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高中
⑴ 高中地理的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总结,谢谢啦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二.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三.科普宣教力度不够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四.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很不容易,给点分吧*^^*
⑵ 山谷容易发生什么地质灾害
陡崖:崩塌、滑坡、瀑布(山谷处陡崖且有水一般发育)(当然这不是地址灾害)
山谷:泥石流
我记得我们高中书上说的低脂灾害只有: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所以每次问地质灾害的时候都是在这四个里面挑的,一般错不了吧.
还有些是气象灾害的,但我地质灾害不是一类,这个答题的时候别弄混就行了.
⑶ 防地质灾害教案
高中地理地质灾害教案
一、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教材中主要讲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四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成灾原因;二讲灾害本身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地震”一段介绍了震级,“火山”一段介绍了火山的类型;三讲危害,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授课时教师首先可由199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防治地质灾害”引入新课,并指出地质灾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地质灾害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它的挑战,应使学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教师介绍主要地质灾害的特点时,可指导学生读图4.53,图4.55,图4.58,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图4.54,图4.56,图4.57,使学生对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形成直观印象。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如地震和火山的分类),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另外,还要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加以理解。
二、在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节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教材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
讲述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时,应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学生运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教师可举例说明地质灾害三个方面的关联性。例如,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从而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讲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可随即安排学生做课后活动第1~2题,以达到巩固和反馈的目的。
三、教材最后讲述地质灾害的防御。教材中讲了三方面的问题,其核心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减轻灾害的基本途径。在防灾、抗灾、减灾的诸多领域中,首先需要对地球系统的整体性有更多的认识,寻找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及其灾害间的相互联系,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具体的工程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也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减灾规划管理制度也是灾害管理的重要方面。
“地质灾害的防御”内容比较简单,可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可补充地震前兆、地震防御措施等有关知识,引导学生阅读课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另外,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灾害的发生,关键是树立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报的观念,以求防灾、减灾、免灾。
⑷ 自然灾害(高中地理知识)
我有这部分的课见和讲义,先传给你看看。360920249
⑸ 高一地理关于地质灾害论文范文800_1000字,急用啊
范文一:甘肃省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甘肃省境内泥石流、滑坡发育的基础主要是其特殊的自然条件。陡峭的地形、充足的松散土石和突发性水源是泥石流、滑坡形成的三大条件,另外地震作用也是造成滑坡的因素。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区,境内主要以黄土为主,而黄土由于结构疏松,孔隙大,渗透性强,具强压缩性和自重湿陷性,垂直节理发育,特别是极为发育的顺坡向卸荷节理,使边坡稳定性降低,易发生滑坡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滑坡、崩塌等重力堆积物受暴雨形成的坡面流及洪水的冲刷,源源不断地为泥石流提供固体物质。 通过计算泥石流、滑坡作用强度和危险度,将城市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个危险等级。经过对甘肃省灾害防治历史和治理现状的研究,提出存在问题,得到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发展趋势,强调防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根据对城市的分级,危险度高的Ⅰ级和Ⅱ级的城市应采取治理体系为主,预防体系和管理体系为辅的综合控制对策;危险度不高或较低的Ⅲ级和Ⅳ级的城市应采取预防体系与管理体系为主,治理体系为辅的控制对策;对于威胁城市安全的巨型滑坡和规模巨大的泥石流沟则采用躲避对策。 城市泥石流、滑坡防治规划的最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重点治理。对于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滑坡建立不同的治理模...
范文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及其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进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国内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探究国土和城市规划、地籍测量、农作物估产、森林动态监测、水土流失、地下水资源管理〔4〕和矿产资源勘查〔10〕、潜力评价及开发〔11〕等众多领域。GIS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1) 地质灾难评价和管理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建立地质灾难空间信息管理系统[12,13,14,管理地质灾难调查资料,显示并查询地质灾难的空间分布特征信息,评价地质灾难的危害程度,分析地质灾难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难的办法,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难进行猜测〔15,16〕。戴福初等利用GIS对香港地区的滑坡灾难进行历史滑坡编录,分析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和静态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滑坡灾难风险进行评价和危险区域划分〔17〕。
(2) 地质灾难的危险度区划评价
由于各种地质因素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地质因素之间相互功能的复杂性,在收集大量的基础地质环境资料前提下,利用GIS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有效地处理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猜测指标〔18〕,运用恰当的数学分析模型〔19,20,21〕,对探究区进行地质灾难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从而为地质灾难的管理及防治和预警决策提供依据。
(3) 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
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中,GIS所起的功能主要是管理时空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专家系统所起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专家知识和空间目标的事实推理判定灾难的危险度〔22〕。二者的结合将使专家经验得到推广,减少野外和室内手工作业工作量,使区域地质灾难的动态管理成为可能。
4 结语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多种学科领域,从比较简单的、单一功能的、分散的系统发展到多功能的、共享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并向多媒体GIS、智能化、三维、虚拟现实及网络方向发展,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将运用专家系统知识,进行分析、预告和辅助决策。
(2)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从专业开发工具的组成结构上,可以归纳为集成式GIS、模块化GIS、组件式GIS和网络GIS等几个主要类别。其中组件式GIS在系统的无缝集成和灵活方面具有优势,代表了GIS系统的发展方向。
(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尤其在地质灾难评价和管理、地质灾难的危险度区划评价和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方面进展很快。
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⑹ 请问四川这次地震受灾的学校有哪些(小学初中高中)请详细的告诉下如题 谢谢了
(1) 绵竹县除武都教育中心外,还有五福小学、广智学校、遵道学校受灾严重,约有700名师生死亡或被埋在废墟下。 (2) 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绵竹市包括两所幼儿园在内的七所学校倒塌,1700人被埋,300人获救,搜救仍在进行。 (3) 绵竹市被埋的1700人中,已找到1600余人,其中救活300余人。此次地震造成垮塌的学校有富新二小、东汽中学、东汽技校、九龙中学、汉旺武都学校等,另外还有欢欢、汉旺两个幼儿园。 (4) 北川县北川中学六至七层高的主教学楼塌陷,当时正值上课时间,21个教室里师生约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废墟下。 (5) 北川县第一中学,共有学生2600多人,至今还有1000名左右学生被压在废墟下,昨天和今天早上,被压在废墟下面的学生还能喊话,但现在已经气息奄奄。 (6) 北川县平安希望小学几乎被夷为平地。 曲山镇小学,北川幼儿园,中心小学,因为背靠山体滑坡,无人逃脱。 (7) 北川县茅坝初中正处在山体滑坡的受害点,救援人员透露,500余名学生几乎全部被埋,如今学校只剩一根歪歪斜斜的旗杆和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8) 汶川县的映秀镇上一所学校全部倒塌,学生全部被埋,时有小孩呼救声音传出,部份家长和群众参加自救,但是没有专业救援队伍和器械,救援工作难以开展。 (9) 汶川东南50公里的洛水镇死伤枕藉,据官方公布数字,单是洛水镇中学,就有400名师生被活埋,其后救出100人,但仅有5人生还,其他居民遇难数字不详。 (10) 绵阳市高中学生李敏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我们学校教学楼倒塌后,2000多人被埋在里面。1000多人没能出来。" (11) 都江堰市向峨乡中学一栋主教学楼发生垮塌,420多名学生中仅有不到100名获救。 (12) 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教学楼倒塌,正在上课的初二、初三两个年级18个班、900多名学生被埋在瓦砾堆下。 (13) 德阳市实古镇中心小学、莹华镇中心小学和中学、八角镇中心小学、洛水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倒塌,一批学生被压埋,人员伤亡情况不详。 (14) 都江堰市新建小学超过400个小学生死亡。有几个家长责备政府的救援反应缓慢,并怀疑学校建筑的结构不够安全。他们同样严重质疑政府在震后两天内不允许他们到学校废墟中寻找自己的孩子,直到学生家长联合投诉之后,才让他们接近了自己孩子的尸体。都江堰有六所学校建筑倒塌,而政府的建筑却巍然耸立。 (15) 德阳市辖下什邡市灾情最严重。什邡市有447名学生死亡,仍有238名学生被埋,2,673名学生受伤; (16) 距离汶川一山之隔的汉旺镇三所学校也在顷刻间化为废墟,东方职业培训学院徼幸逃生的学生说,四层高的校舍在几秒内被夷为平地。 (17) 崇州市怀远镇的一所教学楼全部坍塌,除极少数学生逃离之外,当时正在上课的中学生们全部被掩埋。 (18) 绵竹市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东汽中学有1000多人,估计有200人被埋,而东汽技校估计也有30人被埋。 (19) 汉旺镇的武都教育中心,五十多名官兵日夜不间断地工作。教育中心一边是坍塌了一半墙面的幼儿园,一边是两幢已成废墟的小学教学楼。记者赶到时,援救人员刚 从废墟里挖出一个孩子。惨白的皮肤、瘀青的伤痕、灰黑的面庞,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完好的。伤痛欲绝的母亲在旁边苦苦哀嚎,眼中已没有一滴泪水。据附近居民介绍,该教育中心分小学和幼儿园两部分,约有七百多名学生。“当时刚刚开始上课,一、二楼的学生只是轻伤,高年级的就惨了,全部被埋在里面。”截至十四日下午四时,废墟里只救出四、五个幸存学生。 (20) 四川洛水一所中学400名学生在这次地震中只有5人生还! (21) 青川县木鱼镇中学共有学生850多人,地震时一栋三层宿舍楼倒塌,造成该校90多名学生遇难,191名学生失踪,120多名学生受伤,教师的伤亡情况尚不清楚。 (22) 汉旺中小学校舍在地震中倒塌。汉旺镇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 (23) 什邡红白镇中心学校共有732人,其中小学生有360多人。地震发生时,共有500多人被埋在废墟下面,其中小学生有200多人。地震发生后,所有幸存的师生和附近民众都赶到学校投入救援。据估计,该学校的幸存者可能不到100人,但具体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确定。什邡市境内4所小学教学楼倒塌;什邡市洛水镇的洛城小学和洛水中学教学楼倒塌 。什邡市蓥华中学200多名师生被压废墟 。 (24) 江油市175所学校(其中村小94所)受灾,学校建筑物80%受损。在地震中死伤8000余人。其中317人死亡,7750多人受伤,重伤2900多人,还有120多人失踪。 (25) 四川省青川县木渔镇中学有857名学生。地震使一幢3层宿舍坍塌400多名学生,除139名学生逃生,其余人员全被埋,到14日下午5时确认210名学生遇难。广元市的青川县有一个学校宿舍90多名学生被埋在里面。 (26) 绵阳市九龙镇小学倒塌200多名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师生被压在倒塌的楼里;绵阳市遵道镇幼儿园100多名师生被埋在废墟里;绵阳高新区双碑小学、游仙区魏城中学楼房倒塌 ; (27) 什邡市洛水镇的洛城小学和洛水中学教学楼倒塌 ;德阳市莹华镇中学的半栋教学大楼整体坍塌 ;在崇州市怀远镇中学,主教学楼就在地震中垮塌。 平武县一所小学垮塌,200余名师生被埋 。 (28) 四川省甚邡市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一下垮塌,100多名学生埋在了废墟里。 (29) 汶川县伤亡惨重,映秀、漩口及卧龙等镇,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其中靠近都江堰的映秀镇,上万名居民仅2,300多人生还,其中近半伤势严重。据说,当地一所小学在地震中彻底塌垮,起初人们能听到孩子们的呼救声,其后呼救声越来越弱。映秀镇漩口中学全部垮塌 (30) 在崇州市怀远镇中学,主教学楼就在地震中垮塌。 (31) 平武县平通镇中小学垮塌,200余名师生被埋 (32) 重庆梁平县礼让镇中心小学顶楼发生垮塌,10多名学生受伤,其中2人重伤; (33) 重庆梁平县文化镇小学教学楼发生垮塌,100多名学生受伤,4名学生死亡,部分学生被掩埋。 (34) 北川县平安希望小学几乎被夷为平地 (35) 甘肃省因地震受损学校两百四十七所
⑺ 地质灾害有哪些种类高中地理学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回,以及地震、火山、答地热害等。
常见的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⑻ 判断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点,高中地理~
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亚带成网的特点。
从西向东.大体以贺兰山—龙门山—横断山和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十万大山为界分三大区。西区是高原山地,地壳变动强烈,地震、冻融、雪灾、冻害、雹灾、泥石流、沙漠化、旱灾、森林灾害较为严重;中区是高原、平原的过渡带,以山地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旱灾、洪水、雹灾和森林灾害为主;东区则是我国海洋与梅岸带灾害、平原地质灾害、旱灾、涝灾、洪水.农作物病虫害最为严重,其小某些地带也是强震易发生地带。
从北向南,阴山—天山、秦岭—昆仑山、南岭—喜马拉雅山等巨大的山系横贯我国大陆。沿这些山系.山地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森林灾害严重。从北向南我国纵贯寒带、温带和热带,气象条件复杂,山系两侧谙大江河流域气象灾害严重,所以这些地带是我国洪水、早、涝,平原地质灾害、土壤沙化和农作物病虫害最为严重的地带。由于中国东部地壳南北的差异较大,所以地震活动差别也很大,华北和东南沿海是强震区。
以上诸区、带中,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均可进一步分出若干亚区或亚带。由于它们的中间分布直接或间接地受气候带、地质构造、山系、水系方向的控制,所以亦常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主要为东西、南北、北东、北西向,有时交织一起形成网状分布。
⑼ [高中地理]如何根据地形判断地质灾害
陡崖:崩塌、滑坡、瀑布(山谷处陡崖且有水一般发育)(当然这不是地址灾害)
山谷版:泥石流
我记得权我们高中书上说的低脂灾害只有: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所以每次问地质灾害的时候都是在这四个里面挑的,一般错不了吧。。
还有些是气象灾害的,但我地质灾害不是一类,这个答题的时候别弄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