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国际
❶ 中国地质大学的中韩国际班,韩国留学预科班都和哪些韩国大学有合作呢
他们和韩国的汉阳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中央大学等韩国顶尖的排名靠前的学校都有直接合作,学生学习完可以直接入读这些大学。
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没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好不好的
不好来 地质大学唯一在源全国享有盛名的就是和地质相关的学科 比如地质学 地球物理 而且从今年开始 新生入学不分专业,仅仅分成类别 如果你报了这个专业 会被先分到经济类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自由调换专业与类别
谢谢
❸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的区别
武汉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本部,教学设施更完备、师资更强。北京是分校,但有首都的地域优势,一些专业取分并不低。
拓展资料:
1. 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
2. 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协议。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作为是世界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地大在国际地质学界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❹ 中国地质大学的国际经贸好么
中国地质大学的国际经贸肯定不好啊,他的地质、矿业之类的专业比较好
❺ 中国地质大学(海外班)和联合办学是一回事吗
海外班今年是第一年招生
联合培养不知道本科生招生是怎么设置的 你去问问招生就业处
一般地大的联合培养都在硕士和博士阶段 和其他国内或者国外院校一起培养
本科生的联合办学不清楚还真的,你最好打电话问问
❻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跟武汉有什么区别
一、院系设置不同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截至2019年3月,该校拥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正在招生。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截至2018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下设19个学院,在65个本科专业招生。
二、学科建设不同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截至2016年12月,该校拥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涵盖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 ;
116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59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艺术硕士(MFA)、法律硕士(J.M)、资产评估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4个专业工程学领域。
(6)中国地质大学国际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4年后陆续迁入北京西北郊学院路新校址。
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时间中,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迁出北京,在湖北办学。
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总部设在武汉。
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9年7月,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
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外交流项目多吗,官网上怎么没有经济类专业和北京化工大学相比怎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国外一些著名高校联合办学情况
为了加快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拓宽联合办学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与俄、加、美、法等国家的多所知名学府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等三所高校
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均可申请进入“联培留俄班”,培养模式为“2+3”,即前2年在我校学习基础课,后3年在俄罗斯学习专业课(第一年学习俄语,第二年入系后除专业课外,继续学习一年俄语)。
国立莫斯科大学:我校选派学生主要到该校地质系学习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工程、生态地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和资源的区域管理、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等专业。
国立莫斯科地质勘探大学:我校选派学生到该校地质勘探系、应用地球物理与信息系、水文地质系、探矿工程技术系及经济系等院系学习。
国立伊尔库茨克技术大学:我校选派学生到该校建筑工业设计系、地质学及地理信息生态地理系、采矿系、控制系、建筑与城市工业系、交通系统系、冶金化学系、能源系、商业与法律系、造型艺术系等系学习。
“联培留俄班”学生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双方高校均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2005年我校与加拿大综合排名第一的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签署了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办学正式协议。采取“2+2”的联合培养模式,我校每年选派10~15名二年级本科生到滑铁卢大学留学,滑铁卢大学承认我校选派学生已获得的学分。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滑铁卢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
至今,我校已从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能源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经管学院选派了两批二年级本科生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地球科学系学习相关专业。今后,我校还考虑以“4+3”的模式选派高年级本科生到滑铁卢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将留学的专业扩展到地球科学以外的其他专业。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2006年初我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University of Quebec)签署了两校间教育与科研合作正式协议。根据协议,我校将与魁北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及研究生:
1.我校每年选派在校三年级本科生到魁北克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继续学习1年,完成本科学习;选派在校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到魁北克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继续完成研究生学习。
2.魁北克大学承认学生在我校已经完成的课程学习和所取得的学分。如选派的学生完成学业并达到魁北克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的标准后,可获得魁北克大学相应的学士或硕士学位。
3.我校与魁北克大学的教育合作的专业领域暂定为地球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将来可考虑扩展到其它学科和专业。
4.赴魁北克大学学习的学生本人向该校申请获准后,将按加拿大当地学生的收费标准向魁北克大学付费。
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
我校与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联合办学,采取“4+1”的办学形式,即我校学生先在校完成4年本科学习,然后在得克萨斯A&M大学学习1年,成绩合格则获得A&M大学授予的管理学硕士学位。在校就读的4年当中,美方将派遣资深教师到校讲授4门管理和经济类课程并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优秀的同学将取得前往A&M大学留学并攻读学位的资格。从2002年起,在美方派遣教师来我校授课的同时,还有数名A&M大学的学生到我校随堂上课,使课堂更加活跃和富有成效。
法国米歇尔·德·蒙泰涅-波尔多第三大学
2004年我校与法国米歇尔·德·蒙泰涅-波尔多第三大学(Universite Michel de Montaigne Bordeaux 3)签订了教育与科研合作协议。我校将选派本科生和研究生前往该校留学。教育合作的方式可以是“1+3”或“2+2”的联合培养模式,也可以选派取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到该校直接攻读硕士学位。
此外,我校还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大学、荷兰国际航天测量与地学学院、意大利佛洛伦萨大学、韩国中央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
除了联合办学,还有一些短期交流项目,主要目的地有俄罗斯贝加尔湖,韩国济州岛和台湾等。
地大的经济类专业比较一般,理工科学校实力都不是很强,不过经济类专业跟地质结合的话,还是很有优势的,尤其在最近几年地质行业发展势头较好的大环境下。
❽ 中国地质大学是211或985吗
中国地质抄大学(北京)是211大学,袭也是985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8)中国地质大学国际扩展阅读: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有17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
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区别
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是建国初期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位列国家“双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2]、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学校是中国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地质学院,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享有盛誉。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有17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俄罗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60000余人。校友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9)中国地质大学国际扩展阅读:
建校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52年,中央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清华大学地学系、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和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地质组以及西北大学地质系合并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北京地质学院。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讲话中说:“现在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北京航空学院是惊天,北京地质学院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你们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质部向你们祝贺。”领导的寄托,前辈的期望,使同学们对地质事业更加热爱。学校决定11月7日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庆日”。
1957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在中南海接见了学院毕业生代表,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亲切交谈。他说:地质工作者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要建设就要搞地质勘探,就要打“游击”,你们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和先锋队。
1960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并跻身国务院确立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列。
网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