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水质检测中心

中国地质水质检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1-02-08 14:06:44

① 盐湖与盐类资源研究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

1.业务定位

主要从事盐湖及盐类矿产、盐湖生物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盐湖记录对全球变化响应等研究,研究领域涵盖盐湖矿产成矿规律、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盐湖沉积与全球变化研究、盐湖生态、盐湖农业、盐湖与健康、行星盐科学和热水资源研究等,致力于推动我国钾、锂、硼,以及铯、铷、溴、碘等盐类资源勘查与产业化,带动我国高原极端环境盐生物与盐湖农业等“大盐湖产业链”的基础研究走向应用。

2.发展方向

钾盐和盐湖资源评价找矿、全球变化研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盐湖农业。

3.研究内容

(1)盐类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与方法研究:以盐科学为指导,开展盐类的物化遥综合方法研究,大力推广和完善“油钾兼探”方法;着重进行钾、锂、硼、碘、溴、铷和铯等国家急缺、重点或战略矿产的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和方法研究。

(2)盐类矿产分离提取理论与技术研究和综合评价:对重点盐湖和地下盐矿与卤水(含油田水)盐类资源进行分离提取的物理化学机制、化工工艺和工程化关键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着重选择藏北当雄错实验基地和柴达木西部南翼山地下卤水(油田水)开展急缺和重点的钾、锂、硼、碘等盐类提取的野外扩大实验研究。

(3)盐湖农业(含盐土农业)调查和示范工程研究:对盐湖及盐碱地分类调查,并相应开展盐生生物种繁殖培育。通过调研、实验和种群培育,着重开展生物质能源调研与实验,建立重点盐湖及周边盐碱地(如柴达木察尔汗、察干诺尔等)盐生生物质能源规模化示范工程。

(4)盐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开展不同区带盐湖的长期科学观测,建立我国盐环境和盐资源数据系统,为我国盐环境保护、盐资源管理开发和盐科学提供最基础的观察实验数据;结合盐资源和盐湖资源环境科学钻探研究,开展我国新生代盐环境变迁,中近期着重进行青藏高原新近纪—第四纪沉积序列研究和盐沉积的气候定量指标研究。

② 请问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质调查中心的待遇怎么样计算机的研究生。

5-10w
做到项目负责后10-15w

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该单位为正厅级单位,该单位以前是国土部直属单位,属于其科研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管理
国土资源部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归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该单位在业务上和认识上很多都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的

④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怎么样。待遇,出野外时间,以后的发展

暂无同学,具体不知,这种单位地矿行业算中上等了,不会差

⑤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是保定那个吗具体待遇怎么样

是保定的,原水文方法所,2007年更为现名。
每年出野外的时间一般是5月至10月之间,回中途偶尔回来几答次。
对于常出野外的青年职工来说,年收入达不到10万的,极少数牛人能接近这个数。
每天野外补助的标准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数字俺不敢报出来。
单身住免费的集体宿舍,筒子楼;结婚的需搬出去;有个小食堂,刷卡用餐。

⑥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这个单位待遇怎么样,硕士进去试用期结束每月能拿多少啊,谢谢

单位目前正在石家庄盖新的办公大楼,大概2012年底能全部迁回石市工作,这点不用担心。至于待遇问题,相较于石家庄市平均收入来说,也还可以,欢迎投考和就业。

⑦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截至2014年底,全所职工总数534人,其中在职职工310人,离退休职工224人;博士生导师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125人。内设8个综合管理部门、16个技术业务部门、3个科研业务保障部门。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矿泉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挂靠所内。

发表论文12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1篇、EI检索论文23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专利29项,1项专利技术实现转让,获著作权1部。获批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建省研究员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卢耀如院士再获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石建省、王贵玲研究员受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机物污染水样泵管口采样器”成功转化为产品,投入批量生产。荣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1项,中国地质学会2014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1项。

获奖证书

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所长、党委书记石建省,副所长张永波、张兆吉、李援生,纪委书记张民福。

所长、党委书记石建省(中),副所长张永波(右二),副所长张兆吉(左二),副所长李援生(右一),纪委书记张民福(左一)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建立全流程现代化取样分析技术体系。成功研制系列取样器并解决痕量组分采集技术难题,发展高效实用的现场调查技术及离线萃取技术,快速准确地查明了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调查土地利用类型与污染源分布;构建了有机分析实验平台,对全国33个实验室实现网络远程质量监控。

大型盆地和东南沿海典型地区深部水文地质调查与综合评价取得地热资源勘查重大突破。在高温地热资源以及干热岩勘查、水热型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多处高温地热异常。西藏古堆高温地热显示区地热钻探230米深度温度达195 ℃,为我国目前地热勘探中同深度温度最高钻井,川西地区高温地热钻探填补了理塘、巴塘地热钻探空白。首次开展干热岩科学开发利用试验研究,东南沿海地区干热岩钻探选址取得进展,完成东南沿海干热岩资源潜力区地球物理勘查。

贵德县扎仓沟干热岩钻孔现场

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听取项目汇报

热坑间歇喷泉

热水塘沸喷泉

城市发展中的地质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甘肃兰州、天水的滑坡、泥石流为研究对象,攻克了滑坡、泥石流发生概率难以计算的难题,建立了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以郑州地面沉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地面沉降发生原因与机理,为中原城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以石家庄、北京、洛阳为研究区域,研究了污染物在这些地区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与包气带的防污能力,改进了地下水污染防污能力的评价方法技术,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战略研究。查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分布范围、农业种植现状及其灌溉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状况与趋势、各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保障农田生产用水能力。首次查明地下水超采与灌溉农业之间关系、小麦、玉米等秋粮作物及蔬菜和耗水型果林用水对地下水超采影响程度和应调控阈以及节水灌溉与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提出相对农民模式的综合优化节水灌溉方案和实施对策,示范应用取得显著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创编了我国“国家主要含水层图工作大纲与技术要求”,全面完成《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史》出版稿,对发展我国水工环地质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国家粮食主产基地黄淮海区灌溉农业的用水强度、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和地下水保障能力分布图

祁连山大型煤炭基地土地覆盖现状解译图

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完成我国重要能源基地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总体部署。先后开展了“青海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质调查”、“神东煤炭基地水文地质调查与老空区普查”和“晋东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完成6个1∶5万标准图幅调查(面积约2520km2);实施一批探采结合井,总出水量约14736m3/d,有力地解决了矿区缺水问题。在多年冻土区融区控水规律、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强富水特性、典型岩溶泉域强径流带分布与演变、采煤条件下上覆含水层疏干破坏机理、矿区含水层保护理论技术、老空区老空水普查技术方法和1∶5万水文地质编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

巴丹吉林沙漠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集中分布区野外调查任务,填补了我国沙漠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空白。调查湖泊洼地133个、泉点29个、机民井88个,人工揭露地下水73处。初步查明沙漠东南部第四系沉积基底特征和湖泊、地下水分布的规律。首次在沙漠腹地完成350米水文地质钻探,揭露了第四系沉积基底和含水层结构,并首次获取巴丹吉林沙漠水文地质参数,为沙漠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通过全球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对我国各类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开发利用用途进行分析总结,圈定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高温、中低温地热区(田),提出地热发电规模及远景布局。查明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圈定若干干热岩远景分布区,提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目标及方向。开展了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研究,制定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路线图,为地热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群矿采煤驱动下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水循环影响机制研究。初步查明采空区覆岩三带宏观分布规律,采场应力分布对覆岩裂隙发育特征的影响特征、关键层分布对覆岩裂隙发育特征影响机理,分析总结了采动裂隙发展与含水层结构变异演化规律,基本掌握采空区裂隙发育特征及渗透性变化规律,建立了典型矿区含水层空间结构变异数值模型,创造性提出采空区渗透性跃变曲面“椭抛凹形体”概念。

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回灌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应用GMS软件初步建立了试验场三维地层结构图,建立了勘察回灌区水文地质参数系列。建立完善了地下水回灌三维水流模型,发展了地下水高精度模拟技术和优控管理信息技术。完善了滹沱河冲洪积扇三维地下水流模型,采用嵌套技术建立区域模型与示范区模型的耦合模型;建立示范区地下水回灌主要污染组分的溶质运移模型,进行了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算法研究,初步形成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

沙漠腹地水文地质钻探

含水层结构破坏物理模拟试验

地下水回灌试验场立体图

⑧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待遇

待遇一般。不好也不坏,肯定饿不着就是了

地质单位的待遇

一半是研究院,设计院这类型的好
然后就是什么什么中心
最差的是地质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