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工程地质概论

工程地质概论

发布时间: 2021-02-08 01:18:17

『壹』 有没有工程地质学概论的试题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拮抗剂就了

『贰』 地质工程概论大一结课论文

论据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2)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扣中心,首尾一致。

『叁』 水文与工程地质的专业概述

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探讨地下水量、水质和温度传输的计算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定量模拟。这是水文地质学的重要基础。
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另一个重要基础。研究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探讨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的机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变化、地下水与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寻找金属矿床、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研究矿水的形成和分布等。
供水水文地质学是为了确定供水水源而寻找地下水,通过勘察,查明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进行水质与水量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按含水系统进行科学管理。
矿床水文地质学是研究采矿时地下水涌入矿坑的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以及其他与采矿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
农业水文地质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进行水文地质研究;另一方面为沼泽地和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进行水文地质论证。
地热是一种新的能源,如何利用由地下热水或热蒸汽携至地表的地热能,用来取暖、温室栽培或地热发电等,以及地下热水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勘察与开发方法等,是水文地热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区域性分布和形成规律,以指导进一步水文地质勘察研究,为各种目的的经济区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古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循环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等。据此,可以分析古代地下水的起源与形成机制,阐明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矿产的形成、保存与破坏条件。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与地质环境有密切联系。水文地质学以地质学为基础,同时又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工程地质学是与水文地质学是同时相应发展起来的,因此两者有不少内容相互交叉。
地下水积极参与水文循环,一个地区水循环的强度与频率,往往决定着地下水的补给状况。因此,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学、气象学、气候学有密切关系,水文学的许多方法也可应用于水文地质学。地下水运动的研究,是以水力学、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并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是:由主要研究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转向更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由局限于饱水带的含水层,扩展到包气带及“隔水层”;由只研究地壳表层地下水,扩展到地球深层的水。
预计今后的水文地质研究,在下列方面将有突破:裂隙水与岩溶水运动机制和计算方法;地下水中污染物和温度运移机制和计算方法;粘性土的渗透机制;包气带水盐运移机制;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学模型;地球深层水文地质。 专业名称:水文与工程地质
专业代码:540203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环境科学概论、工程地质、遥感地质、水质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水资源管理与评价、认识实习、专业实验、地质填图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开设院校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肆』 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学概论 最新是用得那个版本

就是中国地质大学唐辉明写的,网站上有他们的精品课程,你看看,东西都在上面呢!

『伍』 地质工程专业导论很容易拿高分吗

基础学科,比较容易

『陆』 矿区地质概述

(一)地层

矿区及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阿吾拉勒组第四亚组(C1a4)。大面积分布于矿区范围内,其与下伏的第三亚组(C1a3)呈整合接触。

第四亚组(C1a4)下部为一套正常沉积岩;上部为安山(玢)岩及碎屑岩。其与下伏的第三亚组(C1a3)呈整合接触(据区域资料)。

因矿区范围较小,所见多为第四亚组的上部,因褶皱(复向斜)的发育,局部出露下部的岩性(层),主要岩性为紫红—灰紫色晶屑玻屑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砂岩、灰白色—灰黑色微晶粉晶生物碎屑灰岩、砂质灰岩夹沉凝灰岩及岩屑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砂岩夹灰岩为铁矿成矿的主要层位。

根据各岩性层产出的不同位置、叠置、组合特征,将矿区内所见岩性做了初步划分,将紫红色晶屑(岩屑)凝灰岩岩石组合划为该亚组的下岩性段 ,将中-细粒凝灰岩、沉凝灰岩夹角砾凝灰岩、灰岩组合划为该亚组的上岩性段 。

下岩性段 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为巨厚层,其内见透镜状、似层状产出的中-细粒凝灰岩层,应为褶皱运动后期剥蚀作用的产物,上岩性段 主要分布于矿层(体)(矿化带)及其南部,北部附近亦有少量分布,二者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

地层(岩性层)总体表现为南南西、南西西倾,倾角58°~84°,局部为北东倾和北北东倾,倾角62°~78°。因普遍遭受后期构造的破坏而裂隙发育,沿裂隙多发育碳酸盐细脉网,并发育有镜铁矿细脉或镜铁矿薄膜(沿裂隙面分布,呈鳞片状产出)。

总体层序从下到上依次为紫红色、灰紫色晶屑(岩屑)凝灰岩、灰绿、浅灰绿色中-细粒凝灰岩(局部可见细砾、角砾)。

(二)构造

矿区内总体表现为单斜构造,局部岩石地层可见的小的褶曲和变形;断裂构造较发育,但规模一般不大。

F1:为推测断层,位于矿区西北部,沿沟谷发育,走向北东,断层特征、性质不明显,鉴于该断层通过的岩石地层单元中灰岩发生明显的褶曲、扭动,推测其具左行走滑性质,滑距近100m。断裂形成时间晚于主成矿期。

F2:位于矿层(体)北侧约100m处,断裂带宽近10m,走向近东西,横贯普查区,总体向北倾,倾角近直立。带内岩石较为破碎,未见矿化蚀变,其与成矿及其改造无直接关系。

F3:位于2-2′勘探线以东附近,与矿层(体)小角度斜交,交角约为24°,规模不大,为逆断层,断层面产状为35°∠75°,断层带宽10~15cm,内可见断层泥和细角砾、碎粒。断层在浅部对矿层(体)的产状及其工程地质条件有较大影响。

F4:矿层(体)附近,断裂带宽30~50m,其范围已将矿层(体)包括在内,产状为110° ∠60°~80°,具韧性剪切性质,韧性剪切的特征在矿层(体)南侧的部分地段表现得较为清晰,可见明显的眼球状构造,岩石破碎呈碎粒(可见碎粒局部呈线性分布)状、粉末状。断层对矿层(体)从地表至中深部均有较大影响,主要作用表现为:(1)变质改造作用;(2)破坏矿石原有的完整性和矿层(体)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是导致矿床充水的主因;(3)其活动是引起矿床内镜铁矿、黄铜矿、碳酸盐局部发育的主因;(4)是引起矿床内岩、矿石发生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矿化蚀变的主因。

F5:位于矿区0-0′勘探线附近,与矿层(体)大角度斜交,交角约为65°。规模不大,具走滑性质,但滑距甚小,基本未影响矿层(体)在走向上的完整性,断层面擦痕明显,产状为250°~255°∠75°。断层对矿层(体)在走向上的连续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很小。

F7:位于矿区8-8′勘探线以东一带,与矿层(体)小角度斜交,交角约为15°,断层规模较大,可能为右行走滑正断层,断层带宽约30m,断层面产状为355°∠81°,两盘相对移动距离很小,对矿层体在产状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影响不大。

F6:位于8线附近,近南北向产出,可能为逆断层,西倾,倾角约70°。其对矿层(体)在走向及倾向上的连续性和矿石完整性、矿层(体)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程度尚不明了。

F8:位于矿层(体)最东部南侧约12m处,断裂带宽5~10m,走向近东西,总体南倾,倾角65°~74°。带内岩石破碎,未见矿化蚀变,其与成矿及其改造无直接关系。

从各断层的发育特征和相互关系来看,断层均发育于成矿期后,其先后顺序依其编号顺序,其判断依据为F1、F2、F8与其他断层无直接联系,但二者可见规模均较大,应属区域性断裂的高级别次级断裂,F4、F5、F6均穿过F3断层,F7断层穿过F3、F6,F4、F5、F6之间的时空关系不密切,判断其发育时间大体相当。

在断裂和区域性褶皱构造的共同作用下,矿区局部岩石地层可见的小的褶曲和变形,如在TC201中,近矿部分(含矿层)岩石表现为小的背形特征,在矿区东部部分地段岩层局部表现为高角度的北北东倾向。在矿区北部,晶屑岩屑凝灰岩中局部出露小的呈透镜体状产出的灰绿色中-细粒凝灰岩(偶含砾),应为区域性褶皱在矿区内直接体现。但从总体的岩石地层的空间分布来看,矿区总体表现为高角度单斜构造。

(三)岩浆岩

矿区内未见大规模侵入岩(如脉岩等),仅在近矿断裂破碎带内沿裂隙见呈网脉状、被膜状分布的碳酸盐岩,局部于地表偶见石英细脉。

喷发岩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主要为安山质火山(碎屑)岩(晶屑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地表岩石一般均呈浅紫色、紫灰色,近断层部位及含矿层位附近,岩石均呈浅色系,以浅灰色、浅灰绿色为主,局部为灰绿色,绿泥石化较为发育,矿物成分主要为晶屑、岩屑、火山尘、火山灰。火山尘、火山灰多已脱玻化蚀变隐晶质长英质和绿泥石集合体,主要矿物成分磁铁矿、黄铁矿等含量均较低,为1%~5%。

此外,在深部(ZK203孔内)见疑似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角砾,角砾呈棱角状,呈肉红色,具一定程度的钾化,相对较为富集的黄铜矿化赋存于角砾中。

(四)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处于一个金、银、砷、铜、钴、钨、钼综合异常区内,各单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异常区近东西向展布,总面积约3.0km2,异常形态为不规则状,为甲1类异常,属矿致异常。

单元素金异常呈不规则椭圆状,面积约1.3km2,异常下限为1.2×10-9,异常面积1.3km2,极大值33.9×10-9,平均值33.9×10-9,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衬度为28.3,规模为43.93,NAP值为36.61。银异常呈近似椭圆状,面积为0.41km2,异常下限为0.15×10-6,极大值为0.321×10-6,平均值为0.321×10-6,具二级浓度分带,异常衬度2.14,规模0.13,NAP值为0.87。砷异常面积0.21km2,异常下限为20×10-6,极大值为37.2×10-6,平均值为37.2×10-6,异常衬度1.86,规模7.94,NAP值为0.397。铜异常呈北西向展布,不规则状,面积约2.27km2,异常下限为40×10-6,极大值为2291.58×10-6,平均值为442.02×10-6,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衬度11.05,规模1002.9,NAP值为25.07。钴异常呈不规则状,面积约1.7km2,异常下限为18×10-6,极大值为347.08×10-6,平均值为128.77×10-6,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衬度7.15,规模215.8,NAP值为12.0。钨异常面积1.4km2,异常下限为2.5×10-6,极大值为31.03×10-6,平均值为12.39×10-6,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衬度4.96,规模17.08,NAP值为6.83。钼异常面积1.14km2,异常下限为1.5×10-6,极大值为23.55×10-6,平均值为23.55×10-6,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衬度15.7,规模26.9,NAP值17.9。

(五)地球物理特征

1.物性特征

对工作区内各种岩、矿石进行磁性参数统计表明(表3-1),区内磁异常都是区内磁异常都是感磁引起的异常,能引起较强磁异常的因素为磁铁矿,其余为火山岩、褐铁矿化凝灰岩、灰岩、中-细粒凝灰岩等中-弱磁性岩石,一般都是背景场,这些中-弱磁性岩石,最大约能引起1000~3000nT的局部高磁异常,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高背景场形式出现,由此说明,区内大部分高磁异常都是由磁铁矿所引起。通过矿点岩(矿)石物性参数统计结果的分析,对资料解释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表3-1 松湖铁矿岩、矿石磁性参数统计表

2.磁性分布特征

由△T化极平面等值线图可以看到,磁异常在本区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特征的场:中部△T表现为起伏、跳跃、强弱不一的正磁异常带,近东西向展布,其与地层及矿层(体)走向基本一致,在该正磁异常带西部伴生有明显的负磁异常,其他大部分区域为背景场,表现为平缓的正磁场区,夹小面积的平缓的负磁场区,基本是地层岩性的正常反映。本次工作区共圈定4个高磁异常。

负磁异常一般伴生在正磁异常的旁边,表现为异常梯度大而且变化快,通常出现在矿层(体)的边部,说明正、负磁异常是感磁异常。

3.局部磁异常特征及解释推断

矿区是铁矿分布区,研究的对象为高磁异常。因此,局部异常划分主要以△T化极平面等值线图中△T曲线特征进行;按照这一原则,在本次工作区以1500 nT为异常下限共圈定高磁异常4个,以下是对工作区一些典型磁异常特征的分析认识。

(1)SH1-01号磁异常

异常位于矿区590测线(位于3-3′勘探线以东约20m),为一椭圆型异常,东西向展布,长约50m,宽20m,极大值大于5000nT,位于矿层(体)露头南20m处,为矿致异常,南、北、东伴生有明显的负磁异常,说明矿层(体)是有限延伸的板状体,长度不大,经对590测线反演计算矿层(体)南倾78°,分别向上延拓50m、100m后,异常仍有所显示,但已不明显(图3-1),说明矿层(体)有一定的延深,但延深不大,经钻孔ZK301验证,磁测成果推断基本正确,矿层(体)南倾,向西变薄,有尖灭的趋势。

图3-1 590测线向上延拓曲线图

(2)SH1-02号磁异常

异常位于矿区中部,在SH1-01号异常的东延方向,为一近椭圆型异常,东西向展布,横跨600、610、620、630、640、650六条测线(大体分别相当于Ⅰ - Ⅰ′、0-0′、Ⅱ-Ⅱ′、Ⅳ-Ⅳ′、Ⅵ-Ⅵ′、Ⅷ-Ⅷ′六条勘探线向东平移约40m的位置上),长约500m,最宽60m,极大值大于8000nT,异常西端北部伴生有明显的负磁异常,说明磁异常体是无限延伸的板状体,为矿致异常。工区△T化极数据经向上延拓100m后,异常依然存在(图3-2),与SH1—01、03号变成一个异常,说明矿层(体)有一定的延深,由此可以推断地表矿层(体)在深部是一个矿层(体)。经对610线(0号勘探线)向上延拓100m、200m,异常仍然存在(图3-3),说明矿层(体)延伸在400m左右。

根据磁异常特征及2006年槽探、钻探成果,用二度半重、磁异常人机联作实时反演拟合软件拟合出矿层(体)的形态特征(图3-4),可以看到曲线拟合程度较好,矿层(体)宽度约70m,近直立,Ⅱ-2号矿层(体)与钻孔中3-1-7层矿层(体)对应较好,产状变缓。

经2007年在Ⅰ号勘探线(600线)、0号勘探线(610线)、Ⅱ号勘探线(610线)、Ⅳ号勘探线(630线)、Ⅵ号勘探线(640线)布设钻孔验证,证明2006年磁异常解释推断基本正确、可靠,矿层(体)南倾,倾角较大近直立,延深大于400m,但深部矿层(体)形态、产状与推断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图3-2 松湖铁矿区磁异常上延100m平面等值线图

图3-3 610(0号勘探线)测线向上延拓曲线图

图3-4 610(0号勘探线)测线二度半人机联作实时反演拟合矿层(体)形态图

(3)SH1-03号磁异常

异常位于工作区中部,在SH1-02号异常的东延方向,从测线650到660线(位于Ⅷ-Ⅷ′勘探线东约40m),为一近哑铃型异常,东西向展布,长约180m,最宽45m,极大值大于3000nT,说明磁异常体是有限延伸的板状体,该异常为矿致异常。该异常经向上延拓后与SH1-02号磁异常为一个异常,说明矿层(体)有一定的延深,推测地表矿层(体)在深部连接为一个矿层(体)。

经对650线磁异常分别向上延拓100m、200m,异常仍然存在(图3-5),说明矿层(体)延伸较大,磁异常特征显示矿层(体)向北倾斜,用二度半重、磁异常人机联作实时反演拟合软件拟合出矿层(体)的形态特征(图3-6),可以看到曲线总体拟合程度较好,矿层(体)向北倾,倾角在85°左右,矿层(体)宽约50m,异常北部没有拟合上的次级异常,初步分析可能是一个隐伏的盲矿层(体)。

(4)SH1-05号磁异常

异常位于工作区东部,位于680-700测线间,北东东向延伸(推测为地形因素的影响,经反演,异常在深部亦向南倾,倾角近80°),长约300m,最宽处约40m,极大值大于3000nT。说明磁异常体是有限延伸的板状体,该异常为矿致异常。该异常经向上延拓后与SH1-01、SH1-02、SH1-03号磁异常连接为一个异常,说明矿层(体)有一定的延深,推测地表矿层(体)在深部连接为一个矿层(体)。

经在650线(Ⅷ号勘探线)附近2006年施工钻孔ZK6501和2007年施工钻孔ZK801验证,上部矿层(体)南倾,倾角较大,近直立,与磁异常解释推断基本相符,下部矿层(体)没有验证到,分析原因可能是下部矿层(体)向北倾,或者由于断层的影响矿层(体)错动ZK6501没能验证到矿层(体)。

根据上述分析解释,工作区内的4个磁异常呈线形展布,都是矿致异常,SH1-01、SH1-02、SH1-03号磁异常经钻探施工,在450m范围内已见到多层厚度不等的磁铁矿层(体),地表显示矿层(体)不连续,而在深部是一个矿层(体),与磁异常的推断解释较为相符(图3-6),SH1-01号异常消失,说明该矿层(体)在580线(Ⅲ号勘探线西80m处)处已尖灭,向东延伸到700线(Ⅷ号勘探线500m处),长共计1200m左右。

图3-5 650测线(位于8线以东约50m)向上延拓曲线图

『柒』 公路工程地质和工程地质学概论的区别

工程地质概论主要是关于兴建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而回公路工程地质答则主要研究关于公路工程(包括路基、桥梁、涵洞、隧道、特殊路基等)的地质问题,为公路勘察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公路工程地质的话我推荐钱让清教授编写的那本

『捌』 关于地质工程概论的小论文

建议你去图书馆或网络文库中找!
怕被发现时抄袭你就上谷歌找外文的!
这都是行业专责了哈
我是学地理科学的
和地质学相似!

『玖』 中国地质大学 李智毅主编 <<工程地质学概论》课件

岩土工程专业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土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
参考书目:
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注:没有设“工程地质”专业,请参考“地质工程”专业。>>>>

地质工程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34工程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
参考书目:
83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以及《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以下是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岩土工程
二选一: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地质工程
二选一:
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李粮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希望可以帮到你。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