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测绘调查
㈠ 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探
地面沉降危害较大或重要的城市,应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测量坐标系统宜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宜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地形图上需表示的内容按《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应规定及《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执行。
查明地表水入渗情况、产流条件、径流强度、冲刷作用,以及地表水的流通情况、灌溉、库水位及升降。开展渗水试验,提供渗透系数。查明地下水水位,提交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对于地面沉降调查未及或不确切的重要沉降区可施以简单的钻探与物探,探测隐伏断裂、松散堆积层的厚度等(如音频大地电场仪),开展抽注水试验。
㈡ 膨胀岩的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膨胀岩土地区抄的工程地质袭测绘和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查明膨胀岩土的岩性、地质年代、成因、产状、分布以及颜色、节理、裂缝等外观特征;
2划分地貌单元和场地类型,查明有无浅层滑坡、地裂、冲沟以及微地貌形态和植被情况;
3调查地表水的排泄和积聚情况以及地下水类型、水位和变化规律;
4搜集当地降水量、蒸发力、气温、地温、干湿季节、干旱持续时间等气象资料,查明大气影响深度;
5调查当地建筑经验。
㈢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区别,是不是前者包括了后者
不包括。
1、工程地抄质测袭绘将测区实地调查搜集的各项地质成果,经过分析整理,按一定比例尺填绘在地理基础底图或地形图上的工作。
2、工程地质调查主要是查明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在各种主要地质因素影响下,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区内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对区内主要矿产资源、天然建筑材料和景观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状况、主要环境地质工程问题的评价等。
由此可见,基本工作顺序为调查在前,测绘在后。
㈣ 如何科学地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根据测绘内容涵盖的(环境、范围、执行难度等)详细的建立测绘方案、
根据测绘规模及内容合理分配人员、根据测绘内容合理采购测绘仪器(可以咨询环球测绘)、
严谨整理各类测绘数据、力求最真实精准的工程测绘成果!
㈤ 工程地质测绘的实测方法
实测技术方法
经路线踏勘选定剖面位置,制定人员组成、测量设备(罗盘、皮尺、记录表格等)和工作进度计划。
㈥ 工程地质测绘的测绘分类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
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作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各要素全面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为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资料;
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为某一特定建筑物服务的,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研究以掌握其变化规律,为编制专用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析图提供依据。无论那种工程地质测绘都是为建筑物的规化、设计和施工服务的,都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因此在测绘中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物的要求对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而对那些与建筑物无关的地质因素则可以粗略一些甚至不予注意,这是与其它地质测绘的重要区别。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勘察方法,也是诸勘察工作中走在前面的一项勘察工作。它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以查明拟定建筑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按照精度要求将它们如实地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设计图上。配合工程地质勘探、试验等所取得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参考自网络http://ke..com/view/1852481.htm
㈦ 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1查明隧道通过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岩质隧道应着重查明岩层层理、片理、节理等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及组合形式,断层、褶皱的性质、产状、宽度及破碎程度;土质隧道应着重查明土的成因类型、结构、物质成分、密实程度等。傍山隧道,当外侧洞壁较薄时,应预测偏压带来的各种危害。
2查明隧道是否通过煤层、膨胀性地层及有害矿体等。对含有这些地层的地段,应预测地层膨胀对洞身的影响,并对有害气体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作出评价。
3查明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对隧道通过的影响,特别是对洞口位置及边坡、
仰坡的影响,提出工程措施意见。
4查明隧道附近井、泉的分布情况,分析隧道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判明地下水的类型、水质及补给来源,预测地下水的侵蚀性和洞身分段涌水量。在岩溶地区,应分析涌水及填充物是否有突然涌出的危险。
并充分估计隧道开挖引起地表塌陷及地表水漏失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意见。
5对于深埋隧道,应做隧道地温升温预测。对岩层坚硬、致密、性脆、构造应力集中的地段,应考虑发生岩爆的可能性。
6综合分析岩性、构造、地下水等有关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成果,分段确定隧道围岩级别。
7在隧道洞口需要接长明洞的地段,应查明明洞基底的工程地质条件。
8查明横洞、平行导航、斜井、竖井等的工程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