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气象黄色风险预警
A.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指的是什么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是指在一定地质环境和人为活动背景条件下,专受气象因素的影响,某属一地域、地段或地点在某一时间段内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小。它是真实世界遭受损失可能性的一种状态,而不是真实发生的一种状况。由于人类防御灾害能力和实施防灾措施的不同,这种可能性的状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或部分发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基于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等)和激发因素(降雨、地震、冰雪消融、人为活动)通过模型运算来开展工作,控制因素是基本条件,激发因素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段、不同地段常常表现出较大差异。
B. 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地质灾害黄色预警信号是指24小时内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地质灾害黄色预警信号是地质灾害预警信号中的第一级。
地质灾害预警级别分为五级,但预警信号为四级,即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黄色预警是指未来24小时内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应及时通知监测人员和受威胁住户注意避险。
(2)地质灾害气象黄色风险预警扩展阅读:
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每年汛期(5-9月)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和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发布,目的是提醒被预警区的干部和群众防范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可以分为以下等级:
一级提醒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小。 启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巡查。
二级 提醒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小。 预报预警时间内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4小时监测。
三级 注意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 预报预警时间内启动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并24小时监测;采取防御措施,提醒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以防天气突然恶化。
四级 预警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大。 启动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区居民临时避让方案;暂停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户外作业,各有关单位值班指挥人员到岗准备应急措施。组织抢险队伍,转移危险地带居民,密切注意雨情变化。
五级 警报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 启动不稳定危险斜坡威胁区居民临时避让方案;紧急疏散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学生、厂矿、企事业单位人员,关闭有关道路,组织人员准备抢险。
参考资料:网络—地质灾害黄色预警信号
C. 什么叫做地质灾害气像风险黄色预警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响应等级含义: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表示预警区内发生专地质灾害的风险较低属。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表示预警区内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表示预警区内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表示预警区内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很高。
D. 天气预报黄色警报都是指什么
一、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等级统一划分为5级:
1级为可能性很小;
2级为可能性较小;
3级为可能性较大;
4级为可能性大;
5级为可能性很大;
二、引发地质灾害的降雨量资料表
3级,在预报中为注意级 (大--暴雨:38.0--74.9mm) ;
4级,在预报中为预警级 (暴雨:50.0--99.9mm,易引发地质灾害) ;
5级,在预报中为警报级 (大暴雨:100--250mm) ;
1-2级,通知国土资源部门掌握;
3-5级,由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气象局提出有关短期预报和临灾预报,报
县政府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按县、乡镇、村、隐患点负责人、监测人逐级通知到位.
三、降雨量划分标准:(以24小时计)
1、大雨:25.0--49.9mm
2、大--暴雨:38.0--74.9mm
3、暴雨:50.0--99.9mm
4、大暴雨:100--250mm
5、特大暴雨:>250mm
说明: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
雪灾、道路积冰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
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还附以
普遍性的防御灾害指导.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统一发布本
预报服务责任区内的预警信号.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公众传播非气象主管机构气象台站提供的
预报预警信息.
没有黑色的,只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
E. 黄色预警 蓝色预警 红色预警 橙色预警 都是什么意思啊
1、蓝色预警
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到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霜冻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
2、黄色预警
黄色暴雨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暴雪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臭氧黄色预警信号:未来4小时内可能出现小时平均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或已经出现小时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且可能持续。
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中度危险,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森林火灾较易发生。
雪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影响的降雪。
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3、橙色预警
橙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暴雪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橙色冰雹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臭氧橙色预警信号:臭氧浓度超过120ppb。
森林火险橙色预警:高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火灾容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快。
雪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4、红色预警
红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暴雪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红色冰雹预警信号: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森林火险红色预警:极度危险,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森林火灾极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极快。
雪灾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霾红色预警信号: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5)地质灾害气象黄色风险预警扩展阅读
颜色的图标正式的名称为气象预警信号,一般都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 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预警信号分类
16种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雷雨大风、森林火险。
发布办法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预警信号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和系统。
学校、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预警信号。
国家依法保护预警信号专用传播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预警信号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发布权限、业务流程发布预警信号,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
发布权限和业务流程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
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
预警案例
2006年06月07日,福建省气象台发布红色暴雨预警信号称,7日全省仍有强降水,南平、三明、福州三市和宁德南部的部分县市有暴雨到大暴雨,其它地区也有暴雨;由于连续强降水,各地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福建气象台预报,受弱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福建省中北部地区持续暴雨天气,预计7日南平、宁德、三明、福州、龙岩五市天气阴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县市有暴雨或大暴雨,24小时雨量可达50毫米到100毫米,局部超过100毫米。
2006年06月8日,全省天气阴有中阵雨或雷阵雨,三明、龙岩、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七市的部分县市和其余各市的局部县市有大雨到暴雨。
2006年06月9日和2006年06月10日,全省天气阴有阵雨或雷阵雨,龙岩、漳州、泉州、厦门四市的部分县市和其余各市的局部县市有大雨到暴雨。
2006年06月07日,福建省龙岩大部、三明南部和福州北部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三级;三明北部、南平、宁德大部分县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四级,其中松溪、政和、建瓯、建阳、寿宁、周宁、屏南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五级,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
F. 北京延庆发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是真的吗
8月22日16时,北京来市延庆区气象局自,国土分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Ⅲ级(黄色)预警信号,延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地质灾害Ⅲ级(黄色)预警响应,经延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决定,从2017年8月23日起,延庆区范围内的八达岭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世界、古长城、古崖居、玉渡山、龙庆峡、百里山水画廊、九眼楼、莲花山、云瀑沟景区暂时关闭,停止一切旅游接待活动,开业时间将另行公告。
建议市民做好防范,采取以下措施:
1.市民、车辆尽量避免靠近边坡、挡土墙和沟谷地带,如发现边坡出现异常,应当立即远离并报警;
2.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做好地质灾害各项防御工作。
G. 四川多地灾害黄色预警,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四川的相关部门对全省发布了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预计在西昌市,德昌县等多个地区发布了黄色预警。要密切的关注降雨以及降雨量的状况,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可以快速的采取救援行动。带来的灾害影响
崩塌会使建筑物或者是某一区域的各种建筑物遭到了破坏。崩塌带来的一些损失不仅仅是建筑物损失,也常常因此中断了交通,给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崩塌有时候会将河流堵塞,会使上游的农田等植物淹没,造成农民的损失。地质灾害的发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也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和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活动有关。它们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广泛性,区域性,并且不可避免。
暴雨引发城市内涝,洪水导致一些地区停电,水库,河塘等水位上升,暴雨还会引发泥石流,洪灾,山体滑坡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
H.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响应
群测群防机构可通过电视、网络、传真、通讯等形式接收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县级群测群防机构收到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后,应在2小时内将信息转发到相关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单位、隐患点监测责任人以及隐患区巡查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1)当预警级别为3级时,群测群防机构应通知基层群测群防监测人员注意,查看隐患点变化情况。
(2)当预警级别为4级时,群测群防机构应通知基层群测群防监测人员加密监测,注意防范,做好启动防灾应急预案的准备。
(3)当预警级别为5级时,群测群防组织应立即通知基层群测群防监测人员加强巡查,加密监测。一旦发现地质灾害临灾前兆,应立即发布紧急撤离信号,组织疏散受威胁的人员。
(4)未在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区域内,出现持续大雨或暴雨天气时,群测群防责任单位和监测人员应及时上岗加强监测。当发现临灾特征时,应立即组织疏散受威胁人员。
(5)鼓励公民和组织通过电话等各种形式向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信息。
(6)县级群测群防机构在汛期每个月25日前,应将当月地质灾害信息反馈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信息反馈内容详见附件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