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广东省地质灾害招标

广东省地质灾害招标

发布时间: 2021-02-08 05:14:07

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要招投标吗

一般是需要公开招投标的,如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是特别紧急的抢险救灾工程的除外,其招投标一般由国土部门组织,资质分为地灾甲\乙\丙级.

Ⅱ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怎么样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Ⅲ 地质灾害应急项目是否需要招投标

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导意见(全文)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年05月25日20:08 国务院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并面临高寒缺氧、施工期短、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和建筑资源严重不足等特殊困难。为科学、依法、统筹,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充分认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意义和特殊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玉树实际出发,借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尊重民族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中央大力支持,各方积极援助;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又好又快地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二)基本原则。1.科学重建、规划先行。认真做好灾害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前期工作,在全面调研、科学论证、合理避让灾害隐患的基础上,确定适宜重建区域。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民族宗教等各方面因素,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坚持安全、适用、省地、节俭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因地制宜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优先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抓紧恢复基础设施功能和生产生活秩序。同步统筹规划实施受损宗教活动场所的恢复重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3.保护生态、体现特色。灾后恢复重建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按照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要求,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建设统筹推进。要特别注重保护民族宗教文化遗产,充分体现当地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4.自力更生、多方支持。灾区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同时发挥社会各界援助的积极性,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三)重建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生态环境切实得到保护和改善,又好又快地重建新校园、新家园,为建设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任务(一)城乡居民住房。把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先行开展农村住房恢复重建。要尽快完成房屋及建筑物受损程度鉴定,明确维修加固和重建任务。对可以修复的,要抓紧开展维修加固;对需要重建的,要尊重群众意愿,选择适宜的重建形式和建筑样式。要抓紧规划设计,合理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选址要避开重大灾害隐患地带。农牧区居民住房的恢复重建,要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牧民定居点,提供多样化设计样式,加强施工技术指导,改进建筑结构,提高建筑质量。城镇居民住房的恢复重建,要制定好城镇总体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推动适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应用。(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安排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把学校、医院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强中小学寄宿制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建设,改善“双语”教学条件。恢复重建州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和计划生育机构,加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公共文化科技、广播电影电视、体育设施恢复重建。恢复重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残疾人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设施。统筹安排恢复重建宗教活动场所,加强民族、宗教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在基本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后,按照节俭实用的要求,恢复重建各级行政机关办公设施。(三)基础设施。重点恢复重建主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民航、邮政设施。恢复重建公众通信网,提高应急通信、运输通信保障能力。在全面恢复当地供电能力的基础上,尽快开展与电网主网互联工程的前期工作,推动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和安全饮水工程恢复重建。加快市政公用设施恢复重建,增强供

Ⅳ 广东地质灾害资质在哪里申请,如何申请地质灾害资质

申请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的,向国土资源部申请。
专申请乙级和属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的,向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
审批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批工作。逾期不能完成的,经审批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再延长十日。
审批机关受理资质申请材料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时限内。
对经过评审后拟批准的资质单位,审批机关应当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七日。
公示期满,对公示无异议的,审批机关应当予以批准,并颁发资质证书;对公示有异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其申请材料予以复核。
审批机关应当将审批结果在媒体上予以公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的乙级和丙级资质,应当在批准后的六十日内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Ⅳ 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广东省韶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怎么样

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广东省韶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本省版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权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广东省韶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Ⅵ 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广东省惠州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怎么样

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广东省惠州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回册答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广东省惠州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Ⅶ 广东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广东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法行政,政令畅通,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开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做出了积极贡献。工作成效可概括为:谋大局、谋发展,上下同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得力到位;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举措有力;改革创新、提高素质,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有新突破;②加强土地调控,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举,节约集约用地有新举措;③大力推进国土资源市场建设,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④大力加强地质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新进展;⑤扎实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矿政管理工作有新成效;⑥测绘工作成绩斐然,信息化建设有突破;⑦严格依法行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大加强;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据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省土地总面积17981265.69公顷(含国家下达广东省未能核定的岛屿滩面积11564.90公顷),其中:农用地14914668.18公顷,建设用地1752827.03公顷,未利用地1313770.48公顷(图1)。与2005年末相比,全省土地总面积增加5612.55公顷,这是珠海市沿海围海造地扩大的土地面积。各类土地之间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农用地减少26007.67公顷,建设用地增加37529.29公顷,未利用地减少5909.07公顷。

3.土地二级市场

2006年全省转让土地76439宗,面积为14979.39公顷,转让金3994608.02万元;出租土地5宗,面积9.51公顷,租金2666.50万元;抵押土地45427宗,面积31250.20公顷,抵押价款16267280.30万元,贷款金额10001544.06万元。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矿业权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规范了矿业权审批程序,加大了矿业权市场配置的力度,起草了《广东省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截至2006年,全省有20个地级以上市和41个县(市、区)实施了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分别占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总数的95%和59%。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全省无探矿权出让;采矿权出让928宗,合同金额16964.15万元,其中招标、拍卖、挂牌出让261宗,出让价款10265.45万元。出让的主要矿种为砖瓦用粘土、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花岗岩和陶瓷土。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全省探矿权转让5宗,比2005年度减少1宗,矿种为铅矿,价款847万元;采矿权转让19宗,比2005年度增加18宗,价款1418.79万元,转让矿种有铁矿、锰矿、铜矿、铅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矿泉水等。

四、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5776件(含历年隐漏违法行为),比2005年增加了29.91%。其中土地违法行为5447件,比2005年增加了33.44%,涉及土地面积 7938.89 公顷,比2005年上升了3.49倍,其中耕地1959.95公顷,比2005年上升了2.07倍,反映出全省在贯彻落实国务院31号文和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以及加强动态巡查、卫片执法检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省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3977件,立案率为69%,其中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3669件,涉及土地面积7435.73公顷。全省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处理结案(含2005年未结案件,下同)3302件,结案率83%,其中土地违法案件结案3082件,结案率为84%。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中,共拆除违法建筑物48.2045万平方米,没收违法建筑物21.14万平方米,收回土地72.09公顷(耕地24.6公顷),收取罚没款12984.93万元。

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动态巡查发现土地违法行为3498件,涉及土地面积4022.26公顷(耕地1032.22公顷),动态巡查制止土地违法行为2591件,涉及土地面积3126.23公顷(耕地174.31公顷),制止率为74%,挽回经济损失929.5万元。

2.地矿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全省共发现矿产违法行为307件,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307件,立案率为100%,矿产违法案件结案219件,结案率为71.3%。在查处矿产违法案件中,吊销勘查许可证12件,采矿许可证253件,收取罚没款323.68万元。涉嫌土地矿产违法行政处分47人,党纪处分55人,刑事处罚24人,刑事案件移送62人。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全省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79件,比2005年度增加27%,受理154件,审结134件,比2005年度增加4%,其中维持93件,撤销8件,撤回申请29件,未审结40件。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2006年省、市、县(区)三级国土资源管理从业人员7456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 4296 人,占从业人员的57.62%。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及以上289人,大学本科及大专 5050 人,高中及中专1823人,初中及以下294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员占了71.61%。2006年全省管理人员参加各种院校培训达2887人次,其中参加党校学习932人次,行政学院学习234人次;学历教育569人,2006年获学位15人。

七、问题与建议

(1)粗放用地现象普遍存在,土地利用规划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形势严峻,今后仍应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的原则,研究制定土地利用和收益调节的办法,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制订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考核办法。

(2)查处违法违规的国土资源案件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继续加强依法行政,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守住三条“红线”。

(3)国土资源市场特别是矿业权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尽快出台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建立“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矿业权市场,规范和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建立健全矿政管理的长效机制。

(4)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进一步理顺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硬件建设,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

Ⅷ 现在有个招标公告要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乙级及以上的资质,建造师要求相关专业建造师。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乙级资质施工单位要求: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内、工程容预算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施工机械、测量、测试与质量检测设备。

Ⅸ 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哪个单位编制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