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地质灾害
㈠ 次生地质灾害
次生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山体崩塌等可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垮塌后会造成洪水;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造成威胁等。
如何应急
■ 房屋面临滑坡时,应立即撤离;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或是向上攀爬寻求躲避。
■ 行车中遇到崩塌,应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因崩塌造成车流堵塞时,应听从交通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 及时了解震区大坝和堰塞湖的安全讯息,得到通知应立即撤离危险地带。
■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 遇到毒气泄漏时,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遇到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 注意饮食卫生,不要使用被污染的水源。若被蚊虫叮咬要即时处理,不要乱抓。饭前、休息前,最好将暴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做好消毒(常用医疗消毒水有双氧水、碘酒、过氧乙酸等),定期对环境和被褥等进行消毒。
河北公众防灾避险应急手册
特别提示
■ 熟悉撤离路线,熟悉预警信号。
■ 当发现附近山体有滑坡、崩塌的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同时通知其他受威胁的人群。
■ 避灾场所和新房的建设应离开滑坡和泥石流区相当距离。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应立即搬迁与避让。
■ 避震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避免遭受洪水袭击。严格避免在下游河道搭建抗震棚。
■ 夏汛时节,去郊外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后或连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
■ 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 到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河北公众防灾避险应急手册
㈡ 次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
如地震引起的滑坡、地裂缝,崩塌,泥石流等;火山引起的泥石流等。
次生地质灾害是灾害链现象的具体表现。
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人员受伤等不是次生地质灾害。
㈢ 次生地质灾害的介绍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回坝河堤决口造成答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㈣ “次生地质灾害”的含义是具体表现为
次生地质灾害是灾害链现象的具体表现。
如地震引起的滑坡、地裂缝,崩塌,泥石流等;火山引起的泥石流等。
㈤ 地震会触发哪些次生地质灾害为什么
地震复次生灾害是指地制震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层面的,如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次生地质灾害和溃决水灾,发生在深海地区的强烈地震还可引起海啸;二是社会层面的,如道路破坏导致交通瘫痪、煤气管道破裂形成的火灾、下水道损坏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电讯设施破坏造成的通讯中断,还有瘟疫流行、工厂毒气污染、医院细菌污染或放射性污染等。 由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往往是由局部强降雨引发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㈥ 次地质灾害指什么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它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滑坡发生的前兆:1、泉水复活;2、土体上隆;3、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4、坍塌和松弛;5、变形发生突变;6、裂缝急剧扩张;7、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泥石流的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1、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差不多就这些
㈦ 什么是次生地质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专灾;震后流属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鞍钢因停电停水而冻结,高炉停产;营口水电设施破坏,全市停水停电,城市滩痪。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开滦矿供电中断,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天津碱厂白灰埝滑坡使30多人丧生;化工厂阀门破坏、溢氯毒死5人。1964年6月19日,日本新潟7.5级地震,油库受震起火,大火烧了360小时,直至原油烧尽,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区化为灰烬。
㈧ 次生地质灾害的地震次生灾害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回为突出,国内答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鞍钢因停电停水而冻结,高炉停产;营口水电设施破坏,全市停水停电,城市滩痪。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开滦矿供电中断,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天津碱厂白灰埝滑坡使30多人丧生;化工厂阀门破坏、溢氯毒死5人。1964年6月19日,日本新潟7.5级地震,油库受震起火,大火烧了360小时,直至原油烧尽,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区化为灰烬。
㈨ 什么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由地震来及随后相继发生的余源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就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5·12”汶川地震引发的崩塌堵塞交通命脉,影响救援
“5·12”汶川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对公路造成威胁(四川北川,2008,谢章中提供)
㈩ 什么是次生地质灾害
次生地质灾害 geological disasters
编辑本段次生灾害
次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 如地震引起的滑坡、地裂缝,崩塌,泥石流等;火山引起的泥石流等。 次生地质灾害是灾害链现象的具体表现。[1] 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人员受伤等不是次生地质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鞍钢因停电停水而冻结,高炉停产;营口水电设施破坏,全市停水停电,城市滩痪。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开滦矿供电中断,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天津碱厂白灰埝滑坡使30多人丧生;化工厂阀门破坏、溢氯毒死5人。1964年6月19日,日本新潟7.5级地震,油库受震起火,大火烧了360小时,直至原油烧尽,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区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