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宣传手册
㈠ 地质灾害如何防范
要想防范地质灾害,就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地提高防范意识,在灾害来临的时候及时撤离,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不要轻易在危险地带停留,并且各地方要做好防治能力监测工作,进行主动防范。
一、地质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主要指的是自然或者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产生威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一般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地震、火山等。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在发生泥石流、塌方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地方停留,一旦发现险情,应及时向地方相关部门报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㈡ 地质灾害宣传标语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标语
1、预防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实行预防为内主,避让与容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针。
3、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易发区。
4、边坡隐患险于明火,防治避让胜于救灾。
5、人为削坡和连续降雨是诱发地灾的主要影响因素。
6、加强监测,预防地质灾害。
7、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在农村。
8、防治地质灾害,建设美好家园。
9、认识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
10、地质灾害猛如虎。
11、监测避让,群测群防。
12、群测群防,防治地质灾害。
13、地质灾害防治以避让为先。
14、地质灾害防治从宣传开始。
15、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16、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17、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18、以人为本防地灾,预防为主保平安。
19、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山谷易发泥石流,高陡边坡易滑坡。
21、暴雨易发地质灾害,雨过仍是关键时期。
22、泥石流、滑坡、崩塌有前兆,雨天留心要防范。
㈢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拦挡: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
2、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可能拉断坠落的悬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柱、墙或其组合形式支撑加固,以达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对危险块体连片分布,并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结构面的危岩区,首先清除部分松动块体,修建条石护壁支撑墙保护斜坡坡面。
3、锚固:板状、柱状和倒锥状危岩体极易发生崩塌错落,利用预应力锚杆(索)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崩塌的发生。锚固措施可使临空面附近的岩体裂缝宽度减小,提高岩体的完整性。
4、灌浆加固:固结灌浆可增强岩石完整性和岩体强度。一般先进行锚固,再逐段灌浆加固。
5、疏干岸坡与排水防渗:通过修建地表排水系统,将降雨产生的径流拦截汇集,利用排水沟排出坡外。对于滑坡体中的地下水,可利用排水孔将地下水排出,从而减小孔隙水压力、减低地下水对滑坡岩土体的软化作用。
滑坡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滑坡滑动多与地表水或地下水活动有关。因此在滑坡防治中往往要设法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避免地表水渗入滑体,减少地表水对滑坡岩土体的冲蚀和地下水对滑体的浮托,提高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和滑坡的整体稳定性。
2、减重与加载:通过削方减载或填方加载方式来改变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也可以达到治理滑坡的目的。但这种措施只有在滑坡的抗滑地段加载,主滑地段或牵引地段减重才有效果。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跨越工程:在泥石流沟上方修筑桥梁、涵洞跨越避险工程,使泥石流有排泄通道,又能保证道路的畅通。
2、穿越工程:在泥石流下方修筑隧道、明硐和渡槽的穿越工程,使泥石流从上方排泄,下方交通不受影响。这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种主要工程形式,对于隧道、明洞和渡槽设计的选择,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3、防护工程: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重要工程设施修筑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防护工程,从而抵御泥石流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危害。
4、排导工程:修筑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排导工程,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
5、拦挡工程:修筑拦砂坝、固床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等拦挡工程,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缓泥石流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
(3)地质灾害宣传手册扩展阅读: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有:
1、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
2、开挖边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
3、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4、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
㈣ 求一本关于512地震的书(只须题目)
我有在书店见过这么一本书,封面是黑色的,书名不太记得了,上面有大大的5.12三个数字,背景是摆成爱心形状的蜡烛
《汶川壮歌》 人民出版社
《中国512抗震救灾记事》 四川教育出版社
《惊天动地的七天七夜——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记事》
四川教育出版社
《我们在一起——抗击512特大地震纪实》 四川文艺出版社
《大爱感动中国——汶川大地震纪实》(画册) 成都时代出版社
《我们与汶川同在——生命的感动、生命的奇迹、生命的风采》
上海文艺出版社
《生死不离——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上海大学出版社
《心疼的灯光》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惊天地 泣鬼神——我们万众一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爱感动中国——汶川大地震纪实》
文汇出版社等17家媒体出版社共同署名出版(成都时代出版社书号)
《大爱无疆——湖南在行动》 湖南人民出版社(待出)
《我在地震现场》 湖南文艺出版社(待出)
《生命》 湖南文艺出版社(待出)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地图(2种)
《四川汶川地震救灾志愿者服务地图》 成都地图出版社
《抗震救灾专用地图——四川省全图》 星球地图出版社
5、灾后心理辅导、健康知识(15种)
《地震灾后心理干预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走出地震的震撼和悲伤》 人民卫生出版社
《震后心理指导手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震区官兵心理卫生指导》 人民军医出版社
《灾后心理救助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震灾即将过去 亲情与你同在——震后家庭健康知识简明读本》
中国人口出版社
《震后儿童心理救助手册》 天地出版社
《灾后心理救助》 天地出版社
《让悲不再痛,让哀不再伤——灾后心理自我调适手册》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让心中充满阳光——地震受灾人员心理自助读本》
浙江科技出版社 四川科技出版社
《给自己一个宁静的港湾——地震救援人员心理健康自助读本》
浙江科技出版社 四川科技出版社
《帮助你自己——渡过难关的办法》 宁波出版社
《地震儿童心理救助:儿童家庭和教师活动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建心灵家园》(漫画绘本) 湖南少儿出版社(待出)
《我的地震经历——儿童心理创伤救助》(引进版)
湖南文艺出版社(待出)
6、地震医疗、防疫及灾后防病常识(26种)
《地震灾害自救互救防疫》 人民出版社
《地震自救互救医疗知识手册》(书名可能改)科学出版社
《传染病家庭预防》 海洋出版社
《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 人民卫生出版社
《灾害现场求生术——自救与救治》 人民卫生出版社
《灾后防病知识宣传画》4种 人民卫生出版社
《地震灾后防病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地震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折页 科学普及出版社
《震后防疫防病小常识》宣传折页 科学普及出版社
《危重急病的诊断与治疗》 科学普及出版社
《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挂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挂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问答》中国农业出版社
《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技术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
《地震灾后农村灭鼠技术挂图》中国农业出版社
《现代创伤骨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实用创伤救治》 人民军医出版社
《脊柱脊髓与四肢神经损伤救治原则》 人民军医出版社
《震区防疫手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地震伤急救手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震后防病把五关》 人民军医出版社
《灾区医院院内感染预防指南》 人民军医出版社
《地震灾后防病必备常识》 学苑出版社
《抗震救灾急救手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
《地震灾区卫生防病手册》 四川科技出版社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自防自救》 武汉出版社
7、地震常识、自助读物(21种)
《地震来了怎么办》挂图1套4张 人民出版社
《地质灾害预防》折页 地质出版社
《地震32问》宣传手册 地质出版社
《抗震救灾小常识》折叠卡 科学出版社
《抗震救灾自助手册》(64开、32开)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网络全书》第二版资料汇编·地震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家庭地震应急三点通》 科学普及出版社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 科学普及出版社
《抗震救灾》科普挂图(1套10张) 科学普及出版社
《防震减灾》科普挂图(1套4张)电子版 科学普及出版社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出版社
《漫话城市地震防灾》 地震出版社
《地震知识100问》 地震出版社
《震后气象灾害防避指南》 气象出版社
《少年儿童地震防护手册》 四川少儿出版社
《抗震救灾手册》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百姓应急避难手册》 天地出版社
《武汉市民应急救助手册》 长江出版社
《地震灾后100个特别提醒》 上海三联书店
《抗震救助读本》 湖南科技出版社(待出)
《神狗历险记——震后余生》 地震出版社
㈤ 请高手推荐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书籍,谢谢。
一 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管理(黄润秋 许向宁)
二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实施手册
三 地质勘察与内地质灾害监容测评估防治技术实用手册
四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
五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
六 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
七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应急指挥及综合防治实务全书
八 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希望能够帮到你
㈥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到位
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对各级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要做到发放到位、宣传到位,同时主动专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属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画、墙壁板报、宣传页、“两卡”等形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避险方法、联系方式、防治措施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确保当地居民知道何处危险、何时避险、怎么避险。
㈦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要点
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县、乡、村群内测群防人员定期举办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在大中小学校开展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增强广大师生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和“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时机,在全县广泛开展减灾科技“宣传日”和“宣传周”等活动,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的防灾减灾和保护地质环境意识。
㈧ 地质灾害评估业务手册委托单位意见怎么写
开吗
㈨ 从哪些方面宣传预防自然灾害
1、科学预防地震,远离灾害伤痛。
2、参与防震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3、边坡隐患险于明火,防治避让胜于救灾。
4、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
5、防震为先,内化于心;减震为本,外践于行。
6、防震减灾践于行,和谐幸福见于心。
7、监测避让,群测群防。
8、未雨绸缪防灾害,国安家宁人开颜。
9、防治地质灾害,建设美好家园。
10、灾难需要永记,防患始于未燃。
11、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易发区。
12、树立防震减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13、莫道防灾要花钱,减少损失加倍还。
14、勿忘防灾促发展,铭记减灾构和谐。
15、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16、知险之心长有,防灾之事首行,心中不忘灾祸,重在排除隐情。
17、防震减灾人人抓,幸福社会千万家。
18、科学防震减少损失,轻视防震罪责难逃。
19、用法律落实防震措施,强责任提升减震效能。
20、居安当思危,防灾人为先。
21、防震减灾年年讲,强国富民常常安。
22、学好防震救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3、山谷易发泥石流,高陡边坡易滑坡。
24、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注重预防人人有责。
25、防震从源头抓起,减震重过程控制。
26、群策群力防震减灾,同心同德利国惠民。
27、天灾无情,不防不行。
28、防震减灾重如山,全民携手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