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⑴ 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有那些特点
①方法和成果符合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要求。
②成果实用。
③方法具可操作性。
⑵ 地质灾害风险性与地质灾害危险性、易发性有什么异同点
1、地质灾害抄风险性是指地质灾害发生不同险情(风险损失级别)的概率。
2、地质灾害风险性与地质灾害危险性:
(1)相同点:
a)评价单元相同:地质灾害危险区。
b)险情计算方法相同。
C)危险等级评判方法相同,其等级划分与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质灾害危险等级划分标准一致。
(2)不同点:
地质灾害风险性比地质灾害危险性多了一个“风险概率"。
地质灾害→风险概率→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变化→危险区内受威胁人数=?受威胁财产=?(险情计算)→危险等级→获得发生地质灾害危险等级的概率(风险)。
3、地质灾害易发性属自然属性,由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的组合有利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易发性)。
地质灾害危险源(易发性评判)→危险区范围预测→险情计算→危险性评判→+风险概率,风险性评价。
⑶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地质灾害风险性是指地质灾害发生不同险情(危险等级)的概率。
①地质灾害专危险性评价指标,根据国属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其危险等级是根据灾情大小或险情大小来判定的。评价指标为灾情+险情。
②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技术路线:
a)地质灾害风险概率(暴雨频率)→b)预测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c)地质灾害险情计算,确定其危险等级→d)判定发生该危险等级的概率(风险性)。
③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a)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预测方法:
一一定性分析方法
一一半定量分析方法
一一定量计算预测方法
b)地质灾害险情计算方法:
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受威胁人数=?受威胁财产=?
一一统计分析计算法
一一层次叠加计算法
参见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新方法。
⑷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计算难易程度取决于那个因素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计算难易程度取决于地质灾害承灾体损毁率确定专的难易程度。属
地质灾害易损性是指地质灾害承灾体抵抗地质灾害损毁的能力,用承灾体易损系数(损毁率)表示,为0一1。
①单个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系数可以通过计算求得,其风险评价方法计算公式很复杂,尤以香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为代表。
②区域地质灾害承灾体损毁率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无法通过计算求得,导致其风险评价方法难于计算,无法计算,可操作性差,见豆丁网“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③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要求可以推导出:中国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系数=1,使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计算简单易行,具可操作性。
⑸ 国内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途径与方法
见豆丁网一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⑹ 怎么判定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符合中国国情,接“地气“了
①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成果应符合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内容内要求。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急需的实用性成果资料。
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简便易行,其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强。
参见豆丁网一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⑺ 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治对策
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综合相关方面专家学者近年的研究成果,密切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特点和现有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表8-2)。
表8-2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将半岛城市群地区划分为5km×5km共2978个独立单元,根据分区指标对每个单元的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评价指标进行赋值、评价,将所得数值进行加权。根据上述16个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评价指标,确定每个单元内各因素(指标)的特征值P'i,再乘以其权值,即得到每个单元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评价基准值。其数学模型如下: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SEj为j单元的基准值;i为效应指标数,i=1,2…16;j为各单元数,j=1,2,3…2978;Wi为各效应指标的综合权重;P'i为各单元内单项指标的性质特征值(为研究方便,统一在0~1之间)。
根据计算出的各单元基准值的大小,将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为4级,其结果见图8-5。
图8-5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计算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为4个等级,即地质灾害风险小(Ⅰ类区)、地质灾害风险较小(Ⅱ类区)、地质灾害风险中等(Ⅲ类区)、地质灾害风险大(Ⅳ类区),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2.8%、38.9%、23%和15.3%。
地质灾害风险小(Ⅰ类区):分布在威海大部分、青岛北部大泽山低山区、济南中部、潍坊东部平原区,占全区面积的22.8%。该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植被发育,一般无明显的环境地质问题,有少量崩塌点,采矿、采石坑少,局部有轻微的水土流失,地下水质量为Ⅲ级,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不大。
地质灾害风险较小(Ⅱ类区)、分布在烟台大部分、潍坊西部、青岛市区周围地区、胶南市东南地区,占全区面积的38.9%,在各类区中所占比例最大。该类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植被比较发育,一般有较明显的环境地质问题,如有少量采矿、采石坑分布,地下水质量为Ⅲ—Ⅳ级,有地表污染源,人类工程活动强度较大。
地质灾害风险中等(Ⅲ类区):分布在烟台南部采矿点、日照东部、潍坊中部、青岛市中东部,占全区面积的23%。该区自然生态环境中等,植被不很发育,一般有明显的环境地质问题,例如,采矿过程中,形成了采矿坑、矿渣堆,并在采矿过程中形成大量废水,由此引起植被破坏、边坡失稳、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程度较重,平度西南部一般分布由于地下水高氟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症,地下水污染,地表水资源贫乏,地下水超采引起了地下水降落漏斗。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大。
地质灾害风险大(Ⅳ类区):分布在东营市大部分、日照东部、烟台中部采矿点,占全区面积的15.3%。该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差,植被不很发育,一般有很明显的环境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一是采矿引起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和地质环境破坏问题,二是海咸水入侵区,三是活断层或地震灾害发育。
二、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
1.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将行政、经济、法律、科技等手段统一协调好,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加强防灾减灾的法制建设。
2)加强减灾防灾能力建设。
3)提高公众减灾意识。
2.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从上述可见,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灾害包括人类不可避免会遇到的灾害如地震或活动性断裂作用、风暴潮等造成的灾害,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与建设和自然地质作用相互影响造成的灾害,以及本来是可以避免但由于不合理规划造成的潜在地质灾害。对于不同灾害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防止或减少其危害程度:
1)防止、降低地震、活动性断裂破坏性的措施。
2)地面塌陷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3)崩、滑、流防治对策。
4)流体灾害与水土环境变异灾害的防治措施。
5)预防城市建设潜在灾害的措施。
⑻ 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计算非常简单,为什么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计算难易程度取决于地质灾害易损性。
地质灾害易损性是指地质灾害承灾内体抵抗地容质灾害损毁的能力,用承灾体易损系数(损毁率)表示,为0一1,0=无毁,1=全毁。
①某一个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系数可以通过计算求得,计算复杂。
②承灾体易损系数随承灾体类型、结构、位置,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成因、运动特征与危害方式等变化而变化。因此,地质灾害承灾体区域易损系数是无法通过计算获得的。见豆丁网一地质灾害易损性分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③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内容要求可以推导出:中国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系数=1,使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定量计算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
见豆丁网一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⑼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精准性和可靠性差,但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精准可靠,为什么
①因地抄质灾害承灾体易袭损系数随承灾体结构变化、位置变化而变化,随地质灾害类型、规模、运动特征与危害方式等变化而变化。
见豆丁网一地质灾害易损性分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②单一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系数可以通过计算求得,但其计算公式复杂,很多计算参数无法精准获得与难于获得,导致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计算公式精准性和可靠性差。
见豆丁网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国内地质灾害易损性特征分析研究。
③中国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单元是地质灾害危险区,危险区内承灾体易损系数是变化的,无法通过计算求得,也就无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与风险性评价。
④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内容要求可以推导出中国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系数=1,使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简单易行,精准可靠,可操作性强,成果实用性强!
⑽ 怎么判定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符合中国国性,接“地气"了
看提交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成果是否符合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版关内容要求?成果权是否实用?是否能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实用性成果资料?评价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与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内容相符,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了。