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知识宣传主题班会
㈠ 谁有“防震救灾”主题班会教案
防震救灾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
六年级六班
【班会目的】
1、掌握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关爱生命,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
【班会准备】
1、学习防震救灾应用小知识
2、防震救灾知识竞赛试题
3、抗震救灾英雄故事
【主持人】商瑜刘亚杰满译文
【记录人】肖雅琦
【时间】2009.5.11
【班会过程】
一、学习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后整理答案,并与大家共同学习与掌握)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学生在学校如何避震?
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在教室上课的,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如果正在操场或室外的,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当在室外上课。
3、家庭如何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4、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户外如何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6、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7、专家建议,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8、震后如何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二、小组之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满译文)
(方法:必答和抢答;每一小组整理共同完成一份知识竞赛试题)
附题目: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一、判断题
1、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震中距越大,也就是距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造成的破坏越大。
3、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政府统一发布制度。
4、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5、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6、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8.9级地震。
7、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刻、地点、震级。
8、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就近靠在高大建筑、电杆旁、水塔下。
9、在2004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防震减灾工作三大战略要求。
10、当听到地声时,大地震就可能发生了。这时候应该立即离开房屋,采取紧急防御措施,选择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安置下来。
二、单项选择题
11、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______级。
A、≤2.9 B、3~4.5 C、4.6~5.9 D、≥6
12、震级相差一级,能量释放相差______倍。
A、10 B、30 C、80 D、100
13、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属于_______类型。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4、建筑物的地基应选在_______地方。
A、旧沙滩上 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 C、活动断裂带上 D、古河道上
15、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______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D、森林过度采伐
16、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_______。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B、尽快拖出来进食 C、尽快拖出来输氧
D、拖出来自由活动
17、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用湿布捂住口鼻_______逃离。
A、沿逆风方向尽快 B、沿顺风方向尽快 C、不择方向尽快 D、原地不动待救
18、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 D、洪水灾害
19、楼房避震应该_______。
A、跳楼 B、躲在窗下 C、用忱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 D、乘电梯下楼
20、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_______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 B、折成三折八层打湿后的毛巾 C、纸 D、手
21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_______。
A、中国地震局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 D、省地震局
22、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_______。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23、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________。
A、窗口旁 B、课桌边 C、过道上 D、楼道内
24、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________。
A、头部 B、腹部 C、胸部 D、手臂
25、在公共场所避震,不要慌乱, ________。
A、暂时躲在大型超市的货架下,待震后撤离现场 B、暂时躲在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的立柱和墙角处,,待地震过后有秩序地撤离现场 C、尽快靠近栅栏,翻越栅栏逃生 D、拼命冲到门口逃生
26、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______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 B、结实 C、漂亮 D、鲜艳
27、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_______ 。
A、跳车 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D、坐在原位不动,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28、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_______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 B、开阔地 C、广告牌下 D、建筑物旁
29、震后救人的原则是______。
㈡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到位
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对各级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要做到发放到位、宣传到位,同时主动专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属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画、墙壁板报、宣传页、“两卡”等形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避险方法、联系方式、防治措施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确保当地居民知道何处危险、何时避险、怎么避险。
㈢ 地质灾害宣传标语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标语
1、预防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实行预防为内主,避让与容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针。
3、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易发区。
4、边坡隐患险于明火,防治避让胜于救灾。
5、人为削坡和连续降雨是诱发地灾的主要影响因素。
6、加强监测,预防地质灾害。
7、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在农村。
8、防治地质灾害,建设美好家园。
9、认识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
10、地质灾害猛如虎。
11、监测避让,群测群防。
12、群测群防,防治地质灾害。
13、地质灾害防治以避让为先。
14、地质灾害防治从宣传开始。
15、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16、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17、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18、以人为本防地灾,预防为主保平安。
19、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山谷易发泥石流,高陡边坡易滑坡。
21、暴雨易发地质灾害,雨过仍是关键时期。
22、泥石流、滑坡、崩塌有前兆,雨天留心要防范。
㈣ 海地地震的主题班会
《预防地震 认识地震 应对地震——让自己更安全》主题班会方案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专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属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及地震带来的各种次生灾害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预备防护演习等。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四川汶川、海地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说说自己对地震的了解?(环节一)让同学自己说说对地震的了解。然后宣布此次班会的目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自由交流,讨论地震的成因。
2、展示地震图片,有条件的播放相关影片。
3、有准备的同学自由发言,安排3-5个同学,全面介绍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4、初步了解地震与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5、地质灾害的防御
集中解释,同学自由发言相结合
6、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会小结。
㈤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要点
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县、乡、村群内测群防人员定期举办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在大中小学校开展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增强广大师生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和“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时机,在全县广泛开展减灾科技“宣传日”和“宣传周”等活动,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的防灾减灾和保护地质环境意识。
㈥ 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的主题班会方案
班会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
(二)主持人:汶川地震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在地震中,有许多人运用了应急知识来挽救了自己和他人。对于灾难,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应急知识呢?
(1)火灾防护常识
①不要随意乱扔烟头。
②燃放烟花爆竹时,应在相对空旷、安全的区域。儿童不宜自己燃放。
③家用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2)紧急呼救
①拨打122或110时,必须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
②发现刑事、治安案(事)件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事)件时,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主持人:地震是我们关心的一大灾害,那么地震中我们怎样应急呢?
1.地震有预兆
大地震发生前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人们把观察到的那些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①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②动物异常: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 鱼儿惊惶水面跳。
2.地震时如何避险
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
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同时,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
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在教室中: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四)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①我们要认真学习应急知识,以便在危险时能尽快得以安全、
②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
(五)班主任总结
生活中时刻都可能发生危险,为了我们的安全,一定要认真学习应急知识,保护好自己。
(六)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课后小结:
这次班会教育学生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加强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教导,让学生重视起来,懂得应急知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