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地质超前钻管理办法
1. 请问施工中桩基的入岩深度的规范要求 最好可以给本规范参考下,谢谢!
《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要求的不小于0.5m 的嵌岩深度。一般性孔入岩3~5倍桩径。
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 (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2、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3、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时,可适当减少;
4、对嵌岩桩,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
5、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1)公路桥梁工程地质超前钻管理办法扩展阅读
成孔注意事项
(1)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成孔直径及入岩情况,本工程高层房屋的桩基成孔采用冲机冲进成孔,开孔时,应低锤密击;
(2)在冲进时,根据各地层的地质情况,适当选择泥浆的稠度,在开始冲进时,由于表层回填土较易形成泥浆,可加入清水冲进,待至一定的深度后,可进行泥浆循环冲进;
(3)在冲进过程中,注意地层的变化,对不同的土层, 在冲进时,要适当调整泥浆的浓度,以利形成有效的护壁,防止出现塌孔。根据超前钻的勘察报告中看出,地质土层由砂层为主,在冲孔过程中冲锤的震动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砂层松动塌落下来,桩会变为大肚桩,使得实际混凝土用量增大。
为防止这情况出现,设计给出建议在施工过程中桩身每冲进2米左右时添加相应体积的黄泥来增加泥浆的粘稠度,保证泥浆比重保持在一个高值,泥浆护壁的厚度,控制好桩身的尺寸。
(4)保证成孔的垂直度,要注意现察桩机的机座是否平稳,钢丝绳是否与孔中心重合。如果出现偏孔,应回填块石进行修孔,在确保成孔垂直后方可继续冲进;
(5)进入基岩后,应低锤冲击或间断冲击,如发现偏孔应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300mm~500mm处,然后重新冲孔;
(6)遇到孤石时,采用高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大孤石击碎或击入孔壁;
(7)每冲进5m深度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应进行验孔;
(8)进入基岩后,非桩端持力层每钻进300~500mm,桩端持力层每钻进100~300mm取样一次。
2. 市政桥梁工程桩基检测一定需要超前钻吗
1、低抄应变动测法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并为其它方法的进一步检测提供依据
2、声波透射法
为了对混凝土灌注桩完整性进行检测,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并确定其位置,需对其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
3、高应变法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4、反射波法
通过接收到的由敲击桩顶而产生的弹性波(纵波)反射回来的信息,找出桩身波阻抗发生变化的界面,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从而对桩的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价。
5、钻芯法
主要目的是检测孔灌注桩桩身的完整性、混凝土强度、桩长、桩底沉渣厚度和判定持力层的岩土性状。
6、静载试验法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各种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及评价。
3. "超前钻"的要求出自哪本规范
出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5条第4点,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三倍桩径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为了探明桩端以下三倍桩径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就得用超前钻。
主要是针对岩溶地区基桩,在成桩之前采用钻探方法查其桩底基岩情况,基本上是一桩一孔、大桩多孔。一般是在桩设计图出来之后,挖桩到位,倒砼之前进行。一般地层可以选点进行勘察,岩溶地区最好每桩勘察。
(3)公路桥梁工程地质超前钻管理办法扩展阅读: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进行修订而成。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07—2002,自 2002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其中,3.0.2、3.0.4、5.1.3、5.3.1、5.3.4、5.3.10、6.1.1、6.3.1、6.4.1、7.2.7、7.2.8、8.2.7、8.4.5、8.4.7、8.4.9、8.4.13、8.5.9、8.5.10、8.5.18、8.5.19、9.1.3、9.1.6、9.2.8、10.1.1、10.1.6、10.1.8、10.2.9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于 2002 年 12 月 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参考资料:网络-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 建筑合同里面有提到桩基础超前钻,桩基础超前钻是什么
超前钻:属施工勘察,当基桩挖到持力层时,为查明基桩持力层下不少于内5米范围内有无容软弱夹层、空洞等不良地质作用而进行的勘探钻孔勘察。 主要是针对岩溶地区基桩,在成桩之前采用钻探方法查其桩底基岩情况,基本上是一桩一孔,大桩多孔。一般是在桩设计图出来之后做 一般在挖桩到位,倒砼之前进行 一般地层可以选点进行勘察,岩溶地区最好每桩勘察。
5. 人工挖孔桩超前钻需要做多少,有没有什么规范要求
有些地区规定是必须做的。实际人工挖孔桩因为安全问题不推荐使用,但是一些施工机械很难进去的地方还有用,所以有些采用挖孔桩的地方都做不了超前钻。如铁路线间。
灰岩强度较高,桩长以下3-5d,且不小于3米,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米,钻到桩底以下3d(且>5m),铁路公路的特大桥要求高一点,一般是桩底以下8-10m。
(5)公路桥梁工程地质超前钻管理办法扩展阅读:
人工挖孔桩 超前钻的费用支付:
有几种可能
①由施工单位支付,因为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缘故,无论清单上有该项目还是漏项,施工单位都应该进行报价,有该项目那没争议,没该项目,该笔费用应该含在其他综合单价中。
②由业主支付,通过招标或直接委托试验单位进行人工挖孔桩 超前钻,当然也可委托本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
③由勘察单位支付,含在原来勘察设计投标报价之中,勘察单位在勘察设计投标中的报价应考虑这种风险,不作为新增项目予以支付。
因人工挖孔桩 超前钻是无法预计的,要等勘察报告出来之后,才能确定是否进行,故该笔费用应该是由业主另外支付,不含在原勘察设计单位的报价之中,如由原勘察单位来承担这个任务,那么勘察单位总费用是原来的投标价加上这次人工挖孔桩 超前钻的委托费用。
6. 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前是否要做超前钻
不需要。
冲击钻孔,冲抓钻孔和回转钻削成孔等均可采用泥浆护壁施工法回。主要过程为平整场地、泥浆制答备、埋设护筒、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并定位、钻进成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护筒、检查质量。
为防止桩位不准,施工中很重要的是定好中心位置和正确的安装钻孔机,对有钻塔的钻孔机,先利用钻机的动力与附近的地笼配合,将钻杆移动大致定位,用千斤顶将机架顶起,准确定位,使起重滑轮、钻头或固定钻杆的卡孔与护筒中心在一垂线上,以保证钻机的垂直度。
(6)公路桥梁工程地质超前钻管理办法扩展阅读:
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要求规定:
1、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进场水泥要核查出厂合格证, 检验水泥的稳定性和强度,如储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结块的水泥,须复试后按复试标号应用。
2、搅拌混凝土配合比应按要求的强度等级、施工的坍落度、原材料由试验室从多组试配比中选取质优、价格低、利于施工的最佳配合比。
3、搅拌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强制式搅拌机;掺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灌注混凝土时,每次浇注高度不得大于1.5m。应随浇随振动,确保振捣密实。
7.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这是公路规范自己在打架: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实际上已经作废了,
目前公路桥梁采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和现行国标抗震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计算方法基本一致;
估计有人不服,所以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中7.10强震区、7.11地震液另外搞了一套液化指数计算公式,就是沿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的内容;
做公路工程勘察时,准备两套计算公式吧,桥梁采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即国标,道路采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二者的实际区别在于砂土的粘粒含量,一个采用3%,一个采用实测值;
同一块场地液化等级可能相差很大,从严重液化变为不液化。
8. 超前钻是在桩成孔前还是成孔后施工
不需要,冲击成孔来是一个比较成熟源的工艺。
1、遇到偏锤,证明底下岩石很硬,而且孔内岩面高差比较大,偏向一边;
2、遇到卡锤,证明地层有很软的淤泥层(浅层),会出现缩孔,盖住锤身,或者将冲击锤吸住;如果是深层,证明遇到有夹缝的硬岩层;
3、遇到溶洞,冲锤会有所抖动,起降不顺畅;
4、遇到流沙层,冲锤基本进尺很慢或者根本不进尺;
5、遇到粉粘土,进尺很正常;
6、遇到砂砾石层,虽然进尺有点慢,但还是能正常进尺。
处理这些地质层,有经验的操作工都会有方法处理。
超前钻是在钻孔之前对一些地质层有怀疑的点进行试探(如溶岩地区),以便提前做好设备、材料、技术、变更的准备(这个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里有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