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陈洪江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陈洪江

发布时间: 2021-02-03 22:29:16

㈠ 建筑工程中地基与基础的区别

1、概念不同。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是指建筑底部内与地基接触的容承重构件。地基基础是指以地基为基础的房屋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检测是建筑工程人员工作的重要一环。

2、作用不同。基础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工程结构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结构构件,用来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是房屋、桥梁、码头及其他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基:

3、基本深度不同。在基础工程中,桩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桩基础的类别简单分为端承桩与摩擦性桩,根据土体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桩类型,具体有混凝土桩、灌注桩等,建筑物通过桩基础打至持力层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固。现在高层住宅、工业厂房多数采用桩基础进行施工。”

地基“ 承受构筑物荷载的一部分土体(岩体),其深度范围是基础宽度(宽度是指基础地面尺寸的短边)的1.5~5倍作用,而其宽度范围为基础宽度的1.5~3倍左右,视基础的形状与荷载而异。

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章节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土的形成
第二节 土的组成
第三节 土的结构和构造
第四节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第五节 土的物理性质
第六节 地某土(岩)的分类
第二章 土的力学性质
第一节 土中应力
第二节 土的压缩性
第三节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第四节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第五节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协力
第三章 地基勘察与测试
第一节 工程地质概述
第二节 地基勘察的任务和内容
第三节 地基勘察与测试方法
第四节 地基勘察报告书
第四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第三节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第四节 地基变形及稳定性验算
第五节 浅基础设计
第五章 桩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桩的类型
第三节 单桩竖向荷载的传递
第四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第五节 群桩竖向承载力
第六节 桩的水平承载力
第七节 桩基础设计
第入节 其他深基础简介
第六章 土压力与边坡稳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第三节 挡土墙的设计
第四节 边坡稳定分析
第七章 基坑工程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设计计算
第三节 地下连续墙
第八章 软弱地基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各种地基处理方法
第九章 特殊土及山区地基
第一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
第二节 膨胀土地基
第三节 岩溶和土洞
第十章 地基基础的抗震
第一节 建筑场地的类别与震害
第二节 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
第三节 工程抗震的新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㈢ 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包括哪些施工工艺

在建筑行业标准里,现阶段对建筑地基基础处理的工艺基本上分为以下14种,版但实际权上现在使用的工艺远远不止这些,陆续还有很多的新工艺在不断的开发出来。

目前常用的为:
1、换填垫层法
2、预压法(包括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等)
3、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4、振冲法
5、砂石桩法(碎石桩、CFG桩、LC桩等)
6、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7、夯实水泥土桩法
8、水泥土搅拌法
9、高压喷射注浆法
10、石灰桩法
11、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12、柱锤冲扩桩法
13、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14、电渗法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以预压法居多,一般预压之前进行塑料排水板施工,之后按具体地质情况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还有运用较广泛的高真空击密法等,都是软基处理的好办法。

具体内容可参考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㈣ 我是学工程地质的学生,今年毕业,本人对建筑类特感兴趣,在学校时,又修过地基基础,

看看施工规范,开始从现场做起对开始的发展比较好,开始找工作时,最好不要做监理,从施工技术做起比较好,多看看实图的书。干这行能看懂图纸最重要。

㈤ 土力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地基与基础有什么区别 谢谢

土力学主要讲述土的强度、变形、渗透、稳定等力学特性;土力学与基内础工程:主要讲容述土的强度、变形、渗透、稳定等力学特性,以及基础的设计施工等内容。地基:上部结构的荷载最终都是由地基土来承受的。基础:承上启下作用。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给地基土。

㈥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 英语怎么说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 英语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foundation base

㈦ 工程地质地基基础问题

接触,如果有问题我就改不了,更高的大楼需要更改。

㈧ 《地基与基础工程》简介

导语:《地基与基础工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系列教材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高职高专院校所需要的规划教材。《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内容总共分为十一章,包括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地基中的应力、地基变形计算、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地质勘察、软弱地基及处理、土工试验。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基本章节。



《地基与基础工程》基本章节简介

这本书的开篇是一篇绪论,主要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一章为大家讲述了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第二章为大家讲述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的基本条件,第三章为大家讲述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重要性,第四章是讲本学科发展简介,第五章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是讲本课程的内容及学习要求,包括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比如说土的成因及组成、土的成因、土的组成、土的结构和构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三相简图、土的三相基本指标、土的其他物理性质指标、土的物理状态指标、无粘性土的密实度、粘性土的稠度、土的击实性、影响土击实性的因素、填土压实的质量控制、地基土的工程分类,例如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


这本书的附录上包括一些思考题,供学生课后练习。第一章包括地基中的应力的相关习题,比如说,自重应力计算、基本原理、常见情况的土自重应力计算、基底压力及其简化计算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计算、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计算、矩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计算以及非均质地基中的附加应力的计算。除此之外,地基变形计算也十分重要,比如说压缩系数口、压缩模量Es、变形模量Eo、地基最终变形量计算、分层总和法、建筑物沉降观测、地基变形特征及允许变形值。



土的抗剪强度与极限平衡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土的抗剪强度及其破坏准则、土的强度与破坏形式、土的抗剪强度规律——Coulomb定律、受剪面的破坏准则、土的极限平衡条件等。



通过这篇文章,大家是否对《地基和基础工程》的基本章节和课后思考题类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的话,就多多登陆土巴兔吧!

㈨ 工程地质包括哪些内容(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1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区别
工程地质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张咸恭等著《中国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应用性很强,各种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都要做工程地质研究,才能使工程与地质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又保证地质环境不因工程建设而恶化,造成对工程本身或地质环境的危害。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土体工程地质研究、岩体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区域工程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等。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岩土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研究内容涉及岩土体作为工程的承载体、作为工程荷载、作为工程材料、作为传导介质或环境介质等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等等。
由此可见,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

2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虽然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分属地质学和土木工程,但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说: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是有一定道理的。
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作为土木工程分支的岩土工程,是以传统的力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单纯的力学计算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开始就和工程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与结构工程比较,结构工程面临的是混凝土、钢材等人工制造的材料,材质相对均匀,材料和结构都是工程师自己选定或设计的,可控的。计算条件十分明确,因而建立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基础上的计算是可信的。而岩土材料,无论性能或结构,都是自然形成,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在多种复杂地质作用下的产物,对其材质和结构,工程师不能任意选用和控制,只能通过勘察查明,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完全查清。岩土工程师不敢相信单纯的计算结果,单纯的计算是不可靠的,原因就在于工程地质条件的不确知性和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不同程度地存在计算条件的模糊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因而虽然土力学、岩石力学、计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计算假定、计算模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等与实际之间存在很多不一致,计算结果总是与工程实际有相当大的差别,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