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属于双一流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属于双一流吗

发布时间: 2021-02-10 22:36:49

1.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的区别

武汉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本部,教学设施更完备、师资更强。北京是分校,但有首都的地域优势,一些专业取分并不低。

拓展资料:

1. 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

2. 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协议。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作为是世界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地大在国际地质学界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2. 中国哪些大学是双一流

一流学科 教育部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河北省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山西省
天津 南开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天津 天津大学 理工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天津 天津医科大学 医药 一流学科 211 天津市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天津市
天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医药 一流学科 天津市

华东
地区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理工 一流大学A类 985 中国科学院

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安徽 安徽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安徽省
福建 厦门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福建 福州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福建省
江苏 南京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江苏 东南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江苏 南京农业大学 农林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江苏 河海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 师范 一流学科 211 江苏省
江苏 南京理工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工业和信息化部
江苏 苏州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江苏省
江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工业和信息化部
江苏 中国矿业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江苏 江南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江苏 中国药科大学 医药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江苏 南京邮电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江苏省
江苏 南京林业大学 农林 一流学科 江苏省
江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江苏省
江苏 南京中医药大学 医药 一流学科 江苏省
江西 南昌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江西省
山东 山东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山东 中国海洋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山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复旦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上海 同济大学 理工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师范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上海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上海市
上海 东华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 财经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 医药 一流学科 2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医药 一流学科 上海市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农林 一流学科 上海市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 一流学科 上海市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 艺术 一流学科 上海市
浙江 浙江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浙江 宁波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浙江省
浙江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 一流学科 浙江省
西北
地区 甘肃 兰州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宁夏 宁夏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 青海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青海省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陕西 西北工业大学 理工 一流大学A类 985 工业和信息化部
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林 一流大学B类 985 教育部
陕西 长安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陕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陕西 西北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陕西省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 师范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陕西 第四军医大学 医药 一流学科 2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新疆 新疆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B类 2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 石河子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西南
地区
贵州 贵州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贵州省

四川 四川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四川 西南财经大学 财经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四川 四川农业大学 农林 一流学科 211 四川省
四川 成都理工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四川省
四川 西南石油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四川省
四川 成都中医药大学 医药 一流学科 四川省
西藏 西藏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西藏自治区
云南 云南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B类 211 云南省
重庆 重庆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重庆 西南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中南
地区
广东 中山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 理工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广东 华南师范大学 师范 一流学科 211 广东省
广东 暨南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国务院侨办
广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医药 一流学科 广东省
广西 广西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 海南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211 海南省
河南 郑州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B类 211 河南省
河南 河南大学 综合 一流学科 河南省
湖北 武汉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 理工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 师范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湖北 华中农业大学 农林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湖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经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湖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理工 一流学科 211 教育部
湖南 中南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A类 985 教育部
湖南 国防科技大学 理工 一流大学A类 985 中央军事委员会
湖南 湖南大学 综合 一流大学B类 985 教育部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 师范 一流学科 211 湖南省

3.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跟武汉有什么区别

一、院系设置不同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截至2019年3月,该校拥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正在招生。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截至2018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下设19个学院,在65个本科专业招生。

二、学科建设不同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截至2016年12月,该校拥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涵盖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 ;

116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59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艺术硕士(MFA)、法律硕士(J.M)、资产评估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4个专业工程学领域。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属于双一流吗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4年后陆续迁入北京西北郊学院路新校址。

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时间中,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迁出北京,在湖北办学。

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总部设在武汉。

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9年7月,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

4. 武汉地质大学是211吗

武汉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汇聚了中部地区最为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地处武汉的6所“双一流”大学,它们实力一流,被认为是武汉地区最好的几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合并成立,是当今国内享有最高盛誉的少数顶级大学之一。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A类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19名院士,8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青年项目,7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上,华中科技大学基本都排在国内前十。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排世界第301-350位、中国内地第9位;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排世界第245位、中国内地第9位;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与南京大学并列排国内第7位。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有超过120年的办学历史,底蕴深厚,学科建设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该校现拥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项目”(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5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武汉大学是公认的国内十强高校之一,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武汉大学与天津大学并列排国内第10;QS2020世界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排世界第257位、中国内地第8位。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并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建设。该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QS2020世界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39位;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排国内第45位;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排世界第536位、中国内地第34位。一般认为,武汉理工大学是国内排名四十位左右的实力强校。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学科建设水平较高,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华中师范大学有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体育学、中国史、统计学等7个学科排名进入国内前十。

科研方面,华中师范大学的表现更为亮眼。“十二五”期间,该校项目经费总量突破10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排名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原中南财经大学与原中南政法学院于2000年共同组建而成,隶属于教育部,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少数财经政法类院校之一。

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接连斩获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名次。特别是2013年,该校获得代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斩获该奖项全部等次和类型,取得了相当惊艳的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早在1960年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内资历最老的几十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环境优美,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设施齐备,师资力量在同类学校中处于较高水平,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

好学校就是“金字招牌”,武汉地区的这6所大学,全是“双一流”,其中2所位列国内前十(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它们不仅是武汉地区最有名气的大学,也是被全国考生和就业市场认可的一流高校,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这次入选双一流大学吗

中国地质大学没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进入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6. 中国地质大学是211还是985

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属于双一流吗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作为是世界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地大在国际地质学界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60000余人。现任党委书记王鸿冰,校长邓军。

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区别

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是建国初期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位列国家“双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2]、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学校是中国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地质学院,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享有盛誉。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有17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俄罗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60000余人。校友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属于双一流吗扩展阅读:

建校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52年,中央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清华大学地学系、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和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地质组以及西北大学地质系合并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北京地质学院。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讲话中说:“现在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北京航空学院是惊天,北京地质学院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你们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质部向你们祝贺。”领导的寄托,前辈的期望,使同学们对地质事业更加热爱。学校决定11月7日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庆日”。

1957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在中南海接见了学院毕业生代表,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亲切交谈。他说:地质工作者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要建设就要搞地质勘探,就要打“游击”,你们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和先锋队。

1960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并跻身国务院确立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列。

网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算得上是中国重点大学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中国重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属于双一流吗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92人,其中专任教师982人,教授259人,副教授399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5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 “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2人,北京市青年名师3人,建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9. 地质大学算名校吗

是名校。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属于双一流吗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724人,聘请校外教师245人,本科课程授课校内教师数16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5人(长期项目7人、短期项目3人、青年项目15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9人(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0人(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5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

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长期项目8人、青年项目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讲座教授16人,楚天学子44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