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

发布时间: 2021-02-05 07:41:25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的概述

学院现设有4个系:区域规划与信息技术系、公共行政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和法学系;2个教育中版心,1个省部级重权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另有光谷发展研究院、土地工程实验室、公共经济研究所等研究平台,并启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
学院坚持实施教学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服务资源管理和保护三位一体模式,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行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品牌专业、特色学科、精品课程的建设,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为目标,使学院成为国土资源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管理研究的主导力量,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任院长李江风、院党委书记张吉军。

2. 中国地质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怎么样

我是今年刚考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政管理的研究生,这个专业还不错,招的版多,分数低。211名校。有什么尽管家权我问。
一、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1、923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
2、644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抄术梯队合理,李江风、王占歧在国内土地资源领域享有盛誉,黄德林、杨力行在公共管理领域造诣高深,曾克峰等在区域规划、地理信息领域颇负盛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 行政管理人员10人,实验室管理人员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43人(占教师比例为64%),在读博士学位14人(占教师比例为22%),90%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拥有博士学位,35%的教师有出国学习经历。
学院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聘请了多名学术水平高的校内外兼职导师,每年引进2—3位优秀博士。学院要求教师具有国内访学、国外留学、实务部门挂职三种经历,建立公正有效的奖惩制度,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交流能力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和地位的专家学者,努力构建一支学缘、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4. 请问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公共管理研究生(学术型)的两个专业课参考书目是

求解~~!!!

5. 想考地大 公共管理专业

我今抄年刚考取地大公管,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学硕)参考书目

一、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1、923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
2、644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
二、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高培勇,《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2、樊勇明、杜莉等编著《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9
月版。

6. 公共管理学院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算差的吗

当然不是,学院整体水平不错,尤其是土管和城规两个专业很不错,就本科而言。

7. 请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共管理专业实力怎样考研难度有多大呢

公共管理教研室成立于2000年6月,负责行政管理和旅游管理两个学科的本科教学、回研究生教学工作。现有专任教答师10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为具有博士学位4名,在读博士4名,具有硕士学位1名;学缘结构为分别来自南开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全国重点科研院所。
导师有教研室主任赵连荣、许柯健、赵立新、赵连荣、牛建英、雷平、孙景民、马海军、许涛等人。教研室自成立以来,60%的本科生参加了科研实践,本科生获得学校、北京市科研奖励4项,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4篇。旅游管理的学生还代表学校到台湾进行访问与交流。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教师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2003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项,横向科研项目6项,校级科研项目3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5次。
不过地大的文科专业实力都不是太好的,考研的话只要你努力复习,就会有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的。
另外你的好多问题没说明白,我没法具体回答,你究竟是高中毕业生呢还是大四毕业生呢? 你详细地介绍下你的情况,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约1000余人。学院积极探索宽口径、厚基础、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施本科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公共管理、法学、土地资源管理三个专业的本科生均在秭归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地理系本科生在北戴河、周口店和庐山开展教学实习。学院坚持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如:本科生在校可参加模拟法庭、电子政务实验室、专业课程设计等,从中了解专业中的实务问题,再到三峡秭归基地、地方政府、法院等进行感知性实习,最后回到实验室开展研究性实习。近5年,学院每年向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推荐多名免试硕士研究生,深得国内一流大学的好评。
学院现拥有土地资源管理、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建)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地理学、法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授予权,在校研究生规模约700余人,其中博士生29人。学院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需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强调理、工、管、法。学科交*和深度融合,突出资源管理特色,加强重点和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成果丰硕。
目前,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为中国四星级学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选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单位、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建)列为湖北省特色学科等。
学院是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积极向上、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集体。学院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注重科研平台建设。现拥有土地利用规划甲级资质,与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深度合作,联合共建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合作共同建设光谷发展研究院,在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广东省惠州市国土资源局等地建立产学研基地,搭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平台。近年来,随着学科实力的迅速提高,各学科在国内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73”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软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地质调查项目等30余项,年科研经费2000万元以上。科研队伍立足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和民生建设,在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河南、安徽、吉林、贵州、西藏、青海等省市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并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多次获得行业主管部门及业主的高度评价和嘉奖,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1项;发表SC/SSCI/EI/权威期刊/重要期刊等研究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50余部;连续3年参与发布国土资源法律评价报告,对指导国土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受到国土资源部及相关部委的肯定和好评。
学院坚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不断推进国际化水平。共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100余人次,聘请美国耶鲁大学和密西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交流,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招收18名海外留学生。近年来,举办了湖北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年会、湖北省行政法学会年会、湖北省土地学会年会、中日中青年环境法学术论坛等学术会议。
2007年,被湖北省委宣传部评为“2006-2007年度理论学习先进单位”。2005年、2008年2人被湖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
公共管理学院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传承、坚实办学基础的新学院,学院将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凝聚多学科特色,发挥师资队伍的共同智慧,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办学目标为导向,科学合理谋划学科交*融合,建立共享的科学研究平台,实现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9.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有哪些参考书目

201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共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