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工程地质水坝问题

工程地质水坝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2-05 03:03:10

⑴ 三峡大坝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急求!

1地下水改道导致地陷
2地下水断流导致下游干旱
3地表水改道导致原有内生态平衡打破鱼米之乡容变草场
4地下暗河断流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以至于无法恢复持久生态
5地上下水断流导致地表蒸发量增大无法补充水源以至于大面积的干旱
6地上下水断流导致靠水生存的微生物灭绝,靠微生物生存的动植物断绝食物链灭绝
7地上下水断流导致树木灌木灭绝
8地上下水断流导致恶劣天气增多“暴雨”“泥石流”“冻土”没有植被覆盖水土流失严重
9因没有没有地上下水导致“地陷”“干旱”“破坏原有生态平衡”“大面积的干旱
”“靠微生物生存的动植物断绝食物链灭绝”“树木灌木灭绝”最终人类灭绝!!!!!
10人类灭绝了 就在也没有问题了

⑵ 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分析三峡大坝的选址!

三峡大坝选择三斗坪的理由有: 1、 美人沱花岗岩坝区的10个坝段,地质构造背景、岩性条件基本相似,地质条件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和岩石表面风化深度两个方面,大体分为两种类型,经比较,一类选择了中等宽河谷的太平溪坝段为代表,另一类选择了宽河谷的三斗坪坝段为代表。前者适合于布置地下厂房,工程防护条件较好;后者适合于布置坝后式厂房,施工场地开阔。这两个坝段均具备兴建混凝土高坝的地质条件。 2、 为火成岩--闪云斜长花岗岩(以下简称花岗岩),三斗坪坝址就位于这一江段,是适于建设混凝土高坝的坝址。往上游看,上游的白帝城至庙河,长141千米,为变质岩、砂岩、石灰岩;下游的莲沱至南津关,长20千米,为岩溶发育的石灰岩,均很难选出好的坝址。如果再放大到南津关到重庆,长658千米,也只有这31千米是地壳深处喷发出来的花岗岩。 3、 坝址的花岗岩,岩性均一,岩体完整,力学强度高,饱和抗压强度达100兆帕,相当于一万米的水柱压力;坝址区有两组断层(地质学上也叫断裂构造),规模均不大,倾角多在60°以上,且胶结良好。这也是很难得的,因为国内外高坝坝址中,大多都有1条或数条规模较大的断层,而且断层之间大多夹有破碎带甚至像硬粘泥一样的泥化夹层。 4、 岩体透水性微弱,单位吸水量一般小于0.01升/分?,即在1分钟内、1米水头下、1米孔段长度范围内的透水量一般小于0.01升。这在国内外的高坝坝址中也是很少见的。大多是虽然总体上透水性微弱,但局部地段透水性较强,需要进行特别的防渗处理。 坝址位于前震旦纪多期岩浆活动形成的结晶基底的黄陵背斜核部。从区域地质背景及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黄陵结晶基底区无活动性断裂及孕育中强震的发震构造,是一个稳定性较高的刚性地块。以坝址为中心,半径320千米范围内近2000年历史记载证明,区内地震水平不高,强度小,频度低,属典型弱震环境。国家地震部门多次鉴定,1987年再次复核,并经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核准,均将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定为Ⅵ度,这同样是很难得的。

⑶ 论述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对大坝坝型的选择有什么影响

一、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1、坝基(肩)稳定性分析
因为在坝址区,两岸和河流的走向垂直,所以形成横向河谷,所以坝基(肩)的稳定性非常好。
2、坝址区边坡稳定性分析
因为原理牛背山背斜,故坝址区边坡无褶皱构造,表面上无断层特征,又以原生结构面为主,与河流走向垂直,并且形成顺坡。常年累月下边坡上的次生结构也很稳定。
3、坝址区渗漏问题
坝区的渗漏主要包括坝基的渗漏问题和绕坝的渗漏。因为坝基处的岩体构成横向河谷并且倾向上游,所以对坝基的防渗十分有利。又因为两岸虽然以石灰岩为主,但是夹杂着砂岩和泥岩,泥岩是天然的防水岩层,并且在坝区的下游并没有发现横向的深沟。所以要形成绕坝的渗漏也是很难的。

二、最佳坝型的选择论证
可供选择的坝型包括:1. 土石坝2. 堆石坝3.拱坝4.重力坝
1、土石坝的论证
土石坝是以土、石等当地材料填筑的坝,按坝体采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好几种类型,这里指的是土质芯墙土石坝。土石坝对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适应性好。任何不良的坝址地基和深层覆盖层,经过处理后均可填筑土石坝。土石坝还可以就地取材。且目前的水平是过去被认为“劣质材料”的风化砾质土、红粘土、中细砂、开挖石渣,都可分区上坝,充分发挥就地取材的优越性。
土石坝是否最优的关键在于:防渗心墙的来源。虽然坝址区附近有土,但是土的质量,数量都是未知的。且这些土的来源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民的耕地,如果要征用必将引发补偿和移民的问题,这样会加大成本。又因为土石坝很庞大,在风景区影响美观,故排除土石坝。
2、堆石坝的论证拱坝的论证
堆石坝是否最优的关键在于天然堆石料石头充足。虽然龙门洞河谷中有碎石,漂石,砾石,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入股哦要人工开采,那势必会产生巨额的开销,并会影响景区的环境,故排除最优。
3、拱坝的论证
拱坝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在平面上形成拱向上游的弧形拱圈,在铅直剖面上是直立于河床基础和坝肩岩体上的悬臂梁。它是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比较优越的一种坝型。拱坝在水荷载作用下,绝大部分坝体是受压的,只需坝体材料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就能保证坝体不受破坏。此外,与重力坝相比,对于河谷宽深比较小的坝址,修建拱坝的混泥土方量比修建同一高度的重力坝大约节省1/3~2/3。
但是拱坝对地形、地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从地形条件来看,拱坝最好修建在对称的“V”型河谷中,因为在不对称河谷中,拱坝的受力条件较差,设计和施工复杂,需采取工程措施,尽可能减小不对称的程度。从地质条件来看,近代拱坝坝体的压应力很高,常达6~8MPa,高拱坝可达10~12MPa。坝址地质条件应保证能把坝体传来的力较均匀地传给河谷两岸和河床的岩体。为此,拱坝坝址地质条件要求岩石尽量坚硬致密,质地均匀,有足够的强度,不透水性和耐水性强。
虽然坝址区是横向河谷,左岸岩体对拱坝坝肩的稳定有利。但是左右岸不对称,使拱坝不能作为最优的坝型选择。
4、重力坝的论证
重力坝是出现最早到现在还应用广泛的一种坝型,且自从水泥发明以后,它更是如虎添翼,发展迅速。是否选用它要,渗漏稳定和交通材料是关键问题。
从地形、地质方面考虑,对重力坝来说渗漏和坝基稳定问题是关键。坝址区的岩体构成横向河谷,且倾向上游,所以在不存在深层的断层作为滑动面的情况下是很有利于坝基的稳定的,对防渗也是很有利的。在次生风化节理不贯通的情况下,两侧的切割软弱面也是不存在的。因此从初步考察以及坝址情况来看,修建重力坝是最佳的选择。
从材料情况来看,工区骨料料场场地开阔,高程适宜,储量大,质量好,开采季节长,料场附近有足够的回车和堆料场地,不占用农田,运输方便,距离短,因此也宜选择混泥土重力坝。
因此无论从地形地质方面还是从交通材料方面,我个人认为重力坝都是最好的选择。

⑷ 建水坝的弊端如何解决

目前,在水利水电领域,有人经常强调,我们过去的水坝工程都不考虑环境问题版,只是到最近人们才开始有了权环境意识。所以,现在社会上就有一批人用一些时髦的环境名词、概念来标新立异地开拓水利科学,用一些所谓新的环境观念批评水坝工程的种种弊端。
客观地说,在治水的问题上,水利工作者从来也没有否认过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我们从来也没忘记湖泊的滞洪作用。过去我们国家所出现的一些过度砍伐森林、围垦造田种种失误,不过是在当时巨大的经济和人口压力下做出的一种被迫选择。我们不能拿今天改革开放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之后的现状去苛求历史,在解决不了国人的吃饭、烧柴问题的情况下,砍伐、围湖造田都是一种无奈的手

⑸ 水坝的利与弊

我只知道一点点.
建水坝的好处:

可以发电.可以在洪水期调节水的流量,减少水灾的回发生.可以在少雨的季答节锈水,好给土地保成灌溉用水.可以台高河床的水位,提高船埠的吨位.

坏处有:
主要就是破坏生态环境,三峡大坝 现在就破坏生态环境了.还有就是怕恐怖主义分子搞破坏,后果是毁灭性的灾害.
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⑹ 修建水坝的好处与坏处

修建水坝的好处:

1、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库区气候(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版);

2、可以防洪、航运权、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修建水库的弊端:

第一、对库区上游的影响:

1、水库蓄水蓄沙,水质下降,洄游产卵的生物数量减少;

2、淹没农田,居民要离开家乡。

第二、对库区的影响:

1、库区水质富营养化,水位上升使得地下水上升,蒸发加剧,导致库区耕地盐碱化;

2、蓄水使得库区压力增大可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如库区地震;

第三、对库区下游的影响:

1、下游泥沙沉积减弱,有机质沉积减少,径流量减少,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紧张;

2、入海口因沉积减缓,加之海浪侵蚀使得三角洲(海岸线)后退威胁沿海地区;

3、入海口营养物质减少,影响动植物生存。

⑺ 问个关于水坝和混泥土的问题

那是因为水坝不止要承受静水压力 还要承受动水压力 扬压力 浪压力 沙压力 和自重 最重要的是因为是单面受压所以还有承受拉力

⑻ 修建水库水坝所面临的一些政治问题和因素

A:修建水库水坝前要考虑当地的情况是否需要一个水库,这个水库回修建好后能给老百姓带答来那些方便和经济效益,即这个水库修建好后的价值。
B:探明政府对工程的重视程度。要从水库的规模和实际拨划或实际使用的资金来看,这是否是形象工程或豆腐渣工程。
C:注重当地政府和上层的关系(现实上很重要)。这关系到上层政府对该工程的重视程度,同时资金的下拨关系到水库的修筑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很多方面都是政府部门之间需要协调和沟通的。
D:拆迁问题 。应考虑需要拆迁的人口,和拆迁需要的资金,及拆迁百姓的就业问题等。差不多了,好好组织一下,你会发现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了。

你就从那几方面考察就行。

⑼ 三峡大坝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是移民安来稳致富及促源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三峡后续工作的首要任务。规划统筹考虑库区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两调、一保、三完善”的综合措施。

二是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以保护国家战略性淡水资源库为目标,将水库水域、消落区、生态屏障区和库区重要支流作为整体,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施“控污、提载、抓重点”的综合措施。

三是库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规划着眼于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长效机制建设,提出“预防为主、监测为要、避险搬迁为先、工程治理突出重点”的综合措施。

四是对长江中下游河势重点影响区的处理。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后水沙条件变化对中下游河势的影响,规划提出“工程整治、生态修复、观测研究和水库优化调度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五是三峡工程综合管理能力建设。规划提出了构建综合监测体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综合会商决策系统,综合提升组织协调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应急管理功能。

六是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拓展。以洪水资源化,水库优化调度,供水效益拓展为主攻方向,拓展防洪、发电、航运效益及生态、水资源配置等效益,拓展其在国家水安全和电网运行安全等更大范围的战略保障能力。

⑽ 水坝的选址问题

落差和流量都是主要的
一>.反击式
种类 适应范围 特点
1.混流式 20-450m水头 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效率高,目前国内应用广泛
2.轴流式
a.定桨式 适用于平原河道上40m以下低水头 水轮机桨叶固定在转轮体上,当水头及负荷变化时,桨叶不能完全适应水流情况,因此平均效率较低,只适用于水头负荷变化不大的水电站
b.转桨式 水轮机的桨叶在轮体上可以调节,根据不同水头及负荷变化可改变桨叶的角度,以适应水流情况,结构较复杂,但平均效率较高,适用于水头及负荷变化较大的水电站
3.斜流式 40-120m水头 斜流式水轮机与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区别在于转轮叶片轴线与水轮机轴线成一夹角(45°或60°)布置,当水头与负荷变化大时,有较高的效率,运行稳定,在60m以上范围内运行,效率与汽蚀性好,飞送转速低,轴向推力小
二>.冲击式(水斗式)
种类 适应范围 特点
冲击式 200m以上高水头 领先压力水,通过喷嘴形成一股强有力的高速射流,冲击转轮上的水头使转轮旋转,分卧式与立式两种,卧式每台有1-2个转轮,每个转轮有1-2个喷嘴,立式只有一个转轮,有2-4个喷嘴,该机轻便简单,零部件磨损后拆换方便,可在相当大的负荷变化下运行,仍可获得较高效率
水电厂的发电机都为同步电机,它能把原动机(水轮机)的机械能转变成电能,通过输电线路等设备 送往用户。
我们知道,导线切割磁力线能产生感应电动势,将导线连成闭合回路,就有电流通过,同步发电机
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导线放在空心圆桶铁心槽里,铁心时固定不动的,称
为定子。磁力线是由磁极产生的,磁极时转动的,称为转子。定子和转子是发电机最基本的部分。为
了得到三相交流电,沿定子铁芯内圆每相隔120度分别放三相绕组A-X,B-Y,C-Z,转子上有励磁绕组(又称转子绕组)。通过电刷和滑环的滑动接触,将励磁系统产生的直流电引入转子励磁绕组,产生
恒定的磁场。当转子被原动机拖动旋转时,定子绕组不断切割磁力线,就在其中感应出电动势
水利发电机组是靠大流量和高流速的水来带动转子转动,根据发电机组的大小需要水的流量和流速也是不一样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