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质灾害逃生演练
1. 四沙小学防火防灾演练作文
校园安全十大隐患 一、 来自学生之间的暴力、打斗行为。 二、 来自学生之间的欺诈、侵权行为。 三、 放学后,来自校外不良人员对在校学生的侵害。 四、 厕所、校园角学生聚伙吸烟、打斗行为。 五、 商店、食堂、小卖点的食品安全。 六、 由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场所引发的不安全因素。 七、 校园内部的丢窃,包括自行车丢失。 八、 失火、触电、溺水,中毒。 九、 理化生实验,体育运动中的意外伤害。 十、 课间、室外活动时行走、上下楼或违纪攀爬造成的伤害。 校外安全十大隐患 一、 校门外道路交通事故。 二、 学校周边发生的暴力、打斗、伤害行为。 三、 学校周边发生的敲诈、侵权行为。 四、 校外不良人员对在校学生的言行和心理威胁。 五、 在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场所引发的侵权和伤害。 六、 因学生旷课、逃学、离家出走在社会上发生的不安全因素。 七、 上网游戏、聊天、不健康书刊音像作品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八、 社会黄赌毒现象影响学生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九、 社会不法分子对青少年的引诱、拉拢、教唆。 十、 父母离异,单亲,空巢留守、私租房屋引发的不安全因素。 教育不当产生的十大安全隐患 一、 学校制度制订不当出现的安全责任事故。 二、 学校预防管理不当出现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 教师法制意识淡薄,方法简单粗暴造成违法,对学生的伤害。 四、 场地设施提醒不当造成的学生身体伤害。 五、 学习、人际关系等出现心理压力造成的意外。 六、 批评方法不当造成的意外。 七、 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方法不当引发孩子过激行为。 八、 处理问题有失公正造成心理失衡,出现偏激。 九、 期望值过高带来心理压力,造成不良后果。 十、 逆反心理、特殊个性造成的不良后果。1、将青少年的防灾自救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尽快纳入中小学的正式课程(即地方课程),并组织专门人员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包括应对地震、火灾、雷击、交通事故、水灾、溺水、流行性传染病,甚至狂犬病、毒蛇咬伤等内容) 2、配备专门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培训。 3、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并利用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安全常识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消防、地震、防雷击、防溺水、饮食卫生、体育运动等专题安全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 4、狠抓预案演练,提高青少年的自救自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各学校普遍建立健全多种安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可利用人防设施,开发专门场馆,对师生定期进行演练,经常进行安全行为习惯训练。 5、建议把5.12定为全国青少年防灾救灾日,以此警示人们,让大家警钟长鸣。一是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学校安全教育与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2007年秋季新学期开始,统一使用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安全教育》地方教材,学校配备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对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开设《安全教育》地方课程,每学期授课18课时,做到了师资、教材、计划做到了三落实。学习内容包括:(一)交通安全,认识交通标志、怎样小心过马路、安全乘车、安全出行、交通法规、骑车安全及交通事故中的急救措施等交通安全知识;(二)校园安全,体育运动注意事项、集体活动安全、校园暴力的预防、住宿安全等校园安全知识与防护;(三)家庭生活安全,室内活动安全、用电安全、家庭防火、烫伤预防、防止体罚和家庭暴力、预防性骚扰、遇到抢劫防范措施;(四)户外活动安全,户外玩耍、预防冻伤中暑、游泳安全;(五)饮食安全,饮水、食物安全、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铅中毒、常见传染病、突发病的防治、SARS、禽流感预防;(六)防灾与应急,雷电、风暴、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啸、踩踏与毒气泄漏等灾害的避灾、防灾与应急;(七)网络安全,痴迷网络和网恋的危害、网络游戏安全和防止网络侵害。 二是加强了师资培训。市教育局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师资业务培训,每年举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直属学校和全市高中及以上学校校长和安全管理师资培训班一至两次,指导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办好所属学校安全管理师资培训班,指导各学校搞好中层干部及教职工安全培训。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在干训和师训中,都把安全教育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直属学校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都成立了安全保卫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但由于编制问题,安全教育课教师大都是兼职教师,各县市区所属学校还没有设立安全保卫专门部门,我们正积极督促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所属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机构建设。 三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普遍建立心理咨询部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一是加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其次强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跟踪帮助措施;二是学校按照有关要求制定好学校心理安全教育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通过组织主题班会、主题团(队)日,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孝敬父母、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挫折和应对考试的教育,使学生心理问题得到正确的疏导;三是要发挥好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定期开展好心理辅导讲座,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确保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四是在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学期36课时,由专业和兼职教师任课,使用统一的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 四是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安全避险逃生演练。我们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新学期开学前后、新生军训等时段组织学生进行避险逃生演练,并且形成了制度,要求各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演练,师生的避险自救意识和防范意识有了比较大的提升。2008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组织消防演练、防溺水、地震逃生、防踩踏、紧急疏散、防雷电、防汛、食物中毒等安全避险演练3072次,参加安全演练的师生累计99万人次。 五是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教
2. 《地震逃生演练》小学生作文400字
9月8日,我们学校举行了地震逃生演习,虽然只是演练,但大家都紧张。
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县发生令人想不到的大地震。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
特别是在上课的老师和学生,没时间逃出来。为了预防这种可怕的事情发生,为了保证全校师生的
安全,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练。
在我们一听到广播上喊----地震来了的时候,老师大喊:“把书包抬在头上,然后向军人一样排
成两排,从前门和后门逃到操场去”。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在开玩笑,没有一个人摔跤,大
家都做得很棒。这时,校园里传来“警报解除”的声音,所有同学都像真正经历了一场战争的小
英雄欢呼起来。
这次演习让我体会到了地震发生的那一刻逃生的重要性,通过这次演习,如果下次真的发生
了地震我想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会一个不少地逃出去。
现在播报紧急……”警报一拉响,只见同学们个个双手护住头部,熟练地钻到桌子底下去。哦,原来是大家在预演地震来临时紧急逃生的模拟场面。
当第二次警报拉响的时候,同学们迅速冲到门口,排成了整齐的三排,有条不紊而又行动迅速。王老师一声下令:“走!”同学们飞奔了起来,向楼梯口冲去。但不知怎的,每回都被堵在楼梯口那里。更好笑的是我们班的同学由于慌乱,还踩了别人的脚。到了楼下,经我的粗略估计,大概要3分钟左右的时间。经过校长的一次次强调,班主任王老师的一次次批评纠正,我们明白了必须做到:1. 列队时,一定要做到快、静、齐。2. 排好队行进时,后面的同学要跟紧,不得来开大距离。3. 思想要集中,一旦不集中,可能会犯致命的错误。我相信,经过我们一次次的演练,明天的成功将会离我们更近!
3. 地震逃生演练心得体会300字作文
月25日下午,忻州市首次组织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演练点设在忻府区秀容中学。忻州市防震减灾领导组和忻府区防震抗震指挥部全体成员共计80余人观摩了本次演练。通过观摩演练,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举行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很有必要。通过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让学生掌握逃生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校师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自护和自救能力,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领导高度重视是演练成功的保障。本次应急疏散演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韩贵喜为组长的演练领导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秀容中学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方案》,设立了指挥部,明确了工作人员分工及职责,并在演练前详细向师生讲解预案内容,让师生熟悉演练程序。
三、本次应急疏散演练基本成功。整个疏散演练活动的过程紧张有序,全体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事先设定的疏散通道,迅速地撤离了教学楼,并到达学校操场的指定地点,没有发生任何危险事故。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师生们把它当成一次真实的逃生经历,没有丝毫的疏忽。通过演练,全体学生均掌握了逃生的核心要领(护头)和其它基本要领。
四、本次演练贴近真实,但与实战还有一定差距。如:演练中有的同学嘻嘻哈哈不够严肃:撤离教室时各楼层没有分楼层、按规定的延时撤离,所以人员比较集中,相当拥挤,容易发生挤倒、踩踏等事故。
五、应通过拓宽应急演练层面,普及应急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本次应急疏散演练,学生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学校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应让秀容中学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后,将他们演练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通过拓宽应急演练层面,普及应急公共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水平,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4. 葛溪村小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2013年5月10日)
为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在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县北面一带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在葛溪村小学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
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组织领导
人员组成:葛溪村小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由葛溪乡政府组织开展,参加演练人员主要为学校师生,总共人参加,其中1位镇领导,1位国土所人员,11位教师,180位学生。具体名单为:镇领导葛溪村镇长朱国新,国土所陈军发,葛溪村小学教师及学生。
1.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葛溪村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均为教师)。
组长:郑子木
副组长:张路东
成员:张德华、谢月旺、吴吉根、徐小华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赛;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负责。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郑子木负责、安全管理员张路东和少先队辅导员张德华负责。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由主管老师及各班主任担任。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组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走。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谢月旺数学教研组组长吴吉根语文教研组组长陈华负责。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
(一)险情汇报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灾情须向当地政府和镇中心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或教育局值班人员汇报,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避险预案。
(二)抢险处理程序
(1)当地质灾害险情发生时,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根据险情拟订抢险方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指派教师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其他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
(2)当重大险情发生时,学校地质灾害抢险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行动。
(3)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当险情发生时,由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险情信号,并按指定的线路、地点进行紧急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四、应急演练脚本
情景内容:主持人介绍演练的目的,介绍领导和来宾。
解说词:葛溪乡地处弋阳北面丘陵地区,为典型丹霞地貌风化层,在雨秀经过建立和完善乡镇一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切实提高乡镇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防御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弋阳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要求,经研究决定,在葛溪村小学开展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实地演练。
第一幕
情景内容:主持人解说事故假设
解说词:下面介绍本次演练的灾情设定:本次演练假设葛溪村小学遭遇连续数天的大暴雨,巡查人在巡查时发现坡体出现了裂缝,而且发现裂缝属于新出现的裂缝,存在发生滑坡的可能,滑坡一旦发生很可能威胁到该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情况十分紧急! 险情出现后,巡查人立即葛溪乡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报告,葛溪乡政府接报告后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启动了抢险救援程序。同时葛溪乡向县国土局进行了报告并向县有关领导和应急办进行了报告,县国土局立即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地质灾害有关情况。通过对受威胁户主的避让并对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最后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分析后,确定该地质灾害已趋于稳定,可以解除警戒,但仍需加强对山上滑坡灾害处的监测。
第二幕
情景内容:
葛溪乡分管国土资源的朱国新副乡长宣布演练开始
报告指令:
主持人:“下面,请葛溪乡分管国土资源的朱国新副乡长宣布演练开始。”
领导:“我宣布,2012年葛溪乡葛溪小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在开始。”
解说词:随着朱国新副乡长的宣布,2013葛溪乡葛溪小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正式开始了,下面让我们来看演练现场!
第三幕
时间:9:00
情景内容:
巡查人员用手机向葛溪乡政府报告情况,并开始敲锣发出警报。
报告指令:
巡查人:“朱国新副乡长,我是葛溪小学地质灾害巡查人,巡查时发现学校后山出现多条裂缝,可能会滑坡,情况十分紧急! 我认为应立即撤离受威胁人员。”
朱国新副乡长:“好的,请你立即发出警报,叫受威胁人员撤离。”
巡查人:(用方言向受威胁住户喊话)
解说词: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葛溪村小学一名巡查人员隐患点巡查时,发现学校后山出现了多条裂缝,而且发现裂缝属于新出现的裂缝,很可能会发生滑坡,滑坡一旦发生很可能威胁到山下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紧急! 此时,巡查人员立即拨通了该镇分管国土资源的朱国新副乡长电话,报告了情况,建议立即撤离威胁住户的人员。
巡查人员立即回学校开始敲锣,发出警报。学校应急指挥办迅速组织人员将学校师生安全撤离。
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立即调度相关工作组进入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第四幕
时间:9:30
情景内容:相关工作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在指定灾害点开展工作,正紧急转移安置人员与财产。
处置动作:转移安置组在帮助群众撤离;医疗救助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应急调查组在应急调查;后勤保障组在检查在供电线路与通讯线路
第五幕
时间:10:10
情景内容:临时指挥地点开会
处置动作:葛溪乡政府对灾害点的险情进行分析。
报告指令:鉴于天气已好转,不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可以解除警戒。但仍应加强山上滑坡灾害监测。
朱国新副乡长:“解除警戒。”
解说词:针对目前的险情,葛溪乡政府工作人员回到指挥所,对灾害点的险情进行分析:鉴于天气已逐浙好转,险情不可能加剧,可以解除警戒。但仍应加强山上滑坡灾害监测。
派出所、人武部等解除道路封闭和警戒,学校暂时停课。
供电所继续巡查线路,了解线路受损情况,确认供电与通讯畅通。
第六幕
时间:10:40
情景内容:宣布演练结束
报告指令:
主持人:“下面请朱国新副乡长宣布演练结束。”
朱国新副乡长:“现在,我宣布,2012年葛溪村小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结束。”
情景内容:按次序退场。
5. 陕西省山阳县伍竹小学省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2013年12月)
一、演练目的
在山阳县伍竹园村伍竹小学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安全撤离危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开展应急演练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查找《陕西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商洛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山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检验省、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发生突发地质灾害时的应对能力;
(3)检查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时,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更好地做好应急工作;
(4)进一步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5)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6)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发生地质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任务
在商洛市山阳县北部流岭南坡山区,由于前期连续降雨,大量雨水由裂缝下渗到滑体内部,坡体中上部出现大量裂缝,中部出现树木歪斜,前缘发生局部垮塌,加之目前已进入冬季,受冻融作用影响,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威胁滑坡前缘的伍竹小学师生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及时启动《山阳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商洛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陕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省、市、县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受威胁548名伍竹小学师生及村民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抢险救灾,力争使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演练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对于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地质灾害,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迅速撤离,最大可能地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和演练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确保防治工作和应急演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反应迅速、决策果断的原则。各级各部门在接到地质灾害预案启动的命令后,要反应迅速,果断采取措施,力争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既要做到各司其职,又要做到团结协作,最大可能地提高效率。
5.简捷高效,安全第一的原则。这是必须遵循的出发点,在演练过程中应该加以着重考虑。
四、演练背景
山阳县地处秦岭山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防治形势严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阳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山阳县伍竹小学滑坡位于城关镇竹园上村组伍竹小学后方,坐标:109°52′39″,33°36′30″。滑坡平面呈扇形,主滑方向约为10°,滑坡长300米,宽350米,厚6.5米,规模68.25万立方米,为一中型堆积层滑坡。该滑坡1972年~2007年期间,雨季曾多次发生严重的地表变形:1972年,首次发现该滑坡体上出现3条长短不一的裂缝;1998年,在持续降雨的影响下,滑坡体后部出现4条拉张裂缝,长度100~200米,宽度0.2~0.5米,走向近南北,倾向北,沿裂缝形成高约0.1~0.3米的错台,并在滑坡中部和下部出现多处渗水点;2003年雨季,滑坡再次出现多处错位变形,至今,滑体前缘马刀树随处可见。目前,该滑体现处于蠕动变形阶段,降雨、震动或冻融条件下,易发生次级滑体和浅层滑体滑动,牵引主滑体复活滑动,威胁26户548人160间房屋,公路300m,小学1所。
省、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了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为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本次应急演练。
五、演练组织
在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省国土资源厅主办,商洛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协办,商洛市国土资源局和山阳县人民政府承办。
1.成立陕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卫华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副组长:徐明非 商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双明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院长
成员:省国土资源厅、省气象局、省政府应急办、省民政厅、省地质调查院、商洛市国土资源局、山阳县人民政府等相关负责人。
2.成立陕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李强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副总指挥:徐明非 商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三民 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
成员:宁奎斌 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康金栓 省地质调查院资源评价处副处长,范立民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牛勇 商洛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璇 山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3.成立山阳县城关镇伍竹园村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场指挥部
指挥长:牛勇 商洛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璇 山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指挥长:赵秋俊 商洛市国土资源局主管副局长,马先友 山阳县人民政府主管副县长
执行副指挥长:黄博 山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巩学庆 山阳县城关镇镇长
成员单位:县政府办、县应急办、县国土局、县公安局、县武装部、县民政局、县卫生局、城关镇政府。
六、演练时间
(1)预演练时间:2013年12月26日10:00
(2)正式演练时间:2013年12月28日10:00
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山阳县人民政府主管副县长马先友召集,县人民政府、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及城关镇等参加,12月4日10:00时在山阳县人民政府召开预备工作会议。
会议内容:
(1)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赵秋俊和县人民政府主管副县长马先友讲话,通报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3)演练现场分工:
现场指挥长:陈璇(山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主要负责:①全面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②决定启动应急预案;③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现场副指挥长:马先友 山阳县人民政府主管副县长。
主要负责:①组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②协调各部门工作;③负责调查、监测及工作的策划。
现场副指挥长:康明亮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主要负责:①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②协助总指挥做好后勤、会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工作;③负责新闻媒体报道工作。
(4)六个应急工作组演练职责。
A.综合联络组: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任组长,成员有县政府办、县应急办、县国土局、县人武部、县气象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文广局及城关镇政府负责人组成,各单位各抽调2人。
任务为:①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小组组织实施;②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③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④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管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工作。
B.交通治安管理组:由县公安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交警大队、消防中队、城关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任务为:①迅速组建交通治安管理队伍;②成立应急小分队,及时处理因演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事件和事故;③维护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④负责灾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⑤对灾害现场实施戒严封锁;⑥、组织灾区现场治安巡逻保护;⑦负责疏散受灾区内无关人员,协助应急抢险组转移受威胁人员及财产;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C.应急抢险组:由县武装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县武装部、消防中队、城关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县武装部抽调20名民兵,城关镇抽调10人。
任务为:①迅速组织部队、民兵预备人员赶赴灾区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②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③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财产;④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D.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国土局、气象局、地质灾害专家、市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城关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任务为:①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②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③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④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⑤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E.医疗卫生组:由县卫生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卫生局、县医院急救中心、城关镇卫生院、城关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配备医护人员10人,救护车2辆,灾区消毒设施一套。
任务为:①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②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③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④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F.后勤物资保障组:由县民政局局长任组长,成员为县民政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城关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民政局抽调10人,救灾帐篷6顶,交通局抽调工作人员2名,车辆2台(运送救灾帐篷),城关镇主要领导1名,工作人员5名。
任务为:①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②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③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④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2.应急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伍竹园村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示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伍竹园村滑坡的地理环境及崩塌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全站仪监测安置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伍竹园村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熟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城关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城关镇基层民兵组成,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县国土局、城关镇政府、城关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八、演练保障
(1)演练前应向周边村民通告。
(2)进行新闻宣传。
(3)演练前相关培训:①熟悉地质灾害应急预案;②明确疏散顺序、疏散通道和集结区域;③演练中典型形象培训。
(4)全体参演人员明白安全演练的大概时间和有关内容,不得进行突然袭击式的应急演练。
(5)有心脏疾病及哮喘等易引发危险的呼吸道疾病的人员不参加演练。
(6)演练中止。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立即中止演练,并转入事实应急:①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演练无法进行;②演练发生意外事故,至3人以上轻伤或1人以上重伤;③演练中发生群众突然发病,且病情十分严重;④发生蓄意破坏演练的行为,且可能导致严重后果;⑤参演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演练无法进行;⑥其他导致演练无法进行的意外事故发生。
(7)演练医护应急保障:由卫生局指派医护人员3名,司机1人,救护车1辆。上述人员携带装备进入演练区域,但不参加演练。
医疗人员救护病人
应急专家现场点评
总指挥长宣布解除应急状态
6. 小学生地震演练小练笔
今天是2009年5月12日,也是5?12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特殊的日子,我们学版校举行了地震逃生演练。权
上午,下了第二节课,郭校长在广播里宣布:“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接着广播里传出三声短促的哨响。胡老师急切的说:“同学们,地震来了。大家不要慌,赶快护住头部躲到桌子底下”。同学们迅速蹲到桌子底下,并用书包护住自己的头。大约在一分钟后,广播里又传出一声哨响,告诉我们地震已解除。紧接着,校园里响起一声30秒钟的长哨。胡老师说:“同学们,快撤离教室。”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座位有序的跑出教学楼来到安全的地方——大操场。演练时,我听到哨声心里特别紧张,就像地震真的来了一样。
通过这次演习,我学会了地震逃生的方法,在地震的时候我们不但要保护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如果在学校里,我们一定要听指挥,这样才会安全、快速的逃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