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小学地质灾害广播稿

小学地质灾害广播稿

发布时间: 2021-02-09 12:15:52

A. 近年来,湖南发生了哪些地质灾害

我国湖南省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地势较低,且错落分布着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大主要河流,北部为洞庭湖平原。这一地形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给湖南带来了地质灾害隐患,主要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下面对湖南省近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进行一个大致的盘点,帮助人们对湖南省地质灾害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能够做出准确的分析并做好以后的预防工作。
泥石流
2016年7月4日,湖南怀化驻地溆浦县大江口镇土桥乡白水溪村因山洪引发泥石流,数十名群众被困,其中一户人家共5口人全被掩埋在泥石流中,后经过武警怀化支队的紧张救援,成功转移受困群众15人,成功解救被泥石流掩埋人员4名,但仍有1人不幸遇难。
2016年6月20日,湖南湘西龙山县,在经历强降雨之后,引发山洪泥石流,整个县城被围困在洪水泥淖之中,逾4万多人受灾。
2016年5月9日,湖南安化县仙溪镇一载有3名小学生的校车在途径大桥村和山漳村交界处时突遇山体滑坡,校车被泥石流推入河床,3名学生和1名司机顺利救出,仅1名学生受轻微伤。照管员殷胜群因保护学生不幸去世。

2015年11月16日,云南锡业郴州矿冶有限公司屋场坪锡矿尾矿库因连日来持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并引发泥石流,山洪直泄尾矿库,致使尾矿库排水竖井上部坍塌,库内积水及部分尾矿经排洪涵洞下泄,致使排洪出口杨家河两岸居住人员4人失联。
2015年7月7日,湖南特大暴雨导致怀化、湘西州、邵阳、娄底、衡阳、株洲、郴州7市州50县区约109万人因暴雨洪涝受灾,死亡2人(泸溪县1人,南岳区1人,均为滑坡泥石流掩埋),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6万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7千公顷,绝收8.2千公顷,倒塌房屋596户1670间,严重损房1028户2211间,一般损房2261户5306间,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
滑坡
2016年7月8日,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树仁村3组出现重大滑坡险情,威胁29户105人。隆回县政府、国土资源局和地勘局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经认定,险情有继续发展扩大的趋势。
2016年7月3日,湖南安化县由于连降暴雨致使原BOT常安公司管理建设的仙溪洢水1号特大桥部分桥体被巨大山体滑坡冲垮,临近的207国道也被水流冲毁。所幸此次山体滑坡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受损。

2016年3月21日,新邵县大新乡磁溪村集市附近一处山体突然滑坡,土石迅速掩埋了正停在山脚下的四台车辆。所幸的是,当时车内并无人员,此次山体滑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崩塌
2016年7月4日,长沙宁乡县双江口镇槎梓桥村涧溪、槎子片区1500亩农田瞬间被漫过路面的洪水淹没,且造成河堤崩塌,原本就汹涌的“翻堤水”更加肆意的翻越堤岸经堤外的低洼田注入下游的团头湖,造成湖水迅速上涨,危及望城区格塘镇的柏叶、青山、和平等村数千亩稻田和数十栋民房。次日,在经过奋战抢险之后,河堤已经成功合拢。

2016年5月31日,湖南省新宁县安山中学发生水塔坍塌事故,造成2死4伤,死伤人员均为在校学生。
2016年3月28日,湖南省邵阳市湘西南物流中心一建筑物发生坍塌事故。该建筑目前尚在施工阶段,事故导致13名施工人员受伤送医。
塌陷
2016年7月7日,湖南长沙书香路与黑石铺路的十字路口发生塌陷,路面出现一个直径近5米的大洞,一辆吉普车正好经过此处,轮胎报废,司机成功逃生。经过市住建委专业人员通过现场勘测,初步分析造成塌陷原因主要是深埋于道路交叉口以下的东西向农排老管道塌陷所致,并指导天心区市政部门制定维修施工方案,确保现场安全。
2015年12月21日,湖南邵东县黄陂桥乡出现“天坑”,并伴随有房屋开裂倾斜、桥体塌陷、池塘水井干涸等一系列地质异常现象,其中坍塌点共50多处,总面积超90亩,原因疑石膏矿开采所致。

B.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防洪防雷防泥石流防地质灾害教育

逃生自救方法

C. 葛溪村小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2013年5月10日)

为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在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县北面一带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在葛溪村小学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

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组织领导

人员组成:葛溪村小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由葛溪乡政府组织开展,参加演练人员主要为学校师生,总共人参加,其中1位镇领导,1位国土所人员,11位教师,180位学生。具体名单为:镇领导葛溪村镇长朱国新,国土所陈军发,葛溪村小学教师及学生。

1.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葛溪村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均为教师)。

组长:郑子木

副组长:张路东

成员:张德华、谢月旺、吴吉根、徐小华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赛;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负责。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郑子木负责、安全管理员张路东和少先队辅导员张德华负责。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由主管老师及各班主任担任。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组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走。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谢月旺数学教研组组长吴吉根语文教研组组长陈华负责。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

(一)险情汇报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灾情须向当地政府和镇中心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或教育局值班人员汇报,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避险预案。

(二)抢险处理程序

(1)当地质灾害险情发生时,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根据险情拟订抢险方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指派教师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其他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

(2)当重大险情发生时,学校地质灾害抢险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行动。

(3)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当险情发生时,由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险情信号,并按指定的线路、地点进行紧急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四、应急演练脚本

情景内容:主持人介绍演练的目的,介绍领导和来宾。

解说词:葛溪乡地处弋阳北面丘陵地区,为典型丹霞地貌风化层,在雨秀经过建立和完善乡镇一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切实提高乡镇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防御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弋阳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要求,经研究决定,在葛溪村小学开展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实地演练。

第一幕

情景内容:主持人解说事故假设

解说词:下面介绍本次演练的灾情设定:本次演练假设葛溪村小学遭遇连续数天的大暴雨,巡查人在巡查时发现坡体出现了裂缝,而且发现裂缝属于新出现的裂缝,存在发生滑坡的可能,滑坡一旦发生很可能威胁到该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情况十分紧急! 险情出现后,巡查人立即葛溪乡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报告,葛溪乡政府接报告后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启动了抢险救援程序。同时葛溪乡向县国土局进行了报告并向县有关领导和应急办进行了报告,县国土局立即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地质灾害有关情况。通过对受威胁户主的避让并对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最后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分析后,确定该地质灾害已趋于稳定,可以解除警戒,但仍需加强对山上滑坡灾害处的监测。

第二幕

情景内容:

葛溪乡分管国土资源的朱国新副乡长宣布演练开始

报告指令:

主持人:“下面,请葛溪乡分管国土资源的朱国新副乡长宣布演练开始。”

领导:“我宣布,2012年葛溪乡葛溪小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在开始。”

解说词:随着朱国新副乡长的宣布,2013葛溪乡葛溪小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正式开始了,下面让我们来看演练现场!

第三幕

时间:9:00

情景内容:

巡查人员用手机向葛溪乡政府报告情况,并开始敲锣发出警报。

报告指令:

巡查人:“朱国新副乡长,我是葛溪小学地质灾害巡查人,巡查时发现学校后山出现多条裂缝,可能会滑坡,情况十分紧急! 我认为应立即撤离受威胁人员。”

朱国新副乡长:“好的,请你立即发出警报,叫受威胁人员撤离。”

巡查人:(用方言向受威胁住户喊话)

解说词: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葛溪村小学一名巡查人员隐患点巡查时,发现学校后山出现了多条裂缝,而且发现裂缝属于新出现的裂缝,很可能会发生滑坡,滑坡一旦发生很可能威胁到山下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紧急! 此时,巡查人员立即拨通了该镇分管国土资源的朱国新副乡长电话,报告了情况,建议立即撤离威胁住户的人员。

巡查人员立即回学校开始敲锣,发出警报。学校应急指挥办迅速组织人员将学校师生安全撤离。

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立即调度相关工作组进入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第四幕

时间:9:30

情景内容:相关工作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在指定灾害点开展工作,正紧急转移安置人员与财产。

处置动作:转移安置组在帮助群众撤离;医疗救助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应急调查组在应急调查;后勤保障组在检查在供电线路与通讯线路

第五幕

时间:10:10

情景内容:临时指挥地点开会

处置动作:葛溪乡政府对灾害点的险情进行分析。

报告指令:鉴于天气已好转,不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可以解除警戒。但仍应加强山上滑坡灾害监测。

朱国新副乡长:“解除警戒。”

解说词:针对目前的险情,葛溪乡政府工作人员回到指挥所,对灾害点的险情进行分析:鉴于天气已逐浙好转,险情不可能加剧,可以解除警戒。但仍应加强山上滑坡灾害监测。

派出所、人武部等解除道路封闭和警戒,学校暂时停课。

供电所继续巡查线路,了解线路受损情况,确认供电与通讯畅通。

第六幕

时间:10:40

情景内容:宣布演练结束

报告指令:

主持人:“下面请朱国新副乡长宣布演练结束。”

朱国新副乡长:“现在,我宣布,2012年葛溪村小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结束。”

情景内容:按次序退场。

D. 求助:一篇关于天气预报的广播稿,急急急啊

第十五号台风卡奴

气象广播稿 浙江省气象台9月11日11点发布的台风紧急警报、全省天气预报:台风紧急警报今年第15号台风“卡努”今天10时的中心位置在我省温岭东南方向大约130公里的海面上,也就是在北纬27.5度,东经122.3度,中心气压94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50米/秒)。目前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预计台风中心未来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将于今天下午到傍晚在浙江玉环到象山一带沿海登陆。受其影响,今天明天浙江沿海海面有12级或12级以上大风;浙江沿海地区有10-12级大风,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地方有12级以上大风,内陆平原和杭州湾等江湖水面有8-10级大风。今天到明天浙江东部地区有大雨到暴雨,部分大暴雨,其中温州北部、台州、宁波、绍兴、舟山地区和金华东部地区、嘉兴东部地区局部有特大暴雨。建议: 1、今天明天我省部分地区将出现较强的集中降水,目前许多地方土壤水分接近饱和,地质结构疏松,因此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强降水地区要严密预防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防小流域洪灾。各地要做好危险地区人员的安全工作,确保在校学生安全。 2、由于目前水库水位普遍较高,堤坝长时间高水位浸泡,要注意水库安全,特别是病险水库要加强巡查。 3、进一步做好海上和沿海的防台工作,出海船舶应紧急回港避风,禁止民众去海边等危险地带活动。 4、沿海地区的电力通讯设施、建筑工地、广告牌等应进行加固,防止大风灾害。 全省天气预报:今天中午到夜里:浙东地区阴有大雨到暴雨,部分大暴雨,其中温州北部、台州、宁波、绍兴、舟山地区和金华东部地区、嘉兴东部地区局部有特大暴雨;其它地区阴有大雨,部分暴雨,其中天目山区局部有大暴雨。明天:浙北地区阴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它地区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后天:全省阴到多云,局部有阵雨。 明天早晨最低温度:全省:21-23度。 明天白天最高温度:全省:26-28度。 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沿海风力:浙江北部沿海海面:偏东风,夜里起转东到东南风,风力都是10-12级或12级以上。浙江中部南部沿海海面:东北风,下午到傍晚起转偏南风,风力都是10-12级或12级以上。明天偏南风9- 11级;杭州湾水面:偏东风,夜里起转东到东南风,风力都是9-11级或11级以上。

E. 急!谁有模板给我参考一下:1、小学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2、小学校园及周边地质灾害监控措施报告!

一、学校应当每月、每季、每时段对学校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内行统计分析,并按期向教容育局安全办公室报送统计分析材料;
二、要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确定联络员负责信息报送,按时上报相关情况。
三、学校要加强领导,明确机构,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全面加强信息统计,认真填报各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材料,并开展统计分析,查找解决个性和共性问题,为推动安全教育的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F. 自然灾害小论文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关键词防震、减灾、自然灾害、美好家园、防范意识、人造灾害、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G. “6·” 江西省宜黄县党口小学后山滑坡灾害

1 引言

2014年6月20日凌晨时,江西省宜黄县神岗乡党口小学后山发生滑坡,造成党口小学教学楼1栋4间倒塌、4人遇难,并损毁学校厕所1间、居民杂物房2间、移动基站1座、民房4栋8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2 地质灾害特征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滑坡地段属低山丘陵地貌,山顶标高420m,相对高差约140m,斜坡原始坡度约35°。地层岩性为燕山早期(

)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含斑黑云花岗岩以及细粒含疏斑二云花岗岩,表部风化剧烈,呈松散砂性土状,局部夹强风化碎块。区域内发育有2条断裂带,1条为压扭性,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5°左右;1条为压性,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6°左右。

滑坡区域雨量充沛。近30年年平均降水量达1907.0mm。灾害发生前一周累计降雨量约400mm,发生前3小时累计降雨量107.5mm。

根据建设部频发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江西部分)(建标〔2001〕156号)、《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及《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滑坡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相应于地震烈度为Ⅵ度区。

2.2 灾害地质体特征

滑坡发生于其龙台山西坡、距坡脚约70m高处,滑坡体斜长约50m、宽约30m、厚约1.5m、体积约2250m3,主滑方向310°,滑体以粉、砂土(含碎块石)为主,碎块石含量5%,直径5~30cm。

滑坡体顺坡滑下,冲向党口小学,造成教学楼1栋4间倒塌,导致4人被压埋遇难死亡。该滑坡同时还损毁学校厕所1间、居民杂物房2间、移动基站1座,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照片1~2)。

照片1 滑坡体全貌

照片2 滑坡体冲毁的房屋

3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趋势判断

滑坡地段位于低山丘陵区,其龙台山西坡自然斜坡坡度约35°,表层为残坡积含砂粉质黏土,厚0.5~2.5m,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表部风化剧烈,地质环境条件较差。

滑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其龙台山西坡局部斜坡高陡,表层结构松散的全风化砂性土、残坡积粉质黏土饱水后与下伏基岩面摩擦力显著降低,在自身重力和饱水压力作用下易产生滑动,脆弱的自然地质环境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在因素。

(2)灾害发生前一周累计降雨量约400mm,是多年平均降雨量(1600mm)的四分之一,土体含水量趋于饱和;灾害发生前3小时内又降100mm以上大暴雨,雨水快速入渗降低了坡体土的抗剪强度和摩擦力,增加了下滑力,短时间汇聚的坡面流对斜坡表部形成强力冲刷,是滑坡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

综上,由于山体坡度较陡,表层土体松散且含水量高,在降雨作用下其龙台山西坡发生滑坡及坡面泥石流。

4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灾害发生后,宜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及时划定危险区,拉设警戒线,树立警示牌,并安排人员开展监测,积极组织当地群众避灾,妥善处理善后及临时安置工作。国土资源局系统及时主动介入调查。灾害发生后的当日,宜黄县国土资源局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救灾;随后,抚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工作组赶到灾害现场开展调查;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带队赶赴现场指导,接到报告1小时内,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组成的首批地灾应急调查专家已从南昌出发。6月21日,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抚州市地质队等根据乡镇提供灾情,联合对党口小学山体滑坡及其周边开展了地灾隐患应急排查。

5 经验与启示

(1)地质灾害应急机构健全。出现地质灾害灾情后,相关责任单位、人员能迅速行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信息渠道畅通,反应迅速。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能及时得到信息,派出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3)加强对丘陵、山区、学校、医院、集镇等人口密集区、居民住房后自然斜坡的调查,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定遭遇突发极端天气的避险预案。

H. 小学生地质灾害防范从哪几个方面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专主管部门报告。其属他部门或者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当地人民政府。
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并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关于地质灾害灾情分级报告的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当地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摘自:http://www.pzhgt.gov.cn/ShowArticleContent.asp?InfoId=1665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