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红粘土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红粘土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发布时间: 2021-02-04 07:50:07

① 红粘土的物理性质

红粘土为碳酸盐岩系出露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红、褐黄等色的高专塑性粘土。其裂隙发育,液属限一般大于50,具有明显的收缩性,但压缩性低。经坡、洪积再搬运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液限大于或等于45但小于50的红粘土为次生红粘土。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石,并含一定量的蒙脱石和石英颗粒等,含水率为10%左右,孔隙比为0.5~0.7,干容重为16~17 kN/m3,塑性指数为1l~16。但是随隧洞开挖其含水率不断增加,一般为15%~22%,甚至有的洞段土体含水率达到塑限,天然压缩系数a1-2=0.09-0.1 MPa-1,饱和压缩系数a1-2-0.1~0.15 MPa-1,自由膨胀率为5%~20%。

② 洪积层各分带的工程地质性质有何特点

洪积层的特征:

(1)洪积层多位于沟谷进入山前平原、山间盆地、流入河流处。从专外貌上看多呈扇形属;

(2)洪积物成分复杂,主要由上游汇水区岩石种类决定;

(3)在平面上,山口处洪积物颗粒粗大,多为砾石、块石;向扇缘方向越来越细,由砂直至粘土。在断面上,越往底部,颗粒越大;

(4)洪积物初具分选性和层理,洪积物有一定的磨圆度;

(5)具有一定的活动性。

③ 工程地质勘查中,红粘土怎么描述

黏土:红褐色,可塑,稍湿,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含高岭土团块或者植物根系。

④ 在有溶岩和红粘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注意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溶岩地区由于有溶洞、伴随溶沟、溶槽的存在,在岩体自重或者建筑物的重量下,会发生地面变形,地基塌陷。由于地下水的运动,建筑场地或地基也可能出现涌水淹没等突然事故。

⑤ 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红粘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碳酸盐岩类和玄武岩强烈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在成因类型上属于残坡积粘土,是一种区域性特殊土。滇藏铁路沿线的红粘土主要分布于滇西北碳酸盐岩分布区,是上新世以来古红土化作用形成的红色风化壳。在工程上,这些残存的红色风化壳可以构成铁路路基和路堑边坡,在雨季常产生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不仅导致交通中断、威胁人身安全,而且在工程开挖或植被破坏的条件下,地表水作用往往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常增加巨额的维修费用,铁路工程建设中对该类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现以滇西北地区由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化学风化而成的红粘土为例,阐述其一般工程地质特性。

一、滇西北红粘土的宏观特征

滇西北红粘土主要以残坡积成因为主,其厚度变化大,通常在地形舒缓地带较厚。母岩成分以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为主。滇西北红粘土的宏观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一般为红褐、棕红色。

(2)表层呈坚硬或硬塑状态,具有干燥收缩现象,粘土呈碎裂、碎屑状。

(3)厚度一般小于7~8 m,个别地段厚度可达10~20 m,土层厚度变化很大,往往一尺之遥,厚度相差数米。在有植被覆盖的地区,红粘土通常是连续分布的。

二、红粘土的物质组成

红粘土的成因决定了其通常具有极高的分散性,高分散性也是红粘土高塑性的原因之一。采用移液管全分散法对滇西北红粘土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北红粘土的主要粒度组成为粘粒,其中d<5 μm的粘粒含量最低为49.84%,最高为82.08%;d<2 μm的粘粒含量最低为48.6%,最高为81.52%(表12-11)。粘粒含量多少与红土化程度有关,强红土化的红粘土(如鹤庆北衙、公鸡石一带),因强铁铝质胶结作用,粘土含量偏低。

表12-11 滇西北红粘土的粒度组成测试结果

粘粒是滇西北红粘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粘粒中的粘土矿物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其工程地质特性的主要因素。利用现代X-射线衍射法对滇西北红粘土中的粘土矿物进行定量测试发现,红粘土的粘土矿物组成取决于红土化程度,即脱硅富铝化程度。红土化程度高的红粘土以高岭石为主,普遍含较多的蛭石,并伴生伊利石和绿泥石;红土化程度低的红粘土以伊/蒙混层矿物(I/S)为主,且为中低混层比,伴生高岭石、伊利石(表12-12,图12-16)。

表12-12 滇西北红粘土矿物成分定量测试结果

图12-16 红粘土的粘土矿物组成定量测试结果

通常,红粘土的红土化程度越低,其I/S混层矿物含量越高,因而其胀缩性越强,工程性质越差。在丽江以南,红粘土中的粘土矿物主要以K为主,同时V含量也比较高,说明其红土化程度较高;而丽江以北则以I/S混层矿物为主,说明其红土化程度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丽江以南海拔比北部低、纬度也低,较为湿热的北亚热带气候环境为红土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见,气候条件是导致红土化程度不一的主控因素。

值得指出,在红土化程度高的红粘土中普遍含有蛭石,这是由于随着红土化程度增高,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逐渐破坏或转化,除了形成高岭石外,还转化为蛭石。以往认为红粘土中蛭石是伊利石转化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三、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1)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活性

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表明,滇西北红粘土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 含水量较高,一般为30%~50%(表12-13)。② 干重度低,一般低于17.6 kN/m3,反映了红粘土具有高孔隙性。③ 高塑性,液限在69.22%~78.25%之间,塑性指数为33.90~34.78,为典型的高塑性粘土。④ 红粘土的液性指数范围位于0.11~0.24之间,含水比位于0.55~0.67,说明滇西北红粘土在天然状态下呈坚硬-硬塑态。⑤ 红粘土的比表面积较大,一般为177.6~235.6 m2/g,与有效蒙脱石含量较高(10%~20%)和高分散性是一致的;红粘土的pH值为6.53~6.96,属微酸性。

表12-13 滇西北红粘土的基本物性指标

(2)红粘土的膨胀性和收缩性

以往对我国红粘土膨胀性判别研究发现,有些红粘土(如云南蒙自红粘土)具有显著的膨胀性,但也确实有不少红粘土的自由膨胀率小于40%,其主要原因在于粘土矿物组成的不同。滇西北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的红粘土属于膨胀性红粘土,以中甸上吉沙红粘土为代表,自由膨胀率达48%;以高岭石为主的红粘土属于非膨胀性红粘土,以丽江北沟罗红粘土为代表,自由膨胀率为38%。

(3)红粘土的力学性质

室内采用直剪仪对红粘土样品进行了不同状态的直剪试验(表12-14),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红粘土样品的剪应力τ与位移Δl的关系曲线(图12-17)。从图12-17可以看出: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红粘土的抗剪强度下降,特别是当其含水量超过其液限时,抗剪强度急剧下降,即使围压很大,其抗剪强度仍然很弱。

表12-14 滇西北红粘土在不同状态下的直剪试验结果

图12-17 滇西北红粘土的剪应力(τ)与位移(Δl)关系曲线

综上所述,红粘土的成因决定了其高孔隙性、高塑性,不良工程性质决定其在开挖暴露和裸露环境下将产生强烈的体积收缩变形,相应地出现红粘土碎裂化现象。在雨季特别是暴雨作用下,常造成地表冲刷、冲沟形成和石漠化现象,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红粘土的上述工程地质特性也可以充分说明红粘土边坡在雨季易于产生滑坡的原因。

⑥ 红粘土野外编绿描述包含物成分

红粘土为碳酸盐岩系出露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红、褐黄等色的高塑性回粘土。其裂隙发答育,液限一般大于50,具有明显的收缩性,但压缩性低。经坡、洪积再搬运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液限大于或等于45但小于50的红粘土为次生红粘土。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石,并含一定量的蒙脱石和石英颗粒等,含水率为10%左右,孔隙比为0.5~0.7,干容重为16~17 kN/m3,塑性指数为1l~16。但是随隧洞开挖其含水率不断增加,一般为15%~22%,甚至有的洞段土体含水率达到塑限,天然压缩系数a1-2=0.09-0.1 MPa-1,饱和压缩系数a1-2-0.1~0.15 MPa-1,自由膨胀率为5%~20%。

⑦ 什么是红粘土对红粘土地基应采取哪些措施

红粘土是抄指碳酸盐类岩袭石(石灰岩,白云岩,泥质泥岩等),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而成的残积、坡积或残-坡积的褐红色、棕红色或黄褐色的高塑性粘土
红粘土地区勘探点的布置,应取较密的间距,以查明红粘土厚度和状态的变化。初步勘察勘探点间距宜取30~50m;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对均匀地基宜取12~24m,对不均匀地基宜取6~12m。厚度和状态变化大的地段,勘探点间距还可加密。对不均匀地基,勘探孔深度应达到基岩。不均匀地基、有土洞发育或采用岩面端承桩时,宜进行施工勘察,其勘探点间距和勘探孔深度根据需要确定。当岩土工程评价需要详细了解地下水埋藏条件、运动规律和季节性变化时,应在测绘调查的基础上补充进行地下水的勘察、试验和观测工作。[

⑧ 工程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特征对注浆材料的选择和注浆量的确定尤其重要,因此,在注浆施工前回,必须搞清楚所注地层答是砂层、粘土层、淤泥层,还是砂卵石层、断层破碎带。对于砂层,要进行筛分试验,确认砂层是粗砂、中砂,还是细砂、粉细砂。对地层空隙率、裂隙度要通过试验,或者采取工程类比法进行确定。

⑨ 我国常见的特殊土有哪些其对应的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案是什么

常见的有淤泥类土、膨胀土、红粘土、黄土类土、人工填土等.
1.膨胀土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一种具有特殊变形性质的粘性土,它的体积随含水量地增加而膨胀,随含水量减少而收缩,并且这种作用循环可逆,具有这种膨胀和收缩性的土,即称为膨胀土。
(一)分布和成因
膨胀土一般分布在盆地内岗,山前丘陵地带和二、三级阶地上。大多数是上更新世及以前的残坡积、冲积、洪积物,也有晚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湖泊沉积及其风化层。
(二)成分和结构特征
(1)从岩性上看,以粘土为主,具有黄、红、灰、白等色,土中含有较多的粘土,粘土占总数的98%,粘土矿物多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蒙脱石含量越多,膨胀性越强烈。
(2)结构致密,呈坚硬~硬塑状态,强度较高,内聚力较大。
(3)裂隙发育,竖向、斜交和水平三种均有,可见光滑镜面和擦痕。
(4)富含铁、锰结核和钙质结核。
(5)化学成分为SiO2(45%~66%)、Al2O3(13%~31%)、Fe2O3(3~15%)、硅铝率K=3~5。
(三)一般工程地质特征
膨胀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都较大:液限为40%~68%,塑限为17%~35%,塑性指数为18~33。
膨胀土的饱和度一般较大,常在80%以上,天然含水率较小,17%~30%
处理方法:膨胀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膨胀土地基的处理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基的胀缩等级、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和建筑物结构类型等。结合建筑经验和施工条件,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措施。如果能够采用换填非膨胀土或采取化学等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地基土的性质,则是根治的最好方法。如果用桩基或深埋的办法,使基础落到含水量较稳定的土层,就能大大减少建筑物的危害;对于上部荷重较轻的小型建(构)筑物,亦可浅埋基础但必须避免扰动下部膨胀土。
由此可知,软弱膨胀土地基的处理应根据场地土胀缩性能、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具体建筑物适应变形的能力,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加强结构的整体变形能力,切断基底下外界渗水条件,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2.红粘土
红粘土是指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质泥岩等),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而成的残积、坡积或残~坡积的褐红色、棕红色或黄褐色的高塑性粘土。
(一)成因和分布
成因类型:残积、坡积、和残~坡积
上部为坡积,下部为残积的情况居多。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安徽、四川东部等。
(二)成分和结构特征
红粘土的粘粒组分(粒径<0.005mm)含量高,一般可达55~70%,粒度较均匀,高分散性。
粘土颗粒主要是多以高岭石和伊利石类粘土矿物为主。
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33.5~68.9%)、Al2O3(9.6~12.7%)、Fe2O3(13.4~36.4%)、硅铝率一般均小于2。
常呈蜂窝状结构,常有很多裂隙(网状裂隙)、结核和土洞。
(三)工程地质性质的基本特点
1、高塑性和分散性
液限一般为50~80%,塑限为30~60%,塑性指数一般为20~50%。
2、高含水率、低密度
天然含水率一般为30%~60%,饱和度>85%,密实度低,大孔隙明显,孔隙比>1.0;液性指数一般都小于0.4;坚硬和硬塑状态。
3、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
固结快剪 值8º~18º,c值可达0.04~0.09MPa,多属中压缩性土或低压缩性土,压缩模量5~15MPa。
4、不具湿陷性,但收缩性明显,失水后强烈收缩,原状土体缩率可达25%。
红粘土具有这些特殊性质,是与其生成环境及其相应的组成物质有关。
(1)沿深度上,随着深度的加大,红粘土的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都有较大的增高,状态由坚硬、硬塑可变为可塑、软塑,而强度则大幅度降低。
(2)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地貌和下伏基岩起伏变化,性质变化也很大,地势较高的,由于排水条件好,天然含水率和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而地势较低的则相反。

⑩ 红粘土的生成条件是什么有何物理性质工程性质怎样

红粘土的形成:碳酸盐岩系地区,经红土化作用形成并覆盖于基岩上的棕红、褐黄等颜色的高塑性粘土。其液限大于或等于50%,上硬下软,具明显的失水收缩性,裂隙发育,原生红粘土经再搬运,沉积后仍保留红粘土的基本特征,且液限大于45%的土称为次生红粘土。我国的红粘土以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最为发育,分布广.
红粘土成土环境:红粘土的成土母质是第三纪红色粘土,并被埋藏在黄土层下。由于强烈水土流失切割,覆盖于其上的黄土层被侵蚀殆尽,红色古土壤层出露地表。红色粘土层质地粘重,吸水膨胀后水分难以下渗,加之所处地形部位坡度较大,每届降雨形成地表径流,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滑坡、泻溜和崩塌等重力侵蚀。年复一年侵蚀循环,致使土壤发育微弱,因形成与黄土母质在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上有很大差异的红粘土。

红粘土地区植被稀疏,成土作用微弱。表层仅有较薄而有机质含量低的腐蕴质层,在腐殖质组成中,胡敏酸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都低,多在0.02-0.098克每千克之间,胡富比多在0.4-0.5之间。红粘土的生物作用微弱,具有红色风化壳的残留特征。第三纪及第四纪红色风化壳土体结构面上往往覆有棕黑色铁锰胶膜,呈中性,或具石灰性反应。
物理性质:
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石,并含一定量的蒙脱石和石英颗粒等,含水率为10%左右,孔隙比为0.5~0.7,干容重为16~17 kN/m3,塑性指数为1l~16。但是随隧洞开挖其含水率不断增加,一般为15%~22%,甚至有的洞段土体含水率达到塑限,天然压缩系数a1-2=0.09-0.1 MPa-1,饱和压缩系数a1-2-0.1~0.15 MPa-1,自由膨胀率为5%~20%。从上述物理性质指标判别N2红粘土为低至中偏低压缩性、非膨胀性土。

力学及变形特性

对N2红粘土洞段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直剪、三轴剪,以及邓肯E-μ模型的变形试验,该土的抗剪强度较高,但是随含水率的增加其抗剪强度降低较明显。

工程性质:
该土种多为荒草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缺水易旱。实行乔、灌、草结合,发展林、牧业生产。对宜垦为农用的要修筑梯田,或修埂筑堰,进行土地深翻,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并实行等高种植耐旱植物,增施有机肥、磷肥,实行粮-豆,粮-肥间作,养用结合,培肥地力。

1、陡坡地红粘土侵蚀严重,应恢复和保护植被;已垦殖的陡坡耕地,应退耕种植林草,控制水土流失。

2、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科学施用磷肥,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3、复盐基红粘土的土体深厚,酸碱度适中,盐基饱和,矿质养分较丰富,是浙江沿海岛屿区重要土壤资源之一。利用状况有三种;一是坡耕地,种植大麦、甘薯、玉米和夏类作物。二是林地,主要分布在大、中岛屿上,栽种黑松、毛竹,以黑松为主。黑松较抗风,又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目前黑松占岛屿林种的93%,但宜间套阔叶树,以防病虫危害;三是灌丛草地,处于半荒芜状态,多分布于边远小岛,而部分大、中岛屿近村庄处的山坡地亦有小面积的分布。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