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部
㈠ 中国地质大学在哪里
中国地质大学有武抄汉和北京两个校区。
武汉校区: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北京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协议。
(1)中国地质部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是一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是“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地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机构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是中国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地质学院,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享有盛誉。
㈡ 国土资源部下面有哪些部门
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部内各司局:
办公厅
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
政策法规司
调控和监测司
规划司财务司
耕地保护司
地籍管理司
土地利用管理司
地质勘查司
矿产开发管理司
矿产资源储量司
地质环境司
执法监察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人事司
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中国地质部扩展阅读:
主要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务院机构被分为四类:宏观调控部门,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资源管理部门,国家政务部门。
国土资源部放在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资源管理部门一类中,与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一起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部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这充分突出了国土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
国土资源部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法律及法规,依法行政。
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组织机构,把部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管理机制
㈢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部设有办公室、科学技术处、地质调查处、实验管理处(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办公室)、经济管理处、国际合作处、组织人事处(安全生产处)、计划财务处、党群工作处、监察审计处、基建处(基地办)、研究生部等12个职能处室,信息中心、京区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京区后勤服务中心等3个中心,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深部探测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研究室等3个业务部门。
截至2013年底,院部职工总数433人,包括在职173人,离退休260人;在职职工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08人,研究生学历53人;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78人,其中院士2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9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24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23人;博士17人、硕士22人、本科27人,大专及以下12人。
年度重要科技成果
深部专项工作部署图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取得一系列成果。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完成了青藏高原、华南—中央造山带、华北和东北等多条超长深地震反射与折射剖面联合探测、宽频带地震与大地电磁剖面观测,其中深地震反射剖面约6160千米。在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和南岭成矿带开展的矿集区立体探测卓有成效;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和南岭成矿带深部成矿的动力学背景。部署了罗布莎、金川、南岭、庐枞和铜陵矿集区以及腾冲火山地热构造带等12口大陆科学钻探实验与异常验证钻孔,累计进尺超过20000米,单孔最深达到3008米;在西藏罗布莎等地发现系列深部地幔物质,在南岭于都—赣县和安徽庐枞矿集区发现深部厚大矿体、矿化异常和重要矿化线索,证实了南岭“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专项开展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华北地区的地应力监测网建设。探测成果有效揭示了我国大陆地壳的复杂结构,全面提升了大陆地壳演化与深部动力学机制的认识。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地壳一号”万米超深科学钻探钻机以及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等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与软硬件系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适应我国地质地貌条件和岩石圈结构特征,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精度深部探测问题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一系列探测试验基地,为组织实施我国地壳探测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庐枞矿集区反射地震偏移剖面的初步解释与三维可视化显示
SinoProbe专项2008-2013年完成的主要深地震反射剖面和大陆科学钻探钻孔位置示意图
美国LRO月表影像图(30m/pixel)
美国LOLA数据建立1/16度的月球地形图
月球重点地区地质结构研究及探月新技术开发研究进展。(1)制作了嫦娥二号CCD影像(50m/pixel)、Clementine UVVIS影像(200m/pixel)、美国LRO月表DEM影像(30m/pixel)各一幅。(2)利用美国LOLA数据绘制1/16度的月球地形图1张。(3)参加美国44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提交会议报告1篇,宣传总结我院在《New Views of the Moon》一书在美国矿物协会授权翻译和出版后(《月球新观》),该书对中国行星科学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得到了该书主编的大力支持和赞赏。
㈣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调查局都是副部级,地调局还管地科院
你好!
待遇一般。不好也不坏,肯定饿不着就是了
地质单位的待遇
一半是研究院,设计院这类型的好
然后就是什么什么中心
最差的是地质队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㈤ 中国地质大学到底有几个 位置在哪
中国地质大学有两个,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5)中国地质部扩展阅读
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该校拥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涵盖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116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点。
1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59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建设
学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排名第三,海洋学科排名第五;另有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二十名。
㈥ 中国地质大学的本部在哪
现在没有本部了~已经分为两个办学体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㈦ 中国地质结构被什么分为南北两部
中国地质构造分界线是东经105度.
环(滨)太平洋构造域是在古太平洋和太平洋两回个前后相继的动力体系作用答下形成的一个极为壮观的构造区,其影响深入板内,并使大陆受到了大面积、大规模的改造。波及范围大致在东经102°一106°之间(为了方便记忆,地理学上一般定为105度),即贺兰山—龙门山—康滇南北向构造带以东的广大地区。
㈧ 中国地质大学为什么分为北京和武汉两个校部哪个校部更厉害
两个是两套系统,我在北京的那个,可以肯定的说武汉的好,是亚洲第一
文革前是北京版地院
由于在权文革中比较激进
就被赶到武汉
前生是武汉地院
后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
一些老教授退休后在北京又重新建立了校区
以理工科为主
为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的分校区
武汉的校区以综合类为主
不过现在已经独立开来办学了
㈨ 中国地质大学属于部级还是厅级别,
中国地质大学,
属于正厅级别。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