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实验地质
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那些下属企业分布在那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直属企业如下(分布根据名字可知,注意,分公司还有下属企业,在此不表):
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
西南石油局录井公司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北京燕化有限公司环保事业部
北京燕化合成橡胶事业部
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一厂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研究院
山东齐鲁科力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齐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长炼催化剂厂
成都华川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总公司
油建工程分公司
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厂
四川德阳新场气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化纤厂
江苏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燕化公司塑料分公司
北京燕化研新技术开发公司
齐鲁石化研究院科力化工公司
中石化全国化工模型设计技术中心站
江苏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胜利油田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胜利油田胜利设计科技开发公司
北京石油分公司
洛阳分公司炼油厂
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
江汉石油管理局测井工程处
胜利测井公司
中原石油勘探局基建工程监理公司
上海高桥石化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胜利石油管理局工程机械总厂
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队
安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
河南油田分公司地质调查处
湖南建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油田工程建设监理中心
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厂
中国石化集团第二建设公司
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
金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烷基苯厂
淮阴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南石油局
中国石化集团安庆石化机械厂
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公司
洛阳石化聚丙烯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原石油勘探局特种车辆修造总厂
中原石油勘探局天然气产销总厂
江苏石油勘探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燕山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开发公司
上海海洋石油局
中国石化集团南化建设公司
茂名石化设计院
中南石油局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勘探研究院
河南油田炼油厂
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上海炼油厂
四川维尼纶厂工程公司
胜利石油管理局无杆采油泵公司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公司
镇海炼化工程公司
茂名分公司研究院
石油物探研究院
上海高桥石化炼油安装检修公司
江苏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江苏油田分公司试采一厂
江苏石油勘探局地质测井处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
北京燕化公司聚丙烯事业部
上海高桥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销售华东公司
中原油田井下特种作业处
江苏石油勘探局钻井公司
青岛石油化工厂
长岭炼化岳阳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
天津市燕化新材枓有限公司
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设计院
北京燕山分公司研究院
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品事业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桥分公司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
中原石油勘探局钻采设备厂
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淄博齐胜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淄博祥东化工有限公司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
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河口采油厂
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燕化胜利橡胶应用研究开发中心
新星华北石油局五普装备厂
新星五普钻井技术服务公司
新星华北局第三普查勘探大队
新星公司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大队
新星油气西南分公司川西开发作业部
钦州国星油气有限公司
中原油田井况防治中心
中原油田中泰钻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油田安徽勘探处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
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
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公司
北京燕化民用能源热力分公司
北京燕化公司动力事业部
江苏油田安徽采油厂
江苏石油勘探局机械厂
江汉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处
洛阳石化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荆门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扬子石化
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
中原油田销售公司
齐鲁石化工橡胶厂
齐鲁石化催化剂厂
华北石油局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
安庆分公司科研开发中心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催化剂厂
长岭炼油化工总厂机械厂
长岭炼油化工总厂炼催化剂厂
中国石化集团安庆石化炼油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原油田
上海石化机械制造公司
长岭炼油化工总厂设备研究所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南化集团研究院
华东石油局
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油田工程建设监理中心
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管道储运公司勘察设计研究院
江苏油田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院
中原石油勘探局石油化工总厂
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仪征化纤产品技术开发中心
河南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公司
天津石化设计院
齐鲁石化检修公司
安庆石化总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茂名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
滇黔桂油田分公司物探公司
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北京燕化树脂研究所
北京燕化仿真培训中心
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
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调查处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广州有限公司
茂名石化华粤企业集团特种蜡厂
长城
Ⅱ 新星石油公司属于中石化的吗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星石油公司)
是中国石化集团以地热开发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公司,受国家能源
局委托成立了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及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公
司机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 263 号。国内所属企业主要分
布在北京、广州、西安、沈阳、保定、咸阳、郑州、成都、运城、
盘锦等大中城市,海外项目遍及埃及、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埃
塞俄比亚、乍得、吉布提等国家。
新星石油公司前身是原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自上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曾先后在中国陆地及海洋 76 个盆地进行了系统
的油气普查工作,在其中的 35 个盆地发现了工业油气流,取得了多
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引领了中国石油工业以大庆油田的发现、
珠江口盆地和东海陆架盆地的突破、新疆塔北沙参 2 井打出高产工
业油气流为标志的三次重要战略性转折,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做出
了巨大贡献。
1996 年 12 月 7 日,国务院以原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
及其所属石油系统的普查勘探、科研队伍为基础,成立了中国新星
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西北、西南、东海、东北、华东、鄂尔多斯等油气勘探开发基地,发现并建设了多个大油田。
2000 年 2 月 29 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深化我国石油工
业体制改革,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并更名为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Ⅲ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大哥
天知道
Ⅳ 塔里木盆地库车河地质剖面ESR研究
业渝光邬象隆刁少波蒋炳南郑显华董砚如
(国土资源部海洋沉积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地质局)
1引言
库车地区是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出露最齐全的地区,库车河地质剖面最具代表性。1996年9月笔者沿库车—独山子公路对库车河地质剖面进行了ESR研究系统采样,1997年9月完成了实验室测定工作。本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试图采用热活化技术,使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谱仪,测试沉积物中石英氧空位的相对浓度,寻求沉积物中石英氧空位的ESR信号与其所接受的剂量(可换算成沉积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评价沉积物中石英氧空位浓度作为一种Ma-Ga范围内新的地质年代计时计的可能性。
2样品和实验
在库车河地质剖面从上二叠统到新第三系共采集样品25块,样品的有关参数见表1。
将1号、2号样品(侵入岩)取出一部分做K-Ar测年实验,其余部分和3-25号样品(砂岩、烧变岩)一起做ESR实验。将样品取出部分,粉碎至粒径小于0.082rnm,用激光测铀仪、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技术测试样品中的U、Th、K20含量,以计算环境剂量的贡献,测试结果见表1。其他样品分别粉碎,留取粒径0.482~0.119mm部分,用6MHCl浸泡约24h,以除去碳酸盐;冲洗干净后,加入H2O2除去有机质;然后在浓HF酸中浸泡约60min,蚀去石英颗粒的表层,使a的贡献减少到最低限度,冲洗至中性,40℃烘干;最后用磁选机去掉所有磁性矿物。经精选的样品用XRD技术确定石英含量,以便进行ESR信号强度的归一。精选后的样品按文献[1]的方法进行实验,用BRUKER公司的ECS-106型ESR谱仪(具高灵敏度4103TM腔)测试石英E′心浓度(以代替氧空位的相对浓度),测试样品质量为350mg。ESR波谱的测试条件:室温,X波段,磁场扫描范围为348±2.5mT,微波功率为0.01mW,磁场幅度为0.1mT,转换时间为5.12ms(1024点),时间常数为40.96ms,连续测试3次。样品的典型ESR波谱图见图1,各项测试参见表2。
图1样品的典型ESR波谱图
表1样品及有关参数表
3烧变岩与热退火效应
库车河地质剖面中由于煤层自燃而形成的赭红色烧变岩,对本次工作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极大影响。根据库车河上二叠统两次侵入岩的K-Ar年龄、石英氧空位的相对浓度和剂量率,估算出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烧变岩的形成年龄为3.26±0.3Ma,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烧变岩的形成年龄为2.33±0.2Ma。
3-14号样品的ESR信号强度值较小(见表2),与其所属老地层应显示的信号强度不相符。笔者认为这种有不正常现象的产生与热作用有关。
虽然石英的氧空位心比石英的其他心(E′心,Al心,Ti心,Ge心等)的热稳定性都要好,但Toyoda的实验表明石英氧空位在600℃时完全退火,在300~600℃时可部分退火,即热作用同样可使石英的氧空位退火,导致ESR信号强度变小。
侵入岩的热作用和上三叠统煤层的自燃,使上二叠统至上三叠统黄山街组的岩石样品(取样点都在库车河的东岸或南岸)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退火,样品的石英氧空位ESR信号强度变小,其中紧挨第二次侵入岩的3号样品,信号强度变小尤为显著。
表2ESR年龄及有关参数表
第三纪末,煤层自燃使库车河东(或南)岸沟豁边的岩石受热,导致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至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两地相距不过2~3km)岩石样品中石英氧空位部分退火,其ESR信号强度在整个库车河地质剖面的样品中是最小的。第三纪末强烈的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天山迅速隆起,水平挤压作用自北向南波及,形成了天山山前的逆冲褶皱带及带内一系列逆断层、表层及深层构造,成排成带分布。这充分说明第三纪末期在现今取样的烧变岩附近有断裂沟壑,它们成为煤层自燃所需要氧气的通道。
由此可见,3-13号样品没有保持原有的ESR信号,表观年龄都年轻,不能用于此项研究。
4石英氧空位浓度与接受累积剂量
笔者在辽河坳陷首次发现沉积物中石英氧空位浓度和所接受的累积剂量呈明显线性相关,从而计算出沉积物的ESR年龄。现把未受煤层自燃热作用影响的15-24号样品(上侏罗统齐古组至新第三系康村组,取样地点都在库车河西岸)的石英氧空位ESR信号强度和所接受的累积剂量(AD)标绘在图2中,二者同样具有线性关系。
15-18号、20-24号9个样品性线回归的结果为:
地质年代学理论与实践
15-24号10个样品线性回归的结果为:
地质年代学理论与实践
式中,y为石英氧空位的ESR信号强度(a.u.);x为接受的累积剂量(Gy);r为线性相关系数。
根据样品中的U、Th、K2O含量,可计算出剂量率(d),由AD和d计算出ESR年龄(见表2)。计算年龄时未考虑宇宙射线的影响,因为取样地点都在库车—独山子国防公路旁,公路是近20a开通的,时间短暂,宇宙射线贡献可忽略不计。
图2沉积物中石英的氧空位浓度与吸收剂量的关系图
1—据(1)式计算;Ⅱ—据(2)式计算
在上、下白垩统分界线附近的19号样品(上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ESR信号较强,而20号样品(上白垩统同莱山组)ESR信号较弱,可能表明物源不同,也可能是再沉积或断层作用导致。新第三系库车组的25号样品,显然是附近较老岩石再沉积的结果,因为从回归的关系式中可看出,当ESR信号为零时已具有了相当的累积剂量,所以根据库车河地质剖面样品ESR信号强度和接受的累积剂量所回归的关系式不适用于沉积年龄年轻的样品。
5地质意义的讨论
对于那些既无古生物化石又难以测定放射性地质年龄的“哑层”,确定它们的沉积年龄十分困难,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测年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笔者借鉴火山岩ESR测年方法中的热活化技术,在我国东部的辽河坳陷首次发现沉积物中石英氧空位浓度与所接受的累积剂量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库车河地质剖面又得到了证实。从齐古组沉积到康村组沉积大约有130Ma的时间间隔,在此范围内得到了ESR信号强度和接受的累积剂量之间的相当好的相关关系和较好的年龄估算,表明石英氧空位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地质计时计,在“哑层”的年龄估算方面是大有潜力的。目前,这种年龄估算方法的误差还较大,约为10%。ESR测试的误差并不大,根据笔者多年测试积累的资料,大约为1%。测年误差大的原因主要来自石英的XRD定量分析,它的误差就达5%,样品的均一程度和元素的化学分析等都会影响测年的精度。尽管如此,这次毕竟还是在库车河第一次得到沉积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根据ESR年龄估算,可把中侏罗世与晚侏罗世的界线定在距今158~154Ma,白垩世和侏罗纪的界线定在距今125Ma,早白垩世与晚白垩世的界线定在距今108~105Ma。
这种年龄估算方法对于比较年轻的沉积物是不适用的,一方面是因为受天然β和γ辐射石英的氧空位形成比较缓慢;更重要的是因为较年轻的沉积物都是由附近较老沉积物再沉积形成的,它们在沉积前就具有了较大的累积剂量。
总而言之,库车河地质剖面的ESR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石英氧空位不仅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地质计时计,而且还能提供有关沉积物物源、再沉积和热历史方面的许多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疑难地层的划分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略)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Vol.26,No.1,25~27页)
Ⅳ 地质类cscd期刊哪个更容易被录用发表投的石油实验地质被拒了,投吉林大学学报会不会更容易一些
CSCD里面好投的
西南石油、成都理工、地质科技情报、现代地质、新疆石油地质……
吉大属于中等的。
还要看你文章的主旨内容,偏地化、还是偏沉积等
祝好!
Ⅵ 石油实验地质 与地质科技情报哪个好中
石油实验地抄质查重率低于多少才能通过?
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编委会来信通知,《石油实验地质》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石油、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 至此,已连续入编最近四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Ⅶ 中国地质类的研究所有那些,在那些地方,有谁知道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
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
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
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
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院校: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
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
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6.中国海洋大学(原山大地矿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武警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轻工局所属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
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
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
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
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
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地质资料馆)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
勘探技术研究所
探矿工艺研究所
探矿工程研究所
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子弟学校:
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个测试中心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正元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外派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八市:603队:大冶;604队:孝昌; 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宜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陂。
中国冶勘总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质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质调查所);五队(酒泉);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国内三大航空物探队伍之一。
中国冶勘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
中国冶勘总局昆明地质调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广州地质调查所:广州
四川省(西南)、辽宁省(东北)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统(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原涿州,现迁北京丰台。
江苏煤炭地质局:常州,勘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物测队、机械研制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质局:杭州,浙江华厦工程勘察院,浙江华厦建筑基础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测绘院等。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新市镇,152地质队、201地质队、202地质队和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广西煤炭地质局:柳州
湖北煤炭地质局:武汉,125队、182队、物探测量队、地质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105勘探队、132勘探队、物测队、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郸,119勘探队、129勘探队、173勘探队、物测队、科教中心、地质勘查院、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机械研制中心,建筑工程公司,地质制图印刷中心。
水文地质局:邯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四个水文地质队和物探、基础工程、机电安装、物资供应、地能空调、污水治理等六个专业公司。
航测遥感局:西安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
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
干部学校(党校) :涿州
中煤地质报社:涿州
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内蒙古、东北(沈阳)、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新疆煤田地质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统(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
核地勘队伍组建于1955年,现有6个地区性地质局、52个地质大队以及研究院所、工厂、医院等90个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其业务支撑单位,以6个地区核地质研究所为主体,组建6个核工业地质调查分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16大队、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8大队、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3大队作为专业勘查队伍。
6个地质局所在省的48个地勘单位,以省为单元,整体属地化,组建辽宁省(东北)、江西省(华东)、湖南省(中南)、广东省(华南、由韶关迁花都)、四川省(西南)、陕西省(西北)核工业地质局,其余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个单位属地化后(组建了河南省(信阳,原308大队)、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等4个核工业地质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地调中心):成立于2001年,北京地质调查所、桂林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地质资料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资环):成立于2003年,北京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遥感中心、北京测绘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测绘公司。
19个地质勘查局全部下放: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市地质调查总院,含河北):原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下辖514队(承德)、517队(石家庄)、519队(保定)、地质四队(秦皇岛)、普查大队(燕郊)、核工业247队(宝坻,原属核工业东北地质局)等六个地质队和一所职工大学(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设有天津市地质勘查总院、地质研究所。
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
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下辖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队(镇江)、研究所(南京)、测绘院(镇江)、矿产开发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绍兴)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
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属陕西省正厅级事业单位,有12二级单位,分布于西安、临潼、咸阳、宝鸡、汉中、商洛等地)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
六、化工地勘系统(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16家地质勘查院(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阿城)、江苏(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钾盐地质)、河南、山东、湖北(荆州)、湖南、广西、贵州(遵义南白)、云南、陕西)、1家地质研究院(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地质研究总院))、1家职工医院。辽宁省(锦州)、安徽省(马鞍山向山)、广东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彭州军乐)等4家已下放。
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建材地调中心):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公司,辖26个各省、市、区总队,现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
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高碑店,原为海洋石油勘探局。
十一、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原地质矿产所属石油地质单位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各石油地质局改称石油局,2000年整体并入中国石化集团。
华北石油(地质)局:郑州
东北石油(地质)局:长春
华东石油(地质)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质)局:长沙。
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地质勘察总公司
西北石油(地质)局:乌鲁木齐
上海海洋石油(调查)局:
广州海洋石油(调查)局:2001年划归中国地址调查局。
十二、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中国盐业总公司:中盐勘察设计院(前身是轻工业部盐业勘探队):长沙
总之,地质专业还不错,本人也是学地质勘查的。还有疑问,加一下人人网的“地质”公共主页,相信里面的东西会对你有帮助
Ⅷ 中国各地地质状况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
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
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
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质院校:
1、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北京地质学院)
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
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武警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轻工局所属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
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
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
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
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
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地质资料馆)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
勘探技术研究所
探矿工艺研究所
探矿工程研究所
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子弟学校:
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个测试中心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正元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外派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八市:603队:大冶;604队:孝昌; 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宜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陂。
中国冶勘总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质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质调查所);五队(酒泉);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国内三大航空物探队伍之一。
中国冶勘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
中国冶勘总局昆明地质调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广州地质调查所:广州
四川省(西南)、辽宁省(东北)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统(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原涿州,现迁北京丰台。
江苏煤炭地质局:常州,勘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物测队、机械研制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质局:杭州,浙江华厦工程勘察院,浙江华厦建筑基础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测绘院等。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新市镇,152地质队、201地质队、202地质队和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广西煤炭地质局:柳州
湖北煤炭地质局:武汉,125队、182队、物探测量队、地质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105勘探队、132勘探队、物测队、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郸,119勘探队、129勘探队、173勘探队、物测队、科教中心、地质勘查院、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机械研制中心,建筑工程公司,地质制图印刷中心。
水文地质局:邯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四个水文地质队和物探、基础工程、机电安装、物资供应、地能空调、污水治理等六个专业公司。
航测遥感局:西安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
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
干部学校(党校) :涿州
中煤地质报社:涿州
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内蒙古、东北(沈阳)、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新疆煤田地质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统(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
核地勘队伍组建于1955年,现有6个地区性地质局、52个地质大队以及研究院所、工厂、医院等90个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其业务支撑单位,以6个地区核地质研究所为主体,组建6个核工业地质调查分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16大队、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8大队、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3大队作为专业勘查队伍。
6个地质局所在省的48个地勘单位,以省为单元,整体属地化,组建辽宁省(东北)、江西省(华东)、湖南省(中南)、广东省(华南、由韶关迁花都)、四川省(西南)、陕西省(西北)核工业地质局,其余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个单位属地化后(组建了河南省(信阳,原308大队)、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等4个核工业地质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地调中心):成立于2001年,北京地质调查所、桂林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地质资料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资环):成立于2003年,北京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遥感中心、北京测绘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测绘公司。
19个地质勘查局全部下放:
1.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市地质调查总院,含河北):原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下辖514队(承德)、517队(石家庄)、519队(保定)、地质四队(秦皇岛)、普查大队(燕郊)、核工业247队(宝坻,原属核工业东北地质局)等六个地质队和一所职工大学(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设有天津市地质勘查总院、地质研究所。
2.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
3.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4.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5.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6.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下辖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队(镇江)、研究所(南京)、测绘院(镇江)、矿产开发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7.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绍兴,前身为重工业部南京地质勘探公司802队。
8.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郑州,下辖勘查总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七队。
9.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长沙,下辖一总队(郴州)、二总队(湘潭)、214(株洲)、217(衡阳)、245(吉首)、247(长沙)、研究院(长沙)、矿业信息研究中心(长沙)等局属正处级事业单位16个。
10.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南昌,江西金源地矿集团公司。下设“五队、三院、三中心”等11个事业单位。
11.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12.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
13.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14.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阳,下辖一总队(清镇)、二总队(六盘水)、三总队(遵义)、物化探总队(清镇)、五总队(安顺)、六总队(凯里)、地质勘查院(贵阳)。
15.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16.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属陕西省正厅级事业单位,有12二级单位,分布于西安、临潼、咸阳、宝鸡、汉中、商洛等地)
17.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18.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19.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
六、化工地勘系统(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16家地质勘查院(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阿城)、江苏(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钾盐地质)、河南、山东、湖北(荆州)、湖南、广西、贵州(遵义南白)、云南、陕西)、1家地质研究院(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地质研究总院))、1家职工医院。辽宁省(锦州)、安徽省(马鞍山向山)、广东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彭州军乐)等4家已下放。
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建材地调中心):
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公司,辖26个各省、市、区总队,现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
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高碑店,原为海洋石油勘探局。
十一、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原地质矿产所属石油地质单位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各石油地质局改称石油局,2000年整体并入中国石化集团。
华北石油(地质)局:郑州
东北石油(地质)局:长春
华东石油(地质)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质)局:长沙。
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地质勘察总公司
西北石油(地质)局:乌鲁木齐
上海海洋石油(调查)局:
广州海洋石油(调查)局:2001年划归中国地址调查局。
十二、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中国盐业总公司:中盐勘察设计院(前身是轻工业部盐业勘探队):长沙
Ⅸ 中国地质大学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怎么样
首先,告诉你这个专业在地大还不错,分比较高。至于说什么努力了就能感到什么快乐啊,这个是肯定的,不管什么学校和专业都是。但是,极少数很努力,大部分将就的过,还有几个挂n科的。
Ⅹ 石油实验地质是不是中文核心期刊
是中文核心,。
查了最新的 2014版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可以查到 这个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