,我院共有在校本科学生1015人,硕士研究生174人,博士研究生生64人。
⑷ 中国地质大学博导每年能招多少博士生
国家补助,硕士生:300元/月博士生:500元/月想要多拿钱,可以考虑硕士入学后申请硕博内连读,可在成功后提容前享受博士补助.助研酬金: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可以得到一定补助,不过视导师项目经费和导师大方程度而定,可能有,可能无,可能多,可能少,哈哈``助管酬金: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可得一定补助,多为200元~300元/月,多要求工作4~5个半天/周,量力而为吧助教酬金:为导师上的课做助教,工作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待遇同上
⑸ 谁能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的研究生导师的情况
施光海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宝石教研室)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宝石学
照片上的都是咯如果要考他们的研究生加油哦
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那个研究生(博士生)导师最好孙春岩老师啊
孙老师是我们院的老师,很有成就:“九五”、“十五”期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专了8项国属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4项横向国家三大石油公司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和生产性课题。在理论与应用实践结合上有所专长,别是在海洋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综合勘探方面研发了具有高技术特色的海上地球化学快速探测系统,填补了我国海上快速地球化学勘探的空白,在国内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近五年公开发表论文31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24篇,SCI检索3篇,专著:3部。
目前的研究方向:海洋资源(烃气、非烃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探测技术。
2、船载地球化学快速探测系统技术手段的研究开发和仪器研制。
3、高技术发展计划研究成果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⑺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的博士生导师
岩土复工程与工程地质系:唐制辉明、殷坤龙、项伟、晏鄂川、余宏明、李云安
土木工程系:徐光黎、陈建平、吴立、周传波
勘察与基础工程系:杨凯华、鄢泰宁、乌效鸣 、蒋国盛、姚爱国、段隆臣、马保松、徐光黎
安全工程系:赵云胜、陆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