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渗流名词解释
① 工程地质问题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1)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强度和变形两个方面。此外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和现象都会影响地基稳定。铁路、公路等工程建筑则会遇到路基稳定性问题。
(2) 斜坡稳定性问题:自然界的天然斜坡是经受长期地表地质作用达到相对协调平衡的产物,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道路工程需开挖和填筑人工边坡(路堑、路堤、堤坝、基坑等),斜坡稳定对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及保证地基稳定十分重要。斜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是影响其稳定性的物质基础,风化作用、地应力、地震、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对斜坡软弱结构面作用往往破环斜坡稳定,而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其稳定的重要因素。
(3) 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地下洞室被包围于岩土体介质(围岩)中,在洞室开挖和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地下岩体原始平衡条件,便会出现一系列不稳定现象,常遇到围岩塌方、地下水涌水等。一般在工程建设规划和选址时要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研究地质体在地质历史中受力状况和变形过程,做好山体稳定性评价,研究岩体结构特性,预测岩体变形破坏规律,进行岩体稳定性评价以及考虑建筑物和岩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防止工程失误和事故,保证洞室围岩稳定所必需的工作。
(4) 区域稳定性问题:震陷和液化以及活断层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5)一般工程施工前,先由勘察设计院对地质进行勘察
② 土木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孤石
岩石在风化应力的作用下,其结构、成分和性质已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应定名为风化岩。根据风化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全、强、中、微四类。已完全风化成土而未经搬运的应定名为残积土。
一般来说,全风化里面的强风化、强风化里面的中风化、中风化里面的微风化定名为风化夹层。
全风化、强风化里面的微风化定名为风化球。
残积土、全风化里面的中风化、微风化定名为孤石。
(2)工程地质渗流名词解释扩展阅读:
岩土分类:
从岩土的分类来看有不同的方面以及标准,主要的分类有成因的分类,还有按坚硬的程度来进行划分、按完整度来进行划分、岩土按风化程度进划分、按岩体结构类型进行划分、岩体按岩石的质量指标进行划分、以及按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来进行分类。
从开挖的岩土的分级来看,主要的类别是一类土也可以说是松软土,这种土也叫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的程度可以达到种植土、淤泥或是泥炭,坚固系数可以达到0.5-0.6左右,平均容重是6.0-15.0之间,开挖的方法用锨、锄头等进行挖掘就可以了。
对于二类土来说也叫普通土,这种土是粉质粘土,也可以是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的植土或是填土,坚固系数是0.6-0.8之间,平均的容重是11.0-16.0之间,开挖的方法可以用锨、锄头进行挖掘,少用镐翻松处理。
三类土是坚土,这种土是软及中等密实的粘土,重粉质粘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的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粘土、压实的填土,坚固系数是0.8-1.0之间,平均的容重是17.5-19.0之间,开挖的方法主要是用镐,很少用锨,锄头等方式来挖掘,对于部分用撬棍来进行挖掘。
③ 渗流力学名词解释 无因次时间,无因次压力,无因次半径
就是无量纲量,来对应着有量纲量,一般源是把实际的物理量比上特征量,该特征量与实际物理量有相同量纲。这个根据具体的定义不同,形式也不一样,一般因次半径用实际半径比上井筒半径,无因次压力用实际压力除以1.842quB/Kh等等,建议看看刘能强的《实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或孔祥言的《高等渗流力学》
④ 名词解释: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
所在区域性场地地形、地貌、 岩土的成因类型、各层岩土的力学性能、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及性质。
⑤ 工程地质现象是什么(名词解释)
一般指因人类工程活动所引起的地质环境改变产生的地质现象,边(斜)坡变形,滑坡,崩塌,危岩,基坑地质灾害等。
⑥ 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可以大致概括为:强度、变形和渗流。
一、花岗回岩
花岗岩地区最大的特点是球答状风化,风化后的产物为粘土质砂及含砂粘土,具有一定的渗透性。
勘察应重点查明下列内容:
1 母岩地质年代和岩石名称;
2 岩石的风化程度,划分风化带;
3 岩脉和花岗岩等球状风化体(孤石)的分布;
4 岩土的均匀性、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的分布,节理发育情况及其产状;
5 地下水赋存条件;
6、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渗透性、承载力、基底摩擦系数等设计参数。
二、粘土岩
除上述外,尚应查明软化系数。
三、灰岩
除上述花岗岩所要查明的外,尚应注意岩溶发育状况,查明溶洞和土洞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